陕县安国寺

陕县安国寺

安国寺位于陕县西李村乡,距三门峡市约64公里。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称琉璃寺。安国寺始建于隋,历代均有修葺。主体建筑群坐北向南,以火墙为界分前后两处院落。前院包括山门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经房、禅房、钟楼、东西莲池和石碑经幢等。后院有佛殿一重,石碣两块。还有寺院附属建筑多所。

前院山门为南面带有檐廊的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山门两侧各置一耳门。前殿为面阔三间的单檐式硬山结构,西侧有配殿三间,东侧有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筑起的正方形钟楼,楼顶四周有砖雕仿木斗拱。

中殿为面阔一间、进深三间的单檐硬山式建筑物,四面带有回廊,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龙凤大脊,正吻和脊兽大部尚存。中殿东侧用条石砌成的莲池尚未完整,西池已废。

后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式结构,中殿和后殿两侧的经(禅)房也都是单檐硬山结构。

前殿与山门之间有清顺治十四年和康熙五十九年石碑各一通,一为"重修安国寺记";一为"重修钟楼碑记"。中殿与后殿之间有清乾隆元年"重修安国寺金妆神像碑记"和"曹洞正宗"残碑各一通。

火墙(由石碣得名)高约4米,自东而西将整个寺院分为前后院。正中为门楼,内外沿及额头雕二龙戏珠等图案,火墙南面东侧为砖雕蟠龙图案,西侧为麒麟图案,门楣两侧为五瑞图。火墙上嵌有明隆庆四年"重修瑞云山安国寺火墙序"石碣各一块。

安徽有个县,没啥旅游景点,却藏着“中国最早的古寺”

有人曾说:中国最早的古寺,是位于河南洛阳白马寺,它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经快接近2000年了!

所以,洛阳的白马寺,又被称之为“中国第一古刹”!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前不久,我在安徽合肥肥西走访的时候,当地的一位老友,告诉我说:其实,中国最早的古寺,在我们安徽肥西,叫做:白云寺,它比洛阳的白马寺,还要早200多年,是中国古代营建最早的古寺。

起初,我不太相信,但是,实地走访后,发现这是真的!

朋友所说的肥西县,是安徽省会合肥下面的一个县,经济实力很强,但是在旅游上,名气并不大,除了三河古镇和紫蓬山外,也没啥旅游景点

不过,却藏着“中国最早古寺”,着实令人感到惊讶!

不信,下面我们带你一起来看看,看看究竟是不是如此

朋友所说的“中国最早古寺”——白云寺,就位于安徽省肥西县紫蓬山风景区里面。

紫蓬山,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境内的一处旅游景点,位于合肥的西边,距离合肥市区,不算太远,但也不近,道路通山下,可以自驾,也可以乘坐公交车直达。

这座山,其实并不高,如果不算后面的大潜山,海拔也就200米上下。

但是,你可不要小瞧了紫蓬山,它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

我们暂且不说那比白马寺还早200年的白云寺,单说紫蓬山上的其它古迹,就足够吸引人。

比如:紫蓬山上,有三国魏将李典之墓,据说当年,李典镇守庐州,建庙于山巅,祭祀其祖先李陵,所以,紫蓬山,也叫:李陵山。

不仅如此,在紫蓬山上,还有许多晚清时期名人的浮雕,如:刘铭传、张树声、周盛传、唐定奎等等,个个都是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

所以,自清朝以来,紫蓬山,便有“庐阳第一名山”的美誉。

紫蓬山上,有两座古寺,一座叫做:西庐寺,一座叫做:白云寺。

西庐

西庐寺,始建于公元180 ,早年,就叫做:李陵庙,后来,因寺地处古庐州府(今合肥市)西南,所以至李唐年间,皇家钦赐名“西庐寺”,也算是一座古刹了。

西庐寺

历史上的西庐寺,多次被毁,现在看到的西庐寺,是后来修建的,在山上比较容易找到,就是宝塔那个位置,一眼就能看到!

所以,许多来紫蓬山的人,都知道这里有西庐寺,因为现在的西庐寺,建筑十分雄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而那座“中国最早古寺”——白云寺,却深藏于山中,很少有人知道!

即使是合肥人,如果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紫蓬山上,还有一座白云寺!

而且,更不一定知道,这白云寺,其历史比洛阳白马寺,还要早200多年,是中国最早古寺!

来,如果你找不到,我给你标记一下,请看上图,那个特意标记红圈,然后用红色箭头标识的,就是白云寺!

如果还不清晰,那么,我直接拍一张紫蓬山景区内的导览图,看到了吗?红色箭头指向的那个,就是白云寺。

比较一下,你会发现,白云寺,其实距离西庐寺,并不远,只是它深藏于紫蓬山的丛林之中,如果你不仔细找,很难发现。

而且,白云寺的规模,远没有现在西庐寺那么大,简单的几间房,寥寥无几。

所以,当有人说:这白云寺,是中国最早的古寺,可能没有几个人会相信,因为看上去太寒酸了!

但是,在当地的地方志上,却有相关的记载:白云寺,始建于西汉初年,比洛阳白马寺早200多年,距今已有2200年左右!

据说,当年苏轼老先生,在被贬谪的时候,还曾来过白云寺避难,并在此留下一方长一尺二寸、宽七寸的巨型砚台

当地民间,甚至流传,清乾隆皇帝,当年下江南的时候,还曾来过这里,特意想找寻那块大砚台,可惜没找到!

不过,有一点,倒是真的,那就是白云寺附近的丛林里,散乱地分布着许多明清时期的碑刻,你看,上面这个,刻有:嘉靖元年字样。

有机会来安徽肥西的紫蓬山,不妨去丛林里找找看哦!

最后,我以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我是百家号:一起走遍世界,更多旅游地理见闻,欢迎关注我。

在辉县太行山中有座千年古刹古称永安山太平兴国寺(1)

小众旅游文化:吕梁安国寺,孝义玉泉山,交口县云梦山,上顶山

吕梁安国寺

离石安国寺,位于吕梁离石区西10公里的乌崖山麓的一个石洼之中。周围山峦耸立,绝壁悬崖,群山环抱,松柏丛生,郁郁葱葱。尤使人惊叹的是突兀石上,忽生怪柏,盘根外露。那林中异状万千的嶙嶙怪石,如伏如蹲,如走如奔。在石林之间又有遍生的野草山花,如锦似绣,竞相争艳。寺内水源丰富,清泉长流不息。

孝义玉泉山

玉泉山位于孝义市城南曹溪河生态旅游开发区,沿迎宾路南行五公里即至。曾任山西省政协主席郭裕怀誉之为“三晋名胜玉泉山”。普佛寺坐落在玉泉山上,依山势而建,寺院兴建于南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原名静乐寺,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和扩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50余亩,有各种建筑200余间,分上、中、下三院。玉泉山上还有一座砖砌石心塔,八角形,九米多高,因形状似笔,故名“笔塔”。笔塔上细下粗,由下而上逐渐收缩。

交口县云梦山

太行山脉,主峰海拔577米,峰峦迭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泉水潺潺,百花争艳,素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战国时期谷子隐居地,孙膑、庞涓、苏秦求学圣地,中华古军校。云梦山自古以来就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诗章、摩崖题记和碑刻。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唐代甄济,明代水木氏曾在此隐居多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和解放军战士也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故闻名遐迩。云梦山自然景观优美,文化遗迹丰厚。云梦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厚。既有纣王墓、摘心台、三仁祠、仙人梯、卫国古城墙鬼谷洞、孙膑洞、舍身崖、军坛、将坛等殷商文化和战国文化遗迹,又有灵山寺朝阳寺、青岩绝石窟、清凉庵、玉帝殿、三清殿等道教佛教文化古寺院,是集旅游观光、学术研究、寻根朝拜、传统教育为一体的旅游好去处。

中阳县上顶山

上顶山位于山西省中阳县正南方向,中心为凤凰头,呈圆锥状,直径约2公里,突兀于万山之巅,昂首向天。远观像耸立群山的金字塔,庄严肃穆,近看绿茸茸细草装扮,清新鲜美。锥体外实中空,顶端有一深不见底的竖洞,称作放风洞洞口风声震耳,风小时天晴气朗,风大时大雨滂沱。相传此洞是当年上殿龙王冲天而出时留下的,所以当地先民在此修庙纪念求神祈雨。凤凰头左右舒展着凤凰两翼,“周回九十五里”。由万木丛林簇拥出一条长长的草甸链,据《汾州府志》记载,上顶山亦称“可寒堆”。“山有可汗庙”,说明有突厥、蒙古等民族在此活动过,这条长长的草甸链又叫“跑马梁”,是当年练兵驯马的场地。仰卧草甸,手可触天,环顾四围,群山皆小。在这里既能领略高山的雄伟壮丽,又能体会草原的宽广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