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铉墓

铁铉墓

铁铉墓

明《嘉靖邓州志》载:“兵部尚书铁公墓,文达墓东去十数里地名下刁河,有荒丘,为铁铉墓”。铁铉,字鼎石,回族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卒子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邓州人。明洪武时铁铉以大学生授礼部给事中,机智聪灵,临事不苟,奏对详明。明太祖朱元璋很器重他,故赐字“鼎石”,洪武末年,任山东参政,镇守济南。朱元璋逝世后,其孙朱允文(建文帝)即位,占领南京,计擒铁铉,铉宁死不屈,英勇就义于南京,时年39岁。今邓州的铁铉墓为其衣冠冢。铁铉墓位于邓州市白落乡阎营村,紧临207国道,南距襄樊市65公里,北距旅游城市南阳65公里,西距丹江口水库35公里,东距新野30公里,进出交通便利。铁铉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白落乡政府保护维修 。

岳飞墓在哪里:岳飞墓前的四个铁人是谁

岳飞墓,也称岳坟。位于浙江杭州栖霞岭南麓,是南宋抗金名将鄂王岳飞墓地

岳飞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经过历朝历代,仍然保存较为完好,建筑规格曾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时改变。1979年,岳飞墓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全墓分为忠烈祠区、墓园区、启忠祠区三大部分。

岳飞墓第一次埋的地方不在杭州西湖,而在这里

1140年的时候,南宋刚刚站稳了根基,因为江南东南沿海的确社会富裕程度极高,于是乎,朝廷有了足够资金和兵力去收复北方的失地,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1142年1月,岳飞部将张宪同被杀害。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成语也流传了下来,广大的南宋百姓可不干了,大量的为岳飞昭雪,岳飞也成为了当时的武圣人,其实比关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要高很多很多

后来,南宋的真正的仁义之人都觉得要善待岳飞的遗骨,于是岳飞死后,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连夜背出郊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为了保住将军最后一点尊严,还种下了两颗橘子树以便以后辨认。

直到宋孝宗即位,为了照顾先皇的面子,一面平反,一面保住了皇家颜面,但这一等就是21年。隗顺的儿子把其父藏尸的真相告知官府,岳飞的遗骨才得以迁葬杭州西湖畔栖霞岭。

在民间传说中,杭州众安桥下也曾被认为是岳飞遗骨所葬的当地。此地是南宋临安城中对比富贵的当地,紧靠御街。可是,宋代众安桥一带南有北瓦,东有御街,北面则面临着钱塘路,都是富贵的街市,而且在众安桥西不远的当地。

岳飞的遗骨埋葬在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依据更为足够,也更为遍及被公民承受。如今岳飞的墓阙下有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即栽赃岳飞的泰桧和他的老婆,一下子我们徽州人秦桧其实也成为了千古罪人,但是徽州人却说岳飞斩断了我们徽州的龙脉,出不了大人物,于是秦桧就报复岳飞,其实这大多是只是野史桥段。

真正的岳飞墓到底在哪?

岳飞一首满江红道尽了他此生的夙愿和遗憾,作为南宋抗金名臣的他无疑是民族英雄,正因如此他的悲惨结局令人扼腕。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岳飞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39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 岳飞死后,到底是如何埋葬的?又埋葬到哪了呢?

原来,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1876年(光绪二年),在这里修建“忠显庙”,杭人俗呼为“老岳庙”。

岳飞死后二十年,即1162年6月(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赵昚(shèn)继位,7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的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礼改葬”。

岳飞墓前跪着的四个铁人:原先有五个,第五个后来为什么

杭州西湖有个岳王墓,墓前里曾经跪着五个铁人,为什么现在只剩下四个?第五个铁人是谁?为什么不跪了?这话得从明朝说起。

岳飞是被赵构杀的,后来平了反。但在宋元时期,岳飞墓前并没有铁人。到了明朝正德八年(1513),浙江都指挥使李隆命工匠铸造三个铜人,分别是秦桧、秦桧妻子王氏和万俟卨,这三个人是谗害岳飞的主犯,李隆命工匠铸成赤身裸体、反剪双手的跪姿像,安放在岳飞墓前。三个铜人铸好之后,几乎每天都遭路人敲打和砸击,久而久之,铜人就被砸烂了。

到了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浙江按察副使范来见三个铜人破得不成样子,便命人重新铸造。这次,范来命工匠以铁铸造,同时加铸一个铁人,就是陷害岳飞的另一主犯张俊。这样一来,岳飞墓前就变成了四个铁人。

范来调离浙江以后,浙江巡抚王汝训来到岳飞墓,觉得张俊和王氏两个铁人跪在岳飞墓前不合适,就命人将这两个铁人扔到西湖中,又把秦桧和万俟卨的铁像移跪到岳王庙前。这样一来,岳飞墓前没了铁人像,而岳飞庙前添了两个。

推荐阅读:

我国古怪的3座墓:一座藏“毒”一座埋铁,还有一座被称“血墓”

古墓一直都是人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古墓的地方一定有金银财宝,以及令人既害怕又好奇的灵异现象。

《古墓丽影》、《木乃伊》、《盗墓笔记》等电影,时至今日播放量依然名列前茅。可见充满神秘力量的古墓,对人们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正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古墓作为人死之后的栖身之地,在古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重。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在生前为自己选好目的。

而今天要介绍的三座古怪的古墓,一定会让大家耳目一新,一座是毒墓一座是铁墓,还有一座被称“血墓”

第一、秦始皇陵——全是毒

至今为止,秦始皇陵还尚未被发掘,但已经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却被誉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坊间关于秦始皇陵内部的猜测神乎其神,有人认为之所以无法打开这座大墓,原因就在于这座帝陵中全是毒气,贸然动土挖掘很容易被毒气毒死。

各国考古专家经过实地勘察发现,秦始皇陵至少有30米深,通过对浅表层的封土化验得知,含有非常多的水银成分。

据相关专家推测地宫中的水银,可能有几吨甚至上百吨。水银作为一种有剧毒而且容易挥发的重金属,一旦吸入体内绝无生还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从环保角度考虑,一旦在发掘的时候导致地宫中的水银流出,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当地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甚至方圆几百里都将成为无人区。但也正是这些水银,才避免了秦始皇陵被盗的命运。

第二、庞统血墓

可能大家知道元杂剧《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也曾了解过千年古树流泪的奇闻,但是却未必知道古墓泣血的奇观。

庞统血墓顾名思义,是庞统的墓地,出现了闻所未闻的流血事件。但实际上绝非是墓地在流血,而是因为一段如泣如诉的故事得名。

庞统字凤雏是刘备的军师之一,“得卧龙凤雏一人可得天下”,实际上说的就是庞统与诸葛亮的谋略比肩。

当年庞统帮助刘备打天下之时,为了能够让刘备出师有名,所以自告奋勇充当诱饵,最后不幸被万箭穿心死于落凤坡。

刘备为了感念庞统的协助之功,于是将庞统的血衣葬于落凤坡,为他建造了一座衣冠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庞统的忠义,所以将他的墓地称为“血墓”。

第三、陈胡公铁墓

关于“铁墓”的记载只有寥寥数字,即用铁封固的古代坟墓。实际上在评书《薛刚反唐》中,曾提到过“铁丘坟”。

武后登基之后为了铲除异己,曾下令将薛仁贵一门满门抄斩,并在薛府大殿掘出一个几丈深的大坑,然后将薛家三百余人的尸体埋在其中。

在上面加盖了三层厚石板,最后又将生铅、生铁熔化在一起,浇铸在这座充满冤魂的坟墓上。

可以说这种“铁墓”一旦封上之后,想要打开简直比登天还难。现如今河南淮阳县柳湖旁,就由一座西周初年建造的铁墓,而墓主人则是陈国国君陈胡公。

陈胡公墓又称为胡公铁墓,位于淮阳龙湖东南南坛湖畔,按照西周时期的墓而不坟习俗,只有王侯和重臣才有资格在陵墓上建拜殿。

作为陈姓与胡姓的始祖墓,如今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侵蚀,早已经不复当年的模样了。

实际上还有一座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国皇帝刘岩的“铁墓”,刘岩曾用名比较多,谈到刘龚、刘龑时说的也是他。

这位偏安一隅的皇帝好色、贪财,在他尚未驾崩之前就已经开始建造帝陵了。为了防止别人盗墓他居然想出了,用铁水浇灌墓地的奇招。

直到700多年后的明代崇祯皇帝时期,一道闪电将固若金汤的铁墓劈开,当地村民看到之后立即开始抢夺墓冢宝物。

据民间传闻,人们一共挖出了12个金人、18个银人,除此之外其他金银珠宝数不胜数,最令人惊讶的是墓中砚池中还有金鱼在游动。

结 语

历史上最怪异的三座古墓,按照其独特之处,可以用一座藏“毒”一座埋铁,一座被称“血墓”来形容。

这三座墓不仅让世人见识到了古人的奇思妙想和视死如生的丧葬习俗,同时也让后人感受到了另类的丧葬文化,正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每一座坟墓的背后,都有一个足以令后人为之惊叹的历史人物,同时也都有一个离奇的故事。秦始皇陵的恢弘、庞博,庞统墓的忠义仁孝,铁墓背后的悲歌人生,都无不令人为之感叹。

史上最强“农民”墓,京沪高铁为它绕道多花2.3亿,墓主人是谁

导读:2003年底的一天,时任安徽凤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的唐更生,在对县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视时,意外发现在一座墓葬的周围,有人正在打桩勘探。

见状,他立刻上前制止了工人的勘探,因为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定范围内,是不能进行地下勘探的。

经过询问,他得知勘探的人是隶属于中铁第四勘察院的测绘大队,正在对即将修建的京沪高铁沿线进行前期的测绘和勘探。

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文物工作者,唐更生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京沪高铁决不能在此穿过去,因为这座墓葬虽然埋葬的只是两位“农民”,但其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早已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来京沪高铁要穿过的墓葬是位于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的明皇陵,这座墓中埋葬着农民朱五四和他的妻子陈氏。朱五四和陈氏是生活在元朝末年的穷苦百姓,当了一辈子农民。不过除了农民身份外,二人还有另外一个更加显赫的身份,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父母。

据《明史》记载,元至正四年(1344年),朱元璋的老家淮北地区发生了旱灾和蝗灾,饥民遍野,饿死者无数,继而引发了瘟疫。在这场大灾中,朱五四和陈氏相继染病去世。因为家中贫穷,朱元璋和哥哥只能将父母用草席裹了,草草安葬了事。

没能让父母入土为安,一直是朱元璋心中最为愧疚的一件事。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刚刚被册封为吴王,就立刻派大臣回到了老家,修建陵墓,将父母重新风光大葬。到了1368年,他称帝建立明朝后,多次前往凤阳拜谒父母陵寝,并不惜人力物力,重修和扩建了陵墓的范围,一直到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皇陵才全部建成竣工。

明皇陵是明朝的第一座皇家陵寝,埋葬的虽然不是皇帝,但陵墓的等级和规模却丝毫不比皇帝陵差。整座陵墓分内外三重,亭台楼阁一应俱全,皇陵神道总长257米,设石像生32对。为表示对父母的孝心,在陵墓完工时,朱元璋亲自撰写了“大明皇陵之碑”,也称“御制皇陵碑”。

虽然在明朝末年,明皇陵曾毁于战火,但仍有大量的石像生和宫殿遗址保存了下来,对于研究明朝皇家陵墓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早在1982年,就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京沪高铁要从此处穿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明皇陵地下墓葬造成破坏,更重要的是,凤阳另外一处历史遗迹——明中都城遗址,在格局上是与明皇陵在一条中轴线上,是一个整体,现在京沪高铁恰好从两大遗址间穿过,就破坏了这种整体性。

所以在回到单位后,唐更生立刻将情况写成了书面报告,向上级文物部门和政府进行了汇报。接到报告后,凤阳县和安徽省文物部门非常重视,立刻派专人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取得了联系。

经过沟通,文物部门初步了解了情况,原来在高铁线路选址时,设计单位有意避开了明皇陵,在距离200米的地方穿过,但并没有考虑到明皇陵北朝中都城,两者相望的整体性布局。

接到凤阳县文物部门反馈的情况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先后派出了四批专家,前往明皇陵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并多次与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商讨,最终认定高铁现行路线,将会入侵明皇陵和明中都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会对文物古迹造成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决定将高铁改道,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重新设计此段高铁走向。

改道花掉2.3亿,专家称值得不后悔

在保护文物遗迹的前提下,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重新设计了京沪高铁凤阳段的线路,与之前的线路相比,改道后的高铁线路完全避开了文物保护单位范围,整体长度增加了1.3公里。

据高铁方面的专家介绍,虽然长度只增加了1.3公里,但改道后的高铁要跨越河流和水库,为此比原来要多修一座6公里的桥梁和一条近300米的隧道,最终整个工程的造价要多花2.3亿元左右。

对此文物专家表示,明皇陵是明代修建最早的皇家陵园,现存的石像生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

陵园中由朱元璋亲自题写的“御制皇陵碑”,碑文长达1105字,他一改古代帝王歌功颂歌的风格,用朴实的语句,真实的讲述了朱家先祖艰辛的生活,和自己戎马生涯的经过,是研究元末明初历史最为珍贵的史料。

所谓黄金有价,文物无价,明皇陵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花2.3亿元保护这样一处国宝,专家表示很值,并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