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古城遗址

源汇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源汇区阴阳赵镇古城村,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分外城和内城两部分,经省文物专国。秦汉至隋唐时期古城遗址为郾城县城所在地,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朝代更迭,古城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绝大部分城墙早已被破坏,现古城遗址内城有城墙,高约2.5米,东西长约310米,南北长约280米,古城遗址外城约4平方公里,城墙已不存在。

2003年省文物局组织考古队对古城遗址局部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比较丰富,有春秋、秦汉、隋唐时期的陶器、铁器、铜器等。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房山这处著名考古遗址里,现代科技正“邂逅”古代文明,助力北京城“追本溯源”

考古发现证实

北京房山区的 琉璃河遗址

是北京地区可通过考古证据

追溯到的

最早城市文明源头

那么,考古人员到底如何

为北京城进一步“溯源”?

考古人员展示从琉璃河遗址出土的文物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大致方位就在燕山脚下,即今天的北京西南方向。《史记》中记载的燕国都城到底在哪里?考古学家一直没有找到强有力的实物证据,北京的城市起源成为悬而未决的谜题。

直到30多年前,带有重要铭文青铜器的出土,揭开了3000多年前早期燕国都邑城址的面纱,也证实了现位于北京市区西南43公里处的琉璃河遗址就是北京地区可通过考古证据追溯到的最早的城市文明源头,北京也成为世界建城史上最悠久的首都之一。

新华社记者日前驱车前往琉璃河遗址,发现30多年后考古工作人员在传承与坚守中,正运用更为先进的跨学科理念和考古手段为北京“城之源”进一步“溯源”。

“当时的宫殿、都城是什么样子,当时的古人怎么生活,人们充满了猜测和期待,许多‘谜题’有待破解。”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考古工作队现场负责人王晶说。

琉璃河遗址20世纪40年代被首次发现,经过科学发掘,发现了西周古城、高等级墓葬、宫殿建筑区、手工业作坊遗存等,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这座古城规模宏大,据可考的城墙分析,古城面积比故宫略小六分之一,遗址总面积大概是天坛公园的两倍多。

参与过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发掘的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福生介绍:“我们当时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招收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对考古一无所知。上了2个月‘旧石器’的课程后,就在考古教授带领下现场学习田野考古知识,可以说是‘边干边学’。”

相比之下,王晶这样的新一代年轻考古工作人员幸运得多。经过系统的考古学习后,2018年毕业的她很快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对几十位考古技术工人们进行培训指导,带着他们开展考古工作。

自2019年起,时隔近20年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对琉璃河遗址开展新的考古工作。工作运用更多科技手段和多学科合作方式,对核心区和墓葬区开展了大面积的区域调查和系统勘探,新勘探出各类型遗迹数百处;还对城内的小型地面建筑、居址等进行了发掘,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发现”。

“此次考古工作,我们采用了植物考古手段,在科技手段辅助下,对发掘出土的自然遗物开展了植物考古分析,辨别出粟、黍、小麦大豆大麦等炭化植物种子。”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博士尹达说。

琉璃河遗址出土的植物种子送到临时考古工作站科技考古中心,直径不足一毫米的植物种子在经过高倍数显微镜放大后,投射到与显微镜相连的电脑显示屏上,种子上的纹路清晰可见。口径不足一毫米的玉器经过工作人员操作鼠标,就可以翻动360度,将玉器内部的纹饰看得一清二楚。

经过考古分析,尹达得出结论:以种植粟作为基础的生产模式是燕国农业经济的显著特征,同时选择适宜本地区生长环境的小麦、大豆作为辅助农作物品种,形成了稳定且有效的农业生产制度。

从琉璃河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在琉璃河城址西北角,一处成规模的夯土建筑展现在众人面前,经过标注的剖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层的叠压关系。据介绍,这是首次在西周燕都城址范围内发现结构明确、层次清晰的成规模夯土建筑基址。

“遗物中表现出的中原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与出土器物中北方草原特征的遗物,共同体现出琉璃河遗址在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它是早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间的重要桥梁。”王晶说。

在科技考古中心,一位进行考古实习的北京联合大学学生正用平板电脑将一个扁方不太清晰的纹饰扫描放大后,用电子笔对纹饰进行描摹复原。

王晶介绍,琉璃河2019年考古发掘出土了23386片陶片,目前正在一步步进行拼对、整理、修复、绘图。“这些工作需要大量时间,相信在科技手段辅助下,我们的工作效率将大幅提高。”

走进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墓葬上方透明的玻璃盖板让观众一览无遗,一侧的通风口让墓葬保持干燥,使得墓葬中的人骨等遗迹保存完好如初。根据今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以体现琉璃河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核心,将建成由遗址本体、环境和遗址博物馆群组成的特色鲜明、主题明确的反映西周时期燕文化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

据介绍,未来考古人员将通过考古信息系统、三维地理模型等,加强琉璃河遗址的布局研究,将遗址功能区细化,厘清琉璃河遗址商周时期内的聚落结构;对琉璃河西墓地范围与内涵加以扩充和细化。

“我们还将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包括冶金考古研究、陶器考古研究、环境考古研究、人类学研究、植物考古研究、动物考古研究,进一步从考古学视角观察西周燕国始封地的地缘、环境等因素,以及琉璃河遗址背后的社会生活图景。”王晶说。

来源:新华社、北京房山

大家都在看

十万株盛放中的黄栌花待赏!房山坡峰岭第五届黄栌花节已隆重开幕

如果,还有如果......

沙尘离京,大风依然!今天,中央气象台发布 大风结束时间

乳山育黎古城遗址,其中文物堪称精品,乳山历史源远流长!

育犁故城遗址保护碑及汉育犁故城

育犁故城遗址位于乳山市育黎镇城阴村南150米的平原上,西距诸往村3.5公里,东北距汪水村1.5公里,东南接北勇家村,西南紧邻泊子村,北隔一条大河即是城阴村。

故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800米,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城墙已平毁,现改为农耕田。

陶耳杯,汉代,泥质灰褐陶,椭圆形,两侧各有一弧形耳,平底。用途:古代一种饮器,可用来饮酒,也可盛羹,流行于两汉时期。

青铜剑,战国,通长46厘米、宽4厘米。兵器。窄格式剑,剑身为柳叶形,近锋处收狭,前锋尖锐,中起脊线剖面作扁菱形。一字形格,剑柄前细后粗,圆茎,内前实、后空,圆盘形首。

城北紧邻城阴村南河,由西向东流,汇入育黎河。按民国牟平县志》记载,此河即旧时的灍港水河。

城阴村在河北岸,故城遗址在河南岸。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育犁,汉立县,后汉省并入牟平,盖在今郡东南一百二十里灍港水侧近。以地良沃,故以育黎名邑”。

又据清《登州府志》载:“灍港水在宁州西南,考其此城当在宁海,今之育犁集(今乳山市育黎镇)即其故址”。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牟平县志》总篡于清泮曾到故城遗址考察,立“汉育犂故城”碑一只,撰文记叙育犂故城之沿革。

育犁故城遗址的发现,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符合,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汉代时期的城市、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青铜戈,战国,通长27厘米、宽11.2厘米、援长17厘米、内长10厘米。兵器。残三节,长胡,锋刃锐利,中脊隆起,断面略呈菱形。有胡和阑,近阑处有三穿,较小,均为半圆形穿,内部有一长条形穿,内正、背两面刻有精美花纹。

育犁故城历年出土文物很多。城阴村前有一东西向土岗,早年在土岗东部平整地基建学校和民房时,曾发现许多汉墓,出土过青铜剑、青铜戈、铜镜等铜器。

北勇家村西北的坡地上,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群众在此地栽果树和建蓄水池时,挖掘出不少汉代墓葬,出土大量器物,有画像石、石羊、陶器、木俑、铜镜、铜镞、铜剑、鎏金鹅形铜镇等。

据调查,在故城内西部中部,下挖约2~5米处曾发现有铺地方砖、瓦、木料、石柱础等遗物。

1985年秋,城阴村村民在故城址的西部挖大口井时,在距地表约2.5米左右的地层中发现有居住面、草木灰、砖、瓦、石柱础、陶瓮、陶罐等,出土的陶瓮现已收藏于乳山市文物管理所。

陶罐,汉代,口径14厘米、高25厘米。泥质灰陶,圆唇,直沿,直颈,鼓腹,小平底。用途:盛东西或汲水用的器皿。

陶奁,汉代,口径19.2厘米、高12.5厘米。夹砂灰陶,圆形,器身有对称兽耳,兽首三足,缺盖。用途: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有漆木制,也有陶制的。

1985年10月,被乳山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被公布为威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0月,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育犁故城遗址整体保存完好。

育犁故城碑记

(于清泮撰文,碑现存育黎镇城阴村南故城址北侧)

据《太平寰宇记》《齐乘》并云:“育犁(俗作黎,《汉志》作犁),汉县,在灍港水侧”。

查灍港水由县境三海山东流,曲折至海阳乳山口入海,中间会溪涧诸水,随地异名,玉林河其一也。

玉林河侧有玉林集,《州志》谓:“玉林或俗呼育犁之讹。”附近有城阴村,顾名思义,显系居于城后。

李君书忱世居城阴,留意考古,常为余言:“村南有南城,及邻村泊子呼北城、勇家呼西城等名,又时有掘地古物出现。”

余尝亲至其地,见山川地势,犹隐隐有城式,其为古育犁城无疑。

福山县亦称古育犁,但无灍港水为凭,足徵其误。书忱久拟镌石为识,今因《县志》甫成,公立“育犁故城”碑以表古迹,爰略徵故实而为之记。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牟平县志委员会公立。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哪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开了吗

我国有很多的考古国家遗址公园,目前很多的公园都还在近一步的修建和完善当中。河南平山中山国家遗址公园自修建以来,就非常的受市民们的关注,很想进去一睹芳容。最近平山中山国家遗址公园开放了,那么平山中山国家遗址公园怎么去呢?

平山中山国家遗址公园在哪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哪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开了吗

中山古城遗址位于石家庄平山县三汲乡一带,中山古城是我国北方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中山国古都城灵寿城遗址所在地。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区域总面积为3339公顷,展示区总面积1130公顷,规划为“一心、一环、两轴、两翼、多片”的结构形态,具体包括战国中山王墓展示区、中山古城遗址博物馆(含考古工作站)、桓公墓遗址展示区、战国中山古城址展示区、战国中山国东堡城遗址展示区(灵寿境内)等14个子项目。

公园总体建设将分为三期进行,约3到4年完成,将逐步形成集遗产保护、科学展示、考古研究、生态低碳为一体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被称赞为国内文博界、考古界的最高荣誉。

开放范围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哪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开了吗

陈列馆、王厝墓、公园园区、中山国文化体验馆、中山国考古探索中心。

中山古城遗址位于平山县三汲乡一带。近年来,围绕中央“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等关于加大文物保护的指示精神,平山县加大中山古城遗址文物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管理机构,设立中山古城遗址管理处,安装安防装置,提高执法督察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出台专门保护管控政策,凡是在保护区内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先后启动了中山古城遗址王厝墓环境整治、王厝墓保护展示、中山国古城遗址桓公墓、中山王陵文物陈列馆建设等文物保护工程。

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该县按照中山古城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加大古城遗址建设力度,推进王厝墓片区建设发展,遗址区内配套设施、交通环境等得到有效改善。建设中山文创馆、中山国文化室外体验馆等中山文创区,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现文化资源旅游产业转变。

交通指南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哪 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开了吗

自驾: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自驾设置目的地“战国中山国王陵遗址”

乘车:各大长途客运站到达河北山后转乘或打车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