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商城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商城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商城县苏仙石乡苏仙石村。年代为1929年。 商城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商城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商城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简介,商城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信阳市商城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旅游指南

探访山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旧址

如今,正在被修缮的旧址将于7月竣工。 强周元 摄

中新网吕梁6月5日电 (刘小红)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三交镇,历经沧桑岁月已残破。如今,正在被修缮的旧址将于7月竣工,成为当地又一处红色旅游打卡地。

1936年2月21日,红一军团占领三交镇。随后,周恩来、闫红彦等红军领导在此成立了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同时进行扩军工作,当地青壮年踊跃参军,不仅给新编三十军补充了百余名战士,还先后建起了三交、坪上、宋家垣等16个村党支部和农民协会。

同年3月中旬,三交镇再次被敌军占领,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告一段落。尽管其建立时间不长,但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使广大民众看到了翻身求解放的希望,提高了革命觉悟,激发了革命热情。

据了解,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所在地三交镇三交村,依傍黄河,村内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古渡口、红色旧址密集,2012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同时,村内还有省级文保单位——刘志丹殉难处,以及红三十军军部、基本保存完整的400米明清古街等资源,也有黄河古渡码头、旅游码头等比较完整的黄河一日游旅游项目。

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三交村2016年聘请设计院,对当地2016年至2020年的发展做了系统规划与设计;投资65万元对三交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进行规划设计;筹资百余万元对“山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修缮保护;投资20万元对三交村古建筑群进行设计。

当前,该村基本形成赏黄河风景、采摘红枣,领略黄土文化、红色文化内涵的旅游体验线路,每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三交镇。 强周元 摄

近年来,三交村发挥自然资源、红色资源优势,以创建省级旅游示范村为着力点,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实施山村宾馆、农家乐经营发展等举措,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拥有1500余亩红枣林的三交村,依托土壤结构疏松、水汽分布均匀、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明显等优势发展红枣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凭借旅游、红枣、商贸等主导产业,三交村于2017年被评为省级旅游村,人均年纯收入已超万元。(完)

⑲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

19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建筑名称: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

年代:明代

建筑面积:481.61㎡

风格:中式赣派

地址江西赣州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

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原为谢氏宣太宗祠,始建于明代,距今四百多年。坐东北朝西南,黛瓦灰墙、砖木结构,风格简单质朴;硬山顶,二厅一井,三开间,小青瓦屋面。

旧址俯瞰图

1929年下半年至1930年上半年,中国革命出现了自大革命失败以来未曾有过的高涨形势:游击战争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扩大、白区党组织恢复、工人运动高涨。虽然从其规模和程度来说,还不具备举行全国武装起义的条件,但却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如何制订斗争策略,以夺取革命胜利的新问题。

1930年9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在中央苏区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统一中国革命的指挥与行动,使城乡的斗争、工农的斗争、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都密切联系起来。

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合影

此前不久,赣西南、闽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中央苏区初具规模。位于江西东南之隅的瑞金,三省通衢,是赣、闽苏维埃政府的连接点,中央苏区的中心。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州、宁都吉安等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国民党军控制。相比之下,瑞金距离国民党军队较远,且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更为安全,是作为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的适宜之地。

经过历时一年多筹备,几次选址和四次延期,一苏大地点最终确定在瑞金,会址选于叶坪村谢氏宗祠。

会议筹备处的同志对谢氏宗祠做了许多改变:在上方原来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搭建一个主席台,新扎彩门,彩门上方嵌入一颗金色五星,上写“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两旁书写对联“学习过去苏维埃运动的经验,建立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工作”;中央悬挂红四军军旗及马克思、列宁画像,台前挂“工农砲垒”、“民主专政”两幅标语。整个祠堂悬挂着三角彩旗,并将中间的天井铺上木板,完美地将古老的宗祠布置成庄严宽敞的会场。

庆贺“一苏大”胜利召开的木制牌楼

为了庆祝大会的召开,7日早上,红军广场举行隆重的阅兵典礼。清晨,红霞满天,一队队精神抖擞、英姿勃勃的红军战士,在嘹亮的军号声、鞭炮声中健步进入叶坪广场,接受大会检阅。下午举行大会开幕式,项英致开幕词。晚上,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精心准备提灯庆祝晚会,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考虑到安全问题,筹委会还在福建长汀近郊设置了一个假会场迷惑敌人。会议当天,假会场果然遭到敌机轰炸,而叶坪的真会场却安然无恙。

大会历时14天,听取了毛泽东的政治问题报告、项英的劳动法草案报告、张鼎丞的土地问题报告、朱德的红军问题报告、周以栗的经济政策问题报告、王稼祥的少数民族问题报告、邓广仁的工农检察问题报告、任弼时的苏维埃宪法问题报告。讨论通过了苏维埃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及红军问题、经济政策、工农检察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决议案。

会议选举毛泽东、项英、张国焘、周恩来、朱德等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大会闭幕后的最高政权机关。大会最后发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向全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将“瑞金”改为“瑞京”。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它标志着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已联合成一种国家形态的红色政权,出现在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建立全国性质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

“一苏大”制定的宪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体—— “工人和农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其任务是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宪法大纲与过去一切为剥削阶级压迫劳苦大众服务而制定的法律法令有着根本不同,是中国共产党制宪史上的创举。

“一苏大”结束后,谢氏宗祠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政府设在大厅,两边用木板隔成15个房间,作为各部办公室。中央执行委员会是政权最高权力机关。11月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其下设的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从此,毛主席的称呼在瑞金喊响并一直喊到北京,传遍世界。

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人民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和最高法院。人民委员会是最高行政机关,负责指挥全国政务,内设土地、内务、财政、军事、外交等11个部及总务厅、革命军事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局和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就在谢氏宗祠简陋的环境中,临时中央政府对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事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为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驻沙洲坝,1934年7月又从沙洲坝迁驻云石山。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云石山离开瑞金前往于都,开始了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合作协议,抵达陕北的中华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大飞跃,是新中国成立的伟大预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习治国安民艺术的一次成功尝试。旧址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坪革命旧址群

在瑞金叶坪,保留了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有关的一系列革命旧址,除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外,还有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含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军检阅台旧址、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总金库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警卫营旧址等。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含毛泽东同志旧居)

原为谢氏私宅,坐西北朝东南,土木结构,悬山顶,两厅一井,小青瓦屋面,占地189.81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中共苏区中央局是全国苏维埃区域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有:周恩来、项英、毛泽东、邓发、顾作林、朱德、王稼祥、任弼时等,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政治保卫处等机构。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这里创办了机关刊物《实话》和党建理论刊物《党的建设》。1933年4月,迁往沙洲坝, 与从上海迁来的中共临时中央合署办公。旧址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检阅台旧址

旧址坐西南向东北,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占地面积74.2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红军检阅台原是竹木搭成的简易台,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期间,在这里举行了阅兵仪式和授旗、授章典礼,分别授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六军、第十军、第十二军、第十六军和第三军团奖旗各一面;授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方志敏、徐向前等8人奖章各一枚。旧址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

原为谢氏民居,建于1924年,坐西朝东,土木结构,悬山顶,占地123.49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1年1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在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期间成立,是中央苏区时期最重要的新闻机构。内设编委会和新闻台,其主要任务为:抄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的国内外新闻;将抄收的重要消息编成“参考消息”,供中央领导参阅;编辑《红色中华》报;向各根据地和军队播发新闻稿件。旧址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总金库旧址

原为谢氏民居,建于1910年,土木结构,坐北朝南,悬山顶,占地面积27.71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3年1月,总金库在此成立,隶属中央财政部管理,负责国家现金收付和保管等业务。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兼任主任,内设会计、出纳、审计等科。总金库存有钞票、银洋、金银首饰、珠宝等。在此之前,总金库的工作由国家银行代理。根据中央财政部颁布的《国库暂行条例》规定,总金库设于国家银行,各省分行设立分金库,各县支行设立支金库,红军部队不设金库,由政治部代理,从而统一了苏区的现金管理。旧址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警卫营旧址

原为谢氏墨太祠堂,建于1816年,坐北朝南,三合土砖木混合结构,悬山顶,面宽三间,占地面积358.18平方米。

(向上滑动查看详情)

1931年9月,中央警卫连随同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迁驻于此。主要担任中央党、政、军、群机关和领导人的警卫,同时也为中央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举行的重大活动及法庭开庭等担任警戒工作。旧址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西省博物馆

编辑:胡代江

【热点】浙皖闽赣四省携手“赣”了件大事!“半价游”合作协议发布!

甘肃革命史迹|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正宁县五顷塬乡南邑村,为习仲勋同志旧居。2012年被公布为庆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址依山而建,现存窑洞3孔,保存完好。1934年9月,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在中部县双龙镇小石崖成立。1935年7月移住三嘉塬,9月更名为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11月又更名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1936年1月下旬,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移住新正县南邑村,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新正县苏维埃政府,隶属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同年元月,中共中央改组了中共关中特区委员会及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贾拓夫任特委书记,秦善秀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张邦英任副主席。1937年10月,关中特区更名为关中分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更名为关中分区抗日民主政府。关中分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新正县马家堡召开,会议选举习仲勋任中共关中分区党委书记。1938年7月,关中分区决定撤销新正县委,所辖的五个区直属关中分区党委领导,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关中分区专员公署合署办公。1939年5月,关中分区抗日民主政府专员霍维德调延安后,习仲勋兼任专员和新正县县长。1941年7月,关中分区第二次党代会在新正县三区上墙村召开,选举习仲勋连任关中分区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