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国故城遗址

番国故城遗址

番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及城北一带,是一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56年)的文化遗存。

古城址分内外两城,内城位于外城的东北部。两城的土城墙大部分尚存。外城北墙中部有一缺口,是城墙的北门。百余米宽的古史河为自然的护城河。内外两城墙墙基最宽处50米、顶部最宽处30米,最高7米。在古城址内外出土了大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和四枚楚国“郢爱”等文物。在遗址东南处的侯古堆春秋大墓陪葬坑出土的一套编钟(九枚),编钟上铸有“番子臣周”铭文。

番国故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东周时期城池建设、淮河流域小国的历史、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文物局)

重磅!大名府故城遗址将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附大名府故城介绍

2018年6月14日下午,县文广新体旅局与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就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大名府故城址考古计划书、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书、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名府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文物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进行签约,副县长石立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北京文物大厦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资成立,公司主要开展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以及文物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与施工和文物保护新技术的推广培训。

大名府故城介绍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5-12华里处的大街乡一带。大街村鱼营村就是大名府故城的中心,故城遗址内的南门口、东门口、北门口、铁窗口四个村庄是当时府城的四个大门,城址面积36平方公里。

大名府,旧址所在今河北省东南部的大名县。大名府春秋时代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宋仁宗庆历二年建陪都,史称“北京”。清代曾为直隶省第一省会。

大名府是宋朝的陪都,当时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比开封还多,《水浒》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现在此座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黄河河沙之中,将来一旦出土,会宛如意大利庞贝古城一样震撼。

大名府故城位于河北省大名县,始建于360年,经历了9个朝代的兴衰变迁,历史上被誉为“河朔重镇”“北门锁钥”,是历代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宋朝时期作为陪都,史称“北京大名府”,更是名扬天下。其城池建制规模宏大,不逊于当时的汴京开封。1401年,漳河、卫河齐发大水,水位高于城墙,淤泥一丈多深,整个城池圮于这场洪水。因此城是一次性水毁,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大都保持原貌,大名府故城遗址上城廊较为明显,所有宫殿区内的坑壁上都有内涵丰富的文化层。

大名府,历史悠久,为古冀南三府(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之一,也是燕赵大地上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大名府故城址,座落于大名县城东北5-12华里一带,以大街、御营、双台三村为中心,占地面积为36平方公里,现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北门口四村庄是府城的四个主要城门。古运河在城东临城而过,是古运河岸边上一颗隐逸的历史文化明珠。

大名府故城郭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因王莽家族借其姑姑孝元皇后发展外戚势力曾获封“九侯五司马”,故称贵乡郡。公元580年,北周改置魏州。隋炀帝时,公元605年,魏州改为武阳郡,辖元城、贵乡、马陵三县。公元608年,永济渠开凿。

盛唐时期,大名府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成为政治、军事重镇和农业经济、商品贸易中心,是大名历史上的兴盛时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武阳郡为魏州。此时魏州只有十三万多人,经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中期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已增至一百一十多万人口,成为全国闻名的大都会。大诗人李白沿运河游历,看到魏州(大名府)的繁华、富庶,欣然提笔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魏郡接燕赵,美人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公元696年9月,武则天下诏令天下勇士十万之众抵御契丹,10月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武则天急调狄仁杰到魏州任刺史,狄仁杰到任后,立即遣散民众,敞开四门,净水洒街,契丹兵不敢进攻,连夜退兵。狄仁杰巧施空城计,使魏州人民免遭了一场战火的杀戮和洗劫,劳苦功高。魏州人民为报狄公恩德,于神功二年(公元698年)为其建造生祠及祠堂碑。现在我们仍能见到的“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已经历一千多年的栉风沐雨,它仿佛在向世人诉讲着狄仁杰手拈胡须,挥洒退契丹的那段历史事实。

明清大名府古城

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魏州设魏博节度使,并置大都督府,与成德、卢龙、淄青号称“河朔四镇”,魏博居四镇之首。当其盛时辖贝、博、魏、卫、相、磁、洺七州。从公元763年,田承嗣为第一任魏博节度使,直至唐朝灭亡的一百多年,除田弘正时归附朝廷,魏博始终不受朝廷节制。魏博节度使们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交替更始,当时民间有“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之语。足以说明其势力的强大。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魏博节度使驸马都尉田悦称“魏王”,置百官,抗唐命,改魏州为大名府,以府为都。此乃大名府名称之始。唐僖宗中和(881年—884年)年间,魏帅乐彦桢就西城外河门旧堤筑罗城,对大名府城作了较大扩建和维修,周长八十里,号“河北雄镇”。

五代时大名府故城成了军家必争之地,先后被梁、唐、晋、汉、周占据,给这一带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曾把大名府故城定为都城。李存勖建都时“筑城高达三丈有奇,并门楼、敌台、戌辅、女墙悉如制新”。

北宋初年,结束了五代的社会动荡局面,社会逐渐稳定下来,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了抵御北方强悍的民族—契丹(后称辽),在大名府故城这座边陲重镇,修建宋代的北京,在北宋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正如《宋大诏令》所言:大名“实当河麓,席盈之懿兆,冠千里之上腴,隐然北门,壮我中夏。”宋太宗、宋真宗亲征讨伐契丹时,都曾驻跸大名府古城督战。史志上记载大名府有“枢毂中原,襟带齐鲁”之势,“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域,被誉为“畿辅八府之首”、“河朔重镇”,甚至有“昔谓帝不得,不帝,王不得,不王;滑贼据之令天下不安”之说,可见大名府足具“固形势以控扼天下之枢”的重要性。北宋名相寇准督阵大名府时曾出楹联赞:“东郡股肱今佑辅,北门锁钥古天雄”。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改大名府为北京,作为东京(今开封)陪都,以示仁宗若契丹南侵,必御驾亲征之决心。钦定北京后,朝廷耗资巨万,由宰相吕夷简主持,对大名府故城做了较大改修和增建。在改修外城后,又增建了宫城,置百宫,宫殿略如都城,建有四殿十四门并两座水关。建筑形式和规模都非常壮观宏大。宫城称内皇城,周长三里一百九十八步,建门五。外城为京城,周长四十八里二百有六步,建门九。又引漳入卫掘一小河西渠(今引河)贯穿全城,并修建水关,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把大名府故城建成为御敌“铁壁”。南宋时,大名城故城随着朝廷衰败有些萧条,此时女真族强大起来,灭辽建金南下攻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刘豫在此降金,建都称帝,国号“大齐”。元朝在此置大名路,省级行政机构。明朝仍置大名府,领开州及元城、大名等十县。

随着历史的发展,北宋以后,大名府故城失去了往日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黄河、漳河、御河(卫河)不断泛滥、於积,多次为患大名,使大片良田荒芜;元世祖时,“会通河成,河始全入于淮,不经府境”。水利与水利交通与唐宋大为逊色;金元以来,数罹兵燹,多有残毁。诸多因素迫使历经9朝1042年,七为都城的大名府走向衰落。明建文三年(1401年)河决漳卫,洪水淹没大名府故城,从此,运河岸边的一颗明珠被尘封,同年在艾家口重建大名府(今大名城)。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埋于地下1—5米,保存完好,只有少数取土层地层遭到破坏,在取土坑内时常发现井、灰坑、建筑构件及排水设施。故城址现存两处重点保护区,即府城墙遗址和大街遗址。

城墙遗址。铁窗口村东南村东南地表保存一段城墙高6—7米、宽15—17米,长约140米,保存较好(插图336);红寺、菅庄之间断续有三段城墙,最长者约180米,高6—7米,宽4—10米,其余两段较短,长约10米,高约4—5米,宽约10米;南门口、孔庄一段城墙遗存地表已不明显。这几段城墙都能看到明显的夯土层,土质坚硬,附近随处便能看到瓷片、陶片及当年的砖石,城墙表面种植农作物。

大街遗址。包括大街、御营、双台三村及双台村北宫殿区遗址,全部埋地表以下3—5米。遗址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1500米,面积约4.5平方公里。1米以下即可发现丰富的文化层,建筑遗迹明显,宫殿区遗址遗存有丰富陶瓷等文物残件。大名府故城址未进行过发掘,群众取土时不断发现唐、宋、元、明时期的陶瓷残件,曾出黄釉注壶、青瓷碗、白釉黑花罐、白釉黑花灯型器、石刻神佛像、石刻、旗杆座等附属文物。

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保存完好,其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保存优于其它废弃的城池。现大名府故城址上城廓明确,无大型企业,村庄稀疏,尤其宫殿区遗址地表均为耕地,与城下城的汴京(北宋京城开封)相比,开发大名府故城,条件更为优越,文物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大名府故城是中国最具有发掘价值的北宋都城,若对之进行发掘,必将填补我国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项空白。

近期以来,大名县立足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考古发掘旅游资源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倾力打造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宋文化展区,按照“打大名府品牌,创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大力推进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名府故城保护开发项目。

大名府故城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邾国始于西周后为楚国所灭

文图 若愚

邾国故城,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俗称纪王城古城平面近似长方形。遗址总面积约9 平方公里,东西横距2530米,南北纵距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2015 年3 月至7 月对邾国故城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930 平方米,发掘遗迹单位757 个,其中灰坑715 座、水井11 口、沟24 条、墓葬4 座、房子1 座、窑炉2 座。

东周时期(前770年-前256年)邾国故城遗址,位于邹城东南12.5公里,峄山镇纪王城村周围,北枕峄山,南依廓山,地势开阔。地貌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源于峄山的金水河自东向西穿过故城,汇入白马河。邾国故城自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建立,至北齐年间(550年-577年)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经考证,城内分布有邾国宫殿区、贵族墓地和手工业作坊区。

邾国是东周时期著名方国之一,西周始封,至前614年(鲁文公十三年)始迁于峄,后为楚所灭,邾灭后,故城仍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直到北齐年间(550年-577年),才迁徙到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

建国后,在故城内外出土的大量文物中重要的有秦诏文陶量、春秋"弗敏父"铜鼎及各类铜兵器、礼器、印玺等,尤其东周陶文出土数量达3000余件。

邾国故城遗址内台墓、土冢、陶片、灰烬到处可见。邾国故城内中部偏北有一高地,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40米,俗称"皇台",地面暴露有大量陶片、建筑瓦片、花纹砖、云纹瓦当等,断崖上发现夯土层,间有少量础石及陶排水管道等,考为宫殿区所在。故城内东北角,地形高低悬殊,多为黄土断崖,且多土冢。建国前后曾在此发现古墓,并有周代带铭铜器多件出土,考为邾国贵族的墓葬区。故城内西南角金张庄村附近的金水河两岸,曾发现多处古陶窑遗迹及制陶工具、大量陶片等,考为邾国制陶作坊区。故城东北城墙处,有两个周长10多米的土台,俗称"炮台",台上发现东周陶片,据考当为邾国防御设施。

故城构筑利用山间高地,具有战略防御特点。后存城墙4000米,残高3-4米,最高处约7米。墙基宽20-30米,夯筑。城内中部偏北处有一高地,发现大片夯土、础石、花纹砖等建筑材料,经考证是邾国宫殿区。此外在故城东北发现邾国贵族墓地,在城西南金水河两岸发现邾国手工业作坊区。

古帝颛顼(zhuanxu)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五子名安,大禹赐曹姓。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建立邾国,附庸于鲁国。邾国又作邹国,亦称邾娄,有今山东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邾国是子爵国,也史称邾子国,东周时期著名方国之一。邾国的先祖是晏安,晏安的五世孙侠始封曹称曹侠,是曹姓国,晏安的十二世孙是夷父颜。夷父名克,字颜,另字伯颜,谥号邾武公,史称邾子夷父或邾颜公。当时齐国推行霸业,夷父颜响应随从,去各国奔走联络,曾夜宿滕国和薛国。邾原属鲁国的附庸,鲁国非常愤恨夷父颜的行为,被视为叛逆,借故向周王诬告夷父颜。

鲁是周王室同宗姬姓国,公元前678年,周王诛杀夷父颜,《左传》庄公十六年载有"邾子克卒",时为公元前678年(周僖王四年)。夷父颜被诛后,周王命夷父颜的同母弟叔术代理邾国君位。叔术名群,在曹姓公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位贤明有德的人,族人称他为群公子。叔术代位十多年后,夷父颜的冤诛才得以昭雪,谥号邾武公。这时,代国君叔术又把国君位子,让给了他的侄子、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继位后史称邾文公。邾文公在位五十一年,是邾国在位最长的一代国君。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见《左传》)。约在公元前643年前后,叔术来滥立国,滥在今滕州市东南30公里羊庄镇土城村。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便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

据《左传》、《史记》、《汉书》等古籍载:西周始封邾,至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十三年)始迁于峄,至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在此建都400余年。邾灭后,故城仍为当地政治、经济中心。秦置邹县,属薛郡,汉属鲁国,历经晋、刘宋、元魏,直至北齐年间迁徙在铁山之阳,故城逐渐沦为废墟。邾国故城自春秋建立,至北齐迁徙共延续了1100余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

有关史料记载,邾国国都曾3次迁徙。《太平寰宇记》称古邾城即古邹城,是孔子父叔梁纥所治之邑,即陬邑,亦即春秋时古邾国最初定都之訾娄。一说,故邾城曾在邾瑕(即今济宁市南5公里处);有旧县志谓今北宿镇故下(曾名故县)是邾未迁绎时之故城。后说现无确据。而公元前615年,邾文公在峄山之阳建立的都城,即邾国故城,历史典籍有确切记载。《左传》载:"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古时绎与峄同,后写作峄。峄山,又名东山、邹山。因其"怪石万叠,络绎如丝,故名绎焉。"《前汉书·地理志》"鲁国驺县,故邾国,峄山在北。"刘会《邹山记》载:"邾城在山南,去山二里"、"邾城在鲁国驺县,《左传》卜迁于绎,即此地也。"唐杜佑《通典》载:"故邾国城在县东南,周围四十里,上冠峰峦,下属沟壑。"故邾城又俗名纪王城。峄山上有纪王棚、纪王墓等遗迹。清雍正年间邹县令王尔鉴曾为纪王城题诗曰:"文公迁绎处,群呼纪王城。至今人莫辩,衰草暮云平。"而唐代以前并无纪王城之名。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邹县县长臧家祎督修而未付梓的《邹县新志》载:"或以为《春秋》昭公十八年,鄅子为邾所袭,从帑于邾。鄅、纪声相近,纪王殆鄅子也。此说见《邹县正志》。或以为莒有莒纪公,见《春秋》文公十八年。《左氏传》杜注:'纪号也。莒夷无谥,故有别号。'邾莒皆夷,故君有此称……或以为纪侯所迁,故称为纪。"清康熙年间邹县令娄一均曾题"邾城怀古诗"一首,兹抄录于此:邾城远眺日初昏,望里牛羊返旧村。故国空传临漷水,雄风枉自说鱼门。颓墙飞燕临高下,茂草凭狐长子孙。唯有峄峰长不改,千秋屹峙一昆仑。

文化遗产 | 小邾(郳)国故城遗址公园

自古文明礼仪之邦的山亭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1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山亭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区内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再现了新石器时期,勤劳聪慧的山亭人再创史前文化的辉煌。

商周时期兒(郳)国故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小邾(郳)国故城遗址、唐代的普照寺、越峰寺以及元明清碑刻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遍布全区。

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队伍异常活跃的地区之一的山亭,鲁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诞生;鲁南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峄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这里建立;罗荣桓、陈光曾等一大批党和八路军的骨干在这里设立根据地,山亭由此成为培养输送革命干部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基地。

灿烂辉煌的历史成为山亭人民的骄傲和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历经2800多年的岁月沧桑,如今“小邾(郳)国”已成为山亭区极具穿透力和震撼力的文化遗产而倍受世人关注。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良好氛围下,为有效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区委七次会议报告精神要求,于2012年3月启动规划了小邾(郳)国故城遗址公园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项目一期工程在2013年6月全面竣工并对外开放。

遗址公园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园内由南向北依次建有阙门、神道、追远殿、小邾(郳)国历史文化陈列馆、接待中心、墓葬区等设施,既能满足颜氏郳氏祭祀的需要,也能作为陵园景观供游人参观。

整个遗址公园以院内的小邾(郳)国历史文化陈列馆为主题,该馆建筑面积90.15平方米,硬山式古典建筑。陈列馆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展陈分为小邾(郳)国历史文化展区和文物展区二部分。

历史文化展区由前言部分作导引,主要介绍西周以前山亭境内历史文化(概况),小邾(郳)国的建立,小邾(郳)国的发展,小邾(郳)国的衰败,重大事件,小邾(郳)国姓氏,考古发掘 ,学术研讨,调研视察等9个部分;文物展区主要展陈小邾(郳)国贵族墓葬出土的部分代表性文物复制品。结束语部分介绍了小邾(郳)国故城遗址公园内设立小邾(郳)国历史文化陈列馆的重大意义。

通过展陈,让海内外游客更多的了解小邾(郳)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先民们不朽的创造精神。让海内外游客以及世界颜、倪等姓氏常来山亭、关注山亭,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幸福的新山亭再谱新篇章。

来源 | 山亭区文化和旅游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