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寨遗址

三义寨遗址

三义寨遗址位于滑县老爷庙乡三义寨村,属于黄河中下游黄河故道区,遗址座落在南北两个相距50米的高台上。今年7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滑县文管所对遗址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该区域内文化堆积厚达12米,包涵了龙山、先商、商、西周、东周、汉和宋代的文化遗存。 据介绍,在遗址上部发现战国至西汉,三义寨遗址,三义寨遗址简介,三义寨遗址-安阳市滑县三义寨遗址旅游指南

找寻诸葛寨东门遗址长生门,卧龙山风景区内的三国遗迹之一

找寻诸葛寨东门遗址长生门,卧龙山风景区内的三国遗迹之一

绵阳梓潼县的卧龙山风景区内,除了小水之前说过已经消失的诸葛寨北门“和熏门”,还有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石门,那就是“长生门”。“长生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驻扎时,诸葛寨的石门之一。

长生门的所在

相对于诸葛寨北门来说,长生门的位置就较为好找一些,它距离卧龙山景区内的孔明泉不远。从孔明泉旁边的水泥路向前走去,经过一段开阔地,右边是跑马场,左边沿着乱草之中的小路行走到悬崖边,有一处乱石堆放在一起的所在,就是长生门。

还有一种方式去长生门,是从卧龙镇的光明村路口,沿着小路直接上山,从山下翻山越岭上来,到达半山腰就能看到这处三国遗迹了。不过,没有当地人指引的话,普通人或许会迷失方向,毕竟这柏树林还是很茂密的。

在卧龙山风景区内,位于葱郁的半山腰上,还残存有三国时期的诸葛石寨,距离山脚有几里的距离。无法通车,只能步行前往,而且山高林密,很容易迷失方向。

卧龙山上的“长生门”:诸葛寨的东门遗址

据《蜀中名胜记》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伐魏,在卧龙山屯兵驻扎,建立石寨,被称为诸葛寨。而“长生门”则是诸葛寨的东门,也是所有诸葛寨石门中保存的相对完整的一处三国遗迹。

长生门矗立在一处悬崖边,两边是是石头堆砌而成,由三块长方形条石组成了石门的门框。横门上的条石上刻着“长生门”三个大字,两侧树立的条石上也镌刻有一副对联。石刻的对联内容是:羽扇纶巾当日曾驱司马,名区胜迹至今尚赖卧龙。

上联记事,下联抒怀,主要是追忆了当年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智斗勇的事迹,下联主要讲当下卧龙山变成古迹,得益于诸葛亮的功劳。就连《三国志》中也记载过诸葛亮去世之后,却吓退司马懿的故事。

死诸葛走生仲达

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引用了《汉晋春秋》,就提到了一处历史小插曲: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后,杨仪和姜维奉诸葛亮的遗命整理军队回蜀国。这个时候有人告诉司马懿,说诸葛亮已经死去,所以司马懿就放心追赶败兵。

不过,姜维看到这种情况却让杨仪等人把旗帜调转放心,鸣响战鼓,向司马懿的方向进发。司马懿以为是中了诸葛亮的计,只好退走,不敢再次逼近。杨仪等人仪结阵离去,进入山谷后给诸葛亮发丧。

这件事被百姓当做一个谚语,内容为:“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说之后,感慨万千,“吾能料生,不能料死也”。可见诸葛亮用兵如神,死后余威尚存。

“长生门”的现状及保护

“长生门”虽然是三国遗迹之一,但镌刻的对联和横批应该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所为。虽然不知道镌刻与何时,但拘谨应该至少有几百年的光景了,左侧对联有些许毁坏,但相对来说,还是保存的可以。

如今诸葛寨的东门虽然也藏在柏树林内,不是很惹人注意,也已经残存成了一处遗迹,但要比北门好多了。这主要是长生门距离孔明泉较近,守庙人也经常会来看。也会指引游客前来寻找,所以对于长生门的保护和监管要比其他寨门好很多。

意义重大!四川盐亭发现三星堆时期大型聚落遗址

四川绵阳盐亭县发现一处三星文化时期的重要遗址,距今已3600年。

绵阳市博物馆副馆长钟治告诉记者,当地已按程序向国家文物局报批,还在等待批复。钟治说,从目前发现的东西初步判断,该遗址“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但由于正式发掘工作尚未开始,具体情况有待发掘后进一步揭晓。四川省文物局官方网站称,这是目前涪江流域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遗迹最丰富、遗址性质最明确的三星堆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该遗址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三星堆博物馆首页介绍,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湖北宜都“三帮庙”残碑有了“新家”,专家称:遗址保护意义大

“三帮庙”遗址碑廊

怪奇公社(刘洪进)湖北宜昌消息:2021年1月16日下午,由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民间文艺调研组”,在湖北省民协副主席王作栋、宜昌市民协主席李煜林率领下,来到宜都市高坝洲镇白鸭垴村,就“三帮庙”遗址文化保护利用进行调研。

三帮庙遗址

宜昌民间文艺泰斗王作栋说:“‘三帮庙’,是清江流域唯一的一处文化遗存,保护好利用好,对文化旅游开发意义重大。”

民协领导在白鸭垴调研

三帮:即石帮、船帮、客帮。为格守帮规,石帮、船帮、客帮等三帮,在清江码头白鸭垴,建起了三帮庙,将帮规和重大事件石刻于石碑存于庙中,共同信守,形成了独特的三帮文化。

民协领导在白鸭垴调研

六十年代,在破“四旧”中,“三帮庙”被损毁。石碑散落一地,有的被掩埋或当着墙体。在一次民间文艺调研中,“三帮庙”遗址重新进入了人们视线。

座谈会

宜都市各级领导重视支持下,白鸭垴村组织力量和资金,将散落的三帮庙石碑集中,建成了三帮庙遗址碑廊,碑廊共陈列遗留的文字石碑18件。碑上的文字,尚历历在目。

爱民(右)发言

2021年1月16日下午,宜昌市民协调研组,在白鸭垴村书记熊爱民陪同下,就新建的三帮庙遗址碑廊和民间故事传承等进行了调研。

李煜林发言

随后,民协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就三帮庙碑廊的保护与利用,白鸭垴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传扬等进行了现场建言。

裴学明发言

王作栋、李煜林、王志琦、裴学明、徐荣耀、杨培新、周长青、陈文武、刘路喜等先后发言。

刘路喜发言

湖北省民协副主席王作栋说:“三帮庙18块老碑,原来乱在地上,现在将碑集中,建成了碑廊,但是,保护的任务还很重。如碑面的保护。请大家建言。”

王作栋发言

根据王作栋的提议,参与调研的王志琦、周长青、陈文武、刘路喜等,从技术层面就如何保护碑文,发表了指导性建议。

陈文武发言

王作栋座谈总结时强调:“在碑廊保护上,一是要进一步在技术和措施上加以完善;二是要着手写好18块碑的文字说明,要让游客一目了然。三帮庙有着独特的文化内容,三帮的汇聚,也为白鸭垴的民间故事生产提供了沃土,使之成为民间故事的富集之地。”

王志琦发言

“因此,要加紧白鸭垴故事村的申请工作。有关白鸭垴故事村的命名,建议先由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再向省、国家层面申报。”

周长青发言

宜昌市民协主席李煜林说:“白鸭垴村地域文化保护很重视,三帮文化和民间故事,都很优秀。他们积极争取资金,加强残碑保护,很有意义。要进一步深挖三帮的协作、诚信、团结等核心精神和文化,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让三帮文化,在白鸭垴的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白鸭垴风光

湖北省民协副主席王作栋,宜昌市民协主席李煜林,宜昌市民协顾问王志琦、裴学明、徐荣耀,宜昌市民协副主席刘洪进、杨培新,三峡大学教授陈文武,知名画家刘路喜,雕塑家周长青,故事家邓书琼等参加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