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村明代民居

淡村明代民居

淡村明代民居

淡村明代民居位于福建园街道淡村二里三巷28号。据村民陆秋友老人的《陆氏族谱》记载,明朝嘉靖年间,陆氏平原始祖陆大鄂迁居到南宁市淡村,万历年间在淡村始建此两进结构的砖瓦屋,后传其子陆一健、其孙陆万曜、曾孙陆树栋,至今已历经11代,历史超过400年。解放后,陆家第十二代仍聚居在此民居中。1980年后,因家族人口过多才慢慢分居出去。陆秋友介绍,此间祖屋在1938年和1944年曾两次被日本侵略军驻扎,而且是日军军官住所。日军驻扎时,曾用3匹军马拉过祖屋二进的顶梁柱,但顶梁柱纹丝不动,日本人恨得用马刀连劈几次柱子,但由于顶梁柱是非常结实的材料,马刀只在上面留下几个刀印,刀印至今仍清晰可见。在祖屋的外墙,有五六个明显补过的砖洞,都是日本人当年驻扎时打通的,目的在于打仗时方便逃走。日本人走后,族人重新将洞补好。在这座古建筑的头进大门左右侧的墙上,有南宁市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一次很大的洪水留下的白色的痕迹,历代族人都对其进行保护,作为历史的见证物。解放初期,解放军在帮助村民修补房屋时,有人主张将那道痕迹粉刷,但老人们都不同意。这座古建筑的头进大门门框的上方,有两个分别刻有“康”、“宁”篆体字的圆形木件镶在门框上。在二进大堂有一大块手工雕刻比较精致、作祭祖用的木质框栏,正中刻着“福禄”等字,都散发出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该民居由于有人负责管理,至今仍保存得比较完好,属于南宁市现存年代最老的古建筑。

天水胡氏古民居——全国罕见的明代民居古建筑宅院群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称南北宅子),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庙,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

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两处隔街相望的古建筑群组成。南宅子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北宅子建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距今分别已有395年和388年的历史。两处古宅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屋顶脊饰、砖木雕刻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南宅子和北宅子的创建人是胡来缙和胡忻,父子二人都是明代的名臣,邑人誉为“父子乡贤”。胡氏民居由于是胡来缙、胡忻父子的私宅,所以其形制基本按中国传统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构建。

四合院是从正房围绕中间庭院而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且四面房屋相连,走廊相通,即使雨天亦可免雨淋之苦。中国四合院以北京清代和民国初年四合院为代表,而胡氏民居虽为四合院,却以其西北地区特有的构建方式不同于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无论正房或厢房均为马鞍架结构,而胡氏民居除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结构外,厢房则采用俗称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构建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前后两进四合院的正屋自明万历朝建成之后,未进行过大的翻修,至今依然保持着400年前的原貌,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梁思诚先生说,“中国古民居欲求三四百年以上之住宅,殆无存者。”但因为西北地区的干燥气候,使得天水这些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所以愈发显得珍贵。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称它“是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

甘肃省文物局(1998)14号文件对天水古民居的评价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麦积山石窟、大地湾遗址、伏羲庙、兴国寺、大像山、水帘洞石窟等其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载体。

胡氏民居其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在甘肃省是唯一的,全国也罕见,为研究天水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历史资料,既是天水民俗博物馆,又是天水古民居建筑文化的博物馆,也是甘肃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俗文化旅游场所。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筑行业相关原创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私信)。

广西明清古村号称“楹联第一村”居民“宁可食无盐不可居无联”

2019年8月8日,位于广西钦州灵山县佛子镇的大芦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古宅内保存三百多幅明清时期创作、沿用至今的传世楹联,涵盖修身、持家、创业、报国等主题,可谓应有尽有。自古以来,大芦村居民“宁可食无盐,不可居无联”,家家户户只要有门的地方就悬挂有独一无二、对仗工整的对联,此地因此被授予“楹联第一村”的称号。大芦村遍布全村的楹联世代承传,沿用至今,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遇喜事庆典,总是用红纸将这些传世楹联重新书写,并郑重地贴在固定的位置上,几百年来从不更改。如今,一些年轻人在重贴旧联时,偶尔也把一些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联与旧联一起同时贴在门旁,新旧对联的呈现,使大芦的过去和现在也就同时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大芦古宅中人就是运用这种最言简意赅的楹联文化,反映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祝福。大芦村的传世楹联,既有写景状物,抒情寄怀;也有教诲人们修心养性,严于律己;有劝导人们立身处世,德才为先;还有晓喻人们笃学励志,利己利国的。古宅中人以楹联把门面、厅堂“包装”起来,不仅仅是为了“孤芳自赏”,也是为了庆贺记事,为了与人们联络感情,交流思想。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奉为行为规范,形成传统风尚。古宅中的传世楹联在过去几百年里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曾经使乡亲邻里同受感染,产生共鸣,同获教益,是他们自我勉励、自我教育的有力工具,在今天客观上仍然起到激励人、教育人的社会作用;并具有促进树村风村貌,推动人们与时俱进,发展生产经济的社会功能,其极具普遍的教育性和实用性。文化底蕴浓郁的大芦村英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官宦之家、文化之家,仅明、清就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12人,47人出仕做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大芦村是目前广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和最完整的明清时代民居建筑群,是富有艺术性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是人们研究岭南地区明清时代民居的一处典型的活样板。

位于广西的大芦村背靠青山,面对绿水,虽经数百年的风霜雨露,古宅风采依旧。

古建筑、古文化、古树也使得大芦村名列广西三个古村落之首。

古文化中的楹联文化世代传承,沿用至今,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遇喜事庆典,总是用红纸将这些传世楹联重新书写,并郑重地贴在固定的位置上,几百年来从不更改。

自古以来,大芦村居民“宁可食无盐,不可居无联”,家家户户只要有门的地方就悬挂对联,大芦村也因此被授予“楹联第一村”的称号。

树参天是大芦村的另一个特色之处,这也造就了大芦村的良好生态环境。村里村外满目树木葱茏,村后以北斗七星形状布局载重的七棵大毕木成为了另一处耀眼的风景

大芦村的古建筑是目前广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和最完整的明清时代民居建筑群,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起名为樟木屋、杉木园、丹竹园、沙梨园、荔枝园、茶园、陈卓园等等。

除了三古之外,大芦村还号称是“荔枝村”,曾有诗人作诗“小楼掩路斜阳外,半亩方塘荔映红”。

建筑古老、文化丰富、古树参天、生态良好的大芦村也成为人们研究岭南地区明清时代民居的一处典型的活样板。

江背单村:明清民居的缩影!

江背单村,属江西高安市荷岭镇,位于高安市东南,距城区13公里。该村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繁荣于明末清初期间,村中现存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47处,其建筑类型之齐全,保存之完整,在远近自然村中实为罕见。由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村被专家誉为明清民居的缩影,并有“古村落”的美誉。

荷岭镇江背单村古建筑

江背单村以规模较大的传统建筑、怀仁抱义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明末清初期间,村子里很多居民靠坚守仁爱信义且自身医术高超,兼营药材生意,渐渐行医致富,他们纷纷择地建宅。清朝中后期,居民中但凡有积蓄之富商,莫不仿效先祖置地建房。所建民居大多密集排列,总计约40余幢,均为砖木结构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于一体,工艺精湛。大门主要有一字形和八字形,斜对处或有砖石结构的高墙门楼影壁。屋顶多为硬山顶,山墙略高于屋面,构成五滴水式封火墙。墙壁四角多用石板砌成,山墙、檐墙用青砖砌实。房屋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构架主要有穿斗式、抬梁式或招梁穿斗结合式,室内多用砖石铺地以适应南方温湿气候。

建筑雕花颇具特色

这些明清民居,虽结构相似,但风格各异。从题字上看,有反映佛教文化雕刻“ 字的石墙,有反映儒家文化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横匾,有反映民间文化的“怀仁”、“抱义”对称侧匾,这些不同的题字,反映了建宅者不同的文化取向。从图案上看,既有纯真自然的花鸟鱼虫,也有神话幻想的龙凤麒麟;既有朴实无华的春耕田地里,也有记载盛事的郑和下西洋,内容丰富,各具韵味。从艺术上讲,有的建筑设计精妙,如44幢的二楼八角回廊,颇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之意:有的雕刻技艺高超、技法多种(有厚雕、镂雕、透雕),笔下图案线条清楚,层次分明,生动传神,如12幢的中门浮雕花板,就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江背单村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面积近2万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组群完整,街巷仍为传统风貌,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

作者:周雍文

来源:高品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