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国万人坟

大清国万人坟

万人坟,位于友谊关北200米处,为中法战争遗址。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冯子材等人率清军抗击法国侵略军,抗法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大多清军将士遗体被收集后埋葬于此。由于人数众多,故称“万人坟”。该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人们为了纪念勇士为国捐躯的精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明节,在山坡上起墓立碑,碑上题:大清国万人坟。民国31年,国民党陆军第188师师长海竞强补刻了碑文。其碑文如下:

镇南关扼桂越交通要冲,天成险阻,雄峙南疆,自昔视为国防重镇。关之右侧有万人坟,盖为乙酉中法南关之役我国殉难诸先烈之英冢也。溯自满清末造,政治腐败,外侮纷乘,丧师失地,国势阽危。法帝国主义者乘机思逞,妄肆掠夺,首伸其魔掌于越南,毒其人民,控其财富,复进兵谅山,陷我南关。同时,发动海军攻扰闽、台各省,我南洋舰队复找遭溃败。当时全国震惊。幸冯子材、苏元春、陈嘉诸先贤所统八桂健儿及滇、黔、湘、鄂、皖等军,与之继续激战,而南关一役,卒摧强敌,遂以疾风迅雷之势,直下谅山。其神武壮烈之牺牲,以精神克服物质之伟大,洵为百世所矜式。且是时也,云、贵总督岑毓英和唐景崧、刘永福等亦败法国于临洮,越南同胞峰起响应,破竹之势已成,不难席卷河内,光复全境。孰料清廷昏懦,外交软弱,不思乘胜以求恢复,反弃唇齿相依口垂二千年之越南,开战史上胜利割地未有之先例,使越南同胞沦为法人牛马。而热血沸腾之数万壮士,尤慨歼敌之无由。每读史册,辄深切感!逊清光绪二十四年曾立碑于其上,仅书“大清国万元人坟”六字,略其事不纪,使先烈丰功伟绩湮没不彰。竞强督师御边,每凭吊其间,感奋殊深。当此日寇披猖,神州板荡,且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轴心盗伙凶陷日张,其武器之精良与统制被征服民族手段之毒辣残暴,更十百倍于往昔。处今之世,欲求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而杀敌致果者,唯有效法诸先烈精神,制胜之良规,成仁取义之英勇,抗建大业始期可成。愿我袍泽,共喻斯旨,朝夕奋发,固我边圉。爰志其崖略,勒诸贞珉,以表景仰,而沼来兹。并为之歌曰:南关巍巍,雄风凛凛,精神不死,威震蛮夷!

国内三大称“林”的坟墓,一个万人敬仰,一个香火鼎盛,一个招人热议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人的坟墓被称为“林”,他们分别是山东曲阜的“孔林”,河南洛阳的“关林”,河南安阳的“袁林”。三个坟墓中,一个万人敬仰,一个香火鼎盛,一个却招人非议,接下来随小编一起看一下,历史上被称作“林”的三座坟墓。

【孔林】

“孔林”原称“至圣林”,位于山济宁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现为中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人造林和宗族墓群。

“孔林”当初占地面积不过一顷,两千四百年来,孔子后裔及孔氏族人多埋葬于此,历代帝王不断赐给祭田、墓田,因此面积逐步扩大,至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历时三年,大兴土木,建成这座古树三万余株、占地面积达三千多亩的人造林。

相传,孔子去世后,依“厚养薄葬”的观念,据说是葬后不起坟土。孔子的弟子们担心天长日久找不到老师的墓地,故不约而同带着树种来到孔子的墓地,围绕墓地种植了许多树木,作为老师墓地的标志。同时,孔子的不少弟子,还为老师守墓,诸如孔子最器重的弟子——子贡,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外交家和富商,他在老师墓前盖了一座茅屋,为老师守墓六年,这些弟子守墓时,也是年年植树,因此遂有了现在的“孔林”。

【关林】

“关林”是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于首级埋葬的地方,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林北依隋唐故城、南临名胜古迹——龙门石窟、东依潺潺的伊河,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在千百坐关庙中独称为“林”,是中国唯一冢、庙、林合一的古代景点建筑

关林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乾隆帝时得到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朝所建。关林的建筑规格,是按照宫殿形式进行修建的,空间布局严谨,蔚为壮观。庙前有戏台,沿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

中轴线两侧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对称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任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也为“洛阳古代艺术馆”所在地。2008年洛阳市申报的关公信俗,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百年以来,关于作为忠与义的化身,深受广大民众的敬仰和爱戴。他的“忠义仁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由此形成的“关公信仰”文化,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华侨联络友谊、沟通亲情的重要纽带,关林也因此成为海内外华人拜谒的圣域,中国民族精神的脊梁。

【袁林】

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始建于1916年6月,建成于1918年6月,占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人物、政治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的合葬墓。

袁林的营建,是按照明清皇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建筑手法、以中国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中体西用”为蓝本的陵墓建筑创例,在我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由于年代比较近,其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

1982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将袁林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安阳市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民国初年,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其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四面楚歌,不到60岁便一命呜呼。袁世凯去世后,他的大儿子袁克定起初想效仿历代帝王,把自己父亲的墓地称为“袁陵”。却遭到当正政人徐世昌的反对。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 袁陵 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当时,徐世昌的话还是有分量的,于是弃“袁陵”而改用现在的“袁林”。(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全国人大代表斥7000万元毁林占地300亩建豪华坟墓”?湖南官方去查了

澎湃新闻记者 蒋格伟

针对“湖南邵阳隆回县一全国人大代表斥7000万元毁林占地300亩建豪华坟墓”一事,隆回县县委宣传部5月7日下午回应澎湃新闻称,隆回县已迅速安排林业、国土、民政等部门开展联合调查。

“豪华墓”现场照片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豪华墓”现场照片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网友在凤凰网发帖称,隆回县岩口乡万木丛中赫然矗起的一座豪华坟墓严重破坏了山光树色的秀美与协调。这座从2013年即毁林动工,此后连年扩建,至今已完工的豪冢,建坟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向长江,系隆回县民营企业家。因建墓人身份特殊,在当地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中国人大网代表名单信息显示,向长江1960年生。

新华网2018年3月15日报道,向长江的职务为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村委会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隆回县委宣传部的回应称,经初步调查核实,该墓地为向氏家族祖坟山,共有坟墓14座。2006年,向长江兄妹集资进行修葺,实际占地面积4350平方米。其中,向长江曾祖母、祖母和父母并排所葬的4座墓冢面积72.4平方米,向家族人的10座墓冢占地面积533平方米,坟台人行道面积328平方米,其余为绿化面积。墓地外林地属荷香桥镇伏龙村所有,林象完好,没有明显破坏迹象。墓地下方停车坪属伏龙村村民所建。

目前,此事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本期编辑 邢潭

国内最大私人豪宅,比故宫大10万平方米,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

01

提起故宫,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威严、壮观...这样的词。

作为古代帝王的“家”,故宫的规模自然不同凡响。

但如果旅行菌告诉你,历史上有一个民间院落规模不输故宫,你相信么?

不管你相不相信,历史上都有这么一处地方。

而且它还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它就是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

王 家 大 院

故宫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但是如果只算建筑面积的话,大约是15万平方米。

王家大院的总面积却达到了25万平方米,足足比故宫大了10万平方米。

大院内的建筑十分别致,院落很壮观,整个大院地势呈上坡状,很大气。

因此他也拥有了很多头衔:

“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

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

“王家归来不看院”

所以有人说:

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02

王家大院

到底有多大

每个来王家大院旅行的人,都会忍不住感慨“太大了”!

如果不跟导游的话,很大的可能会迷路...

举个例子吧,大家都看过陈建斌和蒋勤勤演的《乔家大院》吧。

看电视的时候很多人都想拥有同款住宅。

可是在占地面积方面,乔家大院仅是王家大院的十分之一。

▽乔家大院

王家大院不是一下子就建成的,他经历了几百年,是数代人共同打造的一个建筑群。

说来也奇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审美,但大院却完全没有“混搭”的感觉,反而格外和谐。

但是大家却很享受迷失在里面的感觉。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从下个门出来会看到什么风景

大院主要以

高家崖建筑群和红门堡建筑群

为代表,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

红门堡

主要是当年王家长辈世代居住的地方。

从高空俯瞰,这里由四排院落组成,左右对称,中间主巷道与三条横巷,组成一个规整的

“王字”

高家崖

则是在王家鼎盛时期,由王家二兄弟王汝聪、王汝成修建的。

123座

1118间

03

豆腐起家

看到王家大院的规模,都会觉得住在这里的人不是有权就是有钱。

其实这么大的家产,也是一点一点累计起来的,可以算是

白手起家

吧。

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

据说元朝皇庆年间,王实定居在了静升。

在从事耕作的同时,他还卖豆腐,因为豆腐做得特别好,加之性格敦厚,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

就这样靠着“豆腐生意”,王氏家族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

王氏家族鼎盛期在清朝乾隆、康熙、嘉庆年间。

他们除了大兴土木,兴建宅邸,开设店铺外,还

蓄水开渠、筑桥修路、赈灾济贫...

善举不竭。

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善举,王氏家族鼎盛时期,入宦者仅从二品到五品就有12人。

罗授、封、赠在内的各类官员大夫达42人。

但这些荣华富贵从道光年间开始逐渐衰败。

后人甚至把高家崖一万多平方米的府第门院全部卖掉。

红门堡匾额“阖堡同宗”更是因外姓人入堡而改为“阖堡同德”。

最终,这个曾富甲一方的家族和旧时许多大家族一样,也没能逃过逐渐衰败的命运。

一度人声鼎沸的“豪宅”,也渐次人去楼空,不免让人惋惜。

04

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来王家大院参观,走马观花几个小时就能结束,但是若细细品鉴,那可就是长年累月的事情了。

▽天圆地方

拿高家崖来说吧。

高家崖是王家第17世孙、王家两兄弟的住宅。

其实弟弟当时比哥哥的官位高。

但是因为长幼之分,所以弟弟的门楼并不比哥哥的高大,只是“门槛”比哥哥的高。

门槛:古代有种说法就是越是富贵人家,门槛就越高,这就是“高门人家”。

哥哥住的叫做敦厚宅,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从大门开始,整座宅邸都散发着精致的气息。

比如

大门装饰

,用的是左右对称的墀头盘头雕刻像八幅画分四层排列。

每一层代表的含义都不一样。

第一层雕刻凤戏牡丹,表示富贵常在;

第二层折扇形雕刻书卷画卷,隐含儒雅;

第三层雕刻的是东方神、西方神,祈盼高寿;

第四层则是红孩儿和哪吒,镇宅辟邪...

▽在王家,任何细节放大,都是一幅艺术

就连门楼底部的

吊柱

仔细看也都是雕花的!

中间的吊柱刻着牡丹,

牡丹代表着富贵

靠两边的吊柱刻着荷花,荷花在未开花前先结子,合起来是

富贵多子的意思

同时荷花又称莲花

代表富贵清廉

甚至连一个

石墩子

,几十年前就有人想用一辆轿车来换!

石墩子分6层。

第一层是鼓面,鼓似天,钟似地,天圆地方。

第二层刻有袱锦,寓意着前程似锦。

第三层是蝙蝠祥云,寓意吉祥。

第四层刻有夔龙,镇宅辟邪。

第五层宝鼎底座,基业发达。

第六层用回纹为底,寓意富贵不断。

门对面的

照壁

上是狮子绣球

有句俗话不是说:

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

而且狮子还是百兽之王,还能起到辟邪的作用。

走入大门你会看到大户人家常有的

影壁

雕刻的是江南水景,亭、台、楼、阁...细致精妙。

而且用的是江南特有的鱼子石雕刻而成。

可见王氏主人品味之高雅。

门前的

槛垫石

也相当讲究。

它上面雕刻的是一幅江南水景,主图案为一只水鸟鸬鹚,两边有莲叶荷花,意为

“一路连科”

这样的“谐音梗”在王家大院里随处可见。

比如

水口

都修成钱币的模样。

意味着

水走钱留

有的吊柱用“柿子”做图案,四个角落垂下来,

意为“事事如意”

地上用青石刻出“卐”字不断头的图案,配上四个角的“柿子”,意味

“万事如意”

大院里的私塾,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

于是门前就用上、下、左、右4块青石做了一个竹子

石雕门框

底部雕刻的是竹子的根,意味着

“根基要打牢固”

主体的竹子也是一节比一节高,意味

节节高升”

十年寒窗考取功名了,

喜鹊报喜

,所以上方的石雕上刻有喜鹊。

喜鹊身处在松枝、梅花之中,意味身居高位后,要学习它们

“高风亮节”

的品质。

难怪很多人来院内转过后都会发出

“讲究”

的感慨:

可谓是,有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看看,细细品味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从屋檐、斗拱到门窗,处处都透露着古代匠人的奇思妙想和巧夺天工的手艺。

置身其中,仿佛自己身处在一座

天然的雕刻博物馆

中,令人回味无穷。

王家大院虽然精美,但不浮夸,文化底蕴随处可见。

比如大院内,凡堂必有楹联,凡门户必有匾额。

一联、一匾,全部都贯注着不同的含义。

而且无一雷同!

每一句都意境悠远,给这座老宅增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怨不得有人说,这里的

一扇门就可以讲一段故事;

一片瓦上有几代人的沉浮;

一条巷子里是一个时代的金戈铁马;

一个院落有自己的沧桑炎凉...

真可谓是:

毕竟若想要把这座百年老宅研究清楚,确实得费点功夫。

05

春秋数度,风流依旧

很多人对山西的印象就是“煤”,但其实山西的灿烂文化,是别处都无法替代的。

梁思成曾到山西考察古建筑,他在回忆录中就写到:

尤其是,当你俯瞰这些规模宏大的民居时,真的会感慨万千。

似乎,下一秒那一盏盏火红的灯笼就会高高挂起,然后燃尽一地的经世流年。

晋商

当年驰骋欧亚,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称雄五百余年,在世界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一处处豪门大宅,就是他们曾经繁荣的印记。

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精致的王家...

虽繁盛不在,但春秋数度,风流依旧尽显。

所以有机会来这里走走吧,看看这些被岁月精心雕刻的院落,这可是工匠们手刻的史诗。

也看看曾经那一代代晋商的传奇历史,都藏在这一砖一瓦之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