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腾山古墓群

凤腾山古墓群

凤腾山古墓群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中文名:凤腾山古墓群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属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芒砀山古墓群景区客服 芒砀山古墓还有没被盗的吗

1. 芒砀山古墓还有没被盗的吗

洛阳没有邙山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座落于芒山上,一直在开放。洛阳古墓博物馆共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洛阳邙山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全球居冠,古墓博物馆就位于洛阳北邙山上,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展馆共分历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画馆三大展区。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博物馆共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陈列文物总计约600件。

2. 芒砀山古墓还有没被盗的吗知乎

中国的民间奇异故事有很多。

比如《聊斋志异》,《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演义》,《搜神记》,《楚辞》等书中有许多奇异的民间神话故事。

而单个故事的有,《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年的传说》,《愚公移山》,《十二生肖》,《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牛郎织女》,《包公断案》等,数不胜数。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最不缺少的就是故事了,不管是神话故事还是灵异鬼怪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中国民间奇异故事,可以说是世界上故事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是最多的。

这样代表了我们的祖先的智慧结晶和历史传承!也是我们华夏的瑰宝!是不可缺少的。

3. 芒砀山上的古墓

摸金校尉是中国古代一个盗墓者的门派。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魏军的领袖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摸金校尉盗墓主要依靠观风水、辨气象,以《易经》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起源曹操因军费困难,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发兵盗掘永城芒砀山(今河南商丘永城芒砀山)的汉梁孝王墓。

《水经注疏》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袁绍的幕僚陈琳起草讨曹“檄文”:“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鲁迅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

之后,有盗墓者以摸金校尉之风水方法盗墓,皆称为“摸金校尉”。

4. 河南芒砀山盗墓

1、黑金古刀——屠城黑金

《盗墓笔记》出现文物:黑金古刀

现实原型文物参照:屠城黑金

年代:元代

具体描述:元代早期,某元朝将领用此刀西征,攻至欧洲边界一个城市时,遇到欧洲人的顽强抵抗,经过三天三夜的强攻后终将此城拿下。为示惩戒,该将领下令将全城的儿童全部集中起来,在他们父母眼前用这把刀将他们的头一个一个砍下。据说有十几位母亲当时就哭死了,后来自杀的人数达到1400多人,这把刀带给他们带来了痛苦,他们就以生命的形式来给刀下了诅咒。不久后那支攻城的军队就在一次战役中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此刀乃世界十大凶刀之一。

2、蛇眉铜鱼——青铜鱼

《盗墓笔记》出现文物:蛇眉铜鱼

现实原型文物参照:青铜鱼

出产年代:宋朝

具体描述:宋朝青铜鱼挂件,遗址出土的,由于埋的时间长的鱼身上部分有锈色腐蚀。

3、玉俑——金缕玉衣

盗墓笔记出现文物:玉俑

现实原型文物参照:金缕玉衣

出产年代:汉朝

具体描述: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级贵 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芒砀山僖山汉墓出土,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河南古代玉器馆”。玉衣出于西汉末期梁王墓,长度为1.76米,由2008块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应为西汉梁国国王级别。

4、青铜鼎——铸客大鼎(楚大鼎)

《盗墓笔记》出现文物:青铜鼎

现实原型文物参照:铸客大鼎(楚大鼎)

出产年代:战国

具体描述:楚大鼎又叫铸客大鼎,1933年寿县楚王墓出土。圆口平唇、圆底、修耳、蹄足,耳饰斜方格云纹,腹饰蟠虺纹,犀首纹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馆。

5. 芒砀山汉墓都被盗了吗

  芒砀山[mángdàngshān]位于豫、皖、苏、鲁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有“仙女峰”之称。  芒砀山因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闻名于世,中国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亦埋葬于此;孔夫子在此避雨讲学留下了夫子崖、夫子山等景观;中国最大的汉墓群汉梁王墓群星罗棋布,传承千年的芒砀山古庙会每年在此上演。  芒砀山是豫东集山水、人文、民俗为一体的汉文化旅游胜地,景区面积十四平方公里,2002年被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带,2006年9月,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游风景区,被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授于“中国国际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

6. 芒砀山古墓还有没被盗的吗现在

电影: 夜盗珍妃墓、东陵大盗、古墓惊魂、决战天门、刺陵、古宝奇缘、神话、天脉传奇、天朝国库之谜、盗剑72小时、盗墓笔记(未上映)、《鬼吹灯之寻龙诀》(未上映)、《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未上映) 电视剧 墓道、九鼎迷踪、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魂断楼兰、盗墓之王、大漠迷墓、关中义事、盗墓笔记(未上映)

7. 芒砀山惊现大墓

芒砀山是千里豫东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历史悠久,遗迹彼丰。尤其是秦汉文化遗存,被誉为汉文化博物馆。芒砀山汉文化景区现对外开放的共四大景区:保安山王陵景区、汉兴源景区、夫子山景区、陈胜园景区。

著名景点:斩蛇碑、汉高祖庙、大汉雄风、汉梁王墓群、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梁孝王寝园遗址、夫子崖、夫子山、陈胜墓、芒砀山文庙、郭塔、砀郡遗址、张飞寨;三星道观旧址、文石塘,御龙泉、紫气岩、赤帝峰、鲁雨亭纪念馆、鲁雨亭故居、鲁紫铭碑林、僖山。

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灯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灵光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汉梁王墓群中柿园汉墓出土的“四神云气图”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陵,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其它景点:芒砀山汉文化博物馆、芒砀山地质公园。

特色旅游:芒砀山汉傩舞、芒砀山古庙会、刘氏祭祖、汉文化体验。

8. 芒砀山还有没发觉的墓吗

景点级别:AAAA门票价格:80元/人起开放时间:08:30-16:40(冬季)08:10-17:00(其他)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芒山镇

颁金凤舞,古镇流风丰宁凤山飞来了一群金凤凰!

丰宁满族自治县东部有座广灵

山上有一块儿形如凤凰的巨石

山脚下的小村庄

取“凤落祥地天降瑞”之意

得名凤山

如今的凤山

已经凤凰涅槃

发展成了一个社会幸福祥和

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小镇

2017年8月24日

生活在凤山脚下的凤凰后人们

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只只五彩凤凰

在凤山二中操场

上演了一场凤凰传奇

事情是这样的

8月24日上午,“颁金凤舞,古镇流风”凤山镇第三届大型文化体育展演活动在凤山镇盛大开幕。

此次活动以庆祝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助推2018全省旅发大会为主题,依托凤山关帝庙古建筑群、郭小川故居和凤山竹板落子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广场舞展演、篮球赛、书画展览、书画笔会、羽毛球赛、诗歌朗诵会等文体活动,来彰显凤山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进而激发丰宁全县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

宁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县文体广电局、县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及凤山镇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书画支部的书画艺术家和凤山各村的村民近千人参加了活动。

凤山镇副镇长金优玉主持开幕式

凤山镇党委书记王建立致欢迎词

广场舞大赛队员代表吴晓莉发言

篮球赛运动员代表李想发言

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书画支部艺术家代表王润发言

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张艳玲讲话

县人大党总副书记、县总工会主席何铁章讲话

开幕式后“颁金凤舞,古镇流风”凤山镇第三届大型文化体育展演赛

正式开始

主持人

广场舞参赛代表队闪亮登场

开赛之前,先来个集体凤舞热热身

比赛开始了

凤山朱首营村表演省级非遗项目《竹板落子》

让这些七彩凤凰们先舞着

咱们到其他活动场所去看看

凤山镇第三届文化活动书画展(凤山二中院内)

篮球邀请赛现场(凤山镇政府球场

参赛球队

镇政府内篮球比赛激战正酣

二中这边广场舞大赛已经结束

一场精彩的集体舞表演

拉开了颁奖仪式的序幕

一等奖:凤山村。

二等奖:凤山社区、上官营村。

三等奖:沙锦营村、石桥村、下官营村。

最佳组织奖:沙锦营村、上官营村、下官营村、朱首营村、坝汉沟村、千佛寺村、花盆村。

优秀奖:朱首营村、坝汉沟村、陶来营村、抄梁山村、刘营村、花盆村、乌拉海营村、铁营村、达来沟村、坝营村、千佛寺村。

据了解

近年来,在丰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丰宁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水平日益提高,内容不断丰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成为展示丰宁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彰显和谐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进一步的丰富基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县文体广电局努力将服务范围不断向基层、向农村延伸,在各乡镇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为保证活动质量,提升基层业余文体娱乐队伍的素质,县文体广电局还有计划地安排老师住村培训、辅导,积极策划并帮助组织实施广场舞、花会和各类体育活动,提供服装、道具、音响和健身器材等设备资金的支持。

接下来,县文体广电局将继续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把文化惠民工作落到实处。为党的十九大和2018全省旅发大会的胜利召开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

云淡天蓝

凤舞凤山

美丽乡村

绽放新颜

“颁金凤舞,古镇流风”凤山镇第三届大型文化体育展演活动,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示了现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收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听听一位凤山村民是怎么说的:

来自凤山镇坝汉沟59岁的吴文学,是开着电三轮拉着亲朋,跑了十几里路来看广场舞大赛的。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以为他是来看热闹的。问他村里代表队参赛情况,他俨然是个行家里手,编外“评委”。他咂摸咂摸嘴,摇摇头,不太乐观:“我看悬了,别的村那舞跳得——服装好看,动作整齐,队员们的精气神特别足。我们村只要不垫底就行了。我觉着她们平时也没少下功夫,可到这儿一比划,就看出高低来了。”问他对妇女跳广场舞的看法,他说:“好呀,现在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跳跳广场舞,活跃丰富一下文化生活,总比打麻将喝大酒、走东家窜西家拉老婆舌头强多了。”他希望这样的活动继续搞下去,不但锻炼了身体,也加强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富裕起来的农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说话间,名次评出来了,果然如老人所料,他们村代表队没有取上名次,只得了优秀奖和组织奖,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文/图:吐曹君

现场花絮

小贴士

"颁金"是满语,意为满族命名之日。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纠正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农历10月13日定为"颁金节"。

了解了“颁金”

再熟悉一下凤山

凤山镇

凤山镇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东部,是塞外著名古镇。据《凤山镇志》记载,凤山镇是1645年在辽代土城遗址上重建的新村,故名土城子。1736年,土城子设四旗厅。1778年,改四旗厅为丰宁县,此后称土城子为“丰宁”。1940年,县治所迁往大阁,土城子正式启用新名凤山。

凤凰石的传说:

清朝末年,土城子一村民上山打柴,碰到流落异乡的姐妹八人,便将她们领到镇上,由乡亲们收养。这姐妹八人,个个心灵手巧,打这以后,土城子的编织、剪纸、针线活以及各种风味小吃很快名扬塞外。这一年,李莲英陪慈禧到热河避暑,偶过土城子,认出这姐妹八人原是当年从皇宫逃走的宫娥,便下令抓她们回宫。八姐妹誓死不从,从广灵山跳下悬崖。后来,在八姐妹站过的地方,便生出了这块凤凰石。镇里的老人们至今仍然相信,每年的清明节,在太阳未出之前,可以隐隐地听见凤凰在说话,有的时候还能看见它掉眼泪。

凤山戏楼

始建于雍正十年(1732),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1983年再次维修。戏楼南北长25.5米,东西宽12.88米,舞台面宽8.88米,楼高12米,面积265.3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条石台基,歇山券棚顶。建筑雄浑壮伟,结构新颖,装饰华丽,构思奇妙,建筑技艺高超,集书法、绘画与建筑艺术为一体,有“塞外第一戏楼”之称。

戏楼高十二米,台座上四根圆柱支撑楼顶,前后台之间有木屏隔扇,台板下设地井,是演鬼神戏时的通道。后台后面是一大四合院,与戏楼连成一体。

凤山关帝庙

始建于雍正十年(1732),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1983、2006年再次维修。2013年5月初,国务院公布了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丰宁凤山关帝庙榜上有名。

郭小川故居

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的故居,位于凤山镇石桥胡同。故居占地273.6平米,为清代民居建筑,已近100余年。故居为四合院,分头道门和二道门,门口为青砖门楼,正房四间,房屋青砖灰瓦,虎皮墙,皮条背,西三间一明两暗,东一间为书房,西厢房二间就是郭小川当年读书的地方。2005年由县政府投资对小川故居做以修缮,将小川生平展览分为六个部分:古镇童年,饮马黄河边,战斗在家乡,青春的火光,甘蔗林,青纱帐,秋天的壮歌。里边还陈列着小川童年及革命时期的遗物,此展布局合理,图文并茂,故居被承德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天的凤山

凤山镇东邻隆化县太平庄乡,西连王营乡,南与石人沟乡、波罗诺镇,北与北头营乡相接。全镇辖34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两个社区,共有1.5万户(农村12465户,非农业2680户)、4.1万人(农业人口3.6万人,非农业人口4500人)。全镇总面积36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053公顷。2015年,全镇共实现财政收入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70元。

凤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交通条件便利。凤山镇距北京市170公里,距承德市80公里,距滦平隆化、丰宁县城均在50公里左右,距内蒙古180公里。张承高速国道112线、省道隆凤线、外金线从凤山通过。谋划推进的京锡高速在凤山设有互通。

二是自然资源富集。境内有金、银、钼、铁等金属资源、有储量较大的油母页岩、页岩气、地热等非金属资源;境内水资源充足,牤牛河年径流水量为1亿立方米。

三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凤山原名土城子,秦汉时期是渔阳郡要阳县都尉治所。乾隆元年(1736年)为四旗厅治所,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撤厅改设丰宁县治所,直至1950年1月县直机关全部迁入大阁,是六百年老县城。清朝时,土城子(凤山)、热河(承德)、八沟(平泉)、喇庙(多伦)为并列名扬关外的四大名镇。现存文物53处,凤山戏楼、关帝庙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小川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晚清、民国解放初琴棋书画家秦敏卿的山水画、书法,今留墨迹。郭小川从这里走出,成为全国现代著名诗人,被毛泽东誉为“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朱首营村竹板落子、南营吹打乐、关帝庙庙会、剪纸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是发展要素条件较好。拥有110千伏变电站,大唐天然气管道有出口,通讯、邮电相对发达。教育医疗条件较好,境内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6所,镇区内有丰宁县第二医院和镇中心医院。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今年将投入使用。

五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分别为金信钼业(钼矿)、明龙矿业(铁矿)、京联矿业(铁矿)、兰营金矿;形成了苗木蔬菜两个主导产业,苗木产业分镇南、镇北两个园区,7家企业,带动20多个村的家庭个体苗圃40多家,目前全镇发展苗木基地1.3万亩。果蔬菜产业以凤川蔬菜种植合作社、思汗农业、昌达农业公司为龙头,延112沿线发展有机果蔬园区,设施蔬菜达1000亩,露天蔬菜1000多亩。同时还培育了吉发(肉羊)、鑫财(肉牛)、兴国(肉牛)三个千头养殖小区。

六是园区成为经济发展引擎,承德凤山新兴产业示范区被批准为省级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17平方公里,启步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园区依托张承高速与大广和集阿高速联络线交叉的优越地理条件,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零配件、装备制造和生物科技等产业,同时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与金融业。目前,已完成土地收储2000亩,园区“七通一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凤山新兴产业示范园区是凤山镇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平台,必将为凤山镇经济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老家热河

郴州或现最大古墓塔群 ——探秘深山古刹龙岩寺

【编者按】龙岩寺,这座鲜少听闻的古刹,静静的立于翠江旁的丹霞深山里,晨钟暮鼓诵经声,涤荡心灵。深山古刹,除了景美宁静,历史更是悠远。这里或为郴州最大的古墓塔群;这里有明弘治、万历年间的墓塔;这里还有清同治年间的七级双子墓塔,而墓塔主人均与郴州苏仙岭的青虚法云(即“法云”,讳“海耀”)大和尚有关。龙岩寺,这座神秘的深山古刹,到底经历了什么?请跟随由郴州网组织策划、由湖南文物局退休专家谢武经、郴州市相关专家段广慧、张式成等联合组成的湘粤古道考察团,一起来探秘深山古刹,体味龙岩寺的深厚历史,感受佛学与山水之间浑然的和谐之美。

在这次湘粤古道考察中,我们与雷翔雄、王强等人,在苏仙区发现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寺庙——龙岩寺。

龙岩寺位于苏仙区五里牌镇张家冲村,一处丹霞岩山的半山腰。据寺庙附近村庄的《雷氏族谱》记载,这里原来不是寺,而是名为“龙岩仙庵”,也就是说,之前可能是一个尼姑庵,至于什么时候成为寺,不得而知。不过,从寺前下方清同治年间的和尚墓塔来看,至少清代中、晚期就已经由庵变为寺了。

龙岩寺三面环山,其实寺前也是山,只不过由于寺庙地势高,寺前面的山就成了小山包了。沿寺前的古道穿越一些小山包,即可到达翠江河岸。寺庙周围竹木䈡笼,泉水叮咚,幽静清凉,宛若仙境

绿树掩映龙岩寺

龙岩寺

龙岩寺住持释礼春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寺庙的历史。随后带领我们参观寺庙的古迹。考察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这是郴州乃至湖南少有的极为重要的一个古寺庙,其遗迹和历史文化特别深厚:

一、发现罕见的墓塔群。墓塔群数量多,达十几个,这可能是郴州最大的古墓塔群了。在墓塔中,我们发现有明代弘治、万历年间的墓塔,极为难得。最令人兴奋的是,我们还发现了清同治年间的双子墓塔。双子墓塔占地约20多平方米,两个塔形制相同,均为七级,高约5米、直径近2米,外有墓墙。墓塔后墙上镶嵌三块汉白玉墓碑,中间为主碑,上额刻“衣钵流芳”四字,另有联;另两块分别介绍两位墓主人的生平。墓塔极为精致,由精雕细刻的丹霞石砌成,石上雕刻双狮滚绣球、双凤朝阳等图案及一些吉祥语言。整个墓塔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为我省所仅见。

我们还发现,双子塔的两位墓主人均与郴州苏仙岭的青虚法云(即“法云”,讳“海耀”)大和尚有关﹕一位是福归老大和尚“得法云大和尚之衣钵,传焉” (见墓碑);另一位是万灵大和尚,其母“闻法云大和尚主席罗汉寺,欣往皈依,自此*于家,转瞬杳然觉有孕,遂生师,时道光乙酉岁十一月二十日未时也”(见墓碑)。双子墓塔中的记载,填补了“青虚法云”研究中的空白。值得一提的是,苏仙岭上的法云大和尚墓,仅有三级,工艺水平简陋,比起龙岩寺的双子塔,大为逊色。个中原因,值得研究。

双子塔

福归老大和尚寿塔铭

万灵大和尚塔铭

二、发现十多块碑刻,如嘉靖二十二年的《募买常住田记》、万历三十九年的《重***并起造饮堂碑》、万历四十二年的《立置买常住田碑记》、康熙三十一年的《募引重修》碑、乾隆三十一年的《永灯田记》及《龙岩仙记》、《南无阿弥佗佛》等,另有一些已不可识读。一个古寺,能保存这么多明、清时期的古碑,十分难得,不仅证明了寺庙历史的悠久,也为我们研究龙岩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

龙岩寺明、清时期古碑

三、其他遗迹遗物。龙岩寺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安放韦陀及弥勒佛的前殿,还有僧寮及居士、香客住房、斋堂等。房屋多为新建,但台基及进寺的台阶皆为原迹。最为珍贵的是还遗留有旧寺庙精致的石雕葫芦宝顶、石柱、明代的柱础等构件。在寺右侧的后山,有一个两头对穿的丹霞岩洞,长约100多米,平均高约8米,宽约5米。有明代嘉靖碑刻一块,丹霞石雕菩萨十多尊,大都被人砸烂(有两尊被释礼春修复,存放在大雄宝殿)。

龙岩寺后山丹霞岩洞

丹霞岩洞中的明嘉靖碑刻

古寺在清代中、晚期极为鼎盛,有田产300多亩,寺僧数十人。据《雷氏族谱》刊载:“龙岩仙庵院前后左右山岭及庵前田一垅,俱系东族所施约田租40担”、“龙岩仙庵前杉树垅田租8担,原系东族所管,前亦提归族校,兹因族校停办,亦暂归该庵住持收租。” 正因为财力雄厚,这时的龙岩寺比同时期的郴州苏仙岭法云大和尚气派得多,才会有精致的双子墓塔出现。

现在龙岩寺的住持释礼春,耒阳人,原在郴州的一个工厂工作,精减机构后内退。2001年在耒阳金钱寺出家,2004年在江西云住山受戒,10年前从苏仙岭来到这里。刚来时这里没有一个人,现有僧人3人,还有知客、居士。释礼春原有妻儿,妻子支持他出家,出家后,儿子、儿媳、孙子还常来看看。寺里做法事时,原来的妻子也常来帮忙。中午,释礼春留我们吃斋饭,一碗芋头壳炒木耳、一碗青菜、一碗长豆角、一碗水豆腐、一碗香干,由女居士烹饪,味美可口,别具风味。释礼春乐观健谈,愿意说一些出家人的事情,比如说,一个庙,有三个僧人才能称僧团;有十个僧人才可称丛林;50年才可做方丈;出家人也有分工,方丈之下,依次为住持(总管)、当家(理事)、知客(外事内调)、僧值(保卫治安)、维那(教务)、会计(财务管理)、库房(保管)、典座(管生活)等。

龙岩寺是一本书,值得细细品读。龙岩寺是我们这次考察中,见到的历史最悠久、遗存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也是最神秘的寺庙之一,有太多历史、文化值得深入挖掘研究,这里仅作简要介绍。

龙岩寺古墓塔碑刻

龙岩寺古墓塔

龙岩寺古墓塔

龙岩寺古墓塔

龙岩寺古墓塔

作者:谢武经 曾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