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榕鸳鸯桥

古榕鸳鸯桥

古榕鸳鸯桥

古榕鸳鸯桥,位于丹峨二级公路旁,距县城18公里,类似古榕鸳鸯桥的众多植物类,若在平地上牵成各种形式的桥,那都是自然的相交现象,然而南丹这古榕鸳鸯桥,跨江越河的连体根茎,不多不少就四根,就显得奇绝了。好一对恋人化身,好一曲千古绝唱,演绎出的真爱永恒,游人尽可试情鸳鸯桥,痴情连心锁,融情-,爱情大迷官,一切一切随缘相识,千盟万誓化为永恒。

福建柘荣鸳鸯草场、百年古书堂、千年古廊桥特惠一日游

出团日期:每周六、日出

成人:99元+60元/人(【柘荣鸳鸯草场】门票)

儿童:99元/人(不含门票,儿童一米2以下免门票)

乐清接送车费另+20元每人

D1、温州-福建-温州(旅游车)

早上指定地方集合,前往柘荣【古书堂】初名琢玉楼,后易名心远堂,原建于元代,清康熙年间重建,是东源全村世代读书教化场所。书堂分为前后两落,砖木结构,形制古朴,雕刻精细,内有“茹古含今”、“才近一石”等典故。后前往【古廊桥】东源桥,又名水浒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至元元年始建,清乾隆年间重建。贯木拱廊屋桥,桥屋梁架左右共18缝,每缝6根立柱,共计108根立柱,象征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午餐后前往【柘荣鸳鸯草场】(不含门票)由导游带领游玩,景区平均海拔1000多米,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草场。高海拔的高山草原让你伸手便可触及蓝天,景区建设有小环线(游览1.5小时)和大环线(需登顶,游览3.5-4小时),大家根据自己体力情况选择。踏上老式枕木开启奇幻草原之旅,天幕草场观景台上美拍大草原,火爆朋友圈;心形平台上,远眺鸳鸯石,祈愿爱情婚姻到白头;体力不支者可以走小环线返回游客服务中心。体力良好者可勇登好汉天梯,888根枕木Z行天阶让你燃烧卡路里;云端草原漫步,感觉蓝天白云近在咫尺;触摸鸳鸯石,俯瞰大草原,心旷神怡!一路欢声笑语,一路轻松下山。适时集合乘大巴返回温州!

用餐:/

1、用餐:不含餐

2、交通:往返旅游车;

3、门票:含行程中景区大门票;

4、导游:全程导游服务

5、旅行社责任险

1、自由活动项目 2、旅游意外险 3现门市按优惠价60元收取

湘西芙蓉洛带古镇旅游攻略「洛带古镇鸳鸯湖」

洛带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1、客家水龙节

每年7月下旬为客家泼水节,青壮年男舞龙者头戴头巾,上身赤裸且有龙形文身,下身着短裤,脚穿草鞋。女舞龙者则头戴花环,身着短裤、肚兜。当祭祖仪式司仪发出“舞彩龙”的号令时,舞龙者上下腾挪、左右挪闪,周围群众则用面盆、水枪等盛水器具向舞龙者和龙身泼水。

2、古迹胜多

洛带古镇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和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留下了众多的民间传说、历史遗迹、客家会馆。古镇老街以上下街、北巷子、风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柴市巷、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为代表,现存的建筑多系清末民初风格。此外,镇内还有药王庙、基督教堂、烟霞洞、红豆林、玉带湖等多处古迹胜景。

3、文化底蕴厚重

镇上居民客家人占9成,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洛带古镇文化底蕴非常厚重,镇内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 格局,空间变化丰富;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可以说,洛带古镇就是一部浓缩了的客家移民史,极具历史、建筑、文化、科学价值。

主要有两条街区,上街和下街。有寺庙,会所,古塔,甄子场,八方井。配套的周边还有中国艺库,洛水湿地等,还是比较适合周末一日游。去洛带一定要品鉴一下当地最出名的伤心凉粉和油烫鹅。

洛带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有很多小的景点,也不是很特别。从上到下的顺序

1、三百梯【就是在矮山上的长长的石梯】

2、牌坊

3、广东会馆【这里面有伤心凉粉,但有点贵】

4、字库塔【字库塔对角巷子里有捏泥塑的,这一团卖天鹅蛋的比较多】

5、醒酒桩

6、巫士大夫第【没什么好玩的里面】

7、江西会馆,五凤楼广场

8、湖广会馆【又叫禹王宫,里面貌似有博物馆

9、甄子场【这一团有个卖武大郎烧饼的,其实是武太郎,当然你不在乎也没什么,自我感觉味道不错】

一、洛带古镇简介: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龙泉驿区境内,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作为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的核心分会场之一,洛带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天下客家”的定位也得以确立。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龙泉镇北10公里,坐落在龙泉山脉中段的二峨山麓,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洛带古镇文化底蕴非常厚重,镇内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 格局,空间变化丰富;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可以说,洛带古镇就是一部浓缩了的客家移民史,极具历史、建筑、文化、科学价值。2017年10月,洛带古镇入选成都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洛带镇是一个客家古镇,于三国时期建镇,相传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落带”,后因“落”“洛”同音,后人取镇名为洛带。唐宋时,洛带隶属成都府灵泉县,排名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洛带镇的出名是近年来的事,吸引人之处则是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特色的美食以及浓郁的客家风情。

二、洛带古镇特色:

洛带镇俗名甑子场,是成都东山五场之一。这里依山傍水,背靠龙泉山,面临成都平原。洛带镇历史悠久,相传汉代既成街,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市镇内黄家河自东向西绕镇而去,状如一带水流洛洛。洛带镇是成都东山客家人聚居之地。至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是清朝前朝“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潮从一东福建迁移而来的客家人。客家人的勤劳,诚朴的性格在旷无人烟 ,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垦荒务农,世代创业。使得洛带古镇至今保留着客家人的乡音、乡貌、乡情、乡风。有人把洛带称为西蜀客家第一镇,一点也不为过。

洛带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又被人们称为“客家名镇、会馆之乡”。

如今居住在镇上的2万多居民中,有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全镇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以老街为中心,而洛带镇周围十几个乡(镇、街道办)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八成以上。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中国中原一带,因社会变动及战争等原因,曾有5次大规模的南迁,于中国南方逐渐形成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至清末民初,奠定了客家人分布的基本范围。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人口数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

四川是中国5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数量在200万以上,其中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学术界统称“东山客家”。至今仍有150余万人能讲客家语言,并保持客家的风俗习惯。

这个小镇的最大特色,就是有成都坝子最大的一方客家文化码头”,来自广东、湖广、江西、川北等地的客家人,经过许多代,依然保持各自的传统、语言、习惯,成为川人中的特色一族,而且,还保存了带有客家人风格的建筑———客家会馆。尚保存的会馆有:广东会馆、川北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等,其中广东会馆规模最大,也最能代表会馆建筑特征。洛带镇的三条街道将小镇组成一片树叶状。客家人讲究饮茶,这里喝茶的讲究丝毫不逊于成都市区的大茶楼。小天井似的院子,假山、枯石、盆景植物,古朴的建筑,斑驳的树影,几杯香茗,三五老友,十几张桌子,或喝茶、或聊天、或打牌,很是悠闲。

当地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是"火龙节",据说其舞龙烧龙的传统源自江西籍刘姓客家人,定居洛带之后,将这一传统引入了洛带及周边地区,至今刘姓家族仍聚居在洛带镇宝胜村,以扎龙舞龙为业,最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舞龙程式:接龙、祭祖、迎龙归巢、杀鸡出龙、舞龙点睛等 。

锦里和洛带古镇旅游攻略高手求解

那个梁家巷到锦里近很多,建议第一天先去洛带古镇哦,想要爬山之类的还可以去长城逛逛。在梁家巷乘坐80路到十陵镇政府转219到洛带客运中心。一天时间非常充裕,可以吃很多小吃的。第二天去锦里和宽窄巷子,两个的距离比较近,早上去锦里,下午去宽窄巷子,正好这几天天气好啊。梁家巷到锦里乘1路直达。锦里到宽窄巷子乘57路,不过建议打的啊,只有3.7公里,坐公交要好久啊。

洛带古镇好玩吗?

1.肯定要去洛带长安乡爬仿古的金龙长城!在洛带客运站坐车。二十分钟就到了。

2.会馆特色和客家的特色建筑。就在洛带老街上。会馆主要是四大会馆:广东,江西,湖广和川北。川北会馆在山边,走出洛带(上街)向右走一百米即到。客家民居以巫氏大夫第出名,在湖广会馆的对面,有个小巷子,一直往里走!街上的民居也是很有看头的,沿街都是保存下来的客家民居。注意看房子的二楼。街上有难的一见的鸡公车,黄包车,这样可以快速浏览洛带。前面说的巷子也是很好的,但是现在没有多大的观赏价值,那些地方以前就是分类的集市。

3.客家特色美食:伤心凉粉,九斗碗,烟熏油烫鹅!客家山菌面皮汤-这个汤特别新鲜。艾蒿馍馍。还有其他的特色小吃,我就不多说了。

4,如果觉得搞个家庭聚会,在会馆不方便,建议你去洛带的山上,走出(上街)沿马路对面的石板路一直往上走,找块空地,就地野餐,还可以远望到洛带的玉带湖,它在上山的右边,仔细一点就能看到湖的一角。

其他洛带还有其他的古老传说,有幸的话可以听听镇上的老人给你讲,老人主要在(洛带公园)喝茶。洛带的客家公园可以部分反应客家人悠闲的生活。只是公园现在只保存了30%多的面积。

时间仓促!我就给你建议这些。

「非遗美食」莘县古城鸳鸯饼,你吃过吗?

九派新闻官方帐号

文/记者 蒲二利 图/商景豪

翻开历史的记忆,黄河决溢、迁徙改道,自河南滑县向东北孕育出一条新的河道,几经演变,形成了现在的金堤河。这条流经豫、鲁两省的河流,给两岸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地,也滋养着农业文明。

位于金堤河畔的莘县古城镇,农业文明孕育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烧鸡糟鱼鸳鸯饼,牛舌呱嗒小北门”,这句广泛流传于古城镇的顺口溜,就是当地饮食文化的生动写照。其中的鸳鸯饼,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因成品两两相扣、成对售卖而得名。

年轻人重拾老手艺

相传,清代郑板桥在莘县古城任县令时,品尝到了鸳鸯饼,大为赞赏,赠诗赞誉“一碧青葱肉中藏,二面千层口中香。三生犹得佳肴味,四季鸳鸯美八方。”如今,制作鸳鸯饼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已在当地青年崔增手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鸳鸯饼上炉开蒸

崔增是古城镇西街村人,家里世代擅长制作鸳鸯饼。“我是闻着饼香、吃着鸳鸯饼长大的。”崔增说。在古城镇,崔增家的鸳鸯饼是“招牌产品”。在崔增的记忆里,母亲经常在黄昏时分做好一提篮子鸳鸯饼,盖上厚厚的小棉被,提着一盏马蹄灯,走街串巷叫卖。一个提篮、一盏马蹄灯,伴着幽幽的饼香,这也是古城镇许多人美好的成长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崔增逐渐生出保护、传承这项技艺的想法,并且越来越坚定。

2008年,崔增还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下了班,他经常去吃煎饼果子,觉得煎饼果子好吃,名气又大,心里就有了回家发展鸳鸯饼产业的打算。“我当时就想,人家煎饼果子就能卖到全国各地,我们家乡的鸳鸯饼这么好吃,为什么不能试试?”崔增告诉记者。

崔增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你上个班多好,一个大男人,哪能干这活?”虽然母亲一开始不同意,但是架不住崔增坚持。没过多长时间,崔增就返乡回家,正式和母亲学起了鸳鸯饼制作。

传承之中重创新

鸳鸯饼看似简单,但是制作需要经过9个环节、21道流程。做了大半辈子鸳鸯饼的母亲,每天手把手指点崔增,从选料到蒸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几个月后,崔增“出师”了。

鸳鸯饼的馅料已调制好

2009年,崔增在古城镇菜市场租了一个小店面,扩大了鸳鸯饼的销售。 崔增告诉记者,鸳鸯饼饼皮多达8层,皮薄筋道,馅料香而不腻、味美鲜香,回味绵长。正是这种历代传承的地道口味,使崔增的店从开门起就一直顾客盈门。

在莘县文化部门的推荐下,莘县鸳鸯饼成功入选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崔增也被评选为莘县鸳鸯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他对鸳鸯饼的理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要以发掘、传播鸳鸯饼饮食文化为己任。

古城人都知道,鸳鸯饼吃起来筋道、鲜香,可作为小吃,它的保质期像其他的日常饭菜一样短,不便携带。另外,它纯手工制作的技法也注定,无法让远道的家人以及亲戚朋友随时分享。因此,鸳鸯饼一直藏在“深闺”中。

虽然注重传承,但崔增并不墨守成规。受速冻产品启发,自2009年起,崔增尝试制作半成品,采用了泡沫箱加冰袋的设计,大大延长了鸳鸯饼的保质期,扩展了鸳鸯饼的销售范围。逢年过节,这种速冻的半成品尤为受欢迎。在不久前的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崔增店里每日销售的速冻鸳鸯饼多达一二百箱。他还在传统鸳鸯饼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健康理念,创新多种风味组合,以适应顾客不同口味的需求。

将鸳鸯饼进行装箱

走出去是最大的梦想

崔增的事业小有成就,但在他看来,传承、推广鸳鸯饼制作技艺比赚钱更重要。自2009年起,崔增就不断开展各类培训,引领带动更多人制作鸳鸯饼。仅古城镇的鸳鸯饼店面,就从当初的两三家发展到了现在的近三十家。现在,经他培训过的人把小吃店开到了开封濮阳哈尔滨等城市,让鸳鸯饼的饼香从这个小镇飘向了远方。

除此之外,崔增还带着鸳鸯饼制作技艺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展销活动,产品深受顾客喜爱,先后获评“齐鲁名吃”“地方特色名吃”“传统名吃”“金牌小吃”等荣誉称号。2020年,莘县古城镇鸳鸯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

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这两个现象级的小吃,如今也是崔增努力奋斗追赶的目标,崔增说,他想把这个传统美食带出聊城、带出山东,让更多人品尝、了解鸳鸯饼,并将尽自己所能做好鸳鸯饼的传承与推广。

来源:聊城晚报

编辑:侯明明

校对:马 麟

审核:任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