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第

司马第

司马第是黄姚古镇代表性景点之一,位于黄姚龙畔街,是黄姚民宅的代表。“司马第”为清代建筑,是一座沿着地势递进式的老宅院。

司马第

平山下,汾阳溪畔,在错落的民居中,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门楼,门楼临街,通往梅峰古道。后铺石板大埕、下马道,俗称“司马埕”。临街的门楼,飞檐翘角,横额书写“司马第”三个大字,两边悬板联云:“礼乐唱遵东鲁,衣冠实出南阳。”门楼已圮,今重建,额联依旧式模样留存,均为里人书法家郑述信手书。

司马第建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明朝万历年间兵部侍郎陈省的府第。陈省,字孔震,号幼溪,祖籍江田,迁居古槐,其祖辈为避岛匪、倭寇等的骚扰,迁居吴航东关。其父陈大濩 ,明正德辛年(1521)进士,授上虞知县。大濩外出任职,一家人仍然住在六平山下,过着简朴的生活。年幼的陈省在这里学习、玩耍、嬉戏,对故居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事业有成后,将旧宅扩建成三十六落大厝,这座“六扇五”三落透后的大厝,极为壮观。陈省是嘉靖进士,历任金华府推官,山西道监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以才干为大学张居正所器重,人尊之为少司马,其府第就称为“司马第”。

司马第原建筑群,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因多次重修,大多已非原貌,只有正座“官厅里”和“奶奶厅”二座相邻,保存比较完好。

“官厅里”是陈省接待过往官员和会客的厅堂,是一座“四扇三”三落透后格局,梁上悬“三朝秉宪”匾,正厅堂客桌上原供有身高15厘米的陈省象牙雕像,旁悬行乐图、祝寿图,如今均已散失。现仅存廊下一刻有“宣和壬岁造”的长方形石槽及正厅左右两口旧称金井、银井的正方形水井。

图/周末南方

文/黄世鼎

编辑/林 倩

你的赞是我们用心运营的最大动力!

古建资产管理丨典雅大气的司马府邸——托管交易平台新增标的“州司马第”

近日,原态整体构件类标的“州司马第”(资产托管代码:GJA110004)于深圳文交所中国古建资产托管交易平台完成托管手续。

州司马第是一座厅井式徽派民居。大约建于清雍正至乾隆年间。门口上方有一石匾,上面镌刻着“州司马第”四个大字。

托管资产:州司马第

资料卡片:

在中国封建社会官制中,司马最早产生于西周,当时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隋唐时司马的官职在州府别驾、长史之下,白居易琵琶行》最后一句写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当时所担任的就是司马一职。到了明清时,并无司马这一官职,但江浙闽粤一带,将司马作为州府同知的别称,一直沿用。

这栋古建筑是一位州府官员的府邸,两井三厅,层次井然。从“州司马第”大门向屋内看去,轴线上依次布置有轿厅、前厅、祖堂以及后花园,进了大门便是轿厅,前厅和祖堂前面有宽敞的天井。前厅与祖堂之间以木门相隔,看上去庭院深深,层次感丰富。前厅为明厅,三间敞开,两侧为厢房。

图:州司马第前厅天井

“州司马第”在建筑风格上有着鲜明的徽派特色:砖木石混合结构,青砖灰瓦,硬山顶,马头墙。它的外墙都为清水墙(砖墙),显得更加简洁、质朴和素雅。正门的设计制作也不像徽州建筑那样繁琐和张扬,更没有华丽的门楼,厚重的青石门框和门墩,让人感觉十分朴素、敦实、和幽静,却也不失典雅和大气。

今年十月底,托管方将“州司马第”于我所中国古建资产托管平台进行托管。后续,深圳文交所将会为该资产提供 宣传推广、交易撮合等系列跟踪服务,实现古建资产的 价值发现和资产增值,使其得有效的传承保护及活化利用。 欢迎各位意向摘牌客户前来询价、洽谈。

获取更多古建信息

中国古建资产托管交易平台

在急剧城市化、现代化背景下,现存古建遗产面临逐步流散、破坏、价值被低估等问题。针对该现状,中国古建资产托管交易平台以资产发现为核心支点,以价值发现为核心手段,对我国现存的古建构件类标的、在建类古建标的、仿古类古建标的及产权类古建标的等各类古建资产,首先进行资产托管,经过确权、确真、确价实现资产发现,继而在中国古建资产托管交易平台内采取协议转让或竞价转让方式实现交易流转,并给予复建和活化利用。目前平台已完成托管各类标的13970多个。

古建资产托管业务咨询

王女士

获取中国古建资产管理计划

托管诉求登记表

推荐阅读

1、生土夯筑的闽派建筑——福建土楼

2、临川历史文化遗产——金溪赣派建筑群

3、高墙深院豪门筑 气势恢宏的晋派建筑——山西大院

4、依山傍水融自然,巴蜀文化传四方——川派建筑

5、古代纯木结构之精华——托管交易平台新增标的“以德堂”

走!到后溪“司马第”看画展去

(嘉宾入场)

2019年1月1日上午10时,由普宁市后溪乡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林顺文工作室和老泉艺术主办,易创美术馆承办,广东美术报、雅昌艺术网、东莞市广告协会长安分会协办的“大美鲘溪——林顺文中国重彩画工作室写生作品展”在普宁市后溪乡坑楼村司马第举行开幕仪式,后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房海波主持了仪式。出席的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导师、广东省美协艺术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林顺文,雅昌艺术网广州区总经理刘鑫,广东省美协艺术中心副主任、老泉艺术运营总监谭艳风,普宁市文联副主席、普宁文化馆馆长陈华南,东莞市广告协会长安分会会长、东莞市易创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坤,普宁市文化馆副馆长纪华芬,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重彩画艺委会主任钟锦松,易创美术馆馆长伍洪,东莞市广告协会秘书长林海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林顺文工作室的参展作者,普宁市摄影家协会,普宁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后溪乡全体干部职工及各村(社区)“两委”干部。

“大美鲘溪——林顺文中国重彩画工作室写生作品展”在后溪乡

“司马第”的展出时间为2019年1月1日—1月15日。

开幕式上,后溪乡党委书记官雨霖在致辞中指出,去年这梅花盛开的时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的林顺文导师带领学员,第一次进驻后溪进行写生活动。而今年的梅花又开了,这一年来,为了一个约定,后溪乡党委政府、林顺文中国重彩画工作室和热心乡贤陈伟坤先生及其他热心人士等,积极策划,辛勤劳动,精心准备着。今天,“大美鲘溪——林顺文中国重彩画工作室写生作品展”如期开幕,《大美鲘溪》画册也已编印成册。感谢林顺文主任,感谢关心支持后溪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感谢为这次作品展成功开幕而辛勤付出的女士们和先生们。

官雨霖书记指出,后溪乡这里山如画、水无涯,是天然的大氧吧,负氧离子高达5000多个每立方厘米,能够激发创作灵感,是艺术家们创作素材的理想的采集地;这里自然生态清新怡人,山水田园祥和宁静,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人文风情意蕴绵长,远离了都市的纷繁嘈杂,正成为城里人实现回归乡村投身田园梦想、体验农村生活的试验田。

官雨霖书记强调,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着眼于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绿色环保生态发展的理念,围绕积极推动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发展的思路,以“生态林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为抓手,形成全乡一盘棋的战略,实现“宜居宜业宜游”新后溪的目标。重点做好全乡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古树名木调查,现已在册古树名木18种101棵,重点景点有 “圆通庵”、“司马第”等10多处,并编印成宣传册;积极稳步推进普宁市圆通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着力做好后溪乡森林小镇、后溪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和绿美古树乡村的申报工作;做好第四届普宁梅花旅游文化节后溪赏梅活动。

雨霖书记指出,要特别感谢的是有乡土情怀的画家林顺文先生,对后溪进行艺术开拓,为后溪播下了艺术的种子,让后溪与艺术自然地结缘,使后溪不但有了独特的景观和历史传承,而且提高了文化底蕴。

官雨霖书记强调,林顺文先生的艺术再创作,为后溪大地刻下文化的烙印,是后溪发展乡村旅游进程中极具开拓性的一步,增添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厚度。后溪的自然生态禀赋、人文底蕴和文化特色必将绽放出诗意的光彩,后溪必将更有文化、更有活力、更有颜值,终将成为每个生活其间的人的“诗意栖居”!

林顺文教授在讲话中与大家分享了对艺术的见解和去年带领学员在后溪各地采风写生的经历感想。

林顺文教授强调,采风写生的一种意义在于重新唤醒对曾经过往生活的体验,追寻属于自己对艺术的那份初心,采风写生就是绘画创作的源泉。在采风、写生、创作与画材的实践中去反映生活世界,表达艺术创作思想,要求艺术工作者要在心智和情感上都要全方位的了解采风写生所在地的情况,切身感受采风写生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加深对采风写生地的理解,达至绘画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林顺文教授强调,在采风写生中,要使个人的情感、地方的风土人情在交融中进行艺术创作,在这么多元的文化图像背后,如何去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内在价值,就是艺术家的价值追求。

学员代表钟锦松理事和热心乡贤陈伟坤会长围绕本次作品展分别进行了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为本次作品展所作出的各种努力,表达了他们关心支持家乡发展,并愿为推动家乡发展添砖加瓦的赤子之心。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赠画和赠书活动。

赠书、赠画现场

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嘉宾合影

地图路线:导航到普宁市后溪乡石壁角

来源:这里是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