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村

新圩村

新圩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南阳山区高埔镇镇区东南面,距普宁市区25.6公里,是高埔镇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崩坎至大坪公路、高埔至柏径公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利。下辖新圩、营下、上车上、神山背等4个自然村,总人口2500多人。

阳西新圩东水风景点 阳西新圩东水村

1. 阳西新圩东水村

全县辖13个镇、3个乡:嘉定镇、大塘埠镇、古陂镇、大桥镇、新田镇、安西镇、小江镇、铁石口镇、大阿镇、油山镇、小河镇、西牛镇、正平镇、虎山乡、崇仙乡、万隆乡。共有28个居委会、260个村委会。

嘉定镇 面积:320k㎡ 人口:150988人 邮编:341600 代码:360722100

辖南山、人民路、解放东路、胜利路、建设路、圣塔路、马鞍山、府前路、花园路、星村等10个居委会,水东、水北、同益、花园、长生、黄坑、白石、土墙背、山塘、胜利、十里、焦坑、游州、黄家坑、柏树芫、上七里、水西、太平上、水南、马路坑、镇江、竹仔岭、老屋里、上坑、月岭畲族、柏树、洞高、黄丰、楼下、周坝、龙舌、桐木、代屋、金龙、金华、庄高、彩光等3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东岳庙。

大塘埠镇 面积:208k㎡ 人口:58010人 邮编:341606 代码:360722101

辖大塘埠居委会,大塘、万星、长岗、樟塘、沛东、新龙、合兴、仓前、羊马、六星、和丰、坪石、星金、贵兴、光甫等15个村委会。

古陂镇 面积:311k㎡ 人口:33189人 邮编:341611 代码:360722102

辖古陂居委会,古陂、新屋、李田、茶坳、枫树、黎明、天光、阳光、太平畲族、余村、中坑、墩高、大屋、圳玄、石背等15个村委会。

大桥镇 面积:91k㎡ 人口:20563人 邮编:341612 代码:360722103

辖矿区、新圩等个2居委会,竹村、新塘、中塅、青光、大桥、八角等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营下。

新田镇 面积:242k㎡ 人口:24789人 邮编:341613 代码:360722104

辖新田居委会,新田、百石、下江、新明、周坑、欧古、金鸡、铜锣丘、德坑、库背、花历、坪地山等12个村委会。

安西镇 面积:171k㎡ 人口:41182人 邮编:341608 代码:360722105

辖安西居委会,大星、安芫、桐梓、上迳、莲丰、兰塘、岗背、窑岗、禾星、香山、兰田、田垄畲族、崇墩、热水等14个村委会。

小江镇 面积:232k㎡ 人口:34252人 邮编:341603 代码:360722106

辖小江居委会,小江、井塘、柳塘、芫坝、山香、新庄、下围、莲青、排高、内江、湖东、铺下、圳下、老圩、中兴、新店、罗吉等17个村委会。

铁石口镇 面积:86k㎡ 人口:39569人 邮编:341605 代码:360722107

辖铁石口、高桥矿区、赣南水泥厂等3个居委会,建华、长远、坝高、芫甫、铁石、上塘、极富、寨背、江背、九龙、细车、坳丘、高桥、乙口等14个村委会。

大阿镇 面积:95k㎡ 人口:44134人 邮编:341618 代码:360722108

辖大阿居委会,大阿、金星、芫峰、明星、官洞坑、东风、太平围、禾西、民主、莲塘、禾秋、川风、阿南、谷山、西江、兴禾、光明等17个村委会。

油山镇 面积:146k㎡ 人口:17985人 邮编:341613 代码360722109:

辖红米塅居委会,红米塅、坑口、新水塘、油山、长安、老屋下、幸福、兴隆等8个村委会。

小河镇 面积:105k㎡ 人口:36923人 邮编:341622 代码:360722110

辖小河居委会,小河、仁和、十村、旗塘、兰坳、长陵、塘背、河口、志和、新芫、五村、五星、土庄、联群、大江、光荣、罗坑等17个村委会。

西牛镇 面积:245k㎡ 人口:53958人 邮编:341615 代码:360722111

辖西牛居委会,西牛、牛颈、虎岗、柳树、老屋场、上龙、长龙、前山、老山铺、沅和、新苗、天龙、铺前、坳上、年丰、中村、巩桥、白兰、新建、丫叉桥、黄泥、塝塘、曾屋、五羊、双溪、星村、严坑、东甫、中星、石头塘、高丘、中端等32个村委会。

正平镇 面积:166k㎡ 人口:53762人 编:341619 代码:360722112

辖正平居委会,正平、坝上、中坝、九渡、芫庙、梨坑、石坳、黄田、联合、深坑、庙下、共和、仙济岩、正坳、晒禾、新黄、潭口、藤岭、球狮畲族、咀头等20个村委会。

虎山乡 面积:200k㎡ 人口:18140人 邮编:341609 代码:360722200

辖隘高居委会,隘高、中和、土仔坳、樟树、龙州、小寨、中心、虎山、古城等9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隘高圩。

崇仙乡 面积:141k㎡ 人口:19823人 邮编:341602 代码:360722201

辖崇仙居委会,崇仙、芫坑、罗塘、寨下、山坑、山坝、西水、迳头、东水、老龙、荫桥、桥头、邓岗、布水等14个村委会。

万隆乡 面积:119.1k㎡ 人口:23296人 邮编:341623 代码:360722202

辖万隆居委会,万隆、寨上、红星、立新、石店、田心、高坎、廖洞、禾江、龙头、柏枧、、廖下等13个村委会。

2. 阳西白水村

阳江风景名胜代表景点海滨风景资源马尾岛、十里银滩、金沙滩、河北度假村、珍珠湾峰林岩溶风景资源凌霄岩、玉溪三洞、春湾石林、龙宫岩、崆峒岩温泉资源氡泉、硫磺泉、偏硅酸泉和石膏泉森林瀑布风景资源鸡笼顶、花滩森林公园、塘口森林、岗美华侨农场、东水避暑山庄、鹅凰峰、八甲仙湖、八甲温泉江湖风景资源凌霄岩、玉溪三洞、鱼王石、白水瀑布历史遗迹资源北山石塔、石觉寺、崆峒岩、通真岩、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民俗风情资源阳江风筝、赛龙舟、唱山歌、拉地网、高流圩、东水古法造纸渔港风貌闸坡渔港、阳东东平渔港、阳西沙扒和溪头渔港农林风光资源猪血木、生态旅游

3. 阳西县东水村

阳西程村蚝,番薯粥,白斩鸭,东水竹笋,蒸禾虫

4. 阳西新圩镇长

你在虎门汽车站坐车到淡水立交桥,再在立交桥那坐淡水到约场的车在长布下(具体长布哪下车你可以问售票员)

5.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新圩镇

阳江户籍中江城区没有原居民讲客家话!阳东区上六下六等地,少量人讲客家话。阳西县有塘口镇、新圩镇讲客家话的人口4万左右!阳春市讲客家话的比较多,八甲、永宁等山区中,讲客家话人口约35万——50万左右。

客家话即“崖话”,有部分是古时迁徙而来,据说也有小部分从信宜高州一带大山里迁过的。

6. 阳西县新圩镇有多少个村委会

程村镇,儒洞镇,沙扒镇,上洋镇,溪头镇,织篢镇,新圩镇,蒲牌镇,塘口镇。

7. 阳西县新圩镇田心村

潮州饶平是赏梅好去处,最有名的当属汤溪水库一带。汤溪水库风景如画,每年周边居豪村至青竹径一带梅花盛放季节,都引来大量游人。其实,饶平可以赏梅的地方有好几处,今年,游人不再扎堆到这个地方,而发掘出更多鲜为人知的赏梅胜地。

新圩镇有多个青梅种植专业村,进入乡镇,就可见到乡道上,老屋边,田沟旁,到处都有梅花可欣赏。游人常常在路边就可见到一小片梅林里藏着一群狮头鹅,或一群白鸭子,赏梅遇上农家野趣,显得格外新奇。此外,新圩镇还有近百座土楼,梅花盛开季节,赏梅的同时也可探寻土楼文化。在新圩镇南山村,寂静的村居近日因梅花而热闹起来,村里的两座古老围屋田心楼和金田楼被围绕在一片花海之中,梅花的素雅与古旧的老围屋相映衬,形成了独特的美景,引来了不少游人。

饶平东山镇的东明村,是汕头旅行社最常组织的一日游赏梅胜地之一。东明村是一个美丽古村落,这里物产丰富,风景优美,英才辈出,素有“梅竹故里,诗意东明”雅称。暖冬时节,东明村的梅花竞相盛放,花开成海,暗香浮动,远 好似一片云海,走进梅林,梅树旁的石径小路,古宅老屋,更与梅花相映成趣。这里常有汉服爱好者前来梅林中拍摄复古照片,精美的汉服隐约在白梅中,也成为了游人眼中的风景。

文旅园林赏梅花 感受乡村新风貌

往揭阳方向也有不少赏梅胜地。揭西坪上镇的万梅谷文化小镇,以“梅”为主题、“水”为主线、“慢”为主旨,融乡土民俗、田园文旅为一体,打造出一个美丽的乡村大花园,更是成为今年周边赏梅的热点。揭西县坪上镇依托丰富的青梅资源,在青山绿水之间构建一道道美丽风景线,全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每年1月份,一万多亩梅花凌寒盛放,清香四溢,香飘百里。这里还结合传统村落整治,以石内河为纽带,引入金漆木雕、擂茶、梅酒、书画、宗教等潮汕传统工艺、民俗文化和生活场景,使传统生活与现代文明相辉映,打造以“潮汕八景”为特色的潮汕主题生态人文体验集聚区,成为一处潮汕人文大观园。

普宁的善德梅海主要以种植白梅为主,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这里最大的亮点是有一棵非常珍贵的百年“梅王”古树,苍劲的枝丫与素雅白梅,构成了如诗如梦的“仙境”。这里还有处于高山之上一望无际的青梅林,林中空气清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清澈山泉中漂着素白梅花瓣,充满了诗情画意。附近的南方梅园生态村,以普宁青梅之乡为背景,以潮汕文化为载体,以体育健康为主题,更是一处集自然生态、地方文化、旅游观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景区。

汕尾市陆河县最近因为各种美丽花海频频上了汕头人的朋友圈。如今,陆河的万亩梅花再次吸引了游人的目光。陆河世外梅园景区位于中国青梅之乡罗洞村,全村种植青梅上万亩,每逢大寒前后,梅花争妍怒放,煞是壮观,梅园中的山、水、石、林等自然景观也神奇独特,是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新普旅游地。附近的华侨城·螺溪谷曾是依山而建的偏僻小村庄,在乡村振兴中,如今已建设成一个山水静美的客家原乡,这里有火龙广场、欧田书含、青梅吧、客家馆、文化民宿、生态农场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赏梅的同时,可以在这里体验美丽乡村的悠然风景和闲适生活。

8. 阳西新圩东水村海拔高度是多少

和平县有17个镇(阳明、彭寨、东水、林寨、热水、大坝、上陵、下车、长塘、贝墩、古寨、礼士、公白、合水、青州、浰源、优胜)。

人口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平境内已有人居住。建县之初,人口多少,无从考查。旧志所载,嘉靖年间,全县只有3 000多个丁口,至民国31年(1942)增至16万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急剧增加。至1995年一共45年时间,人口增加了近2倍。农村人均占有耕地从1.566亩减至0.56亩。1963年全县开始逐步推行计划生育,1973年以后,人口增长幅度已开始下降,据统计,仅1980~1995年间,全县就少出生6万人。但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计划生育任务仍很艰巨。

地理

地形

和平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略呈"桑叶形",东西横距53.5公里,南北纵距61公里。县境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大致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崇山峻岭,中部和东南部是丘陵地,其中间有峡谷平原,各占全县总面积的比例是47.8:45.8:6.4。西北部最高峰风吹蝴蝶嶂(浰源镇境内)海拔1272米,东南最低点浰江河峡谷平原海拔75米。境内和平水、鱼潭水汇入浰水,浰水于东水镇汇入东江。

气候

和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光 充足、霜期较短、生长季长、季风明显。历年平均气温19.7℃,1月平均气温10.0℃,极端最低气温-3.6℃(1974年1月1日);7月平均气温27.5℃,极端最高气温38.6℃(1989年8月15日)。最低月均气温10.0℃,最高月均气温27.5℃。平均气温年较差22.3℃,最大日较差20.6℃。生长期年平均323天,无霜期年平均308天,最长达338天,最短为30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66.3小时,年总辐射102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0天。年平均降雨量1717.1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70天,最多达192天。极端年最大降雨量2580.6毫米(1975年),极端年最少降雨量1066.8毫米(1999年)。降雨主要集中在2-9月,5月最多。

水文

和平县境内河道属珠江大流域,县内流域面积 228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浰江1条,总长128.26千米;二级河鱼潭江、和平水、定南水3条,共长111千米;三级河2条,总长53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浰江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浰源、热水、合水、阳明、公白、彭寨、林寨、东水等镇,长128.26千米,流域面积1677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1.9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和平水、鱼潭江水、油竹坝水、彭寨水、长塘水、定南水等。

资源

和平自然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土地、森林、水力、矿产(含地热)等四大类。有土地资源346.58万亩,可耕地22.57万亩;有林地253.5万亩,植物品种达9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71.8%;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7万千瓦,可开发的有6.3万千瓦;矿产资源有石灰石、膨润土、高岭土、稀土、铁、铀等30多种,量多且质优,热量较高的地热主要有12处。

和平县境内已探明矿产有九类三十多种。1.铁矿。2.铜、铅锌、镍、钴、金、银、钨等有色金属矿产。3.离子吸附型稀土矿。4.铀矿。5.萤石矿,白云岩。6.黄铁矿、磷矿、钾长石等化工原料矿产。7.煤矿。8.石灰石、花岗岩、硬砂岩等建筑材料。9.矿产水晶、陶瓷土、沸石岩、膨润土、(黑曜岩)等其它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储量约为10万吨,局部地方的个别稀土样品,最高品位可达0.6%,一般品位在0.06%-0.2%之间;陶瓷土矿床共有23处,地质储量约460万吨,远景储量>1000万吨;萤石矿地质储量约30万吨,caF2含量30%-98%;石灰岩地质总储量约5000万吨,已颁发采矿许可证4个;白云岩储量1000万吨;探得膨润土储量383万吨,沸石岩储量88万吨,黑曜质熔结凝灰岩储量4431万吨;已知的地下热水共有6处,其中开发较好的有九连南湖热水(热龙温泉)和大坝汤湖热水(天上人间温泉),公白汤子村热水(颐和温泉)已颁发采矿许可证,正在筹建。

林地面积达27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765.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3.4%,毛竹面积23万亩;植物种类达1400多种,其中存留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珍稀植物桫椤,是广东省的林业重点县之一;野生动物140多种。

9. 广东省阳西县新圩镇政府电话

441721身份证归属地是:阳江市阳西县

1、441721身份证说明:441721开头的身份证号码代表出生户口在城市是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阳西县的行政代码为441721,身份证开头前6位号码是441721 的,都是阳西县地区的身份证;

2、441721身份证地区分布:上洋镇、儒洞镇、塘口镇、新圩镇、沙扒镇、溪头镇、程村镇、织篢镇; 在阳西县内的这些乡镇、街道的居民登记户口时所用的身份证号前6位都是441721;

10. 阳西双水村

茂名到广州南每天有20趟车,分别是:

D7452: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西、阳江、开平南、台山、新会、广州南。

D7454: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 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新会、广州南。

D7456: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马踏、阳江、双水镇、新会、小榄、广州南。

D7460: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西、阳江、阳东、恩平、开平南、新会、小榄、广州南。

D7462:从茂名开车时间为11:37,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14:05,预计总用时02:28。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西、阳江、台山、新会、广州南。

D7464:从茂名开车时间为12:12,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14:46,预计总用时02:34。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马踏、阳江、恩平、双水镇、新会、广州南。

D7466: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西、阳江、阳东、恩平、新会、小榄、广州南。

D7494: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台山、新会、广州南。

D7468: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新会、广州南。

D7470: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西、阳江、恩平、台山、新会、广州南。

D7472: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马踏、阳江、开平南、双水镇、新会、小榄、广州南、佛山西。

D7548:从茂名开车时间为15:28,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17:53,预计总用时02:25。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马踏、阳江、台山、新会、广州南。

D7478: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恩平、开平南、台山、新会、广州南、佛山西、肇庆东。

D7552:从茂名开车时间为16:41,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19:04,预计总用时02:23。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新会、广州南、深圳北。

D7556:从茂名开车时间为17:37,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0:00,预计总用时02:23。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新会、广州南。

D7484: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新会、广州南、佛山西。

D7486:从茂名开车时间为19:17,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1:52,预计总用时02:35。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恩平、开平南、台山、新会、广州南、佛山西。

D7492: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马踏、阳西、阳江、新会、广州南、佛山西。

D7550: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1:06,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3:24,预计总用时02:18。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新会、小榄、广州南。

D7496:从茂名开车时间为24:00,预计到达广州南的时间为24:00,预计总用时99:59。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茂名、阳江、新会、小榄、广州南。

美丽乡村行(二)一座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庄——新圩尾

新圩尾村位于平潭镇东南方,距离镇中心约5公里,东邻鹊地村,西邻鹤湖村,南邻光明村,北邻光辉村;村内有“双江双山”环绕,西枝江位于村南方、梁化河位于村北方,红岭岗、野营山位于村入口,海拔最高80米,独特的地势地貌使得新圩尾独具鱼米之乡江湾风情。

新圩尾村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潮汕,以钟、黄两个大姓为主,户籍人口750人,其中:男性365人,女性385人,最年长者98岁;村中以种植淮山粉葛、红萝卜蔬菜等特色经济农作物为主,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得人口45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人口有300人,实际在村人口450人,以本村人口为主,非户籍外来人口仅为12人,方言为闽方言;新圩尾村的华侨较多,其中: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有160人,台湾同胞有1人,祖籍本村的华人华侨有2户人,分别定居在美国法国。传统祭祀节日为清明和春节,传统节庆食品为粽子粉粿

国道G324、乡道800沿新圩尾村而过,1965年村中通电,1966年通电话,1995年通网络,2005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2017年全村通自来水;村内有新湖小学,有2个年级,2个班级,在校学生22人,教职工2人;有活动中心1个,藏书1500册,文化广场1个,有球场、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等文体活动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了看书学习,沟心通气、休闲娱乐,亲子交流的公共活动场所,村民喜笑颜开,老人怡然自得孩童追逐雀跃、沉浸在民富、村美、风正的美好生活中。

清朝末年,福建漳州府村分支流落至此定居,形成了自然村落,村民勤劳耕作、生活富足,辖区内的西枝江航道一度航运发达,港口渡头常年商务往来络绎不绝,周边地区商人、游客汇集于此,形成了“新圩”集市,故本村取名新圩村,新圩尾村位于集市末尾而取名新圩尾。近代,随着公路的发展,航运才逐渐没落。民国时期,新圩尾属归善县平潭公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惠阳县平潭公社,新圩尾村、三角湖村、鹊地村、鹤湖村合并为新圩乡;1962年,新圩乡分为新圩大队和鹤湖大队;1977年,新圩大队分为新圩大队和鹊地大队;1989年,新圩大队改为管理区;1992年,属惠州市;1999年,新圩管理区改为新圩村委会;2006年,属惠阳区

新圩尾村现存宗祠6座,主要为钟氏宗祠和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朝末年,钟氏宗祠占地面积138平方米,黄氏宗祠60平方米,其中钟氏宗祠文革时期被毁坏,于1992年进行重修并沿用至今。新圩马王庙,建于两百年前,文革时期被拆除,后于1993年重建,是为了纪念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将军。马援(前14年-49年),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市马村)人,一生为国尽忠,最终殒命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民间对马王爷极为虔敬,传说他有"妻财禄之祝,百叩百应",民间求男生男,求女生女,买卖一本万利,读书金榜题名。民间又把马王爷视为"火神",马王爷的"神诞"是九月二十八日,可他八月初一就由天上下凡,如果八月初一这天下雨,那么一年的火灾就少,只是北方和南方对马王爷的祭祀形式有所不同。

新圩马皇庙

钟、黄氏祠堂

淮山、粉葛

新圩尾粉葛

新圩尾淮山

供稿:新圩村

编辑:黄慧婷

化州南盛圩旅游攻略(化州南盛新湖艳村风貌)

广东化州市各个乡镇的圩日是多少?

化州各个乡镇的圩日如下:

1、平定圩:农历每旬二、五、八、十日为圩日。

该圩是化州市第一大圩镇及中心镇,位于化州市西北部,是平定镇政府驻地和连接粤、桂的交通枢纽。公路里程东至播扬圩23公里,南至合江圩21 公里、化州城区71 公里,西至广西陆川县清湖圩10公里,北至文楼圩13公里。

2、石湾圩:圩日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

化州市区西南部石板化州公路北侧,东距化州市区8公里,西距官桥圩14公里。原属官桥镇管辖,1999 年12月份出石湾镇后为该镇政府驻地。

3、中垌圩:圩日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

中垌镇政府驻地,位于化州市中部,石(板)化(州)公路贯圩而过,距化州市区30 公里。

4、宝圩:圩日为农历每旬三、六、九日。

宝圩镇政府驻地,位于化州市东北部的陵江西岸,是两广交通的道隘口,石(板)化(州)公路和高(州)北(流)公路在此相汇,公路东达茂名高州信宜,南至化州城区92 公里,北达广西玉林北流陆川,处于两省(区)三县(市)的交界处,交通方便,商贸发达。

5、官桥圩:圩日为农历每旬二、五、八日。

官桥镇政府驻地,位于化州市中部,石(板)化(州)公路从圩边经过,东与红峰农场毗邻,东南至化州市区21 公里。西通新安兰山圩和广东廉江市,北通中垌、合江圩。

6、南盛圩:圩日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

南盛镇政府驻地,距化州市区12公里,毗邻茂名市,207国道南北过境,茂名工业渠和鉴江平原1、3万公顷农田用水的引鉴水利工程在此入口。

7、新安圩:圩日为农历每旬三、六、九日。

新安镇政府驻地,位于化州市中部偏西地区,距化州市区28 公里,河茂铁路从圩南侧通过,设有新安火车站。旧圩位于铁路南侧,1973年迁至铁路北侧的笔架嶂山坡建新圩,占地4公顷。

圩日的习惯规则:

“趁圩”不是每天都有,日子每逢147、258、369,个别地方逢双赶场,也不知道按什么而定,这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来回涌动,将马路挤得水泄不通。

挑扁担的,背蛇皮袋的,提菜篮子的,也有空手纯粹去场上看热闹的,都是屋前屋后的熟人,隔老远就喊:今天你也趁圩啊?有的趁圩是为了买所需的东西,有的顺便约亲友办事,反正都各有各的安排,趁圩也就成了乡下重要的日子。

以上资料参考 百度百科-趁圩

南盛有温泉泡吗

南盛 编辑

南盛古称“南洲”,据说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今为广东省化州市(由茂名市代管,县级)南盛街道,现辖南盛居委会和南盛、平垌、乐堂、谢村、蒲山、山尾等6个村委会。总面积44.3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

中文名称 南盛街道 外文名称 Nansheng subdistrict 别 名 南洲,沙姜之乡 行政区类别 广东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南盛、平垌、蒲山、山尾等 政府驻地 南盛圩 电话区号 0668 邮政区码 525126 地理位置 化州市区东北部 面 积 44.36平方公里 人 口 3.6万(2012年) 方 言 粤语(高阳片,包括高州口音和化州口音)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南盛大庙、南盛拦河坝等 机 场 近粤西国际机场(2018年建成) 火车站 近化州站、茂名站 车牌代码 粤K 高速出入口 距汕湛高速(即将通车)互通7KM

目录

1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南盛街道

▪ 概况

▪ 历史沿革

▪ 行政区划

▪ 人口

▪ 方言

旅游景点

▪ 岁时习俗

▪ 特产及小食(详见右图册)

▪ 附:南盛圩及周边各地年例期

经济发展

▪ 城镇化进程

▪ 其他各项事业

▪ 注释

2 广东省云浮云城区南盛镇

▪ 交通

▪ 自然资源

▪ 经济发展

柑桔品尝会在南盛镇举办

▪ 南盛镇被评为中国沙糖桔第一镇

▪ 2007年柑桔品尝会

▪ 经济发展目标

▪ 称号

广东省茂名化州市南盛街道编辑

概况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CenNavi 道道通

今南盛街道位于化州市的东南部,东邻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北接高州市石鼓镇、西与化州市丽岗镇隔鉴江相望、南近化州市鉴江开发区。南盛街道地属鉴江中游平原地带,地处化州、高州和茂南两市一区交界的“金三角”,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街道中心东北距高州市区中心25公里,东南距茂名市区中心25公里,西南距化州市区中心12公里;G207国道、X655县道(南盛——深町公路)纵横贯穿全境,与G15沈海高速、河茂铁路、S372茂化快线形成网络;移动光纤通讯网络、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覆盖全境;省500KV和化州市110KV变电站坐落境内;拥有日供水量6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公司;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农田水利设施覆盖全街道范围;城镇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卫生、绿化管理制度化,连续二十多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先进镇(街道)。该街道历来是高州、化州、茂南两市一区农副产品交易的集散地,商贾如云,有猪苗、蔬菜和农副产品三个专业批发市场。

作为化州市乡镇企业“领雁镇”, 街道已形成了以红马饲料、新海水产、鑫江门 业、菱科橡塑、英威煌不锈钢、永红铸造、乔美集团等为龙头,农副产品加工、日用化工、不锈钢加工、塑料健身器材、铸造等为五大支柱的新型工业产业群;以蔬菜、香蕉、甘蔗淡水养殖和园林花卉等“五大生产基地”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新格局。

以下系若干村落(墟集)简介。

南盛墟(南盛圩):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南盛墟在广

清朝南盛墟在原茂名县的位置

清朝南盛墟在原茂名县的位置

东茂名县西南六十五里浮山水(即鉴江)左岸,接化县界,旧有外委把总驻防。因为此地位于鉴江南岸,原高州府茂名县南部,故原名“南洲”(至今仍有“南洲福地”之称)!南盛墟最早见载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高州府志·卷之一·都市·茂名县》;而南盛大庙有关碑铭则称:清乾隆年间,作为福建莆田举人的高州府茂名县知县林炯将“南洲”更名“南盛”,取人财商旺盛之意。

南盛墟历来商贾云集,农历每旬一、四、七为墟期,圩日赶集(当地称“趁墟”)人次数以万计,旧时与梅菉(今属湛江吴川市)、石鼓公馆等同为茂名县南部重要圩集。 今南盛墟为南盛街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街道办事处及其他职能部门驻于此。

京塘(经堂):紧连南盛圩。今属南盛街南盛村委会。因村西有座“经坛”(经堂,今京塘冼太庙)而得名。聚落呈长块状分布。耕地217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黄红麻、甘蔗、花生。207国道旧线从村东经过。

平垌:南盛圩南2公里。今属南盛街平垌村委会。因村周围都是平坦的田垌而得名。聚落呈长块状分布。耕地564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菜椒、沙姜、花生、香蕉、甘蔗、珍珠番茄。有小学。207国道经村边。

莲塘尾:南盛圩南3公里,北临工业渠,今属南盛街平垌村委会。因在长满莲藕池塘尾部而得名。聚落呈长块状分布。耕地221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沙姜、花生、甘蔗、香蕉、菜椒。平垌小学建于此。经县道655线通南盛圩。

谢村:化州市区东北8.5公里,南盛圩西南3公里。今属南盛街谢村村委会。因村民姓谢而得名。聚落在田垌中呈长块状分布。耕地162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沙姜、花生、瓜类、菜椒。水产养殖业颇为闻名。经谢村路通南盛圩。

乐堂:化州市区东北11公里,南盛圩南4公里。今属南盛街乐堂村委会。村民祖先从同庆镇(今化州市同庆镇)六塘村迁来,以“六塘”谐音取名乐堂。聚落在塘边坡地,呈曲尺形带状分布。耕地81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香蕉、菜椒、花生。乐塘小学建于此。经县道655线北通南盛圩,南接茂化快线。

蒲山:化州市区东北8.5公里,南盛圩西南4公里。今属南盛街蒲山村委会。古时村西南有大湖,盛长蒲莞草类, 且村正好在当地略高的山坡上,曾名蒲莞山。解放后简称蒲山村。聚落在公路北侧呈带状分布。建筑多座东向西。耕地695亩,主要农作物有橘红、水稻、甘蔗、香蕉、菜椒、豆类、沙姜。新海水产、红马饲料等企业坐落境内。蒲山小学建于此。207国道从村南经过。

山尾:化州市区北6.5公里,南盛圩西南6.5公里,西临鉴江。今属南盛街山尾村委会。最早村民定居在一片茂密山林的尾侧,故名山尾村。聚落呈点状分布。耕地2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莱椒、花生。英威煌、鑫江门业等企业坐落境内。有小学。207国道从村东经过。

历史沿革

南盛古称“南洲”( 有一种意见认为“得名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辖南盛居委会(即南盛墟或南盛圩)和南盛、平垌、乐堂、谢村、蒲山、山尾等6个村委会。其中,南盛圩及南盛、平垌两村委会于1958年由广东省茂名县划入化县①(今化州);乐堂、谢村、蒲山、山尾则世属化州(化县)。

本街道秦属象郡,两汉属合浦郡高凉县,隋分属高凉郡茂名县、石龙县,明清分属广东高州府茂名县、化州(明清盛行府统州县),民国分属茂名县二区联德乡和化县一区庆安乡。

1949年分属茂名县二区南盛乡和化县东区安乡

1950年分属茂名县三区南盛乡和化县一区庆安乡。

1953年分属茂名县十区(驻今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金塘墟)的荔枝塘乡、干塘尾乡和化县四区(驻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山尾村委会凤尾村)的乐堂、蒲山、山尾等乡。今南盛圩、南盛属荔枝塘乡,平垌属干塘尾乡,乐堂、谢村、蒲山、山尾等村委会属乐堂、蒲山、山尾等乡。

化州的行政区划

2002年,化州市辖3个街道(河东河西、下郭)、20个镇(丽岗、宝圩、南盛、同庆、长岐、杨梅、良光、笪桥、新安、官桥、兰山、中垌、平定、文楼、林尘、合江、江湖、那务、播扬、石湾)、2开发区(鉴江经济开发区、北岸开发区)。

2003年12月,(1)撤销兰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中垌镇。调整后,中垌镇共有2个居委会和30个村委会,总面积251.3平方千米,总人口97195人,中垌镇政府驻原中垌镇政府驻地;(2)撤销石湾镇,设立石湾街道办事处,作为化州市的派出机构;(3)撤销南盛镇,设立南盛街道办事处,作为化州市的派出机构。

2008年,化州市辖丽岗、宝圩、同庆、长岐、杨梅、良光、笪桥、新安、官桥、中垌、平定、文楼、林尘、合江、江湖、那务、播扬17个镇,设有东山街道办事处、河西街道办事处、下郭街道办事处、石湾街道办事处、南盛街道办事处5个派出机构和鉴江经济开发区,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32个、村民委员会334个,自然村3529条。此外,化州市境内还有广东省建设农场、广东省新时代农场、广东省红阳农场、广东省红峰农场、广东省和平农场、广东省新华农场和茂名市国营文楼林场、茂名市国营丽岗林场、茂名市国营平定林场、茂名市国营播扬林场、茂名市国营化州市大番坡林场 。 2008年化州市行政区设置一览表镇(街道办事处、区)名称居民委员(社区)数量(个)居民委员会(社区)村委数量村委会名单长岐镇 1 长岐 13 长岐、犀湾、双牌、米能、石宁、中塘、霞山

东安新丰南岭、旺岭、塘北、东方 同庆镇 1 同庆 17 同庆、塘吉、山口、石步、谢白、木岭、三丫、

悦义、宏道、长塘、六塘、六坡、丰告、塘溪、

龙豆、上良、排塘 杨梅镇 1 杨梅 19 杨梅、北享、木平、福境、杜村、低埇、坡咀、

和平、那新、米西、平塘、水埠、竹根园、泊头、官地、滨江、古岭、乐岭、浪山 良光镇 1 良光 17 良光、庙咀、雅道、大山茅山、东岸、东埇、

沙田尾、豺岭、塘贡、出拔、旺财塘、木贤、龙秀、长安、米山、斋塘坡 笪桥镇 1 笪桥 13 大沙田、山华、柑村、瑶埇、木威塘、西埇、良埇、

横岭、仓背、水塘、朱砂、边岭、古田、笪桥 丽岗镇 1 丽岗 11 赤坎、尖岗、丽山、丽岗、朱玉、水路、朱砂圩、博青、镇安、低坑、元塘 新安镇 2 新安 15 大坡、龙潭、横岭下、梨垌、蛇塘、平田、红光、波罗垌、新安、曲径、山埇、沙田、山西榕树、 新塘 官桥镇 1 官桥 10 官桥、三角车、旺竹山、丰村、大岭脚、六堆、

上村、六角埇、水口、名教 林尘镇 1 林尘 21 林尘、沙洲坡、下塱、官塘、尚书堂、下车、

莲塘边、山心、白沙、塘墩、竹根头、新岸、外坡、古峰、六马岭、白塘、根竹山、坦塘、荔枝埒、

七芝坡、令村 中垌镇 2 中垌、兰山 30 鸭塘、塘村、西村、高峰、石岭、青山东京塘、山口垌、坡头、马路头、杨村、杨充、孔化、龙头、 那洪、白鸠地、南合、塘梨根、公居、那梨、塘灶、白石、福岭、栋背、兰山办事处、瓦厂、梨华、

番昌、留村、陂口 合江镇 1 合江 23 合江、车田、明星、大?、大埇、?竹?、新车、大石头、高步、松架、新圩、九仕坡、塘口、梧村、结社、六龙、多例、塘乐、塘坑、沙垌岭、同志堡、禾堂岭、北岸咀、 那务镇 1 那务 31 那务、增村、金菊、新屋、高坡、高田、低山、那冰、

京堂、东门、田心、水明、大坑、高华、章道、

六村、 上埌、壶垌、大旺垌、南子地、林坑

泉埇、石头咀、竹子、元洲、元山、路埇、沙垌、高红、长岭、 大坡 播扬镇 1 播扬 14 马站、大贵、平山坡、红山、院田、良山、谭灯、播扬、杉山、文龙、花心、平太、江佩、文水 宝圩镇 1 宝圩 10 陈垌、仓板、宝圩、龙埚、巷口、大塘、茂坡、

调马、西岸、秧地坡 平定镇 1 平定 24 高车、新华、山口坡、圣古、旺耀、那平、岭下、大车、旺竹、上双、下双、平山、沙坡、蓬莉、

那宾、低坡、六赠、马力、积田、旺垌、翰堂、

红榄、 香山、东岸城 文楼镇 1 文楼 16 那训、文楼、新村、宝山、平福、河龙、岭咀、

垌生、塘表、新德、甲隆、大柘、那楼、樟平、

那播、 双坡 江湖镇 1 江湖 8 江湖、湖边、车木根、车头坡、陈谢、连界、坡心、 龙梅 鉴江开发区 1 鉴东社区 5 大桥、白鸠埲、旺山、东方红、百室堂 北岸开发区1北岸1 河西街道 5 沙堤尾、下圩、宝山、文仙 7 山车、凤口、坡石、樟村、上郭、三里堂、禾化 东山街道 4 上街站前、下街、劳村 6 上坡、儒教位、博龙、江岸、博金、塘尾 下郭街道 2 下宝、兴郭 9 下郭、多谷、潦口、灵村、石狗塘、文子山、坡尾、 官田、黄槐 石湾街道 10 石湾、中火岭、李山、官禄、旺竹圩、莲花、莞塘、格塘、长坡、榕木水、山袅 南盛街道 1 南盛 6 平垌、南盛、蒲山、山尾、乐堂、谢村 总计 32  334  注:表格资料来源: 另外化州市也有两块飞地。东南侧的在吴川市境内,属长岐镇。西南侧的属良光镇。

凌氏我是化州市南盛圩姓凌的子弟,我到底是归属于那个地 迁来的.姓凌的在南盛都有十六世了.听说以前是开盐

凌十八:信宜人。农民出身。三十年(1850年)春,在家乡发动起义。任用王晚为军师,凌十八为先锋,率众数千人。元年率部进攻桂林和玉林,打算前往浔州参加。后来因为前进道路受阻,未能与太平军的主力会合。广西巡抚周天爵驻守在浔州,派按察使杨彤如和总兵李能臣率军进攻,王晚在战争中牺牲,凌十八率众回到广东化州,后来又回到罗定地区活动。咸丰二年两广总督叶名琛派军将他们打败,凌十八被捕就义。

如果你们族谱上有记载,应该能查到这段历史,你们应该是属于这一支的!如果是这一支的那就应该是从天津卫迁徙过去的……

化州的特产是什么

化州闻名世界的唯一特产(化州橘红)因具有极高之药用价值,故有(得橘红一片如得千金)之传说.自唐未宋前初化州橘红圴被列为贡品.为官府所管辖,非重金无法入围选购.

化州橘红功能:

化州橘红 辛、温,“性味苦、功能:养身强体,化痰、止咳,理气、健脾、消食、燥湿、醒酒消油腻、宽中、解蟹毒。

除橘红外还有以下特产:1.“簸箕炊”,化州地道美食,可作三餐。在别的地方可真是从来没有看到过哟!

2.“牛腩”,化州最具特殊的小吃。一个煲,一把叉,一把剪刀。生意超火爆!一条街都是,香味直冲着你的鼻子来,真是受不了的诱惑呀~

3.“爽爽”糖水店的“香芋椰汁西米露”!好好味的哦。也是我的至爱之一。

4.香油粉卷。本人好喜欢吃,早上总会点上两份吃个饱,它的精华就是香油,而且粉也不会腻,蒜蓉又香,好爽!

5.煎堆!确实从营养角度来说是垃圾食品,但从味觉来说却是极品。外皮脆,超薄,空心的,一咬,恐怕要用手接着呢,因为太脆了,会碎一地的~~

6.油光可鉴的水约,灰色的外皮是外菜和着做的,两种模样真是很诱人哪。6毛钱/1个,里面有花生,椰子丝之类的,好吃!

7.牛腩粉,每次回家必吃的!

8.“春芳”拉粉档的“拉粉”和“猪肉粥”.

化州的特产是什么,详细介绍。

化州古时荒凉的地方,瘴气多,民众多患痰饮。相传有罗辩者,怜悯民众苦困,种橘于“石龙”城内,所产橘红,消痰化饮有神效。明、清间,州人在州城建“华严庵”纪念罗辩,庵门楹联云:“韵事忆当年,橘树千株经手植;仙踪留此地,茅庵一所寄身栖”。明万历年间(约于1600)编纂的《高州府志》“药物”目中已有化州橘红的记载。清乾隆、道光版《化州志》对化州橘红的记述,除有传说、药效、价值、辨伪、土壤、气候、种护、采集、加工、上贡、产地及标图外,还有大量歌颂化州橘红的诗文。 清代中叶,全县种植橘红300多亩(约1万多棵)。清末民初,因战火频仍,加之当局只顾索取,不问生产,橘红受损更大,至1949年,全县仅存30多亩(约2000余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于50年代拨出专款,以复苏旧橘园,开辟新产区。1962年成立县橘红生产办公室,并委托药材公司主管橘经生产、加工和收购销售,橘红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初,全县橘红发展至3000多亩,1985年增至8500亩(约17万棵)。县人民政府又组织了中药学行家对化州橘红进行系列的研究。为挖掘地方生产优势,1987年赖家园橘红制品厂扩建为中药厂,职工由原20多人增至100多人,生产橘红系统药品,进一步发挥橘红在医药上的作用。1988年该厂批量生产橘红系列药品。 榕树茶 又名琉璃茶,因产于古官道榕树圩附近而得名。有说榕树茶条细嫩,叶色绿翠,形态酷似古榕,故名。又榕树茶产地琉璃茶(明崇祯年间州守赵仕锦建),庵旁有口井名琉璃井,井水清澈见甘甜,用琉璃井水泡榕树茶,其味特别清香甘醇,故又名琉璃茶。 榕树茶入口甘润,饮之不仅生津止渴、且能驱风化痰,消滞开胃。此茶始种于明末,至今有300多年历史,相传明末,清初有一清官司因避权奸追辑,出逃到此,削发为僧,化名善果,隐居于琉璃庵内,他于庵旁建起小茶亭,用琉璃井水泡琉璃茶,款待过往人。由于琉璃茶清香甘冽,加上善果知书能文,因而四方官绅名士以到琉璃庵饮茶赋诗为时尚,题留不少佳作。如高廉观察使叶申万吟有“茗饮一盏赛新罗”之佳句。名士谢桂垣茶罢乘兴作诗云:“峰回路转得茶庵,来试名泉一勺甘;绝似惠山风味好,岭南真不减江南。”名人名茶,相得益彰,榕树茶由蜚声。 南盛沙姜 沙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性耐旱耐瘠怕浸。南盛耕地多属黑泥田,含碳质多,松软疏水,宜于沙姜生长。 南盛沙姜呈褐色,略带光泽,经晒不瘪,皮薄肉厚,质脆肉嫩,味辛辣带甜,含姜辣素高,具有化痰行气,消食开胃,健脾消水去湿和防疫等功效。据父老传说,清光绪年间,化州及邻县瘟流行,南盛一带村民食沙姜以防,得免疫病,四境赖以安宁。此外,南盛水姜与本地名肴“白切鸡”伴食,香而不腻,饶有风味。酒楼饭庄及居民家庭白切鸡均以沙姜作主要佐料,相沿成习。又本地厨师调味用的香料粉,多以南盛 沙姜作配料,菜肴特别美味可口。 南盛种沙姜有200多年历史,始种地蒲山,当时仅数十亩。以后,沙姜的应用日广。不仅可作调味品,还可作药汉病,种植面积遂不断扩大,清末发展到500多亩。民国期间。南盛沙姜的种植面积由蒲山扩展到谢村、山尾和乐塘一带,年种姜千余亩。每逢沙姜(干姜片)上市季节,南盛圩不少商号一秤收购,运往广西、云南和华中、华北等地销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沙姜生产,总结交流种姜经验,推广沙姜良种。同时,商业部门设点收购,促进了沙姜的发展,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公社年种植沙姜3000亩左右,亩产高达2吨。以后,随着南盛引鉴水利工程的兴修和配套完善,夏季积水田多,不利沙姜的生产,再加上当时出现“重粮轻钱”的倾向,以致沙姜种植面积下降。1988年全区(镇)种姜在200亩左右,总产300多吨。 笪桥黄瓜 笪桥农民种植黄瓜历史悠久,量制成瓜干,则是百多年前的事,笪桥黄瓜,以产地得名,始种地是中村、留村,以后陆续发展至附近的山埇、下垌、英笔、禾仓角、尘塘、良埇、低坡、西埇和瑶埇等地。新中国成立后,笪桥黄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旧产区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外,相邻的良光区(镇)豺岭、龙秀、落底、斋塘坡和出拔等地也有种植。50年代至70年代,笪桥每年种植黄瓜100多亩,制成瓜干15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