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衣冠墓

赵鼎衣冠墓

赵鼎衣冠墓位于海南昌江县昌城乡旧县村北面坡地,离该村约300米远,是海南的重要文物古迹,属宋代墓葬。

“妇好墓”(40)•宗庙遗址“衣冠墓”填土层的奥妙

本来,殷墟五号宗庙遗址整体应包含——宗庙建筑(地上)+衣冠墓(地下)两部分,由于年代久远,宗庙的主体部分即地上宗庙建筑已经消失无踪,只剩铭刻在甲骨上的只言片语,让后世之人知道有这么回事,至于宗庙长什么样,里面有什么东西,我们不得而知……幸好,宗庙次要部分即“衣冠墓”由于深埋地下而得以保存完整,经发掘出土近乎以原貌示人。

考古发现,“衣冠墓”的填土层分6层,并且每层都发现埋有不同的遗物,究竟古人为何如此安排?逐层埋入的遗物有无特殊含义?……今之世人无从了解。

今天,我便带领大家,探一探殷墟五号宗庙遗址“衣冠墓”填土层中蕴藏的奥妙:

第一层:凸显权位。距墓口约1米(墓口距地表约2米),在墓室中部出土1件体较高、腹肥硕的陶爵(残件),它代表墓主是有“爵位”之人。

第二层:表明“籍贯”。距墓口约3米,在墓室东北部发现大理石臼1件,它出土时底朝上,翻过来一看,臼内满染鲜红的朱砂。“石臼”之凹,如女源,另外它也是女人操持之用品;底朝上,表明墓主为女性身份;置于墓室东北部,表示她从东北方而来,臼内满染朱砂,表示其部落是源于“炎帝一系”,为“转北”之犬戎人。

第三层:表达信仰与追求。距墓口5.6米,在墓室中部偏南处,发现叠压在一起的象牙杯和大量骨笄,据观察它们原来应该是装在一个木匣内的。象牙杯为珍贵之物,是帝喾赐予其妃·简狄之信物;象牙杯纹体现的是祖先崇拜,以及殷前的宗教信仰,它有“口碑(杯)相传”之意;象群是以母象为首领,故此象牙杯也暗示简狄其部落为“母系崇拜”。骨笄,为发饰,是简狄身为女性对美的追求,置于木匣内以示珍重。这些物品应是简狄生前心爱之物。

第四层:体现“忆古”情怀。在墓室南面,散布着各种质料的物品,有玉援铜内戈、玉盘、石豆、小石鸟、石罍、骨刻刀、陶埙、铜镜、铜弓形器、铜镞,以及红玛瑙珠、骨匕、蚌器、阿拉伯绶贝、红螺等。置于南面,表示墓主对由南“转北”的思忆,追溯古时在南方所用之物或所崇拜的对象。这些铜镜、石豆、骨匕等,对填埋之人来说,等于是“祖宗的老物件”。

第五层:“炫技”及祈愿。出土有两面铜镜、一件大石蝉,另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还有玉管、玛瑙珠等。铜镜既是照容、避邪之物,又是古人“炫耀”其“创新技艺”的途径与资本;蝉不但是黄帝的图腾形象之一,又代表“重生”之意,故大石蝉表达的是古人纪念祖先与希望重生的意愿;“弄器”是追溯“老物件”及还原以前礼器的模样。

第六层:表明身份。最重要的是刻有“司辛”二字的石牛。从石牛及“司辛”二字,即可判定它是帝喾高辛氏宗庙之祭器,在此出现,起类似“墓碑”的作用,即告知墓主的高辛氏帝喾配偶的身份;石牛不在墓中,表明“牺牛”不是简狄所配享之物,而铭文“司辛”是“祠辛”之意。

结论:从宗庙遗址地下“衣冠墓”填土层出土的这些遗物中,可以看出宗庙建设者是在“追古溯源”,其所要表达的正是华夏文明以“祖先崇拜”为中心思想的世界观。

(备注:“妇好墓”内容太多,将分篇介绍、穿插发布,要完整了解,请参阅上下篇章。)

象州最有名气的衣冠墓

我所熟悉的象州,是从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在广西象州筹集军粮时出了半副上联,至今仍无人能对:“象州象山山像象”和广西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壮族历史文化名人,素有清代著名的教育家、“江南才子”和“两粤宗师”之称郑小谷开始的,现留有郑小谷故居薛仁贵衣冠墓、中平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明朝朱氏皇族后裔建筑群等人文遗产。

广西象州县曾是薛仁贵徙谪之地,最有名的衣冠墓就是薜仁贵衣冠墓。象州县城南面的回面山上山顶,绿树丛中有一座衣冠冢,古墓坐南向北,墓碑约一人高,碑中刻着:“唐大将军薛仁贵衣冠之墓”。就在这座大石山的山顶,一块用青石板打磨成的两米余高、一米多宽、五寸余厚的墓碑迎江而立。象江从陡峭的山崖下流过。墓地山环水绕,风光秀丽。一位唐朝大将军的衣冠墓,为何会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呢?

薛仁贵,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不仅忠勇善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而且爱国亲民,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生于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贞观末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薛仁贵应招从军。大军来到安地城,高丽派遣高延寿等带领25万兵马来战。薛仁贵身穿白袍,腰系弓箭,手持矛枪率先冲杀,所向无敌。大军随后乘机追杀,敌军溃败。唐太宗亲临督战,远望见薛仁贵英勇善战,战后召见他,提升为游击将军。同时赢得了“白袍虓将”的美誉,李世民皇帝“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这句话,也成了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

当时唐军中编了一首颂歌,其中的两句歌词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显庆三年(658年),天山九姓突厥起兵反唐,薛仁贵率军平叛,“三箭定天山”,九姓突厥从此势衰,不再成为边患。乾封初年(666年),高丽大将泉男生率众归附唐朝,大将龙同善率军前往迎接。他的弟泉男建反对,并率国人袭击主唐军。薛仁贵率兵救援,击败敌军,攻下扶余城,扶余川四十余城闻风归顺。高丽降伏后,太宗诏令薛仁贵率二万官宾留守平壤城,授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

薛仁贵威震四海,有“仁政高丽国”、“脱帽退万敌”等赫赫功勋,又是皇帝的忠臣,不驻守边关要塞,为何来到南蛮之地、荒凉而又偏僻的象州呢?

据《旧唐书·薛仁贵传》:“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着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记载:咸享元年(670年),吐蕃入侵,皇帝诏令薛仁贵为逻娑道大总管,率领大将郭侍封等迎击敌。大军来到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将去乌海,仁贵对侍封说:“乌海险远,若引辎重,将失事机,破敌即归……大非岭上足堪置栅,可留二万人作两栅,辎重并留栅内。”仁贵率军先行到河口,遇敌击溃,返回乌海城,以待后援。侍封不听从仁贵的命令,领辎重续进,行至乌海,吐蕃集中20余万人来战,侍封败走趋山,军粮及马料等物资全部被敌人掠夺。薛仁贵率军退至大非川,吐蕃又集合40余万人马来战,唐军大败。为保存全军将士的性命,仁贵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谈判投降。回来后,皇帝念仁贵有大功,且有威望,他免死被除名,降为普通平民。

后来高丽聚众复叛,皇帝“诏起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之。上元中(675年),坐事徒象州。”在象州谪居两年有余,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深受百姓的爱戴。针对当时饥民遍地,盗贼四起的惨状,薛仁贵一面动员大户捐粮济荒,一面奏本朝廷开仓救民,同时又组织百姓防御盗匪,说服匪徒弃暗投明,协助州官消灭了土匪,并单枪匹马,剪除了天盖山恶霸,为当地百姓除了祸害。百姓赞颂他“防暴安良,好善乐施,渡延蚁命,世代沐恩。”上元三年十月,高宗改年号为仪凤元年,大赦天下,仁贵遇赦回故乡,百姓再三挽留不住。临行前,象州百姓放鞭鸣炮,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为他送行。薛仁贵把平日穿戴的白袍和盔帽留给百姓作纪念。《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词云:白袍将世上无双,平高丽威振边疆,扶持的乾坤清泰,揩磨的日月辉光。他是中国古代爱国爱民的典范,一个让华夏民族骄傲的子孙。

开耀元年(681年),皇帝思念薛仁贵的战功,又召见他,起授他为瓜州长史,拜右领军卫将军,校检代州都督。仁贵率军在云州大败突厥元珍等部队。突厥听说薛仁贵复起为将,都惊慌逃散。公元683年21月,薛仁贵不幸病逝,享年七十岁,想当年,一个大名鼎鼎的唐朝名将,就是从这里炼就了一身武艺,杀向战场,征东征西,威震辽东。官拜左武卫将军、右威卫大将军、右领军卫将军、州长史、都督,封河东县男、平阳郡公,死后朝廷谥赠左骁卫大将军。

薛仁贵病逝的消息传到象州,州人在象州城内北街建一座庙宇,内藏仁贵留下的白袍盔帽,称“白袍庙”。《柳州府志》记载说:“薛将军庙在城北门内,祀唐流寓薛仁贵建造”。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葬法,墓内无死者尸体,仅埋死者穿戴过的衣冠,其坟墓称“衣冠冢”。故后来象州薛家人在回面山上建一墓,将他的白袍和盔帽放在墓棺中,立碑纪念薛仁贵那些爱国亲民忠勇善战的故事和他的辉煌一生。一座衣冠墓,一座白袍庙,现辟为象州县文化旅游景点。四时祭奠《世代怀念薛仁贵・采桑子》:征东尽振唐威武,笑傲功名。军事才生,得益贤妻大义通。频频争战风云著,敌怕薛公。仁政英明,盔甲白袍历史中。(姚老庚)

定军镇武侯墓景区 定军山武侯墓是衣冠冢吗

1. 定军山武侯墓是衣冠冢吗

诸葛亮衣冠冢,位于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内,正殿后面的西南侧,有一座方形的平台,四周石栏杆环绕,中间有一座墓冢。相传,这里就是诸葛亮的衣冠冢。

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密不发丧,将他的遗体运回汉中,埋葬在勉县定军山下。同时,将诸葛亮生前的衣服,埋葬于此,以示纪念。明朝嘉靖年间,曾经对这座衣冠冢进行修葺,供后人瞻仰。

这座墓冢坐南朝北,前方香炉里花团锦簇,周围的柏树遮天蔽日,北侧正中有台阶通向墓冢。1993年9月1日,重修墓冢的时候,在前方竖立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诸葛亮衣冠冢”。

四周的石栏杆之间,总共立有28根石柱,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和后主刘禅的28年,表达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石碑的后面,便是衣冠冢。外观呈馒头状,高度约1米,直径约2米,上方长满青草,下方砖石包裹,跟普通老百姓的坟墓没有什么区别,或许表达了诸葛亮一贯低调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据说,这座衣冠冢曾经坐北朝南,面向秦岭山脉,眺望四川方向,表达对蜀汉的眷恋。不知何时,墓冢的方向变成坐南朝北,面向渭河北岸,期盼入主关中。

2. 武侯祠衣冠冢是谁的?

是刘备墓。

成都武侯祠虽说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但实际上是纪念三国时蜀国而建,因而在武侯祠中,还有诸多蜀国文臣武将塑像,因而刘备死于白帝,真身不能远送,又因其为蜀主,最后不得不以衣冠冢的形式葬于武侯祠。

后人早已不拘泥武侯祠还有刘备墓,那是一段完整的历史。

3. 定军山武侯墓景区图片

汉中武侯墓门票50元武侯墓 AAAA景点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下

4. 定军山下武侯祠

郭沫若题诸葛亮殿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沥胆披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下一人。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张叔夜题二门。 神旗:正统之旗。 后汉:蜀汉。 丕基:大的基业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汉季;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沈尹默集杜甫诗题二门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二门三代有儒者气象;诸葛真名士风流。隐居以求,行义以达;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伊吕允堪俦,若定指挥,岂仅三分兴霸业;魏吴偏并峙,永怀匡复,犹余两表见臣心。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此老不攻画,不善书,不经杂诗,压倒蜀吴魏中几多伪士;其人可托孤,可寄命,可临大节,算来夏商周后一个纯臣。陈桐阶题二门。 缵:继续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扶正轨;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刘咸荥题刘备殿,联赞备孙刘谌帝本燕人,犹向乡祠崇百祀;蜀为正统,漫言天下尚三分 郭沫若题过厅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游俊题过厅。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董必武题过厅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冯玉祥题过厅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烦,始延得汉家正统;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驰,愿佑兹蜀部遗黎。冯煦题过厅与吴魏为难,此日收场,不过墓门宽几尺;继高光而起,当年壮志,哪容汉土窄三分。陈逢元题过厅。 杜宇:古蜀帝名,传死后化为杜鹃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孙墨佛题诸葛亮殿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赵藩题诸葛亮殿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王天培题诸葛亮殿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沙孟海集杜甫诗题诸葛亮殿文章与伊训说命相表里;经济自清心寡欲中得来。陈矩题诸葛亮殿唯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蒋攸铦集句题诸葛亮殿时艰每念出师表;日暮如闻梁父吟。瞿朝宗题诸葛亮殿讨贼竭忠贞,沥胆披肝,天下文章惟两表;奇才根静学,清心寡欲,隆中半策定三分。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迹;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躬耕未遂老臣心。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二门。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二门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忠贞扶汉季;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鄂润泉题二门诸葛大名垂千古;元戎小队出郊坰。苏鳌石集句题二门。 郊坰:遥远的郊野兴亡天定三分局;今古人思五丈原。赵樾村题二门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奔,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儒臣持笔,三分岂是偏安。蒋砺堂题二门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二门。 对策:隆中对。 出师:出师表布衣引啸足千秋,草庐频顾,卧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鹤羽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曾跃斗题二门闲时抱膝,梁父成吟,吴宫魏阙半消磨,眷念真王,九洲幸有先皇帝;尽瘁鞠躬,佳儿足继,裴注陈书多刺谬,凭谁假托,两表常疑后出师。

5. 定州靖王墓是谁的墓

保定市管辖4市(定州市、涿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18县(易县、徐水县、涞源县、定兴县、顺平县、唐县、望都县、涞水县、清苑县、满城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曲阳县、阜平县、博野县、蠡县)没有里县。是不是保定县里的旅游点?如果是,下面就是你要的答案。涞水县野三坡风景名胜区:

百里峡——50元

百里峡缆车往返50元单程30元

白草畔——30元

龙门天关——40元

民族园——30元

鱼谷洞——15元

安新县白洋淀风景区:

荷花大观园——50元

白羊淀鸳鸯岛——30元

元妃荷园——20元

休闲岛——20元

鸳鸯岛+白洋淀之窗 ——40元

异国风情苑——40元

涞源凉城:

白石山——40元

空中草原——40元

十瀑峡35

仙人峪35元

阁院寺5元

太清宫5元

顺平县:

腰山王氏庄园——30元

龙潭湖——20元

曲阳县:

北岳庙——30元

灵山聚龙洞——30元

易县:

清西陵(联票)——90元

泰陵——40元

崇陵——40元

易陵——40元

慕陵——5元

永福寺——15元

狼牙山——40元

——10元

——10元

——20元

南城司自然生态旅游区——80元

紫荆关——20元

——20元

满城县:

陵山风景区——5元

靖王墓——20元

窦绾墓——20元

汉墓博物馆——5元

汉墓索道——往返25元

抱阳山景区——10元

——20元

曹仙洞景区——10元

清苑县:

——15元

——20元

冉庄地道战野外景区——15元

张森林纪念馆——10元

涿州市:

中央电视台影视城——50元

三义宫——20元

唐县:

西胜沟——18元

唐河 漂流——50元/人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10元

定州:

定州开元寺塔——70元

定州文庙——10元

定州南城门——3元

定州碑林——10元

阜平:

阜平天生桥——50元

阜平城南庄革命纪念馆——10元

安国:

药王庙——10元价格仅供参考。

6. 定军山 武侯墓

成语 苍松翠柏 发音 cāng sōng cuì bǎi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 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7. 定军山诸葛墓

诸葛亮之武侯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诸葛亮墓,在陕西省勉县(沔县)定军山脚下,每年,勉县的人在清明节的那天都要去拜谒诸葛亮游览定军山;2008年10月,在勉县还举行了三国文化节。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诸葛亮:

1、祠堂

1991年,经当地政府批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汉昭烈庙,昭烈为刘备死后的谥号)。武侯祠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明初与昭烈庙合并,为蜀中著名的历史旅游名胜之一。

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位于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始建于魏晋时期,是投魏之蜀汉故将黄权在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上修建而成的是纪念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陕西省汉中市武侯祠,位于勉县(沔县),始建于公元263年,为最早的武侯祠(早成都武侯祠约50年),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2、庙宇

诸葛亮庙位于诸葛亮逝世之地今宝鸡岐山县五丈原,是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多次修葺而成,布局严谨,气宇轩昂,又因历代名人雅士题联赠匾,成为一处文化气息浓厚的历史人文景观。

庙群面南朝北,山门为诸葛亮庙大门,由正门和东西两个耳门组成,庙门古朴厚重,正门楣上书法家舒同书写的“五丈原诸葛亮庙”赫然在目,门两边是一副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对诸葛亮的一生作了很好的总结。

3、景区

隆中风景区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襄城区 距襄阳市区13公里,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

8. 定军山公墓

 张飞是三国时蜀国“五虎上将”,刘备进川后,张飞镇守川北重镇阆中长达7年,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张飞的头被带到东吴,其尸体躯干被埋葬在阆中,头颅埋葬在云阳,并分别建有张桓侯祠和张桓侯庙。  张桓侯祠,俗称张飞庙,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区西街,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张飞墓在祠后,墓外形为圆形石围土堆结构。墓上有古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宛若伞盖。  刘备平定益州后,派张飞为巴西太守,领军驻守阆中,达七年之久,为巩固蜀汉政权,保护阆中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章武元年,为部将范彊、张达所杀。“乡人慕其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自此之后,张桓侯祠屡废屡兴,历时一千七百余年。现存的张桓侯祠为一组四合庭式明、清古建筑群,占地六千六百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二千四百多平方米。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桓侯祠主体建筑均沿中轴线布局,由南向北主要由山门,敌万楼及左、右牌枋、大殿、后殿、墓亭及张飞墓和墓后园林组成。  祠内还有众多的历代名人碑刻匾联,陈列有武后铜钟等1000余件历史文物,展示了阆中几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汉桓侯祠布局严谨,构造别致,既有雄伟壮观的气势,又幽雅精美,是一处重要的三国文化遗迹,游客络绎不绝。

9. 定陵是谁的墓地

郭沫若除了文学家这一个身份外,还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作为中科院的院长,他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

那么,郭沫若为什么热衷于皇陵挖掘?

一,文学方面的执着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郭沫若对皇陵中珍贵的书籍字画有着极大的兴趣。甚至说到了偏执的地步,所以建国后,他迫不及待的想发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因为传说长陵中有套奇书,名曰《永乐大典》,郭沫若自然是十分想一睹其真容的!只是开挖了没几天,考古队就发现长陵实在是太难挖了,于是考古队员就把情况报告给了郭沫若。后者考虑良久,退而求其次,决定放弃长陵,开挖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先找找经验,然后再对长陵下手!

二,想有所贡献名留青史

郭沫若不只是文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迫切的想要一份成就,或者说要有一份突出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考古学家的地位!而当时新中国,除了盗墓贼,还没有官方的挖掘研究。郭沫若看到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挖掘皇陵就是标志性的历史研究。于是定陵被挖开了,这也是唯一一次对中国历史帝王墓的主动考古挖掘。激动的郭沫若率领考古队挖掘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找到了定陵地宫的入口。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然而当时的技术设施有限,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可是郭沫若并没有痛定思痛,而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继续把主意打到长陵上。

三,好奇心使然

郭沫若研究了半辈子的文学,考古和历史,保持着强烈的好奇欲。越是没有看到过的,没有研究过的,他越是好奇。越是阻碍重重,困难重重,他就 是要去探究。而皇陵中的种种珍品,更是让郭沫若心心念念。除了他超级想挖的长陵以外,郭沫若还有两座坟墓是格外的想要发掘的。其间一座即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坟墓乾陵,传说坟墓傍边有着黄金500吨,而且还有人难以估量的各种陪葬品,而郭沫若一向心心念念的《兰亭集序》听说就在乾陵里,更是成为郭沫若想要挖掘的理由。还有一座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陵,且不说关于皇陵的神秘色彩,就冲它天下第一陵的称号,郭沫若也要会上一会。于是,利用私交来办公事!以老朋友的身份让周总理同意他的申请。吃一堑,长一智,周总理一口回绝了他。这种费力伤财的事情,他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各位皇家boss的陵墓才没有被破坏。

总而言之,在考古方面,郭沫若的私心大于公事。他并没有结合当时的国情和社会背景,也没有过硬的保护文物措施,更没有良好的保存技术,贸然挖皇陵这样的行为,如果仅仅为了好奇心,这不是在研究,而是变相的破坏!

10. 葬于定军山的是谁

老三国中火烧五丈原的内容在第七十七集,相关剧情简介:

第七十七集: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在五丈原积劳成疾,呕血昏迷,蜀营上下一片担心。诸葛亮躺在病榻上,自知生命垂危,但由于大事未成,耿耿于怀,遂寄希望于禳星术,以延寿命,成其大业。

就在主命灯耀耀闪光,就要冲破生命之界之时,司马懿兵袭营寨,魏延惊闯诸葛亮大帐。一阵狂风将主命灯吹灭,诸葛亮欲冲破生命之界的努力终告失败。诸葛亮自知不久于人世,请费祎速回成都将遗表转奏后主;召来姜维,将以平生所学著成的二十四篇兵法悉数传授;又先后传唤马岱、杨仪,授以魏延反叛之时应对之计。后主派尚书李福前来询问后事,诸葛亮在病榻上作了嘱咐。

夕阳如血,晚霞灿烂,诸葛亮强支病体出营帐,最后一次望着他的兵士们,深怀遗憾地闭上了双目。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终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病逝之后,杨仪按丞相遗嘱缓缓撤军,用孔明生前所塑的木雕像吓退司马懿的几十万追杀大军,司马懿不由得惊叹:“诸葛亮天下奇才,我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由于诸葛亮将兵权遗交于杨仪,使自恃武艺高强而行为傲慢的魏延大为不满,果然举兵造反。就在他烧毁栈道,欲与杨仪大战一场,夺取兵权之时,杨仪按孔明锦囊所嘱,诱使魏延横刀立马连叫三声“谁敢杀我”,就在其话音未落之时,按孔明所授密计假意随魏延一起造反的马岱手起一刀,斩魏延于马下。魏延此时仍大睁着一双惊愕的双眼。

杨仪、姜维、马岱等蜀军将士共扶丞相之灵柩,同进成都,蜀都上下皆挂孝,文武百官、山林百姓,无不痛哭,举国上下哀声震地。

蜀主刘禅按诸葛亮临终遗愿,将其葬于定军山,不用墙垣砖石,不用一切祭物。

唐代诗人杜甫诗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11. 定军山武侯祠图片

武侯祠开放时间9点到18点。武侯祠在勉县城西4公里的川陕公路边上,与武侯墓隔汉江(古沔(念mian,三声)水)遥遥相峙,自成一体,各具特色。公元236年,即诸葛亮死后第29年,刘禅才下诏立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