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

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

大石镇:蓬溪县大石镇位于国道318线公路中段,达成铁路穿境而过,成南高速公路横贯境内,距蓬溪县城20公里,县火车站6公里,遂宁市23公里,交通发达便捷。与宝梵镇、永兴镇、吉祥镇、明月镇、回水乡等乡镇接壤,幅员面积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11.4亩,辖20个村,160个农业合作社,1个居委会,总人口29173人,主要民族为汉族。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玉……

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中国工农红军在巴蜀的首面军旗,在这里飘扬

今日,《 四川日报》第四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特别报道大篇幅关注我县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详细内容如下:

《四川日报》2021年1月21日 04版

原文如下↓

蹲点点位

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

历史评价

蓬溪起义深深震撼了四川军阀的反动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全川乃至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极大地锻炼和提升了我党在四川领导军事斗争、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的政治、组织和领导能力,为党和人民军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领导人才。这次起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和先声,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旷继勋浮雕。王若晔摄

“欢迎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诞生地!”1月13日,记者一行来到遂宁蓬溪县大石镇牛角沟村,村口,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的解说员唐春红一身红军装束,站得笔挺,与身后写着“四川红军第一村”的雕塑,以及道路两侧整齐划一、带有红军元素的旗帜型灯箱相互呼应。

从当地村民的言谈中,记者了解了92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起义,以及后续的光辉故事。

一面旗帜

成立了西南地区首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牛角沟因地形酷似牛角而得名,这里沟外浅丘相连,沟内水塘高地错落。记者沿着红军步道往下走,穿过沿途刻着红军标语的石壁。走到沟边山崖处,记者看到,延伸出的山体岩石上青苔斑驳,叶子从岩缝中萌出。

“这是90多年前,旷继勋率部驻扎、藏身、休整的藏兵崖……”红色文化专家、“中国·四川红军第一村”项目文化总顾问王益的介绍,让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中。

上世纪20年代,四川军阀混战,人民生活暗无天日。以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为标志,一度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在西南地区进入低潮。川北、川东和川南许多部队里,已有党的活动,只要打响头一枪,就很可能来个“四面开花”。在此背景下,经过上级党委批准,川军第七混成旅代旅长、共产党员旷继勋率部来到川中遂宁地区的牛角沟一带秘密筹备起义。

1929年6月29日,旷继勋率领数千余人在牛角沟树起“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的旗帜,宣布起义。随后,他率部从牛角沟出发,分西门、南门两路,于30日拂晓占领蓬溪县城,并成立了西南地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

当年旷继勋宣布起义的地方是牛角沟村头的一片高地,如今这里矗立起一座雄伟的“旷继勋牛角沟起义纪念碑”。

“听我父亲说,当时起义宣誓时是正午,阳光特别好。那时父亲已经十多岁了,就在一旁高粱地里,亲眼看到革命者们慷慨陈词……”土生土长的牛角沟村村民舒维吉回忆父亲当年对自己讲的故事。

这场起义历时一个多月,行经12个县,革命官兵从川中转战到川东北,建立了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虽然因敌众我寡,起义最终失败,但其打破了当时笼罩全川的白色恐怖危局,极大地激励了全川人民,对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据地方文史资料记载,旷继勋蓬溪起义后,川内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和工农大众陆续直接参与到革命运动之中。

一种精神

无形的财富激励着村民奋勇向前

“我们村一直有很高的参军热情,印象里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110多人参军。”退伍老兵、村民王德训说。

“革命先烈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这些精神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根本……”在还原后的“旷继勋牛角沟起义指挥部”营房,成都游客童中德对孙子说。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利用好红色资源,2019年,蓬溪县启动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综合性保护开发。去年8月,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四川红军第一村”项目落地。如今,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群众越来越多。

“听我父亲说,当时旷继勋和部下就住在我家的粉坊。他们行军会主动避开庄稼,还从不要群众一分一厘。”舒维吉介绍,“指挥部”原本是自家的老房子,当听说要被利用起来还原旷继勋起义时的革命场景,他们便立刻让出老宅。

“群众很支持,主动捐出家里的镰刀、蓑衣等具有历史价值的老物件,不少村民还到项目现场帮忙。”牛角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勇介绍,“项目采取合资方式,让村集体有收益的同时,村民也有股份,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复原、还原了起义指挥部、红军驿站、藏兵崖等多个场景,核心区已建成70%;此外,“红色讲堂”“行军体验区”等也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3月试运行。

“以‘中国·四川红军第一村’为核心,蓬溪县发力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建设,已串联起继勋公园红海红军街、蓬南场烈士陵园等多个红色景点。”蓬溪县景区管理中心主任罗华生介绍,从2019年6月至今,蓬溪红色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占全县旅游业的三分之一。

前来参观的人多了,许多村民也就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其中还有不少年轻大学生。“我是去年11月回来工作的,村里还有8个和我一样在这里工作的大学生。”村民陈冠利说。

村民衡英则在这里的“红军食堂”上班。“孩子们总是会追问我革命先烈的故事,会赖着我讲蓬溪起义的故事。”衡英说,感觉更加感恩和珍惜现在的生活了。

采访行将结束时,记者发现,牛角沟村的春芽树已郁郁葱葱。“这里的春芽长得特别好,到春天丝丝清香就会飘荡在整个村子,如同当年的蓬溪起义,播撒出一片革命的春芽。”身着红军军装的王益取下原本系在手臂上的红飘带,将其系在一棵春芽树的枝头,“以后,每位来这里的参观者都会有这样一条红飘带。我们会让他们在离开牛角沟前,将红飘带系在村里的春芽树上,寓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诉说

三个小故事 感受蓬溪起义的温度

讲诉人:红色文化专家、“中国·四川红军第一村”项目文化总顾问王益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蓬溪起义中,起义部队转战千里,途经10多个县,建立了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将革命的种子广泛传播。我们可以从三个小故事中,感受蓬溪起义的温度。

故事一:“红飘带”

蓬溪起义前夕,旷继勋等欲举行军事会议。当时,恰逢牛角沟周边一户村民办喜事。于是,旷继勋就和这户人家商量,借婚嫁歌声“打掩护”,商讨起义作战计划。

为与周边的反动军队有所区分,起义部队决定以红布做标记。然而,当时遂宁城却买不到红布。正当旷继勋发愁之际,这户人家毅然拿出新人的红色嫁衣,撕成了一条条红飘带,全部拿给起义部队作记号。

故事二:“玉米铜钱”

蓬溪起义后,在起义部队行军途中,由于粮食供给不足,士兵只能靠老乡地里成熟的玉米充饥。为了保障农民权益,起义部队领导作出决定——“烧玉米吃,凡掰1个玉米就卡1个铜圆在玉米秆上,确保群众利益绝不能有损失”。

故事三:“一碗救命饭”

由于战争不断、军阀横征暴敛,当时牛角沟村广大村民生活朝不保夕,许多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当时只有6岁的村民王作松,本来已快饿死,所幸遇到了旷继勋,给他吃了一碗“救命饭”,最终活了下来。王作松一直铭记这份恩情,默默守护村里旷继勋塑像50余年,且每天坚持去看一看旷继勋的塑像,并敬上一碗饭。

来源:川观新闻

编辑:刘琴|审核:刘敏|监制:吴海军

蓬溪县深入挖掘旷继勋蓬溪起义红色资源,聚力聚智打造四川红军第一村

九派新闻官方帐号

蓬溪县深入挖掘旷继勋蓬溪起义红色资源,聚力聚智打造“四川红军第一村”

赋能乡村振兴 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蓬溪县聚力聚智打造“四川红军第一村”。

近年来,蓬溪县深入挖掘旷继勋蓬溪起义红色资源,聚力聚智打造“四川红军第一村”,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四川红军第一村”正式开园后,开在村民家门口的小吃街也热闹起来,村民们用美食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村民李运珍在小吃街售卖当地手工凉粉凉面,服务热情周到,生意十分火爆。

“以前只能在家带带孙子,如今在政府的带动下,村里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既可以在家门口赚钱,又能照顾孙子,两全其美。”李运珍说。

住进新楼房,在家门口还能做生意,这是当地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少年轻人看到村里良好的发展势头,也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踏实勤恳的唐琴回到村里,担任村文书。看着小吃街生意火爆,她和村民一样心里乐开了花,也在盘算着下一步发展计划。

“路修好了,房子是‘小别墅’,还有小吃街可以让村民们做点小生意,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作为村干部,我们会带领和监督村民诚信经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让我们的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唐琴告诉记者。

蓬溪县传承敢于拼搏奋斗、勇于改革创新的革命精神,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党性教育的大校区、复合型旅游的大景区、现代农业大园区,全力把牛角沟村打造成红色美丽村庄。

牛角沟村红色产业红火发展,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受益。现有80余名村民在种植基地和红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务工,人均年收入3.5万元以上。流转土地1850亩,400余户农户受益,年租金收入60余万元。不少村民还有房屋租赁租金和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的收入,红色产业实实在在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如今,牛角沟村基础设施也得到明显改善,新建通村柏油路4.3公里,通组水泥路13.5公里;整修、新建提灌站各1座;新建灌溉水渠3000米;整修堰塘18口;土地整理500余亩;新建新村聚居点3个,共计89户。

今年6月初,牛角沟村直达县城的客运车开通,村民收获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雷海英 廖洁)

【来源:遂宁新闻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蓬溪旷继勋公园再度发生令人心痛一幕!你会因此愤怒吗?

近几年蓬溪发展越来越蓬勃向上,不禁让人感叹一年一个样,特别是看着路边的绿化,越来越靠近大城市的发展劲头,让人很是欣喜。但近日出现了这样一幕,却让大家的心隐隐作痛!

据网友@李秋*称:2019年7月14日下午四点半左右,旷继勋公园,有一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孩在大草坪上坐着木板往下滑,并且一直在滑,很开心的样子。

看到这样的行为,冰糖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同样在继勋公园发生的"爬飞机,坐坦克"等不文明行为《蓬溪继勋公园惊现令人痛心一幕,更有甚者还对规劝者叫嚣!》。后经相关部门的集中整治行动,才制止此类行为《后续|蓬溪继勋公园不文明行为惹众怒,多部门联手重拳出击!》。

在小草上滑行,与踩踏飞机、坦克,同样都是不文明行为!不仅容易损坏了草皮,还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更影响践踏草坪者的"个人德行"。小孩子无法判定做法的正确与否,大人应该正确引导!

因此,还是要建议大家,不要随意进入园林绿化范围,更不能践踏草坪,只有身为长者的我们行为规范了,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