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音岩摩崖造像

高观音岩摩崖造像

高观音岩摩崖造像

年代:宋

2019年,高观音岩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阳山下的温塘唐代摩崖造像

河南县域经济三门峡高阳山原名温塘南山,据历史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封虢,在城东陕州)建都,取名上阳城,虢国城域则依上阳,相应取分为山之南莘原之北为下阳,西域卧龙滩为高阳,温塘南山即取名高阳 山。高阳山名胜古迹颇多,摩崖像别有洞天

高阳山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城区南,陕州:靠一山,崤山险要;临一河,黄河天堑,镇守豫、晋、陕三地之交界处,可扼东西要道、可锁南北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高阳山的半山腰上有一个莲花寺,莲花寺依着半山并排两座殿,正殿靠里,挨着山门的殿小一些。正殿重修于近代,面阔三间带前廊,歇山式建筑

挨着山门的偏殿硬山式半坡建筑,后背倚着崖壁而起,这里就是温塘摩崖造像的家。

据介绍,摩崖造像共计36尊,6处佛龛,开凿于唐代,与龙门石窟唐代营造时间接近。

温塘摩崖造像的另一个特点是各代题记较多,大部分还留下了年代和题记人,有唐大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唐大历九年(公元774年),北宋宣和乙亥年(公元1119年)等。

其中唐代的题记比较规整,像是供养人或拜佛之人的手笔,而北宋的题记比较随意,像是前来游览时的即兴之作。

温塘摩崖造像虽然开凿于唐代,晚于洛阳周边开凿于北魏的石窟,规模也较小,但艺术水准并没有受到影响,同样表现出大唐之盛世繁荣之象。(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崔军廷 通讯员 姚书勤)

摩崖石刻是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艺术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永春魁星岩摩崖造像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春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 林联勇)

“唐末王审知建立闽国之后,在五代和宋代 整个福建佛教,进入一个兴盛时期,像南宋朱熹就说泉州是此地古称佛国。魁星岩的摩崖造像 ,就是泉南佛国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

永春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 林联勇)

“魁星岩这个地方 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儒释道三教在这边融合。这边既有佛造像,又有道教崇奉的魁星公,历史上非常多的文人墨客,在这边留下非常多的诗文。它就是我们福建永春这个地方 儒释道三教相融相生的一个见证。”

消息来源丨泉州广播电视台 无线泉州

记者丨翁希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