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宜红军烈士墓

百宜红军烈士墓

百宜红军烈士墓位于百宜镇沙坝村,年代为193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4年10月5日,百宜红军烈士墓被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宜红军烈士墓,百宜红军烈士墓简介,百宜红军烈士墓-贵阳市乌当区百宜红军烈士墓

喻家村:修缮红军烈士墓传承红色精神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

10月28日,毛坝镇喻家村尖刀班组织党员、群众在修缮一新的红军烈士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冲刺脱贫攻坚

党员、群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喻家村位于毛坝镇东北部,距集镇13公里,全村7个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342人。

站在喻家村六组落善溪石桥上驻足望去,群山环抱,层峦叠嶂,绿树掩映下, “红军烈士之墓”六个红色大字闪耀着光芒。小溪潺潺流水,讲述着革命烈士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四个月前,这里荆棘遍地,杂草丛生,乱石嶙峋,唯有住在附近的老人们清晰记得光辉的红色历史

远眺落善溪

今年3月下旬,市林业局派出工作队到喻家村,与村支两委组成尖刀班,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入户摸底、精准识别,根据贫困户现状因户施策,进一步细化易迁、危改、道路、饮水等帮扶措施,将各项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我们喻家村可是有红色革命历史的,在落善溪三角田旁杂草丛里埋藏有两名革命英雄的忠骨,现在只有个土堆子了……”

6月12日,林业局负责人走访6组贫困户,笔记本里记录着村民期盼能够修缮烈士墓的愿望。

“通过易迁、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贫困农户能够住上有安全保障的家,在我们喻家村参加革命斗争中献出宝贵生命战士的“家”,我们是不是纳入“危改”一下!”

回到村里,林业局负责人在尖刀班碰头会上提出讨论。

“危改、易迁项目资金只能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修墓立碑的资金没有啊。”

“喻家村无集体经济,没有其它资金来源。”

“当前正在危房改造、硬化道路、修建饮水池,抽不出人手啊。”

尖刀班碰头会上,集体一致同意进行修缮。但因资金短缺和当前紧要工作,修缮烈士墓没能立即启动。

尖刀班碰头会

尖刀班顶着六月的烈日,一边紧张有序地稳步推进全村道路硬化、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工作,一边查阅历史资料,走访市史志办、老促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喻家村的红色历史脉络逐渐清晰。

红色革命历史简介

1935年2月22日,鄂川边红军独立团团长刘汉卿率特科大队三中队来到毛坝夹壁,在夹壁分队副队长陈大纯的引领下,从夹壁启程,游击到善泥坝栗子坪宿营(现善泥坝村)。

2月23日下午,国民党利川县保安团得到消息后,纠集数百人从善泥坝兵分四路攻打鄂川边红军独立团驻地,红军独立团见敌人多势强,为避其锋芒,奋力突围应战,边打边退,打死两名保安团士兵和两名土豪劣绅,后经落善溪到达岩豆坪北侧苏家屋基(现喻家村6组)退入旁边的山坡上,与后面追赶来的国民党保安团在落善溪老房子开展隔溪交战。

激战中独立团在撤退时,两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苏家屋基旁)。撤退后,两名烈士遗体被当地老百姓葬于落善溪东侧三角田旁边。1969年夏天,落善溪遭遇一场洪水,将溪边的烈士坟墓冲毁。

走访市老促会会长范远福

查阅历史资料

红色历史和村民的期盼印在全体尖刀班成员心中,大家表示一定想尽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为革命烈士墓地修缮立碑,缅怀两名革命烈士。

“公司主要就是生产、销售石材,我们有专业的墓地设计师,喻家村修建烈士墓的事就交由公司来设计、并免费提供墓碑石材吧。”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6月26日,湖北福恩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圣文主动找到尖刀班,提出全力支持烈士墓碑修缮的想法。

随后,市林业局、军人事务管理局相继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抽出部分资金,解决墓地基础建设。

7月10日,修缮革命烈士墓动工。墓地设计、新修道路、牵线打点、平整场地、下基础、造型、墓碑安装,短短70天,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革命烈士墓地修缮工作全面完成。

廖圣文(左一)带着设计师同尖刀班一起在现场规划设计

尖刀班查看修通到烈士墓的公路和清除杂草的墓地情况

站在六组公路上看到的墓地

工人们正在修建基础

即将修缮完工的烈士墓

庄严肃穆的红军烈士之墓

修缮一新的烈士墓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掩映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前来瞻仰红军烈士墓的村民郭翠桃老人深情地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自己的一双手努力实现脱贫致富,不能老是国家的负担。”

喻家村把红军烈士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常念爱国之情,常怀报国之志,常练兴国之能,激励青少年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向善,让烈士精神千秋永存。

END

编辑:赵峰 审核:李伯福 审签:余国卿

娄山关红军烈士墓探寻记

(作者:申翔)

9月中旬,一群关注红色文化的志同道合者,相约走进大娄山莽莽丛林之中,去探寻80多年前娄山关战斗中把青春和热血留在这片土地上的红军烈士的坟茔。

“我们牺牲了三个同志,其中一个是手枪排三班班长黄品山。在关口上,他中弹倒在我身边,对我说:指导员,我……革命成功了……成功了……”这是时任红三军团十三团侦察连指导员覃应机回忆录中的记载。覃应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省政府省长(后任自治区主席),在娄山关战斗中,他们是首先从关口攻上娄山关的连队。

据时任红十三团一营三连司号员的老红军邱玉金回忆,他们连在攻克娄山关关口时“伤两名,牺牲一名”。时任红十三团特派员的欧致富回忆道,其率三营攻打点金山时三营教导员(黄XX)牺牲,还伤了几个同志。

红十三团这支由红七军演变为红五师又在扎西整编后缩编为红十三团的部队,是从正面攻上点金山和娄山关的红军部队。红十三团于1935年2月25日攻上娄山关,26日由红十二团接防娄山关阵地。在黔军反攻争夺娄山关的战斗中,红军也有较大牺牲。时任红十二团二营五连连长的高书官回忆道:我连伤亡了近30人。副指导员陈XX(吉安人)、二排长汪XX(兴国人)他们为革命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另据老红军孔宪权回忆,五连牺牲的还有排长宋福朵(江西兴国人)、班长王益桥(湖南祁阳人)及战士殷希福。

当然这只是娄山关战斗中牺牲的部分红军战士,更多的烈士则没能留下姓名。

桐梓县医院退休的梁隆贤女士,长期钟情于红军的故事,退休后更是立志走遍县境里有红军足迹和故事的地方。从她口中我们得知,点金山深处的密林中有红军烈士墓,于是初探红军墓得以成行。

2019年9月6日,我和同事曹旭以及“中国企业家重走长征路”的首创人和参与者杨德刚、吕金钩以及桐梓文管所干部张宗荣等人在梁隆贤及当年给红军带路的梁昌元老人的孙子梁正彬的带领下,从点金山山腰的梁家老屋前开始了娄山关红军墓的探寻之旅。

我们由北向南,沿着点金山山腰依稀可辨的茅草小道向娄山关方向一路前行。由于年代久远,这条当年红三军团攻打大尖山迁回板桥道路已难以辨认。经过近两小时的艰难行进,我们终于来到了被乡人称为“红军坟垭口”的地方。

“红军坟垭口”位于点金山和转山间,它不见于当地志书,也不见于任何地名录,而是老百姓心中、口中的名称。

梁正彬用柴刀在密林中砍出一条通道,我们眼前出现了三座简陋的坟茔。

“这就是红军墓了!”梁正彬回忆说,他幼时在学校的组织下 来为红军扫过墓,“文革”时这里也曾热闹过,当时大批红卫兵来到这里,用石头将原为小土丘的红军墓砌得更加显眼。上世纪70年代有解放军拉练也到此祭拜红军烈士。几十年过去,由于小道的弃用,人烟荒芜,红军墓被淹没在密林荒草与石堆中。

我们简单地打理了红军墓,认真祭拜了前辈,用我们的虔诚告慰英灵,后人没有忘记他们。相信有一天,这里会成为人们礼敬烈士的重要场所,还共和国牺牲烈士应有的尊严。

梁正彬随后又把我们带到垭口另一端的转山脚下,两座更不明显的烈士墓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家心情更加沉重和愧疚——这些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仅仅被埋在这乱石堆中的荒冢中。

9月14日,看到我们发布的信息后,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周远德、市党史学会副会长张炼、文化学者郑希友、红色文化爱好者耿连强也参加到了再探红军坟的队伍中来。

这次上山带路的是曾为红军带路的钟吉元老人的儿子钟庆武,他今年刚好70岁。这次选择的是当年红一军团十三团一营和三营攻打点金山的线路之一,起点从南溪口的杨家湾登山行至红军坟垭口,再到大尖山脚至娄山关。

钟庆武在密林中持刀开路,带着我们来到位于烈士墓偏东约200米左右的一个石堆前,告诉我们这里安葬着一位红军。

我们惊讶之余,听着钟庆武慢慢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红军烈士的故事。

1935年2月的一天,钟吉元为红军带路行至红军坟垭口,突然前方射来密集的子弹,在钟吉元耳边呼啸而过,钟吉元愣神之际一位红军突然将他扑倒,当他爬起身来时才发现,把他扑倒在地的红军中枪牺牲了,没有留下一句话,没有留下名字。

战斗结束后,钟吉元把红军遗体背上垭口较高处点金山东坡面,简单地安葬了这位为救他而牺牲的红军。后来,为了长伴自己的救命恩人,钟元吉举家迁入了点金山东面坡下的大山之中,靠开荒种地、打猎采集过生活。

钟庆武动情地说:“我从小就在荒无人烟的大山中与父亲种苞谷、套山羊。父亲叫我们常来红军坟祭拜,替红军恩人垒坟。”钟吉元老人过世后按其遗愿也埋在了大山中,永远与恩人相伴为邻,而钟庆武兄弟则搬出了大山,在邻近的红花园落户,便于为父母及红军扫墓。

听着钟庆武平谈的讲述,没有渲染,没有煽情,但却让大家十分感动、感慨。红军烈士血染大地,与世无争地静卧深山荒野几十年,为了让先烈的英灵得以告慰,在大家的倡导下,我们成立了点金山红军烈士墓修缮微信群。今后,我们将致力于红军坟的整修和维护,为修建娄山关战斗烈士纪念设施尽微薄之力。

老红军傅绍堂的骨灰在金寨县红军烈士墓园安放(组图)

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乔介绍老红军傅绍堂生平

老红军傅绍堂的长子傅启安讲话

中红网安徽金寨2020年11月2日电(朱国祥)2020年10月28日上午8时30分,原安徽省安庆专署视察室副主任傅绍堂同志,1981年离职休养,1985年1月12日在安庆病逝。遵照老红军傅绍堂同志的遗嘱,在家乡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红军烈士墓园举行简短而庄重的骨灰安放仪式。以此表示对老红军傅绍堂同志的深切缅怀和最崇高的革命敬意!

参加安放仪式有: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乔,金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先志,老红军傅绍堂的子女及亲属朋友。

傅绍堂,金寨县古碑镇傅家湾人,1909年9月2日出生,1929年1月在家乡七邻湾参加游击大队,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年代,先后任六区游击大队队员,红四军班长、排长,皖西北保卫局审讯科科长,红73师连长、指导员、副营长,红31军91师副团长、参谋长,红军大学学员。272团参谋长,补充团参谋军法处法官,太岳三分区作战参谋代参谋长,太岳四分区公安处代理科长,太岳专区司法科科长,孟县区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霍山六安县副县长,安徽省选举委员会、省检察院副处长,安庆市检察院检察长、市监委委员,安庆市委政法部部长,安庆市副市长,安庆专署视察室副主任。

老红军傅绍堂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荣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十八岁,已是一个满了师的织布工人,投身于革命,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信念坚定,襟怀坦荡,始终保持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懈的人生追求。他离职休养后,撰写革命回忆录《一支红色钢枪队的诞生》,他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顽强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徳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我们金寨人民的骄傲,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老红军傅绍堂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