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挺颖故居

何挺颖故居

何挺颖故居

时代:清末

地点:南郑县城关镇何家湾村

保护范围:东至坡下沿水渠,西至故居前便道,南至农田,北至杨长明房屋南滴水。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坡沿,西至故居大门外100米处,南至故居南厢房以南50米处,北至北厢房以北50米处。

2008年,何挺颖故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郑区何挺颖烈士故居修缮一新,如今已免费对外开放

陕西汉中南郑汉山镇何家湾村,一条翠竹成荫的乡间小道尽头,有一座建于清末的四合院。虽经历了近200年的风雨沧桑,但院落依然显得古朴恢宏。雕花的隔扇和门窗,方砖之上各种精美绝伦的雕饰,门窗上的木雕格言和警句,体现出主人的人生理想与道德追求。而就在这个四合院里,走出了一位井冈英雄——何挺颖。

来源:汉中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梁启超故居为何被摘牌?北京梁启超故居究竟在哪里?

文/大象

【梁思成故居探秘2】1913年9月,梁启超被任命为民国政府司法部长,12岁的梁思成跟随全家迁居到北京,先后进入北京崇德国小和汇文中学就读。

当时梁启超一家在北京的住所,先前说是在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一带的北沟沿胡同23号(旧时的门牌是北沟沿13号)。因而,北沟沿胡同23号一度被认定为“梁启超故居”。

那也就是说,北沟沿胡同23号是少年梁思成,初到北京时的住处。1986年6月,北沟沿胡同23号“梁启超故居”被列为北京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曾经的梁启超故居门口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12年3月16日,梁启超的几位孙辈后人向东城区文物管理所,递交了一份由梁启超当时唯一在世的儿子梁思礼带头签署的声明:“我们是梁启超直系儿孙,我们郑重声明: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胡同23号,不是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第五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

没过几天,北沟沿胡同23号门口“梁启超故居”5个字的铭牌,换成了“四合院”3个字的牌子。据梁启超之弟梁启勋的后人表示:梁启超从未在北沟沿胡同23号居住过,这处四合院实际上是梁启超长女梁思顺夫妇,在1930年代购买的房屋。

2012年3月后,“梁启超故居”换成“四合院”,旁边的铁牌不变

尽管北沟沿胡同23号不再是“梁启超故居”,但这里跟梁思成其实还是有所关联的。那却是15年后的事情了~~~

换个角度看北沟沿胡同23号“梁启超故居”

前面我们提到,梁启超在广东新会以及天津的故居,都很明确,并且保护得也相当好。而北京,尽管梁启超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6个年头,但是“北京梁启超故居”似乎至今仍是一个谜。为什么会这样呢?~~~【梁思成故居揭秘系列】未完待续~~~敬请关注本号下一篇!让名人不被遗忘,使文化源远流长~~~觉得不错,请顺手点个赞吧!

北沟沿胡同23号“梁启超故居”斜对面的“梁启超书斋”

“梁启超故居”内景

“梁启超故居”内景

曾经的“梁启超故居”内,现已成了大杂院

名人故居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名人故居揭秘】致力探寻各类名人故居,揭秘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留下他们的影像,传扬他们的故事。让名人不被遗忘,使文化源远流长~~

《天汉英烈——何挺颖》

陕西汉中南郑汉山镇何家湾村,一条翠竹成荫的乡间小道尽头,有一座建于清末的四合院。虽经历了近200年的风雨沧桑,但院落依然显得古朴恢宏。雕花的隔扇和门窗,方砖之上各种精美绝伦的雕饰,门窗上的木雕格言和警句,体现出主人的人生理想与道德追求。而就在这个四合院里,走出了一位井冈英雄——何挺颖。

何挺颖(1905年~1929年),又名科生,字策庸。1915年入县立高等小学,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读书,因受其表兄共产党人王均石影响,成为汉中早期革命青年,参加过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到上海浦东中学学习,他参加了汉中旅沪学生会,结识了同乡刘秉钧等进步同学,广泛阅读《中国青年》《向导》等书刊,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1925年初,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1925年5月,日本资方无理杀害中国工人领袖顾正红的消息传出后,何挺颖积极参加这场反帝爱国运动,上街游行示威,散发传单,亲眼看到上海各界人民团结一致的反帝壮举,也目睹了帝国主义分子对爱国群众的血腥镇压。为了革命,他转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革命理论。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经常聆听瞿秋白、恽代英、邓中夏等人讲授的课程,年底何挺颖加入了共产党。参与创办《汉钟》杂志(后改名《新汉》),向家乡传播革命思想。

| 故 居 原 貌 |

如今修缮一新的何挺颖烈士故居已经免费开放,现在就让小编带你们去看看吧,感受烈士先辈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相关信息

地址:南郑区城关镇何家湾村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来源:南郑电视台

编辑:王欢

审核: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