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城楼

嘉峪关城楼

嘉峪关城楼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7公里处,是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城在嘉峪麓故名,自古为军事要地。整个关城建造坚固雄伟,气势磅礴,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开门,城楼对称,三层五间式,周围有廊,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关城正中有一官井。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嘉峪关”三字。原有城楼,与东西两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俗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西门外1里处有石碑,上刻“天下雄关”四字;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均为清代所建。

嘉峪关城楼附近的景点 - 嘉峪关城楼攻略

1. 嘉峪关城楼攻略

当地居民凭身份证免费,外地的游客不免费

2. 嘉峪关城楼图片大全

现在的嘉峪关是后修的。长城分为秦长城和明长城,秦长城只修到了甘肃临洮,从临洮到嘉峪关是后修的,基本上以明朝修的为主,所以嘉峪关的城楼是明朝修的,而秦长城现在在甘肃境内的基本已经都残败不堪成为遗址了,真真是太遗憾了呀

3. 嘉峪关城楼相关资料

嘉峪关城楼的海拔高度是1772m。

4. 嘉峪关城楼导览图

嘉酒地区免费有老年优待证的免费

5. 嘉峪关城楼一日游记

你好,嘉峪关城楼门票售价:成人120元

免票政策

1. 身高1米2以下儿童免费

2. 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身份证或老人证)免费

3. 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费

4. 现役军人(凭有效军官证)免费

优惠政策

1. 身高1.2米~1.4米的儿童享优惠票

2. 年龄60~69周岁的老人(凭有效身份证或老人证)享优惠票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6. 嘉峪关城楼在哪

嘉峪关没有故宫,只有城楼。明征虏大将军冯胜看中嘉峪山西北麓的险要地势,选为河西第一隘口,开始筑城设关,以后经历一百多年时间扩建,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明弘治年间,为防吐鲁番东侵,曾进行重修。这关雄伟壮观,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7. 嘉峪关城楼旅游攻略

城楼和关城是一个地方,门票的话我很久没去,我记得前年是三地通票(关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旺季贵些,100+,淡季便宜些但具体是多少确实不大清楚………… 欢迎来嘉峪关玩儿~

8. 嘉峪关城楼游览时间

嘉峪关自汉武帝时期击退匈奴就修筑长城,设立了三关,阳关,嘉峪关,玉门关,一直都是有关无城,一直到明代才修筑城楼,所以说嘉峪关城楼是明建筑

9. 嘉峪关城楼景点介绍

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这里是明长城的西段。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朝,是明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

长城第一墩景区自然景致壮观,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讨赖河水滔滔东去。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石关峡悬壁长城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悬壁长城、“丝绸古道”雕塑群、嘉峪关古代兵器展览等。

“天下雄关”碑,在嘉峪关城楼西面。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州总兵李廷臣视察防务至嘉峪关,见关势雄伟,便写下了"天下雄关"四字,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关坊一里道左。。“天下雄关”四字,每字高59厘米、宽45厘米。右上刻一行小字“嘉庆十四年肃州总兵李廷臣书四字”。

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位于嘉峪关市南市区方特大道,由深圳华强集团投资打造。 是目前甘肃规模最大的高科技第四代主题公园,被誉为“东方丝路明珠”,同时它也是嘉峪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特欢乐世界以科幻和互动体验为自己的特色。

内城墙高9米,加垛墙1.7米,总高10.7米。6米以下为黄土夯筑,6米以上用土坯加筑。历经六百多年,墙体虽有剥落,但大部份仍然完整牢固。“长城工牌”现陈列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内,“工牌”为石质,正面刻:“弟(第)一工起”,背面刻有“蔡止梅起”,下面刻有修长城各工程队队长的名字。修筑工程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验收。

10. 嘉峪关关楼图片

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西端都在甘肃境内——临洮,敦煌,嘉峪关,总里程达4000公里,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可谓长城资源大省,长城文化丰厚。

人们都有一个笼统的概念:万里长城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修建的。其实长城起自春秋末战国初,当时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建起了各自的长城。秦国在甘肃境内的长城修筑于秦昭襄王时期(公元前306——250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后,拆除各诸侯国之间的城墙,修筑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防御匈奴的万里长城。

过去学术界对长城西端的临洮存在疑问,临洮古称指岷县,而临洮古称狄道。那么到底在哪儿呢?岷县一直没有找到长城的遗迹,而考古工作者却在临洮县新添乡三十里墩的杀王坡发现秦长城。经过多年考证,考古界确认临洮县是秦长城西端的起点,古代文献资料所载的“临洮”“辽东”应该都是泛指,临近洮河的意思。

关于秦长城在甘肃的走向,有两种意见:一是2004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遥望星宿——甘肃考古文化丛书》的《长城》分册所说的,秦始皇修长城基本是沿着昭襄王时的路线走的,始起临洮,然后走渭源、陇西,北上通渭、静宁,到六盘山北麓入宁夏的西吉、固原、彭阳,再入甘肃的镇原、环县、华池向陕西延伸,这样就分明将兰州圈出了长城之外。该书认为,秦长城走向的战略意图很明显,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渭水流域及泾水流域,而洮河下游,包括当时的兰州一带并不是秦长城想控制的目标。第二种意见是新近出版的《甘肃通史》,认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起临洮境,沿洮河而北,入今兰州境与榆中长城相接,再向北,一直出甘肃,过宁夏,入内蒙,到辽东。

我比较倾向第一种意见。因为当时蒙恬收取河套地区,抗击匈奴的主战场在北方,《史记》虽记载当时新设立了包括榆中在内的三十四个县,但兰州那时毕竟属于戎,狄少数民族杂居地,不会是长城沿线的重镇。兰州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在汉武帝开拓疆土,设置河西四郡以后才彰显出来的。黄河古渡,金城关作为西汉以来的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在中华文明史上闪现出璀璨的光华,那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但是与秦长城关系不大。

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长城的西端,三座雄伟的关楼屹立茫茫戈壁,气势和造型都胜过东端的山海关。山海关一头入海,一头蜿蜒盘山,确有特色,但它仅有一座关楼,不及嘉峪关巍峨多姿。山海关明确占了“天下第一关”的头匾,嘉峪关只好含糊地称为“天下雄关”。这两座关城伟岸耸立五百多年,无论建筑艺术还是精神内涵,都足以引起我们无比的民族自豪感。这里想要指出的是,嘉峪关作为明朝的边关,与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相比,已经向东收缩了一千里!明王朝推翻了元朝之后,再也无力将元蒙逐出更遥远的漠北,只好在河西筑关,以为防守。中华帝国到了明代不再有汉唐的气象。与汉唐边关相比,嘉峪关显然成了退 缩,保守的象征。

几年前,曾为嘉峪关写过一首诗:“边塞东收一千里,雄关空锁五百年。世人不赏秦时月,吊古幽思一块砖。”那块经过精密计算所剩的“定城砖”的传说确实绝妙,无论是否确有其事,嘉峪关修筑之严格、之精美是有历史记载的。明代军籍是世袭的,军户世代戍边,并承担长城的修筑。嘉峪关城墙就是以军户家庭承包的方式修筑的,检验办法是对着新筑的城墙射箭,如果箭头入墙,或推倒重筑,或全家砍头。坚固没得说,只是建关以来不曾有过鏖战,这也是与山海关所不同的。

嘉峪关城楼内景点 嘉峪关城楼景点的故事

1. 嘉峪关城楼景点的故事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有:

1、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 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2、击石燕鸣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 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 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3、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 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 监事管依言发砖,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 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 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 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4、西麻草 八达岭有一种草,叫西麻草。这种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蝎子蜇一样疼。它生长在八达岭长城外,替边防人员放哨,对保卫八达岭很有功劳。 传说,长城修好以后,在关口地方都设重兵把守。八达岭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关口了,从修好那天起,一直没有断过驻兵。 长城上不是都有楼子吗?那楼子叫敌楼,站岗放哨人员就在那里头。当官的经常提着鞭子查哨,发现哪个敌楼的哨兵睡着了,就是一顿马鞭。 他们更怕的是自己睡着了,敌人摸上来还不知道!因此,他们一到岗哨上来,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爷呀,保佑着,千万别让我睡着。敌人来了,跟我打声招呼,让我知道。” 也别说,他们的哀告玉帝还真知道了。玉帝体会边防人员的苦处,便想了一个办法,派草神带上西麻草籽,撒在长城外。草长起来了,到处都是。 入侵的敌人一碰到这种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员听见有人喊叫就醒了。从此,再也不会因站岗失误而被杀头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们对西麻草也更加保护。

2. 嘉峪关有什么故事

1、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是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十日十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后来称作一段爱情佳话。2、击石燕鸣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 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3、山羊驮砖”的故事:在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

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但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影响。

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3. 嘉峪关城楼景点的故事有哪些

酒泉鼓楼位于酒泉城中央,最早创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年间(公元346-353年),是前凉政权酒泉郡太守谢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时称福禄县城)东城门。也叫“谯城”,即为守城戎卒打更巡逻、报时、防寇报警的地方。现存的鼓楼,是清朝光绪31年(公元1905)重修的,基座是方形,上小下大,底部周长100米,外包青砖,有四向券门,四门额题分别为“北通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楼台顶端的裙墙内居中处,又筑一方形土台,在此土台上方为三层方木楼,城楼东西两边二楼高悬“声振华夷”、“气壮雄关”木匾各一块,与长城西端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酒泉钟鼓楼,耸立在酒泉市十字街中心的一座砖砌高墩上,为三层木结构的塔形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雄伟壮观。鼓楼下有四门通向东南西北,行人车辆可以穿行。门上分别题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哈密),贴切标明了酒泉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意义。

4. 嘉峪关城楼一日游记

你好,嘉峪关城楼门票售价:成人120元

免票政策

1. 身高1米2以下儿童免费

2. 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身份证或老人证)免费

3. 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费

4. 现役军人(凭有效军官证)免费

优惠政策

1. 身高1.2米~1.4米的儿童享优惠票

2. 年龄60~69周岁的老人(凭有效身份证或老人证)享优惠票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5. 嘉峪关城楼游记

城墙约11米高,高达17米的三层三檐式的嘉峪关楼、柔远楼、光华楼建在城台之上。

6. 有关嘉峪关关城的故事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

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 而节省了不少工期。

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7. 嘉峪关城楼的历史

历史故事一:

据传,秦灭六国之后,有一个叫卢生的方士,受始皇之命出海,回来后,给始皇带回了句话,说:“亡秦者,胡也。”

始皇相当迷信方士,所以他从子孙后世角度,即开始北筑长城,想让这个句话落空。当时始皇把修长城当做小老百姓修自已家院墙一样来修,但这条院墙出太长了。因此动用了秦国全国的国力,让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修长城的举动,也是简接激发民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从另外角度讲,最后亡秦的,还真有胡的作用,不过从秦人手中接过天下的则是汉人。对于方士带回的谶语,根据秦国选都江堰的前例,很可能是六国故人想出来的,耗秦国国力的法子。

历史故事二: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建筑工程,有人说秦始皇陵就在长城底下,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没有人会去破坏,当然秦始皇陵也不会遭到后人的破坏,这才是秦始皇修长城的真正目的。

人们常说的“明修长城清修庙”也就是这意思,秦始皇真正的灵柩,就藏在长城下面。秦始皇在修长城的同时也正在修建自己的坟墓,坟墓完工以后所有的人也就成了陪葬,为的是不让修长城的人对外宣扬。

历史故事三: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在她成亲那天,新郎范喜良被官兵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丈夫。

一路上,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终于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最后她听到范喜良已经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

历史故事四: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

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

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但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

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历史故事五:

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

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8. 嘉峪关城楼 点的故事和传说

嘉峪关自汉武帝时期击退匈奴就修筑长城,设立了三关,阳关,嘉峪关,玉门关,一直都是有关无城,一直到明代才修筑城楼,所以说嘉峪关城楼是明建筑

9. 嘉峪关城楼景点介绍

嘉峪关长城在嘉峪关市西南隅, 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 建于1372年。关城平面呈梯形, 面积33500余平方米, 城墙总长733米, 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 面阔三间, 周围有廊, 三层歇山顶高17米, 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 高两层, 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 塞外风光尽收眼底

嘉峪关城楼有什么景点 嘉峪关城楼有什么景点可以玩

1. 嘉峪关城楼有什么景点可以玩

当兵的凭士官证,老年人凭老年优待证都可享受免门票

2. 嘉峪关城楼有什么景点可以玩的

柔远楼,光华楼,嘉峪关!

3. 嘉峪关城楼游玩时间

从秦始皇的时候就开始建了

4. 嘉峪关城楼值得去吗

一、开放时间:

8:00—18:00(17:30)停止售票、停止进入)。

景区根据淡旺季调整入园时间,如有疑问请拨打游客咨询电话0937-6396110。

二、门票价格

嘉峪关关城景区实行淡、旺季门票,旺季时间为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时间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

1.全票价格:旺季110元/人次;淡季90元/人次。

2.半票价格:旺季55元/人次;淡季45元/人次。

三、购票须知

(一)半票优惠对象

1.1.2米以上、6—18岁的未成年人;

2.60—69周岁的老年人(凭身份证及老年优待证);

3.全日制普通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凭经有效注册的学生证);

(二)免票优惠对象

1.1.2米以下、6岁以下儿童;

2.70岁以上的老年人(含70岁,凭身份证及老年优待证);执行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甘肃省老年人优待证》的相关优惠政策;离休干部凭本人离休干部证;

3.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及保障卡,不含文职人员),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凭军队颁发的离休、退休证);

4.残疾人、伤残军人(凭本人身份证及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第二代残疾证或第三代残疾军人证);

5.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

6.带团导游(凭本人导游证、旅行社委派单及出团计划书);

7.公安民警持本人《人民警察证》可享受省内景区门票免费政策。

5. 嘉峪关城楼有什么景点可以玩儿

嘉峪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嘉峪关好玩的景点推荐:

1、祁连山

祁连山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地貌奇丽壮观。祁连山的原始森林区内,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是青海省较大的林区之一。雪莲、蚕缀、雪山草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2、七一冰川

这里距嘉峪关市市区130公里,是亚洲离城市最近的冰川。该冰川的冰舌部位海拔4300米,冰峰海拔5150米,冰川面积达5平方公里,冰层平均厚度78米;坡度小于45度,易于攀登。冰舌终点雕刻着“青山不老,白雪为头”的纪念碑。

3、关城

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4、城楼

嘉峪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由内城、外城、城墙等部分组成,悲壮而辉煌。整个关城建造坚固雄伟,气势磅礴,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嘉峪关”三字。

5、天下第一墩

明代长城西端第一个台墩起点。原台长、宽、高均为14米,呈正方形棱锥体,后来部分岸壁塌毁,只有现存的台墩依壁而立,其险无比。

6、长城博物馆

我国第一座全面、系统地展示长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12,312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恰似烽燧相望。陈列内容分为“春秋、战国长城”、“秦、汉长城”、“北魏、隋、唐、辽、金长城”、“明长城”四部分。

6. 嘉 峪关城楼门票包含哪几个景点

嘉峪关长城景区,不关是节假日,平时本市居民都是免费参观游览的。在2020及2021年疫情防控期间,短暂关闭了景区,现在已经重新开放了。嘉峪关市的主要景区包括嘉峪关城楼,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都是5A级景区。景区门票是联票,很方便的。另外,魏晋墓地下画廊,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市区内还有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是4A级景区,园内的标志性建筑——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