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古墓群

李氏古墓群

甘肃古墓葬丨李氏家族墓地

李氏家族墓地位于临潭县新城镇,是一处明代墓葬,俗称李家坟。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地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为明代“镇守洮州荣禄大夫佥右军都督”李达家族墓地。

(甘肃省文物局)

济阳区近年考古成果展(一)唐代顾氏古墓群

2015年4月,济南考古研究所和济阳区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古墓进行抢救发掘,清理出唐代砖室穹窿顶墓葬两座,其中位于东侧的二号墓规模较大,并出土一盒墓志铭,为唐墓研究提供了又一重要资料。

唐代顾氏古墓群位于济阳区垛石镇前刘村西首,由两座墓葬组成,M1墓葬位于地表三米深位置,M2位于M1东约六七米处位置。从形制看,M2为该墓葬区内的主墓,M2包括墓道,前室,中室及后室。墓门后前室为长方型券顶,中室为圆型,后室为椭圆型券顶。中室内三分之二为高二十厘米棺床,棺木置于其上,墓葬发现时,棺材及尸骨均已腐朽,墓顶基本坍塌。

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墓主人为唐代临济(今济阳)县令顾忖。该墓是目前已知全国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年号的唐代砖雕穹窿顶前后双室墓。北大隋唐墓葬专家齐东方教授认为,该墓的发现对济阳历史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唐代墓葬考古意义重大,解决了我国隋唐至五代、宋金墓葬考古形制上的断代问题,具有“标尺性”的典型意义。

由于唐代顾氏古墓群早期人为破坏,出土文物数量较少,但是位于中室棺床前出土完整的一合墓志铭,非常有价值,志盖上可辨认楷书刻有“唐故顾府君墓志铭记”九大字。

顾忖墓志现藏于济阳区博物馆,分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皆为青灰色石灰岩材质。其中志石含大量白色花岗岩,近大理石。志盖和志石质地细腻,四周均有精美的线雕牡丹花卉图案。志盖,方形盝顶,长60cm,宽58cm,厚8cm,顶部四边浅线细刻有精美的牡丹缠枝图案;中部自左至右竖行三排书有九字:唐故顾府君墓志铭记;四周为斜刹面,因墓顶坍塌砸压,有明显裂纹两道。志石为正方形,边长60cm,石厚6.5cm,阴刻楷体铭文,横无行,竖有界格,行距2cm,字径1.8cm左右。志文计28行,满行36字,共904字,属较为少见的长篇,且叙理通达,用典丰富,文采斐然。

现将其试作考证,录呈予下:

唐故齐州临济县令吴郡顾府君墓志铭并序,广平潘不或撰,天水尹奥书。

夫道将兴废,木铎之要有时;命或推移,苍生之望恒在。公讳忖,字叔文,其先,吴郡人也。晋司徒荣之十七代孙。地称高族,门贯簪缨,累仁克家,乃有公矣。

曾祖皇常州长史,讳迪,郡称杰佐,令望清虚,能专政于同寮,善大义于庄易。列祖皇苏州刺史讳铣,甲科登第,位列专城,去惑慎知,清廉自守,高视云物,通利养人,举其广纲,提正纲目。显考皇大理司直兼侍御史,讳璘,钟鼎盛门,公侯懿绪,早从任择,约法得情,曾充杰室之宾,又作勋门之柱。公即侍御史之第三子也,夙姿挺秀,器局融明,琰组传芳,家承余庆,年始初冠,远播风猷。

礼部尚书守司空陇西李公讳师道,举俊搜贤,将依潜化,遂授公登州黄县尉,执法前典,推恩候。时退迹逍遥,养蒙自处,懿文与诗,敦学好礼,纳忠而柱石不转,交贤而风雨不衍。悠悠天海,高视于公,多才不骄而镇之以器,后行无择而通之以和。

时刑部尚书殷公讳宥(侑),节制河朔,统领东陲,搜贤让能,共理凋瘵,公乃应辟投章,扛颜机对,舒容安喻,运智休闲,展谢安九服之才,行鲁公三异之化。乃授公沧州东光、齐州章丘二县令。公唯恭让,私守恒廉,惠化潜流,清风凛冽,奸邪屏迹,门绝诤焉。岂知范云莱芜先朝名士,陶潜彭泽一世委人。

我仆射陇西李公,遞节惣我,统鉌金鼎,扶阳一举,陈木三军。乃更公临济令,按轡登途,下车而宰,望风变俗,钦德爱人,切倦久劳,植性休物。

何期皇天不佑,福消祸兴,气胜攻中,魂归上苍。以开成元年十月十日返真于临济县吴丘乡安固村私第,享年五十有四。于戱仕未充,德归何速乎?剑碎光茫,珠沉夜壑。

府君前娶博陵崔氏、临邑县令元则之女也,贵有门风,家传盛族,四德昭彰于诗,六行列于女史;后夫人清河崔氏、皇青州北海县尉澄之女也,勋石当朝,名公后胤,敬事君子,训成诸孤,叹罗怅风,悲芝兰绝,托彷徨失叙,垢面苫庐。

府君有二男一女,长子鸿翔,次子鸿渐,并明闲诗礼,尅绍义方。哀哀绝浆,血流苴杖。遗言未尽,择地安心,以开成二年正月廿一日殡于私第东南。原礼也,愁云徘徊,悲风惨惨,寒松变色,青山愀然。至弟宗文,夙敦诗书,尅谐恭俭,孝悌承颜。悲雁绪休,连叹幽冥,字托志求刊石,凭斯文焉。

铭曰:

天挺英才,百里之主,一趍佐寮,三登宰府,杰室栋梁,勋门金柱,剑没延津,珠藏合浦。其一也。

阀阅盛族,天降英公,诗书合义,礼乐为宗,德含朗徹,惠及高融,禀千寻之径节,定百炼之精铜。其二也。

淑性堂堂,德变风光,山河添翠,松萝益芳,妖风作孽,瑞气为祥,白玉一坠,天日忙忙。其三也。

生为神宰,没为时贤,山岳减秀,天地惨然,郁郁陇树,苍苍墓田,恐嘉声之斯隐,故沉石于九泉。其四也。

顾忖生于安史之乱以后,活动在唐中后期的山东、河北一带。据志文载,无论是割据一方、恶名昭著的大军阀李师道,还是治世能臣、史之良吏殷侑,都对他青眼有加,格外看重。从当时各方面都能接纳和欢迎的现状客观分析,顾忖应当是位颇具才干的人才。

唐代顾氏古墓群出土部分文物赏析:

以上文物图片实物在济阳博物馆展出,有兴趣的市民可到济阳博物馆参观欣赏。

唐代顾氏古墓群电视专题视频资料:

电白著名名墓:李氏白茅祖墓群!风水宝地,扫墓人海人海!

又是清明时节,小编今天想和大家说说电白的名墓。电白知名的坟墓不在少数,例如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太夫人之墓,列入国保。大多名人之墓均称为名墓,那么,提起电白的名墓不得不提电白正村李氏族人的祖墓群——白茅(芒)古墓群!

白茅(芒)古墓群

白茅(芒)古墓群位于林头白茅岭,共有古墓5卦,安葬李氏先祖七八世祖。风水极佳,远近闻名,常年祭拜络绎不绝,现已被神化,且具有庙宇的功能,有守墓者数人,相当于庙宇的庙祝,清初朝廷大国师邬万吉卜地。据说,犯官司之人来此拜祭可趋吉避凶,化险为夷,如今很多电白人为求科考榜中、消病除海、升官发财者,常会来此拜祭祈求护佑!每天都有大量的信士前来参拜,也有不少堪舆、历史等爱好者前来考察。

每年清明节前10日,为正村李氏族人扫白茅古墓群约定的日子,其时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好不热闹!不管是李氏族人还是异性人氏,均会前来拜祭!

每年拜祭之日,古墓群形同圩日,不少生意人在墓边做生意,卖面包、香烛等,还有赌摊在此开设!

在墓拜场边建有一道水渠,不少人为求护佑,取水在墓坟边倒下,顺流而下,流经水渠,接收回家洗澡,可消病出害等,称为白茅水!水渠常年流水淳淳,可见前来拜祭者众!

白茅地故事及国师邬万吉与李氏长春公轶事

(Wsbhr整理)

话说在晚清时期,北京有一邬姓钦天监,其孙儿邬万吉自幼就跟随爷爷学习天文地理,十来岁已习得一身好本事。这小子少不更事,因地理事冲撞了皇帝,爷爷知道后,甚为忧虑,怕皇帝加害他,为孙儿卜一卦,看往哪逃合适,卜得往南吉利,爷爷马上为孙儿准备好包裹银两,还塞了个罗庚,嘱他一直往南逃,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果然,邬万吉走后,皇帝就派人来找他,爷爷说他自知得罪了皇上,跑路了,至于逃去了哪里却不知道。自此,皇帝就各处找寻邬万吉。

邬万吉一路逃跑一路为人作风水,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谁人相信,到最后,盘川用尽,罗庚也典了给当铺,逃到电白时,已身无分文,无法前行,只得投在一间路头铺帮店家打杂换饭度日。

一日晌午,店里陆续进来几位地师,这几位地师平时在岭头上跑来跑去,时有见面,但象今日这样走到一起,却还是第一次。

原来,他们都是因为天气炎热,进路头铺来喝碗粥、歇歇脚,避过这炎热的晌午。行中人走到一起,谈的自然是行中事,他们谈业务不打紧,谈下谈下却争了起来,俗话有讲,杂恶风水,各家有各家的功夫,同个问题,不同的流派断出不同的结论。他们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七国大混战正酣的时候,在一旁拾碗筷的邬万吉开声了:“你们几位说得都不粘边,只有这位先生说得有些着道。”

邬万吉指说得正确的人叫李长春。李长春何许人也?原来,李长春是坡心谢村人(谢村中谢字与黎话中正字同音,后改为正村,沿用至今),家境富裕,早年立志求取功名,勤学苦读,终于上京参加会考,但名落孙山,在回家途中,思前想后,认为自己的才学并不输予他人,输的是家山风水,因此绕道到江西,投勘舆馆学习地理,三年后回到家来,从此不再习学四诗五经,成天在外面跑,找寻风水,家中事务一切交由老婆打理。

长春公:秀才,国子监,执掌敷文书院,郡中名士多出其门下

这天与众地师在店内相争,得邬万吉语助,虽是小孩,也万分高兴,就问邬万吉:“你在店内干什么?”邬万吉回答说:“打杂。”又问:“报酬如何?”回答:“换饭吃。”李长春就说:“你做我跟班,帮我拿罗庚,我管你吃住,如何?”邬万吉见能从事他钟爱的勘舆事业,自然愿意。自此,邬万吉就跟随李长春在各处看风水两人相处日久,李长春虽然不知这小孩何方神圣,但知他很有本事,对他甚为尊重,两人名为主仆,实为朋友。

李长春不替人看风水,但他不阻止邬万吉出去“私捞”,所以时有人家请邬万吉帮看风水,现在林头、坡心、旦场、七迳等地都有邬万吉留下的遗作。

如林头“白芒地”,邬万吉原来推荐给李长春,李长春看过,认为有煞不敢用,邬万吉就点给了李长春的邻居,也是李姓人家,并帮其放好九曲水用以制煞。完成葬事后,邬万吉嘱咐家主,以后若遇官司,立刻挑米水来坟头上,以米水遍洗坟墓,官司可解。果然后来,这家有个秀才在路上与武举人起争执,愤怒中以身带墨砚砸对方,结果砸死了武举人,武举人的家人将秀才拿到县衙,要求偿命,李家人一面请状师进行诉讼,一面挑了米水到“白芒地”墓地洗坟,状师答辩状里有句“文秀才打死武举人”,县太爷看到这里,立刻加了批注:“打死活该,放人!”这件官司就这样不了了之。自此,“白芒地”名声大振,李家人一方面怕别人破坏风水,另一方面怕别姓人也来洗坟头,因此长年都派人看守。听说现在洗坟还有功效,不过用的不是米水而是茶叶水。这坟墓现在茂阳高速公路旁,电白服务区附近,墓地看似平平无奇的一片丘陵,其实是个九曲水朝堂的大局。

李长春长年在外面寻地,老婆很有意见,认为他不务正业,对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面色,晚上回来的时候,留的都是冷饭剩菜。

有一天晚上回来,老婆已暴病死了,原来,李长春寻地很挑剔,他只寻文状元地,其他地一概不要,故寻地多年,一口地也没寻到,现在老婆突然死了,地都没准备好。

李长春与邬万吉商量该怎么办,邬万吉说,她人那么“恶死”,让她去闻屎。

李长春知邬万吉此时不会说笑,其话必有深意。邬万吉日间确实在路上拉过一次大便,第二天便和邬万吉找到昨日拉大便的地方一看,这地方确实不错,虽然不能出状元,也是一块好地,就遵从了邬万吉的意见,将老婆葬在了这“粪坑地”。

老婆死后,李长春继续寻地,与邬万吉两人追龙追到了吴川,这时林绍棠家已经在建状元祠堂(据考,林绍棠为清道光癸未年状元),李长春看到后,知道已没什么好寻,就和邬万吉折返回家,在路上,有官差扛了轿子过来,见到邬万吉立刻宣旨,并将邬万吉塞进了轿子,李长春见状,立刻在轿前跪了下来,请求国师指示,官差立刻拦着,不让邬万吉再说话,李长春仰天长叹:“伴师三年,竟不得尺寸进益!”

多年后,李家又有人上京考试,邬万吉来到考场找到李家考生,问他电白是否还有唐姓考生与他同来,李家考生回答说:“今年电白只有他一人来。”邬万吉自言自语道:“我还是看错了。”及后交李家考生一张蔗朴楼的地图,说这是当年推荐给李长春的一口地,李长春嫌出武状元而不要,其实这是文武两元之地,让他带回去择善而用之。

李家考生回来后秘而不宣,直到临死前才将秘密说出,族人忙用竹椅将他抬着奔赴蔗朴楼,未到地头老人就断气了,自此蔗朴楼文武状元地成了悬案。

蔗朴楼,是电白最为著名的风水宝地,至今无人葬中,但古至今无数国师寻之未果,沦为佳谈及历史遗憾!

编后记:今天为李氏祭拜白茅祖先之日,特此编辑此文,关于正村李氏之祖先风水故事甚多,广泛流传,随时间推移,这些故事将逐渐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然后,先祖之风水宝地流芳百古,护佑族人。小编年且尚轻,行文不周,如有族人或了解白茅地人士,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