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寺石刻造像

龙吟寺石刻造像

龙吟寺,迹名龙尾寺,座落在海拨980米的九龙山上。这里四面翠浪起伏,浩渺连天,天风吹荡,竹涛声声,恍若龙吟,故名龙吟寺。

龙吟寺位于翡翠长廊东北方三公里处,寺庙占450平方米,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曾有正殿、下殿、侧殿。清朝嘉庆年间涨惠和尚修。1959年被折毁,还剩基石,台阶和石门框,框上有对联:“双树插青云龙吟虎啸,四边连空碧乾端坤倪”。龙吟寺现还存有佛像41尊。正殿的莲花宝座上有三尊大佛,庄严肃穆,有威武之感,与一般寺庙所塑的慈祥文静的佛像风格不同,据四川省文化部门和史馆的专家考证,有近似西藏的内格。两侧的罗汉、或坐或倚,或笑或思,形态万千。前殿,后殿和两个廊坊还有阿弥陀佛,观世音、韦陀天、灵宫等塑像。这些塑像雕刻工艺精巧,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极富有生活气息。

龙吟寺后山门下的半山腰有个睡佛洞,洞内石佛横卧,其雕凿于何年何月,为什么在半山腰中雕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考证。

保护范围:大雄宝殿外缘向东外延60米,向南外延45米,向西外延15米,向北外延4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0米。

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

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

文物》 2004年11期 崔利民 刘林 宋文强

山西平顺县位于太行山南端,长治东部,其东南与河北河南交界。平顺境内古代建筑众多,数量居长治地区之首。荐福寺遗址位于平顺县西南30公里的北社乡东禅村。

荐福寺遗址出土的11件石造像,包括佛头像、单体佛坐像和背屏式佛坐像。5件底部有题记,其中包括4件纪年题记。除1件为细砂石质外,其余均为青石质。现分述如下。

细砂石佛头像(PGS:56)佛头高27厘米(图1)。磨光高肉髻,佛面清秀,双耳垂肩。

石佛头像(PGS:53)佛头高17厘米(图2)。头光大部残缺,像磨光高肉髻,丰丰圆,眉间凸起圆点状白毫。双目低垂,鼻翼略宽。辱线轮廓清晰,面容端庄恬静。

青石佛像(PGS:54)残高32厘米(图3)。佛像腰下残缺。磨光高肉髻,大耳垂肩。面略丰圆,面含微笑。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臂上曲于胸。

青石佛坐像佛连座残高32.3厘米(图4)。佛颈以上残缺。外着袒右肩袈裟,结跚跌坐于长方形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右手扶膝,左手置于胸前。袈裟下摆覆盖佛座。须弥座束腰四角有力士侧首蹲踞扛座。

唐垂拱二年青石弥勒坐像(PGS:9)连座残高57厘米(图5)。佛像颈上及左肩残缺,左手残。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右手抚膝,左臂曲肘于胸,跣足倚坐于束腰座上。袈裟轻薄贴体,衣纹清晰。底座正面阴刻发愿文10行,计50字。铭为:“夫金人入梦救苍生于菩提宝镜长悬俱登正觉垂拱二年二月二日牛君干为七生父母敬造弥勒像并二菩萨闻者皆得成果。”铭侧线刻一人,头戴樸头,穿圆领束带袍跪坐于地,于捧一枝莲蕾(图6)。垂拱二年为公元686年。

青石佛倚坐像(PGS;1)连座残高56厘米(图7)。头光大部残缺,圆形双重,上饰卷云纹。佛面丰圆重颐,高螺髻,大耳垂肩。长眉弯曲,眉间有圆点状白毫。唇线轮廓清晰,面相端庄。颈部二节蚕纹。袈裟贴体,左肩有花形带勾。左手抚膝,右臂上曲于胸。双腿下垂,跣足坐于长方形束腰仰覆莲须弥座上。须弥座四角有圆柱支撑,三面有兽头。正面兽头嘴中伸出二枝莲蓬,弯曲向上以承佛足。兽侧二人作跪拜状。

唐调露二年青石弥勒坐像(PGS:3)连座残高52.4厘米(图8)。头光大部残缺,高螺髻。佛面丰圆重颐,双耳垂肩,弯眉垂目,眉间圆点状白毫。嘴角内四,唇线清晰。颈部二节蚕纹。袈裟轻薄贴体。左手置膝,右手置于胸前,跣足倚坐。座束腰四角长柱支撑,座前一朵卷叶莲花,卷叶两侧伸出莲蓬以承佛足。长方形底座正面及两侧阴刻发愿文19行,计55字。铭为:“惟大唐调露二年四月廿六日佛弟子牛师褒清信女牛匡儿姐妹五人等上为天皇天后及七代先亡复为阿孃(娘)敬造弥勒像一区合家供养”(图9)。该像雕刻风格与PGS:1相同。调露二年为公元679年。

乾封二年青石佛坐像(PGS:5)通高42厘米(图10)。圆形头光,磨光低肉髻。佛面长圆,双唇微合,面带笑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腰中结带,结珈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左手抚膝,右手置于胸前,五指微伸。造像雕刻较粗糙。底座正面及侧面阴刻发愿文12行,计29字。铭为:“乾封二年十二月廿三日弟子广口敬造像一口上皇帝下及□廿成佛口”(图12)。

靳皈国造青石佛坐像(PGS:6)通高38.7厘米(图11)。舟形背光。佛波发高髻,面相长圆,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抚膝,右手置胸前,结跚吠坐于方形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底座正面及两侧阴刻发愿文12行,计26字。铭为:“佛弟子勒皈国及姐为法界普及沧生又为亡父每敬造石像一区”。字迹似与PGS:5相同(图13)

咸亨4年青石彩绘佛坐像(PGS:2)通高50厘米(图15)。舟形背光,佛波发高髻、面带微笑。颈部较粗,线刻二节蚕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珈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左手抚膝,右手上举胸前。背光用蓝红二色彩绘缠枝莲花,佛体涂红黄色,彩绘现已部分脱落。长方形台座正面阴刻发愿文12行,计64字。铭为:“惟大唐咸亨四年四月廿三日佛弟子清信女罗绫并现在男师褒李宜为亡男师度师则师合等敬造像一区愿亡者早得生天现在者与法界同归此果俱升正觉”(图14)。咸亨4年为公元673年。

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青石造像(PGS:4)残高40.5厘米。背光尖部残。右胁侍菩萨腿残。舟形背光,顶部二侧有勾云纹。主尊磨光高肉髻,颈部二节蚕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珈趺坐于圆形束腰须弥座上。袈裟下摆覆盖佛座。左手抚膝,右手上举胸前。左右胁侍菩萨束高发髻,戴臂钏。颈饰联珠纹项圈,肩部帔帛下垂。腰束带,下着薄裙,串珠状嘤珞由肩部斜挂至膝。跣足立圆形台上。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东北65公里的石城镇源头村北。该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北齐、历代皆有修缮。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建于五代的三间配殿,遗存时代最早的造像是3件唐青石菩萨头像。1977年收藏于县博物馆内,现一并介绍如下。

青石菩萨头像(PGS:58)头高38.2厘米(图16)。束高发髻,额部束带,正中雕宝相花。

青石菩萨头像(PGS:56)头高38.5厘米(图17)。束高发髻。额与顶部束带中心各雕宝相花一朵。

青石菩萨头像(PGS:60)头高5。厘米(图18)。面形长圆,脸颊丰满,额心有圆圈状白毫。高髻。束带以上仅雕半朵宝相花,其余尚为毛石,似未雕完。

荐福寺始建年代不详。这次出土的11件石造像,从题记看大多为唐代作品。一件细砂石佛头像,似为较早的北朝作品,其造型与山东临胸明道寺北魏王延造像主尊像(SLF:68)相似。背屏式一佛二菩萨像(PGS;4)与山西壶关清凉寺遗址出土的麟德元年像相似。4件有纪年题记的均为唐代之作,依次为乾封二年(667年)、咸亨四年(673年)、调露二年(679年)、垂拱二年(686年)。其余未刻纪年题记的造像,从造型和雕刻风格看应属同期遗物。

龙门寺菩萨头像作为同一地舅唐代作品,可与荐福寺造像相互参照对比。

荐福寺与龙门寺造像皆有残损,被毁原因或与唐武宗会昌灭佛有关,长治地区唐代佛教造像以往发现极少,尤其是出土的造像,见诸报道的仅壶关清凉寺遗址出土的一批,雕刻风格与这批佛像有许多相似之,处。荐福寺与龙门寺造像,为进一步研究当地唐代佛教及造像艺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石刻造像与寺庙建筑相结合的宗教建筑群,山西省晋中石马寺

石马寺,原称石佛寺,位于山西省晋中昔阳县石马村。始建于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传说唐朝李世民赐石马一对,而易名,北宋熙宁年间,围像建廊筑寺,后经元、明、清历代多次扩建,1987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石马寺石窟正式选入《中国名窟》。201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题记和碑文所载,该石刻造像凿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是佛教北传的早期石窟造像。隋唐时期,继续镌造。宋代即像造殿,此后历代均有修葺。魏、齐造像约占百分之七十,余为隋唐时作品。寺内现存石刻造像大小一千三百余尊,大者高五米,小者五厘米,雕刻在一块高十七米、东西长十六米,南北宽十五米独立的巨石四周,属摩崖石窟造像。魏齐造像以佛像菩萨、力士、胁侍、供养人等为主。

隋唐造像以弥陀观音、十六罗汉等为主。窟前木构建筑有大佛殿(元代建)、观音阁(明代建)、子孙殿、东南窟廊、钟鼓楼、伽蓝殿、山亭等,或单檐歇山,或重檐歇山,或三面围廊,或六角攒尖,各因地势与造像需要而设置。寺前深涧石拱桥悬空,使两山相接,并有彼岸石牌坊呼应,游人往来称便。

石马寺是一处以石刻造像与寺庙建筑相结合的宗教建筑群,寺内石刻造像,造型优美,刻工洗炼,与云岗、龙门石窟造像有异曲同工之精妙,被中外石窟专家称为"我国石窟艺术小家碧玉"。

转载:腾讯网

石刻艺术的巅峰,龙门石窟的这些护法造像你们看懂了吗,

龙门石窟这座浩瀚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不仅有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造像

还有一支庞大的护法队伍

孔武有力的天王、力士

以及形象各异的石雕狮子

这些精美的护法造像尊尊生动传神

下面就随小编来认识一下吧

什么是佛教护法?

护法又称护法神,是佛教的护法者,拥护佛陀的正法。佛陀派请四大声闻、十六阿罗汉等护持佛法。梵天、帝释天、四天王等这些拥护佛法的众神被称为护法善神。随着佛教的发展,护法神不仅充当守护佛教的职责,还负责保护众生,具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种济世功德。

天王造像

龙门石窟最早的天王造像出现在北魏宾阳中洞洞窟两侧的护法天王。南壁下方的“大梵天”造像,他身披飘带璎珞,下穿战裙,左上手持三股金刚杵,左下手提一摩尼宝珠,右上手握一独股金刚杵,右下手握剑。

还有唐代宾阳北洞、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本尊佛座部位皆有负重、护法的天王。其中敬善寺窟内的浅浮雕天王造像非常难得,只见他身着唐代武士甲胄,手持宝剑,摆作成守卫的姿势。

最为有名的是位于奉先寺北壁的多闻天王,威风凛凛、正气凌然,俨然一副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模样。他身披铠甲,左手叉腰,右手托三层宝塔,双足着战靴,下面踏着一个仰身向上的夜叉。在龙门石窟大大小小的洞窟造像中,天王都伴随在主佛的左右出现,为主佛护法。

龙门石窟的护法天王,不仅是佛教艺术中国化、汉化的最重要的明显标志之一,而且是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在不同程度上再现了唐代将士骁勇善战的勃勃雄姿。

力士造像

力士又名金刚力士,在佛教中叫那罗延,属于佛教中的护法神。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与本土的神话互相融合,进一步演变成“四大天王”、“四大金刚”等形象。 在龙门石窟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北魏力士的造像,由于每个时期的审美不同,所以每个朝代造像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高平郡王洞力士像 敬善寺力士像

奉先寺力士像 万佛洞力士像

宾阳中洞洞口的这尊北魏时期的力士造像,只见他身着长袍,怒目蹙眉,左手持金刚杵,右臂曲伸于胸前,五指张开,显示出“护法”的威严气势

宾阳中洞力士像

石狮造像

从北魏古阳洞四壁的窟龛上可以看到凡是交脚弥勒菩萨龛,都会有一对蹲狮偎依在佛膝下,它们昂首向内,既警戒又虔诚地护侍佛法。北魏雕刻的大型洞窟更是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古阳洞和宾阳洞主佛下方均有雕刻,狮子成为了北魏石窟造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宾阳中洞

在唐代龙门众多雕刻的石狮中,位于万佛洞洞窟门外的高浮雕狮子,非常精美威武。它姿态优美,生动传神,雕刻手法不同凡响,显示出作者技艺之精湛。

万佛洞石狮造像

龙门石窟中的护法造像

写实中略带夸张

视觉冲击感十足

既展现了古代工匠雕刻技艺的精巧卓绝

更显示出中国石刻造像的艺术造诣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