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华旧居

潘文华旧居

潘文华旧居

年代:1916年

2012年,潘文华旧居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南外延100米,向南、北、西外延30米。

中华民居•文化 ‖ 乡村公共建筑里的文化和精神

乡村里的公共建筑是很多中国乡村曾经繁荣的见证。它们作为文化的物质形态体现着中国乡村文化。以新绛县光村、刘裕村等为代表的山西古村庄,在庙宇的神秘与黄土的质朴间塑造了一种充实的祥和之美。

光村福胜寺全景

作者:萧淑贞

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项目专家,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秘书长。著有《发现人性》《不是所有的故乡都在沦陷:走绛州》。

繁荣的乡村公共建筑

题题题

乡村里的公共建筑是很多乡村曾经繁荣的见证,它们作为文化的物质形态体现着乡村文化。在山西省新绛县很多历史悠久的村庄内都有庙宇、戏台、书院。这些公共建筑大小不一,最小的只有一间房。光村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光村自建村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光村遗址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光村得名于一个神奇的传说。北齐时,一天晚上,光村上空突然出现五彩缤纷、耀眼夺目的光芒,人们视之为祥瑞之兆。地方上报朝廷后,这个村庄被赐名为光村。

历史上,光村曾建有庙宇、戏台、书院等各类公共建筑。据有关资料,光村内曾建有魁星阁、三圣阁、会仙楼、乾元门城楼、千手佛阁楼、半截塔、通天桥、通灵碑、北雄山、子母池等22处重要建筑。

光村福胜寺大殿

光村的村郊曾建有9座庙宇,规模最大的东岳庙占地十余亩,庙中供奉着东岳大帝;历史最悠久的福胜寺建于唐贞观年间,占地近7亩,供奉着如来佛祖、阎罗君、三霄娘娘、孔子蔺相如廉颇等。另外,还有始建于辽代的玉皇庙、财神庙,占地面积最大的火神庙等。村庄内曾建有15座庙宇,包括供奉着关帝爷的关帝庙,供奉着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庙,供奉着鲁班的祖师爷庙,以及马王庙、菩萨庙、没爷庙、仙神庙、财源庙等。

在村庄内曾建有火神庙戏台、关帝庙戏台、财神庙戏台、东岳庙戏台、玉皇庙戏台等8座戏台。位置相近的戏台在节日里会同时演出,进行“斗戏”,热闹非凡。

光村福胜寺

光村还曾建有众多书院。比如,翰林书院、思绎书院、忠恕书院、慎修书院、养翼书院、履中书院、崇德书院、耕读书院、咸孚书院等。除此之外,还有绣章堂书房院、薛家新院书房院、赵家“十八座院”书房院、北楼院书房院、四串院书房院5座私塾。

经过历代乡贤的不断修葺和建造,至20世纪40年代,光村形成了以护村城池为屏障、寺庙豪宅大院为核心景观的古建筑群和浓厚的地方文化。2010年,光村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

如今,光村的村北部有北雄山、玉皇庙、福胜寺、半截塔、通灵碑,村南部有子母池、火神庙、碑顶柏。其中,北雄山位于光村西北部的乾元门。它东起福胜寺西北隅,西至土崖,长约500米,高10余米,上宽五六米,广植古柏苍楸。

光村福胜寺大殿内塑像

绛县阳王镇刘裕村内也有众多文化类公共建筑。村中的五王祠中供有尧、舜、禹、后稷、伯益,洪积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除此之外,村中还有文昌阁、魁星阁、夫子庙、南庙、北庙、新庙、东三官庙、西三官庙、关帝庙、姑姑庵、观音堂、财神庙等古建筑。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公共建筑承载着乡村的灵魂。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让人很难不去羡慕、留恋像光村、刘裕村这样有着信仰和精神灵魂的乡村。

乡村不变的灵魂和中心

题题题

光村、刘裕村里众多的公共建筑其实是古代新绛、运城乃至全国乡村公共建筑的缩影。

文化的内核是人类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公共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物质形态或符号,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

山西的乡村建筑围绕着两个中心修建:一个是住宅大院,它不仅与个人有关,而且更多地与家庭家族有关,比较私密,注重生活;一个是寺观庙宇或者神殿,它们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比较神圣。

在古代,乡村没有丰富的物质,没有舒适便利的生活,但却有一个富含意义的世界。环境行无言之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天地合一的神秘中身心都有所皈依。

光村赵家大院大门

耶鲁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曾说,建筑有一种伦理功能,能把我们从日常的平凡中召唤出来,召唤我们追求一种更好的、更接近理想的生活。在存有寺庙、书院等公共建筑的乡村里,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进阶路程:借助寺庙修身,在宗祠里齐家,走出去平天下。如此,从个人到家庭,到社会,自然地构筑起了社会管理的价值体系。

这些盛放文化和精神的公共建筑是乡村的灵魂和中心,标志着乡村曾经达到的精神高度和富足程度,是乡村精神文化繁荣的见证。

物质的富庶并不能必然地带来精神的富足。如果不以物质的丰匮为标准,那么古时的乡村堪称最富有的乡村。它们丰富、饱满、安宁、祥和,而我们今天只能遥望这些乡村辉煌的文化背影。

光村福胜寺内彩塑

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题题题

建筑能为精神提供安放空间,比如散布在农村中的寺庙就为农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意义。即使小如一村,公共建筑也拥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能发挥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和陶冶灵性三个层次的功能。

光村内的《整齐村社碑记》中记载:“凡有志于人心风俗者,太上变化之,其次愧厉之,其次整齐之。变化之则有以民其迹;愧厉之,则有以感齐心;整齐之,则有以一其志。是故变化不待于愧厉;愧厉不待于整齐。而由整齐而愧厉而变化,此亦善风俗者斩磨而致之一端也。”这段话说明,道德教育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外在的提醒可能会让人有不自然、不自由的感觉,但却拥有完整的道德教育作用。“整齐之”指的就是共同信仰的道德教化作用。

刘峪村东三官庙

福胜寺的修缮碑记中记载:“古有福胜寺者以振乾纲,非徒为邀福计……得山川钟毓之灵,为一村文脉之所系焉。”在古绛州(今新绛县),文运旺的村庄都会修建魁星阁。当地的一首民谣唱道:“绛州才子牛毛多,各处都建魁星阁……”修建魁星阁就属于乡村文化建设。

《重修福胜寺序》中记载:“修理神祠为作福第一事,为世人言之也;然修理神祠不为作福计,为高人言之也。”通常认为,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其实是信奉各种各样具有超越自然、超越人世力量的掌管财、官、祸、福的神灵,具有强烈的利己性和现实的功利性。“修理神祠为作福”,或为升官,或为发财,或为求平安、祛病消灾、谋求现实利益,还达不到“修神”的精神信仰的境界。对于普通人而言,民间宗教对于他们的意义在于“祈福”;对于“高人”而言,修建神祠的目的是为祭神修心,即净化人内在的神性和灵性,建构个人的精神世界。

刘峪村观音堂

当空间消弭了思想的时间属性,时间和空间就是一致的。站在这样的地方,会不由自主地理解了这些建筑彼时彼地对于社会和人的作用,而不会再站在“进步的现代”的角度来批判这种思想、那种学说的落后。这是因为,精神和信仰是落实在个人层面上的,并时刻追随人们。如果信奉宗教仅仅止于利己,便达不到宗教精神实质上的博爱、奉献。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中国人信仰的功利性、现世性而忽视宗教对于他们的影响,忽视宗教在建构乡村社会和伦理教化中的作用。

刘峪村白衣堂

光村村民蔺永茂回忆:“自从记事起,我就知道光村是新绛最好的村庄,因为这里的人们有自己的信仰。这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村庄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这其中儒学起了很大作用,宗族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光村,即便是住宅建筑,如薛家大院,其中的匾额、楹联等都对人具有启迪教育作用。履中书院中就有‘勿为一言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勿为一事可忽也,须知有祸福利害相联’的楹联。文化支撑着社会,而‘礼’协调了社会中的关系。大到国家,小到家庭,文化和‘礼’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光村历史悠久,民俗丰富,在民间宗教的信仰中蕴含着对生的礼赞和对死的祝福。如何理解这些文化传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在百姓生活中的作用?要重视文化对于新绛人的塑造。现在新绛已经成立了文化促进会。新绛没有煤,没有矿产,能依靠的只有文化。”

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题题题

公共建筑给社会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中心,每个人通过他们的住所与这些中心产生联系。

如果说欧洲小镇的终点或者高峰是教堂的塔尖,那么古代中国的乡村中心则是庙宇。庙宇是人们精神聚会的场所和灵魂的道场。

庙宇中凿榫衔接、雕梁画栋的木质建筑虽不似西方教堂的尖顶高耸着直问苍穹,但在那古朴大气、肃穆端庄,有时也不失趣味的审美中,仍然能够读出其中蕴含的精神和文化。这是中国古代乡村达到的一种精神高度。

光村古民居大门

作为精神、文化和灵性载体的公共建筑能够提供好的社会教育和国民教育。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公共空间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以最小的社会代价唤醒人们的自觉、自治,从而走向有序的社会管理。在这些建筑面前人们不能不叹服,乡村本身已成为一个强大到无所不包的社会和文化系统,每一种社会关系都被安排得天衣无缝。光村、刘裕村盛极一时的乡村宗教建筑让现代的社会管理制度相形见绌。新绛县仁美村的名字取自《论语·里仁》中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句。“里仁为美”,乡村如果有仁厚的风气,就是美好的所在。

光村古建筑中雕刻繁复的柱础石

在古代中国,乡村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乡村里遍布着各类文化建筑。了解乡村里的文庙、寺庙、书院等公共建筑的社会教育作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乡村,进而了解古代中国之一隅。最重要的是,通过了解旧时乡村,让我们更好地去善待现在的乡村。

现如今,“欧美最辉煌的建筑主要是教堂,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信仰;日本,最奢华的建筑主要是学校,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智慧”。曾几何时,中国,尤其是山西乡村的公共建筑也是最为辉煌、壮观的寄放伦理、文化和精神的场所。

如今,我们可以轻易地复制出一座寺庙,一个古村镇,但真正难以复制的是乡村的精神。没有文化的地方,就没有灵魂和精神。

光村古建筑上的精美木雕

撰文/萧淑贞

供图/萧淑贞

责编/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74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中华上下五千年?赤峰的中华文化居然超过八千年!

这里是刘小顺的不正经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前言-

最近我跟内蒙古果真很有缘,刚刚去完锡林郭勒盟,马上又来到了赤峰市。

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到访过内蒙古,内蒙古算是我在中国踏足的最后一个省。所以我对内蒙古一直都只能算一知半解,听到呼和浩特锡林郭勒鄂尔多斯这样的地名,我还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肯定都是在内蒙古。

然而,赤峰市?原来赤峰市也在内蒙古?怎么名字听起来那么正常呢?哈哈,会有点反应不过来呢。

说到这儿,肯定有北方的朋友觉得我挺蠢,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常识都不知道。然而,旅行不正是检验知识、收获知识最好的途径和方式吗?

我在赤峰短短游历了三天时间,或许谈不上对它有多么深刻的了解,但通过吃、住、玩各个方面的探索对于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内蒙古城市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想来跟大家分享分享。

-四大博物馆

我这次的赤峰行程的重点是博物馆,前后一共去了大大小小的四个博物馆,分别是赤峰博物馆、敖汉史前文化博物馆、敖汉新州博物馆、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等。

四个博物馆有位于赤峰市区的,也有在赤峰下属的敖汉旗县的,不管是公立性质还是私人性质,密集的博物馆文化、丰富的古代藏品,无一不展现出赤峰地区历史文化内涵的极度丰富。

赤峰博物馆位于赤峰市新城区富河街,自1958年开始筹建,旧馆1987年竣工。新馆2010年8月8日落成并正式开馆,新馆大楼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

敖汉史前文化博物馆,位于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中心区惠文广场北侧,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10月,目前免费对外开放。

新州博物馆,为赤峰市敖汉旗县文化地标之一。2010年8月建馆,馆藏文物一万余件(套),是敖汉旗第一家非国有制博物馆。

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于2013年10月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批准成立,由收藏爱好者丁起义先生投资兴建,是敖汉旗第三家运营的民营博物馆,是敖汉文博产业园的一个重点工程。

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赤峰市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参观的每个博物馆都各有特色,细细品味,足以让每一位参观者感觉受益匪浅。

-赤峰博物馆-

小小的赤峰市,拥有如此规模宏大的博物馆,把大家都惊呆了,看到赤峰博物馆如此宏伟的建筑造型,让我们每个人都直观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文化积淀,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视。

步入赤峰博物馆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这块典型的红山文化代表——玉龙,也是让赤峰人倍感骄傲的历史遗迹和古代图腾。

地图上详细展示了遍布赤峰市各处的历史古迹,可谓到处都有历史,到处都有故事。

整个博物馆被分成了四个展厅,第一个展厅为《日出红山》展厅,展示的是赤峰地区目前发现的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明。

展览定格在距今约1万年至5000年前,在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流域,勤劳智慧的赤峰远古先民们,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显示出赤峰所在的西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日出红山》由“穿越远古”、“石破天惊”、“红山古国”三个单元构成。

主要展示了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红山文化河小河沿文化时期的文物。

配合图表,场景再现、互动参与等内容,在这个展厅里全方位地展示了赤峰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辉煌期。

第二展厅《古韵青铜》,主要展示的是赤峰地区的青铜文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4200年至2500年,分别代表的是赤峰地区的早期青铜文化和鼎盛时期的青铜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形成了赤峰历史上的第二次文化辉煌期。

《古韵青铜》由“方国崛起”、“金戈铁马”、“秦汉遗珍”三个单元构成,展示了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秦汉时期的文物,主要记录了北方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草原青铜文明。

展厅用模型的方式再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二道井子遗址,并通过双屏转移展示了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的主要器型。

油画作品真实还原了那个时期的历史场景。

这里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同胞前来参观浏览,深入感受深邃厚重的中华文化。

第三展厅《契丹王朝》,展示了契丹民族建立的大辽帝国所创造的草原文明,自契丹建国至公元1125年被金所灭,共存在了209年。

有辽一代,文化艺术大放异彩,经贸发达、政治体制完备,契丹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

这一展厅通过辽代陶瓷器、建筑、丝织品、马备、宗教信仰、钱币、壁画、金银玉器、丧葬习俗等几个单元,展示了辽代的社会风貌。

契丹民族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其生活用具、文字、政治制度、城市建筑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终辽一世,统治中心始终在赤峰地区,因此赤峰辽代遗存丰富,成为中外学者研究契丹-辽文化的中心。

第四展厅《黄金长河》展示的是金代及蒙元以来,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北方民族在赤峰大地上创造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刚毅不屈的民族,他们所创造的蒙古族文化,世代传承,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

《黄金长河》由“金代赤峰”、“蒙源寻踪”、“草原姻盟”、“清代蒙古族风情”四个单元构成。展示了女真族、蒙古族在此创造的民族文化。

此外,还透过固伦淑慧、固伦荣宪两位公主的随葬品展示了清朝与蒙古各部的密切关系,还有近代蒙古族民俗文物的展出,更是呈现出了赤峰地区独具特色的蒙古族民俗。

-敖汉史前文化博物馆-

敖汉旗是赤峰市下辖的一个旗县,“敖汉”在蒙古语里是“老大”的意思,听起来似乎有些大言不惭,但经过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原来,敖汉因为拥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小河沿文化遗址等大量以当地地名为古代文化名称,这在全中国都是绝无仅有的,敖汉在考古学上肯定算得上是考古界里的“老大”。

看看这张照片里的沙盘,上面密密麻麻的小灯就代表着遍布敖汉旗全域的所有考古点,是不是感觉让人叹为观止呢?辉煌灿烂的史前文化成为了敖汉人民心目中最令他们感到骄傲的事。

小河西文化遗址距今约8500年左右,因位于内蒙古敖汉旗小河西遗址而得名,1987年被发现,将已发现的中国东北地区最早的史前文化向前推进了300年。

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

赵宝沟文化是继兴隆洼文化之后,在西辽河流域取得支配地位,并对红山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又一支重要远古文化,距今已7200-6400年左右。

小河沿文化是以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南台地遗址命名的。它晚于红山文化而早于夏家店文化,时代大体与中原庙底沟二期文化相当,公元前3000年左右。

这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无疑就是辽代的壁画,博物馆通过特殊技术将古代壁画整体从墓穴里完整地揭下来,并在这里进行展出,完整而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景象。

这是展厅内用模型表现的壁画在墓穴里的样子。

辽代壁画被完整地展示在这里,方便参观者集中欣赏和品味。

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让人忍俊不禁。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是现代的漫画风格。

经过墓穴内良好的保存条件,这些壁画有些在现在看来依然颜色鲜艳,实属难得。

对于辽代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里的壁画展,肯定能让你收获匪浅。

-敖汉新州博物馆-

敖汉旗的新州博物馆为我们参观的第一家民营博物馆。新州博物馆馆长杨晓明有说过:把民间易于流失的文物收藏起来,保存下去,是留住了历史的真迹。对于民间收藏家来说,做博物馆是最终的归宿。

我们在这家博物馆遇到非常可爱、充满激情的导览员,她生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着关于敖汉、关于古文化、关于这座博物馆各种有趣的历史和故事,告别了枯燥的导游词,可以看得出她对这家博物馆了如指掌,而且充满感情,以至于听得我们流连忘返,迟迟不肯离去。

新州博物馆的展厅面积大约5120平方米,布展按藏品质进行了细致用心的分厅陈列。展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篇,恰如一部古老而壮美的史诗,忆述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远古往事。

第一展厅为《石破天惊》。主要展示史前石器,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讲述原始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红山文化石人像,祖先崇拜的见证。夏家店下层文化石罄、辽代石棺、辽金墓志、元代石权,古老的石头镌刻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历程。

第二展厅为《圣土神辉》。主要展示陶器文物,农耕文明的产物,记录着古代先民物质生活的变迁和精神生活的一脉相承。史前陶器,从生活炊具走向神坛。辽、宋、金、元瓷器,图案越来越精美,工艺越来越纯熟,见证了各个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

第三展厅为《天地之灵》。玉,中国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中国数千年的人文思想,延绵不断。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玉器,距今8000年,是目前中国所知年代最早的玉饰,是红山文化玉器的源头,把中国玉器的使用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这个展厅展示了工具类玉器,动物类玉器,人物类玉器,装饰类玉器。精美的石头吟咏着中国玉文化辉煌的乐章。

第四展厅为《岁月留金》。金属器是早期国家出现的实证。青铜的光辉照亮了商周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展示着北方青铜文化鲜明的时代风格。

接下来是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藏品。

可爱的小人偶,形态特别憨态可掬,据说是扛棺材的小人儿,有没有特别可爱?

怎么像是穿越了几千年的卡通人物?

是不是可以做成我们现在网络聊天的表情包呢?哈哈。

这尊佛像的头部像是被小孩涂鸦出来的,据说这是馆长从农民家里收集过来的文物,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农民家里小朋友的“恶作剧”吧?

这位胡人,你怎么看起来好像有点悲伤呢?

这两个白陶玩偶也是非常珍贵,据工作人员介绍,像这样成对出现的白陶玩偶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是不是同样很可爱?

金佛手,庄重而华丽。

阴阳人,一半男人一半女人的小玩偶,看起来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小玩意儿啊。

-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

敖汉第一村民俗博物馆馆区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4310平方米,内设华夏古今八千年、一村民俗展敖汉、太阳升起皆圣地、古今王朝地留金、名人名录?字画展等五个展厅。馆藏包括民间失传农耕农具在内的各类文物6000余件套,其中精品410余件套。

在这里,依然能让我们看到敖汉取之不尽的各种历史文化宝藏

青铜宝剑,有点像是越王夫差的“同款”嘛!哈哈。

可爱的猪首形彩陶罐。

侧面看看,是不是也让你萌出一脸血呢?哈哈。

又是另一个可爱的小玩意儿,陶熊。

这里的镇馆之宝,另一种形状的玉龙,虽然跟赤峰博物馆的玉龙比起来,差别比较大,但都是十分贵重的珍宝。

可爱的娃娃枕头。

清代的扑克牌,这可比我们现在讲究多了。

复古的各种乐器,浓浓的怀旧气息扑面而来啊。

这是敖汉特产小米,小米的种植历史也是已经超过八千年,算是粮食中的活化石了啊,跟赤峰敖汉的历史一样悠久,源远流长。

-结语-

关于更多有趣的赤峰之行,关于更多的赤峰和敖汉的历史文化故事,我已经将详细的行程攻略搬到了地图上,烧脑的事情让我来,你们只需要跟着我一起享受旅行就好,速来领取这条我专门为大家设计的赤峰#旅行家攻略地图#,有了它,旅行变得很简单,让我们一起玩转赤峰吧!

更多#旅行家攻略地图#敬请关注“波罗游记”公众号:

【更多精彩文章】

小顺游记/小顺说/小顺FM/小顺TV

请在公众号“Liu小顺”中回复关键词“目录”

中华民居•文化 ‖ 乐平戏台:绽放在乡土中的文化奇葩

“深夜三更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还有锣鼓响。”江西乐平人爱戏、迷戏,以至于几乎村村都有戏台。无数戏台曾在乐平的历史中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演绎世间百态。其中,很多早已消弭于岁月的尘土中;遗留至今的四百余座戏台,仍驻守在乐平的乡村里,上演着新时代的乐平乡土故事。

众埠镇张家古戏台

数百座戏台遗存

上千年文化传承

江西乐平,山川锦绣,人文昌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迄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厚重的历史、富庶的生活造就了乐平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也造就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戏曲和戏台文化。

乐平是“戏曲之乡”,更是赣剧的主要发源地。元代时,杂剧就已经在当地盛行。明朝时,由弋阳腔演变而成的乐平腔开始流行。清乾隆年间,乐平和鄱阳景德镇(旧时属饶州府管辖)一起成为饶河戏的流布中心。当时,乐平境内的班社多达三四十个,艺人有2000余名。再加上串堂班、马灯戏的艺人,乐平艺人共有近4000名。1959年,乐平的业余剧团多达295个。20世纪初,乐平剧作家石凌鹤将乐平的饶河班、上饶广信班引入南昌,取二者之长,兼收并蓄,创立了江西的大型剧种——赣剧。至此,乐平戏曲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扎根乐平乡土的古戏台文化

“三天不看戏,肚子就胀气。十天不看戏,做工没力气。一个月不看戏,见谁都有气。”看戏之于乐平乡民,不啻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赏心乐事。如今,乐平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两座戏台。每当锣鼓点一响,丝竹盈耳,演员们轻舞水袖,粉墨登场,用高亢、优美的曲调演绎着那些从古流传至今的忠孝节义、惩恶扬善的故事,听得台下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如痴如醉。

2002年对乐平市20个乡镇的拉网式调查数据显示,乐平现有乡土戏台412座,其中建于明代的有2座,建于清代的有77座,建于民国的有59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建造了274座。乐平乡土戏台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规制之宏大,装饰之豪华,令人惊叹,在全国亦属罕见。乐平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至今,乐平人仍在不断地兴建新戏台。乐平北乡叶氏横路村有九个“房股”(宗族分支),历史上曾建造过7座戏台。这种以房股为单位兴建戏台的现象如今在乐平仍然承袭不衰。

乐平市东门老街

车溪村敦本堂古建筑

从“娱神”走向“娱人”

祠堂走向广场

乐平人爱看戏,自然在兴建戏台上不吝啬金钱和心血。在乐平有“千金门楼百两屋”之说,当地戏台大多都采用中国古典牌楼式结构,分为三间四柱硬山式、三间四柱一楼式、三间四柱三楼式、五间四柱五楼式、五间四柱五楼两硬山式等。其中,又以三间四柱三楼式的戏台留存最多。

乐平戏台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很丰富。有祠堂台、万年台、庙宇台、会馆台、家庭台,还有临时搭建的“草台”等。现如今留存最多的是祠堂台、万年台。

祠堂台是位于宗族祠堂内的一类戏台,是戏曲文化与宗族意识联姻的产物。明清时,在祠堂中建造戏台的做法风行江南地区,乐平尤盛。祠堂是宗族祭祀祖先、行使族权的殿堂,威严而不可侵犯。“生、旦、净、末、丑”活跃的戏台能进入祠堂,亦是因为其具有润物无声的凝聚和教化作用。

涌山镇昭穆堂戏台

但是,祠堂台只能算是祠堂的附属建筑。它的各种建筑规制要明显低于祠堂正堂。比如,戏台的高度不得高于祠堂正堂,彩绘、文字等也只有祠堂正堂可以使用,戏台不得配之。乐平现存最早的戏台——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昭穆堂戏台是一座祠堂台,与正堂昭穆堂相比较,其空间明显更为狭小、台面更为逼仄。

面对诸多不可逾越的“红线”,戏台的建造者只能在牌楼取样、梁柱选材、雕刻技法上精益求精。车溪村敦本堂戏台可以视为明末清初乐平戏台中祠堂台的代表作。敦本堂为朱氏宗祠。祠堂中的戏台为重檐双戗角歇山顶、三间四柱五楼式,梁、枋、撑拱、斗拱等木构件上布满精雕细琢的各种图案,华美异常。

当历史的脚步迈入清嘉道时期,乐平的乡土戏台也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时的戏台虽然仍以祠堂台为主,但随着宫廷戏风潜入民间、乐平人口的增加,原来那种窄小的戏台和观看场地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一种完全挣脱祠堂的血缘纽带而独立于广场的戏台——万年台,以及一种兼具祠堂台和万年台功能的戏台——双面台。

敦本堂

从敦本堂内看对面的古戏台

万年台是单面的独立戏台,对面和周边既无庙宇也无祠堂建筑。万年台冲破了祠堂台封闭逼仄的束缚和压抑,面向空旷的广场和百姓。这意味着乐平的戏台文化开始由“娱神”向“娱人”转变。万年台是乐平现存数量最多的戏台,一般建在村庄的中心位置,联街通巷,易聚易散。它被命名为万年台,真切表露了乐平人民对戏曲的喜爱和对这种戏台能千秋万载永存的美好祝愿。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横路村戏台,是现存万年台中的“佼佼者”。这是一座艺术品位极高的戏台,为三间四柱三楼式、重檐三翘歇山顶。其独到之处至少有四:一是戏台的平面格局是三面开口的伸出式,看戏者可从三个方向观看,这在乐平古戏台中不多见;二是整体造型美观飘逸,比例匀称;三是乐平古戏台中由额长度鲜有超过7米的,而该台的由额长度达9.5米;四是,这座戏台的小构件,如雀替、斜撑、垂花、窗棂等,件件雕琢细致精美,尤其是两边角柱第一翼檐下的拱昂,层层叠叠地向八面伸展,酷似一朵菊花,民间叫“喜喜儿拱”,寓意喜从天降。

双田镇横路古戏台

双面台也称为“晴雨台”“鸳鸯台”,由晴台和雨台组成。两座戏台相互背依、连为一体,中间以一道屏风或木墙隔断。晴台类似万年台,向外面对广场;雨台则类似祠堂台,向内面对正堂。

浒崦村名分堂戏台堪称乐平乡土戏台中的精品之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分堂位于浒崦村东北隅,是村中的程氏宗祠。祠堂坐北朝南,面阔14.9米,进深31米,总建筑面积达46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戏台、廊楼、天井、耳门、正堂、神位、厢房等构成。戏台为双面台,晴台面俯广场,雨台正对正堂。祠堂建成14年后,即清道光十二年(1833年)戏台才开始筹建。据传,当时募集了30多名能工巧匠,历时3年才建成。名分堂戏台采用中国古典牌楼式样。其中,晴台为三间四柱三楼两硬山式结构,台宽10.1米,台深5.4米,天栅顶饰有3口螺旋斗拱式藻井,明间升起3重楼,5层斗拱托起飞檐翘角,重檐歇山顶上嫩戗双翘。雨台为一楼式,宽5.9米,深4米,屋面悬挑出山墙以外,屋角水戗发戗,檐口平直。较之晴台,雨台规模较小,看起来更为秀气。两座戏台以一道木墙相隔。共用的屋顶正脊中央装饰着五彩塔刹式葫芦宝瓶。瓶顶的方天画戟指向苍穹。正脊的两端有鸱吻翘立,垂脊上安放着一对石狮,翘脊上立着一组仁兽。翘檐下悬挂风铃,风起铃摇,清音悦耳。遍布梁枋上的戏文、人物、故事约有上百幅,雕刻工艺精妙绝伦。台内台外通体敷金,放眼望去,金光闪闪,美轮美奂。

除了祠堂台、万年台、双面台之外,乐平乡土戏台还有庙宇台、会馆台、家庭台等诸多种类。可惜的是,在历史的风霜中,这几类戏台已经消失殆尽。

镇桥镇浒崦村名分堂戏台中的晴台

镇桥镇浒崦村名分堂戏台中的雨台

父老们的开心地

乡村里的体面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处民风育一处戏俗。乐平人对看戏十分热衷,戏台更是被当地人奉为“父老们的开心地,乡村里的体面场”。遇到节日、村民家中有红白喜事时,往往要请戏班来唱戏,当地人称为“做戏”。演出时,台上演员表演得精彩纷呈,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堪称村中最隆重、最壮观的场面。日常生活引发而出的种种情绪,在铿锵的锣鼓声中统统都烟消云散,留下来的是乡里乡亲的一片和睦景象。而在平时,戏台是村民们摆宴席、娱乐休闲的场所。

农村,做戏是一件大事,少要4天,多则半月。请戏班前,村里面杀猪、备菜、搬桌凳,一片忙碌。各家各户纷纷到外村去接亲戚和朋友来看戏,谓之“接客”。村里还要安排有声望的人到同姓村或好友村去“接华宗”(华宗即指同姓或同族者)。被请的村一般会安排十几个人带着红包前来看戏。一切准备妥当后,就派人去接戏班。戏班进村时,鞭炮齐鸣,十分热闹。

祠堂台平时成为村民举办婚宴、寿宴等的场所。

村民们深情投入地观看赣剧演出。

定节目叫“点戏”,演哪出戏一般由村里长老商定。开演的第一个节目都是吉祥剧目,如《满堂福》《大封相》《九老天宫》等。如若是徐姓的村庄做戏,首场多会演《二进宫》。这出折子戏表演的是徐国公保太子登基的故事,是徐姓的荣耀。如若陈姓的村庄做戏,忌演《秦香莲》,因戏中的陈世美忘恩负义、抛妻弃子,是陈氏的耻辱。

每当族谱修成的时候,乐平的宗族都要举行隆重的开谱仪式,也要做谱戏。大宗族往往要做10天至15天。以前,一些官宦、富商及宿儒们甚至会出资演“包天戏”(即演一整天一整夜戏)。全族各家各户都会置办酒席,邀请亲戚朋友来做客、看戏,分享开谱的喜悦。做谱戏前,会在戏台前方30米处搭一座观礼台。观礼台前插竿,上飘彩旗、红绸等。旧时,上观礼台看戏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种荣耀。如今,观礼台上一般坐着村中的长者、幼者、点谱者、华宗、友好村代表。谱戏一般演喜庆的剧目,如《玉堂春》《五女拜寿》《八仙过海》等。

乐平人爱看戏,也爱唱戏。平日里农民上畈、村妇洗衣都爱哼上一段饶河戏。即使挑担石灰下田,也会模仿《打金枝》的唱调唱上一句:“昨夜一梦真巧奇,梦见个农夫挑石灰,一担挑在田坎上,放下簸箕撒石灰,咦……”一声声,高亢浓郁,飘荡在田野间。

乐平市民广场戏台演出现场

独特的营建技艺

传世的工匠精神

乐平戏台的营建技艺既不同于官式做法,也不同于北方三晋大地,甚至与流行于江浙地区的《营造法原》一书中的做法也有差异。“乐平帮”工匠们历来主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融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在长期的乐平传统民居与戏台建筑营建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接渡镇杨子安戏台

以因“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而著称的浒崦戏台为例。其木构架采用的是抬梁式与穿斗式,辅柱、穿枋、抱檩修建得奇巧复杂,很难用传统的说法进行描述。其梁枋斜撑、雀替垂花、藻井窗棂、匾额楹联无一不精雕细镂,或髤漆贴金,或施彩着色,凡露明处均施以雕刻。这些木雕题材丰富,工艺精湛得无以复加。

乐平戏台凝聚着一代代“乐平帮”工匠的心血。“乐平帮”在历史上活跃了四五百年,留下了许多古戏台传世精品,也留下了值得传承的工匠精神。

在长期的民居营建中,“乐平帮”工匠在进行线刻、浮雕、镂雕时,通常采用“一刀功”的方式,少有“二次打磨”。究其原因,与乐平人生性豪爽,于雕刻中喜用线条流利、刚劲有力的技法有关。

精美的垂蓝

花枋雕刻

“乐平帮”工匠深谙“一门技术就是一个饭碗”的道理,秉持着乐平人“学手艺、立家业”的信念,刻苦钻研,熟练技艺,不断创新。“乐平帮”工匠将戏台主入口从戏台底座中的门洞变为戏台两侧的边门,从而降低了戏台的高度,让观众看戏时更为舒适,不用长时间仰视。他们还把宫殿、寺庙中的藻井移植到戏台屋顶的正中央,既美化了舞台,又达到扩音的效果。

“乐平帮”工匠的作品富有想象力,也充满情趣。他们在小木作制作上总能出新出巧。比如,把戏台翼角下檐转角的斗拱打造成状如一朵“倒菊花”的“蜘蛛拱”,寓意喜从天降、万象更新。乐平戏台的飞檐翘角堪称险、奇、美,角度和弧度相较其他古建筑更为夸张,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

自古以来,“乐平帮”都是一支走在时代前列的队伍。他们在中国乡土建筑领域留下了许许多多传世的戏台精品。“乐平传统戏台营造技艺”最终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天地大戏台,戏台小天地。”不管在动荡艰苦的年月里,还是在顺遂富庶的日子里,那戏台上的一幕幕、一声声,皆幻化成乐平人生命中的喜怒哀乐,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让他们怎能不痴迷!

蜘蛛拱

钭撑雕刻

撰文/王美珍 余庆

摄影/郎志平 姜志燕 王盼

责任编辑/方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