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甘泉寺

仁寿甘泉寺

甘泉寺

据《仁寿县志》记载,“甘泉寺在治东,明初刹也。佛殿自盾以上皆叠木而成,无一牝牡榫。”据寺内留存的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募叩修路碑名记》载:“邑之甘泉寺自明宣德建修以来”,可知甘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距今已有近580年的历史。

甘泉寺建成之初,规模宏大,占地134亩,依其地势从高到低,建数重殿宇。然而,“献贼(张献忠)扰蜀时,烧其寺殆尽,惟佛殿火之辄息,贼恚,以刀砍门而去。至今焚处焦黑如帚许,门限刀痕四,入木皆二寸许。”(《仁寿县志》载)至建国初期,甘泉寺仅存二主殿及其厢房共两院。建国后,该寺又改作学校和乡政府驻地,文革中乡政府驻一殿及厢房全毁,重建新房。现仅存大雄宝殿一幢、部分厢房、部分石刻和部分石围墙,保存基本完好。

甘泉寺大雄宝殿,就在楠林村村委会右侧。这座甘泉寺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大雄宝殿,坐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为265.69平方米。大殿木结构,单檐歇山式九脊顶,抬梁式梁架前后乳栿,八架椽栿用四柱。四周柱间共施斗拱24朵,均为六铺作,用二重琴面昂,室内二级抬梁和陪梁上共施斗拱28铺,紧承棚顶。进深三间12.5米,面阔三间12.5米,四周以及1.9米宽回廊勾通。通高9.3米,檐高5.2米,前檐下阶梯式踏道两级。

全殿用柱18根,径小者25-30厘米,大者(四经柱)50厘米。钟建明所长给我们介绍说,大雄宝殿内这几根支撑屋顶的经柱之础,均为当地产的大楠木,材质特殊,防潮性能极佳,几百年来无变形、腐朽的迹象。柱础常被人剖析观赏,其础之径不越0.65米,高不过0.2米,似木质又非似,用指甲可剥之,力压成末且显露木质纤维,嗅而无味,地面水到础为止而不湿柱,是值得研究的防潮材料。

大殿四周内壁上原有明代彩绘佛传故事壁画20多幅100多平方米,可惜的是,在“文革”中,人们为破“四旧”,用石灰浆将这些壁画完全涂抹。但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这些石灰浆已开始剥落,在剥落处下方,原来的壁画有的还清晰可见。

保护范围:正殿滴水线向东外延20米,向南外延20米;西以石狮、石象雕像连线为基线外延50米;右厢房后滴水线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