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宅院

周氏宅院

周氏宅院位于方亭街道办事处蓥峰南路社区,占地面积295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进四合院布局,由门道倒座房、前院、中院、后院及配房和厢房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145平方米。院内建筑均为民国时期建筑。周氏宅原为什邡士绅周家仓祖上修建。1950年,周氏大院收归国有,农水站、县食品公司、市法院等单位先后使用,现无人居住。方亭周氏,周氏宅院,周氏宅院简介,周氏宅院-德阳市什邡市周氏宅院旅游指南

东安周家大院,一座古朴的宅院

一座古朴的宅院

李中满

周家大院位于东安县横塘镇横塘村,距镇中心街道约五百米。始建于明末清初,坐西向东,有九正十八横三十栋大小房间三百二十余间。每栋房屋都重楼翘檐,非常壮观,是我国湘南边陲古代建筑民居代表作之一。

周家大院布局合理,最中心位置是祠堂,因为年久失修,早些年倒塌被拆除了。祠堂前原有四对八根栓马柱,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官到此要下马。可如今,这里只留下一对半(三根)栓马柱和几间可能是后人修建土坯房,显得颓败和荒凉。

但综观周家大院的总体格局,仍能看出当时的辉煌。祠堂左右各有多个院落,每个院落由三正多横组成。院落之间是整齐的小巷,统一铺着青石板,连接着各家大院。每栋房子都有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既显美观,又能起防火作用,它是中国南方赣派建筑、徽派建筑的常用格式之一,在当今纯钢筋水泥建筑群中,这些马头墙则显得更加珍贵。

每个院落都有精雕细刻的门楼,由门楼进去是装饰精美的照墙(到屏障作用),再进去就是天井、厢房、侧房、正厅等。每家大院正屋与侧屋的天井里,都有一个大水缸、几个摆放花盆的石柱。大水缸用来养金鱼,缸里水还可以用于消防救火。

周家大院每栋房子都雕梁画栋,门窗、墙壁上刻有福、禄、八仙、花鸟龙凤等各种不同的图案。这些雕刻神态逼真,寓意深刻,引人遐想,给人启迪,远比现代建筑更富有艺术情调。

周家拥有如此精美的院落,一定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我问现住村民,多人说不出来,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南京搬过来的,这房子是土改时分到地主家的。我问地主的子女现在何处,村主任说:(解放前逃)出去了的,现在都发展得很好,留在家里的都不行,有几个光棍,一辈子没成成亲,有的已过世。

村主任把我们带到一个院落,说这家有一张雕刻精美的牙床,双重浮雕,有人出了四万元主人不肯卖。可惜主人不在。村主任说,这天井里的青石板雕刻着一条鱼,可我们看了很久也没有看出来。于是,村主任就用水把石板洗干净,这时,我们才看清,一条大鱼藏在水草中,只见头尾,更显生动。

同去采风的县摄影家协会几个会员,从不同角度拍摄着这些精美的雕刻,而我更关心的是这周家大院背后的人文、历史内涵。我想像着昔日周家子弟生活在这大院里的情景,他们肯定也会像今天的摄影家们经常观赏和琢磨这些雕刻,在这种充满人文、艺术的氛围中生活,他们一定过得非常开心……

奇怪的是,大厅的两个石墩不见了,替而代之的是一垒红砖。村主任解释说,这石墩因为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被人偷去了。住在这里的是一位光棍老人,年轻时在外地打工,因为发烧导致耳聋。他就是这房子原来的主人。土改时,他家三进多横住房全部均分给贫苦人家,他父母只分到了一间正房加一间厢房,后来房子不够住,就在正屋后面搭建了一间土坯房。而现在,住在这个院落里的人都搬出去了(因为周家大院被定为市级保护文物,不许拆建),只剩下了他一个人。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屋顶多处漏雨,一侧梁柱已经腐朽、垮塌,门窗歪斜,蛛网密布,地上青砖几乎全部坼裂……曾经何等风光的住宅,现在竟如此不堪!整个大院,就像一个毫无生机的病危老人。假如周家先辈还在,看到自己辛苦创下的基业和后人现在的状况,会做如何感慨呢?

正当我们准备离去时,一位在进村水泥路上晒谷子的中年男子对我们说,你们来这里光看建筑,不知他们的历史,看了有什么意义呢?于是,我们便停下来听他讲这里的历史——

周家祖先是明朝时从南京迁徙过来的。当时不知周家三兄弟犯了什么罪,成了朝廷钦犯。他们一路南逃,逃到了这南蛮之地,见这里群山环绕,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便决定在此定居。他们在桥头圩市边修建几间铺面,做起了生意。后从安全角度考虑,有一人迁居紫溪,另一人迁居全州。留住横塘的是老大,长得非常英俊,又很会做生意,不久就被当地一位土财主看中,招为女婿。这财主的女儿是一位麻婆,可人很聪明,身体也非常结实。他们成亲后,不几年就生下一堆儿女。

周家老大精通风水,他相中了横塘西边群山下的一块宝地,那里山峦起伏,是一条龙脉。他想把那一片地都买下来,可主人不肯。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说在那里只建一座院落,供本地子女求学。可在写契书时,他买通了写契先生,将“一”字改为“千”字。此后,山下这片平地就成了周家祖住地。

周家后人迁居宝地后,财运更加亨通,人才辈出……

那个中年男子讲到这里,我们插问:周家大院出了哪些名人?他却说不出一个来。

一群古建筑,必定会有一个传奇故事。但愿故事不要在我们这一代失传,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选自李中满《周家大院》)

来源:东安城市在变化 编辑:邓伟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戳原文

文物晋宁:石牌赵氏宅院

“”

ID:zhaoshizongqin

常回家看看

投稿

编辑 | 趙英雄

石牌赵氏宅院位于昆明晋宁区昆阳街道旧寨石牌村北面,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宅院坐西向东,土木结构,前三后三,为昆明“一颗印”建筑。抬梁穿斗梁架,硬山顶,有正房三间、耳房四间、前房三间。正房位于建筑西面,通面阔 22米,进深15米,前房与耳房二楼有回廊相通。该建筑始建于1936年,房主名为赵佩文,土改后为公房,先后用作粮仓、客堂,现在闲置。

整栋房子小木作制作精美,分布在耳房楼上楼下和前房二楼。格子门以福及暗八仙为题材,格子窗以福花草纹为题材。正房、前房檐柱的柱础为方壶型,散盘为莲花座,石础雕花精细,前间的带铺首及耳。天井挡石用条石砌成,雕刻有“八仙”等图案。墙体为土基墙,内外用青砖包起,为典型的“金包银”,门墩两侧有象头形拴马石(残)。建筑两侧耳房向外凸出约一米。整座建筑四周墙体都留有枪眼,防止外人入侵。整座建筑用材讲究,装饰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1年,晋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有

这里

忻州老城系列——周家巷郭氏老宅

文/梁兴国

郭氏老宅

周家巷东口往西50米处14号院,坐北朝南有一处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清中期民居建筑-郭氏老宅。整个院落占地两亩,呈南北长,东西短的三进院落格局。

院门采用屋宇式、窝工八字门结构。门外左右两侧装饰墙体呈直角状,砖雕精美,浮雕、镂雕皆有,立面菱形砖块镶嵌。特别是三个木门簪柱面阳雕福、禄、寿三字若隐若现。原应有连三式牌楼和“节孝坊”门匾,现已不复存在。

入门迎面是一座青砖雕刻的精美影壁墙,四角凤凰砖雕镶嵌,周边竹节砖雕装饰,回纹靠饰。上端有万字图饰和老鼠闹葡萄图饰,精美绝伦。

入院二门紧靠西侧院墙,屋宇式建筑,门额上的砖雕门匾,已在文革中被毁坏,字迹难辨。

二门右转,正东侧有一栋二层木结构建筑便是该院的主要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一堂两卧。镂空的窗户和窗棂保存尚好。房顶翘角飞檐、歇山式结构。

据史料记载,老宅乾隆年间初建的主人姓李,南关人士。是一个出了名的大孝子,考取功名后为其母起房盖屋。后人经营不善或另有其因在大清同治年间转让给西街人郭氏,传承至今。

随着忻州老城改造工程的开始,古民居是难以复制和再生的资源,不久的将来郭氏经典老宅的重修指日可待,定会为忻州旅游再放光彩。

大门砖饰

大门砖饰

大门砖饰

砖饰

门簪 福

门簪 禄

门簪 寿

大漆描金家具

狮子砖雕

耳房

文章来源:秀容在线

编辑:胡钰程

【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公益性分享,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分享或侵权,请及时通过微信回复,我们将及时回应或删除。

2.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