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慧寺摩崖造像

梵慧寺摩崖造像

梵慧寺摩崖造像年代:唐 类别:石窟寺及石刻 公布时间:2012年8月15日 地址:安居区石洞镇高滩村简介:梵慧寺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高滩河村和尚坡南麓,始建于唐代,现有32龛造像及石刻碑记,共有造像数百余尊,题记5通,凿刻于南北长280米、高5米的崖壁上,梵慧寺摩崖造像,梵慧寺摩崖造像简介,梵慧寺摩崖造像-遂宁市安居区梵慧寺摩崖造像旅游指南

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概况

山西是石窟寺、摩崖造像保存较多的省份,共发现283处,石刻及造像碑遍及全省各地。

西石窟寺的开凿始于北魏,至唐代时达到极盛,宋、元、明、清历代也均有开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石窟造像艺术序列,呈现出自公元5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清晰脉络。北朝时期的大型石窟多以皇家的实力兴造,小型的窟龛和造像则多为民间和地方所造,遍及当时佛教的流行区域。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晋北、太原晋中吕梁和晋东南,以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为代表。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武州山,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年间,主要洞窟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分东、中、西三区,现存洞窟45个,附属窟龛207个,造像5.1万余尊。雕造技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以来石雕艺术的优秀传统,创造出云冈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到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进而影响了敦煌北魏石窟,对隋唐以后中国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窟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龙山石窟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东魏石窟为一组形制相同的双窟,窟平面方形,三壁三龛式,窟顶雕有大莲花和飞天,人物造型秀骨清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北齐时期的洞窟前均雕凿仿木结构形式的前廊,造像也一改北魏、东魏时期的清像秀骨风格,而注重人物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此外分布于晋中和晋东南等地的北朝中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大多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期间,对于研究北朝石窟的发展演变和传播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的石窟大多分布在北朝佛教信仰的区域内,在山西共发现87处,主要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和晋东南地区。太原天龙山石窟是唐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天龙山唐代石窟共15窟,西峰第9窟为唐代诸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天龙山石窟的中心。造像神态安详,装饰华丽,尤其是菩萨娴娜多姿的造型,代表了盛唐艺术的典型特征,学界称为“天龙山样式”。

宋元时期山西保存的石窟有30多处,规模一般较小。较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太原龙山石窟、交口千佛洞石窟及清徐香岩寺交城石佛窟龛。太原龙山石窟,为国内稀有的道教石窟,开凿于金元之际,由道教全真派道人宋德方主持开凿,现共存9窟,有三清、天尊及玄门列祖等石雕造像65尊,技法较多继承了传统雕造艺术,具有庄重浑厚的风格。

明清时期,开凿石窟的活动在全国已很少,但山西仍在继续,为石窟艺术写下了精彩的尾声。明清石窟和造像主要分布在临汾和晋东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有平顺金灯寺石窟平定冠山明代夫子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开凿于明嘉靖、隆庆及万历年间,共存大小洞窟14个,其中最大的为水陆殿,窟内四壁雕刻连续的水陆道场浮雕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冠山的夫子洞是一座罕见的儒教石窟,开凿于明嘉靖年间,共3窟。主窟内雕有孔子及弟子颜回、曾子像及石案1方,雕像神情凝重,手法朴素洗练。

山西境内保存汉代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造像和石刻也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门峡栈道题刻、中条山东汉铜矿题刻、和顺蚕儿崖造像、孟县千佛崖造像、祁县石佛崖造像、霍州千佛崖造像及吉县挂甲山摩崖石刻等,佛教造像风格与同期的石窟寺造像相似。

境内发现的造像碑及石雕像以北魏、北齐及隋唐最多,分布于全省各地。造像碑以雕刻石像为主,大多以佛教和道教为题材,铭刻内容多为造像发愿文、造像者的官职、籍贯和姓名,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宗教史的重要史料。著名的有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石刻造像,高平博物馆馆藏千佛造像碑,陵川千佛造像碑等。北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大兴佛法,修建寺庙,许多优秀的石雕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保存于后代的寺院中。北魏早期的石雕像,装饰朴素,手法洗练,造型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北魏晚期至北齐时期的石雕像逐渐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相结合,成为地道的中国雕刻艺术。隋唐时期的石雕更注重人体结构的比例,人物形象丰满,形神兼备,具有盛唐艺术的风范。

(原载: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第18-19页,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2月;标题为网编所加)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图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第88、89页)

补记:我们对“二普”、“三普”数据以及相关调查简报、报告等进行了初步统计,山西全省已经记录或报道的石窟和摩崖造像不少于425处,其中石窟239处,摩崖造像186处。根据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掌握的情况,还有大量石窟和摩崖造像未被记录和报道,面临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破坏风险,进行全省范围的石窟和摩崖造像普查并采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石刻分布图

(山西省文物局编:《山西文物地图集: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总汇(光盘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11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朝考古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如翚斯飞——山西唐代建筑上的斗拱

昔阳北魏石马寺——小形摩崖造像

山西昔阳西南石马村,有座石马寺,是一座石刻造像与庙堂建筑相结合的佛教寺宇。

石马寺原称石佛寺,后因寺前雕刻石马一对,改称今名。附近群峰环抱,清泉绕流,自然环境优美。

石刻造像雕在一块高17米、东西长16米、南北宽15米的巨石四周和附近30多米高的石崖上,属于摩崖石刻

据题记和碑文所载,石马寺始建于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隋、唐时期继续镌造。宋代在石崖四周随其广狭兴建殿阁,形成寺院,佛殿、楼阁、廊庑、禅堂齐备。现存石刻造像千尊左右,大者5米高,小者5厘米,高在1米以上者六十六尊。其中魏、齐造像约占百分之七十,余为隋、唐作品。

魏、齐造像主要是佛像、力士、菩萨、胁侍及供养人等。肉髻磨光,面相削瘦,宽衣缚带,肩胛狭窄。隋、唐造像主要是弥陀观音、十六尊者等,佛像面形丰满,肩披袈裟,菩萨头戴高冠,腰束裙带,披帛垂肩。其中观音菩萨侧身坐像比例适度,姿态自如,雕工最佳。

窟前木构建筑有大佛殿,是元代建筑,观音阁建于明代,子孙殿、东南窟廊、钟鼓楼、伽蓝殿、山亭等均为清代以后建筑。形制或六角攒尖,各因其地形与造像需要而设置。

在小形摩崖造像中依崖建寺宇者,石马寺是稀有之例。

来源:作家恩出

我爱蒲江•每周一宝——大佛寺摩崖造像

大佛寺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梨山村之长秋山南麓。据其造像风格,断代为唐代至清代摩崖造像,大多造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清代《蒲江县志卷二·方外·寺观》记载:“大佛寺,县东十里,石崖上大佛一尊,高丈余,前有石池,终岁不竭。”大佛寺摩崖造像1-22号龛,系一环首方碑,高1.27米、宽0.43米,文字漫没。这通龛碑应该是记述大佛寺历史的最确切材料,可惜文字不存。故而,大佛寺营建于何时,今已不可考。以摩崖造像时代推之,当于唐代兴建。

清代《蒲江县志》关于大佛寺的记载

大佛寺摩崖造像,现存17龛,303尊。该造像主要分布于大佛寺后南北走向长100米、宽5米、距地高10米的白砂石山崖上,可分为两个区域,一为崖壁东部的大佛区,另一处为崖壁西部千佛崖

大佛区造像4龛,均坐南向北,1、2号龛的时代大约在唐,3号龛未刻成,4号龛为清代造像。

1号龛,系马蹄形大佛龛,龛下方设高台。龛中造一尊弥勒佛像,高5.25米、肩宽1.62米、头高1.15米、胸厚0.56米。佛像倚坐即善跏趺坐于高台上,身体端坐,两脚自然下垂。螺髻,面相丰圆,披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抚膝,右手上举,手心向外,小指、无名指下屈,余三指并拢上指,施说法印。大佛龛左右后壁续刻23小龛,计左壁11龛,右壁12龛。

1号龛弥勒佛造像

1号龛右侧造像

1号龛左侧造像

2号龛,系外方内圆双重龛,外龛高1.1米、宽0.96米、深0.32米。龛中造一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后壁浮雕天龙八部造像。第一层台阶龛上左右侧各蹲伏一狮,第二层台阶正中刻一只鸟。内龛外左侧雕一座经幢,右侧刻一座七级方塔,内塑坐像一尊。

3号龛,初坯,未刻成。

4号龛,系双层方龛,内龛高0.82米、宽0.61米、深0.13米。龛内雕坐像一尊,龛楣刻“慈航普度”,龛左竖刻“西湖三月景”,右刻“南海一枝春”。该龛为清代造像。

4号龛造像

千佛崖造像13龛,编为5-17号,龛像均坐东向西,时代大约为唐代,造像题材主要为弥勒坐像,地藏立佛,观音立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等。

其中,12号龛造像极为独特。该龛,系双层龛,高1.5米、宽1.32米、深0.32米。龛内周壁刻6排52尊佛像坐于带茎仰莲台上,中间雕阿弥陀佛立像,合为53佛。龛口上方左右侧各刻1尊像立于云端。龛口左侧雕菩萨像1尊立于云端,左手下垂提瓶,举右手扬物。龛口右侧雕弟子立像1尊,头残。

12号龛造像

千佛崖造像(局部)

蒲江大佛寺摩崖造像,最为世人所关注者,为那尊高达5米的弥勒佛像。

李良先生《四川石窟、摩崖造像综述》认为,唐代四川佛教石刻造像“为全国盛唐以后各省石窟、造像之冠”。并且,这时的佛教造像走的还是“巨无霸”路线,据蜀石先生统计,高达10米以上的石刻佛教造像就有17处之多。当然,其中最具代表者是高达71米的乐山大佛

只有5米身高的蒲江大佛,排列在这些大佛面前,就如同进入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大人国世界。然而,等而量之,人们惊讶地发现蒲江大佛宛如一尊“缩量版”的乐山大佛

蒲江大佛与乐山大佛,开凿时间均为唐代,其造像丰满圆润,充分体现唐代时尚。从造像手法而言,两尊大佛皆为倚坐说法印佛像,其共同点有四:弥勒佛造像、双手说法印、装饰宝座、垂双足坐。

蒲江大佛与乐山大佛

大佛寺大佛在蒲江知名度很高,民间相传:弥勒佛云游天下,见长秋山很有灵气,于是席地而坐,大修其行,化为“和尚山”,其座下二十四个弟子变成二十四个山头。

大佛之侧有白蟹井,盖清代县志记载之“石池”,乡人呼之曰“爬海井”。井中有一种少见的白色螃蟹,周身洁白银光闪闪逗人喜爱。据说,这口井原来是座银窖,井里的白螃蟹是银元宝变化的。相传,大佛寺的法昌和尚贪财,一次将化缘的银子藏在地窖,准备回家买地。当他挖开地窖时,惊讶发现银子化成一池清水,爬出来一堆白螃蟹,张牙舞爪瞪着法昌,还活生生夹断他的五个指头。有好事者,编打油诗一首:“贪心和尚贪银子,一窖元宝化成水。正经和尚念假经,爬海夹断五手指。”

大概,千年来被大佛仙气所感,此井之白蟹名声很大。2002年,《北京晚报》刊文“奇禽怪蟹齐聚成都大佛寺”,一时蒲江大佛寺与白爬海之名,成为京城侃爷们茶余饭后大呼神奇怪诞之谈资。

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蒲江大佛寺摩崖造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亭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