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

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

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于2009年落成,包括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1935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经过激战,一举攻克川北军事要塞剑门关,红军血战剑门关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是红四方面军的著名战列之一。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

剑门关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关隘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

剑门关景区位于剑阁县城南10公里处,原称剑阁,为蜀北屏障、两川咽喉,是古剑门蜀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也是剑门蜀道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和剑门关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

剑门关地处数百里大剑山中段的一个缺口,七十二峰形若利剑,俨然一道天然屏障。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这里曾发生过一百余次战争、十多位帝王莅临并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近四千幅作品。当年蜀将姜维凭借天险,曾拒魏军十万之师于关外。现存诸葛亮建关的遗址,古老的寺庙,珍贵的碑刻以及著名的剑门四景(剑门细雨、梁山松涛、夕照绝壁、雪染翠云)和剑门四奇(姜维石像、千年紫荆、松柏长青、剑山石笋)。

景点位置

四川省剑阁县境内

红色印记丨六盘水革命遗址: 红二军团北门战斗遗址

六盘水革命遗址: 红二军团北门战斗遗址

北门远景。

红二军团北门战斗遗址位于盘州市双凤镇一街,属于原普安卫城四门之一,至今已有600余年。

北门为古城四门之冠,建造宏伟,气势巍峨,是古城的象征和建城的历史见证,至今尚存长1100米、高1.2米至5米、厚0.6米的一段古城垣。北门洞为半圆拱,高5.5米,拱跨5.87米,进深23.8米。入北门洞2.9米处,有竖创横槽,宽2.6米,深0.6米。城垣均为料石砌成,格外坚固。门洞城台高9.9米,宽39.6米,上遗城垛24道。

1936年3月28日晨,红二军团从盘县土城出发,经江上关口、两河,下午2时左右,到达县城北面约3公里左右的云南坡。红二军团四师师长卢冬生根据盘县县城敌人的防守情况,作出攻城部署。此时,国民党守卫北门的是县长罗佩荣手下约100名保安队。卢冬生将攻城部队分为三路,其中一路红军走四里牌、云南街,从正面直接进攻北门。当进攻凤山的红军首先攻下西门碉堡后,北门的保安队一看县城的制高点凤山已被红军占领,知道抵挡不住,于是胡乱放了几枪,便仓惶向沙沟方向逃去,红军顺利占领北门。28日下午3点半左右,红军进驻县城。在随后的3天内,红军在城内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军团领导人在武营头召开军委分会会议

2006年6月,普安卫城垣及北门鼓楼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六盘水日报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总监制:彭绍良 赵芳

终审:曾杰

编审:江弢

编辑:李高阳

贵州红色记忆 |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贵州红色记忆

来源: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汇川区板桥镇北10公里与桐梓县交界处,距遵义市市区约50公里。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亦称娄关,关口处于大娄山山脉主峰。娄山关是川黔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占领遵义后,一部继续北进,攻克娄山关,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遵义会议后,红军准备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因军情突变,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遵义,于2月24日攻占桐梓县城。25日再战娄山关,清晨,在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下,红3军团13团在彭雪枫团长率领下,由关北向娄山关发起猛烈的进攻,守敌黔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且战且退,并抢占关口东侧制高点金山带,负隅顽抗。我进攻部队在地形不利的条件下,发起了强攻,从敌军的手中夺得点金山,守敌乘我军未站稳脚跟,组织了强大火力,疯狂反扑,又夺回点金山。红军组织了5次冲锋,与守敌激战在点金山至大尖山一带的山梁上,经过反复争夺,激战一天,终于在黄昏前攻下点金山、大尖山,控制了关口。此战,红军歼灭和击溃黔军3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也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为此毛泽东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诗词一首。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现有毛泽东词碑、小尖山红军战斗遗址、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娄山关红军战斗陈列馆、摩崖石刻、娄山关古碑等战斗遗址文物和纪念性建筑物。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党史教育基地、贵州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贵州省廉政教育基地等。

代县红色景点:雁门关伏击战遗址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位于忻州代县雁门关乡黑石头沟村附近,在西陉关南2.5公里,南距代县城20公里。该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长200 米,现留存有被炸毁的大桥墩,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7 年10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二战区组织的忻口会战,八路军 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奉命调358旅716团,由贺炳炎团长和廖汉生政委亲自指挥,于10月18日和21日在雁门关两次设伏,共歼灭日军约300人,击毁汽车数十辆,一度截断了代县至忻口村间的交通,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战役。雁门关伏击战,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打的又一个较大的胜仗。

近期热门阅读

敬读忻州:这里的故事讲给你听

仰读忻州:那山,这山

悦读忻州:诗里诗外情正浓

品读忻州:怎一个“宜”字了得

忻州古城:好一幅家山归梦图

再读忻州 年轮不朽 这里有戏

读懂忻州:梦想正在起飞

【文明城市巡礼】老城不老 新城创新

特大喜讯!忻州市、静乐县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郑连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让文明成为忻州亮丽名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