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峡栈道

明月峡栈道

嘉陵江上游广元段的明月峡栈道,是古蜀道的著名遗址——古栈道遗址。位于朝天区境内,嘉陵水穿峡而过,上有纤夫乌道,先秦栈道,战国中期的金牛驿道等各个不同时期的道路交通遗迹,还有本世纪三十年开山凿路形成的川陕汽车道,夹江并行的宝成复线和国道108线高等级公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道路交通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是中国古今道路交通最集中,时间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故被誉为“中国古今道路博物馆”,具有很高的考查研究价值。

保护范围:东至朝天关关口(含古今牛驿道、朝天关);南至常家沟;西至宝成线路基;北至明月峡地名碑北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朝天关关口东500米;南至常家沟以原108线为中心,向东延500米处,向西延至嘉陵江;西至火焰山山顶;北以明月峡地名碑往北200米,以原108线为中心,向东至朝天岭外延500米,向西延至嘉陵江。

明月峡古栈道游玩攻略 明月峡栈道多长

1. 明月峡栈道多长

广元最为著名的古镇是昭化古镇,也称作昭化古城,古称葭萌。古城位于白龙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汇处,嘉陵江水在此回了一个大弯,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自然奇观之美誉。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遗址、遗迹众多。

广元青川县的大山深处有一座古城-清溪古城,或者叫清溪古镇,这里曾是入川的重要隘口,阴平古道上的重镇,唐家河穿流而过,古城保留有完整的古瓮城。回民街、古城墙、清真寺,还有千百年的大树,灿烂的阳光,湛蓝的天空,悠闲的人们,这就是清溪。

在剑门关前也有一座古镇-剑门关古镇,也是剑门关的南门,其实是一座新修的古镇,主街两边是以白色和褐红色为基调的一水的仿古建筑,连政府机关都不例外,看上去颇为整齐别致,很有味道,来剑门关住在这里更有味道。古镇的剑门豆腐宴闻名遐迩,一定不能错过。

在广元大山深处有一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镇-柏林古镇,它是国家4A级景区,一条大河穿镇而过,背靠柏林湖湿地公园,曾被誉为四川最美古村落,有一片隐匿在群山古树之间的老建筑,堪称川北民居的活标本。

2.广元周边有哪些古镇景点

广元市的景点很多,最主要的有:

①利州区(即市城区):天台山、湿地公园、千佛崖、皇泽寺、凤凰山、红军文化公园、民俗文化村;

②剑阁县:觉苑寺、鹤鸣山、栏马墙、翠云湖、翠云廊、剑门关景区;

③苍溪县:红军渡景区(含西武当)、云台观、梨博园、陵江寺、青山观、观音寺、三井现代农业园区;

④旺苍县:苍王峡、鼓城山、七里峡、红军城、木门寺红四方面军军事会议旧址;

⑤青川县:地震博物馆、智慧岛(教育园区)、唐家河、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⑥朝天区:雪溪洞、明明峡、曾家山、水磨沟、中子乾河人家;

⑦元坝区:平乐寺、昭化古城、大朝驿、云台山、红军山、紫云湖。

3.广元市古镇有哪些地方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北大门,其高铁站位于广元市城区,周边旅游景区较多,最近的有皇泽寺,其中有女皇武则天相关的旅游景点,外地游客可以去看看。另外还有千佛崖、昭化古城、剑门关、翠云廊等等景区,都值得一看,当然要看看具体的时间安排,可以随意安排,都是不错的选择。

4.四川广元古镇排名

绵阳古镇有绵阳龙门古镇、郪江古镇、新桥镇、古城镇、昭化古镇等。

郪江古镇距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城南47公里,南临郪江,东滨锦江,郪江古镇就建于两江汇合处。

新桥镇位于绵阳科技城东北部,芙蓉溪中游,属浅丘地貌,距离城中心9公里。

古城镇,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管辖,位于平武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15公里。

龙门古镇,地处涪城区龙门镇,距绵阳10公⾥。

昭化古镇是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下辖镇,位于四川广元市以南20公里处,嘉陵江与白龙江的汇合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

5.广元的古镇叫什么名字

广元市有四县三区,包扩旺苍县、苍溪县、剑阁县、青川县四县,利州区、朝天区、昭化区三区。

在建市初期市中区是原来的广元县,由于发展的需要,将市中区划分为三个区,利州区是原广元县时的主城区,北路为朝天区包扩原朝天、中子、曾家、羊模镇,南路为元坝区,后改名为昭化区。

6.广元市的古镇都有哪些

广元是川北。因为广元地处四川盆地北部,与陕西省的汉中市,甘肃省的陇南市接壤,背靠秦岭,属于山区地带。广元是一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城区内有皇泽寺,是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还有千佛崖。离城不远的地方还有古栈道明月峡。总之,是一个非常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只不过是消费水平不低。

2. 明月峡古栈道的古诗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出处:李白《渡荆门送别》

释义: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2、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出处:陈子昂《渡荆门望楚》

释义:过尽了巴国的山山水水,荆门在濛濛烟雾中敞开。

3、江上挂帆明月峡,云间谒帝紫微宫。

出处:欧阳修《送前巫山宰吴殿丞》

释义:江面上的船帆高高挂着,穿过了明月峡,前往紫微宫去拜访住在这云水间的帝王。

4、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出处:《过西陵峡》 郭沫若

释义:从峡谷中穿过,顿时光芒直射,山川平稳水面辽阔。

5、红树枝头悬日影,碧沙涧里隔尘埃。

出处:《三月三日登鸣凤山》 向儒道

释义:红树枝头隐隐约约挂着太阳的影子,细沙中藏着尘埃。

3. 明月峡古栈道图片

1、益州

九寨沟,坐标695,81

明月峡栈道,坐标698,155

2、幽州

楼桑村,坐标93,1074

3、青州

巨淀湖,坐标780,1352

4、并州

黄河,坐标564,674

恒山,坐标112,830

5、司隶

白马寺,坐标729,724

嵩山,坐标735,707

6、豫州

义门寺,坐标1030,926

霸陵桥,坐标907,815

7、冀州

铜雀三台,坐标365,1024

界河,坐标326,1461

8、徐州

破釜塘,坐标1159,1266

淮水,坐标1172,1320

长江,坐标1294,1321

9、荆州

长板桥,坐标1146,661

岳阳楼,坐标1089,709

云梦,坐标1080,714

黄鹤楼,坐标1064,739

武王城,坐标1055,698

武陵源,坐标1144,319

隆中,坐标971,544

檀溪,坐标1020,535

10、扬州

教弩台,坐标1171,902

郁水,坐标1453,520

震泽,坐标1351,1109

彭泽,坐标1215,685

11、雍州

华山,坐标661,14

郑国渠,坐标623,353

4. 明月峡古栈道简介

雪溪洞峡谷漂流,沿潜溪河而建,全长约6公里,漂流时间1-2个小时,河岸两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植物繁多,河石造型奇特,气候凉爽怡人。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是雪溪洞峡谷漂流的真实写照,这里朝有先秦栈道相迎,夕有清风明月作伴。峡谷漂流,上起雪溪洞,下接明月峡,漂流河道蜿蜒、水急滩多,两岸山峦叠翠、风光秀丽,游客既能体验喀斯特地貌的别样刺激,又能感受到大自然原生态的自在清凉。

5. 明月峡的先秦栈道

明月峡先秦古栈道遗址是嘉陵云栈和古金牛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畅通于先秦(公元前316年),利用于三国,修葺于两晋...

6. 游明月峡古栈道有感

金牛道乃古蜀道的主干线,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蜀栈、南栈。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古老故事。

金牛道的具体线路是:从汉中经勉县西南金牛驿,南折入五丁峡至宁强县,再转西南经牢固关和黄坝驿,进入四川广元的棋盘关,此后再经明月峡、五里峡和石柜驿,以及嘉陵江绝壁上的飞阁栈道后渡嘉陵江至要塞昭化,经牛头山,过剑门关,再经翠云廊和梓潼大庙,入绵阳后到达成都金牛坝。

此路全程共约600余公里。这既是古蜀道的主体,也是后来修建的川陕公路的基础,同时,它还是狭义蜀道的最核心部分。

7. 明月峡古 道

阳平关,葭萌关,涪关,绵竹关,四大关。阳平关是汉中以北的,而绵竹关是最靠近成都的。提起蜀道,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李白的诗篇《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讲述了蜀道开凿的历史故事,使险奇的蜀道闻名于天下。  所谓“蜀道”,是指古代从中原通往巴蜀(由秦通蜀)的道路,其中主要是开辟于悬崖绝壁之间的多段栈道,史籍称之为“栈道千里,通于蜀汉”。陕西汉中以北为蜀道北段,主要有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从汉中到成都为蜀道的南段,主要有金牛道(亦称石牛道)、嘉陵故道、白水道、阴平道等。而涪县(绵阳)就在金牛道和阴平道交汇处。  蜀道上栈多、关多、名胜和故事多。  栈道是中国古代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形式:在峭壁或河岸上隔一定的距离开凿石孔,在石孔上横向插入一根根大木梁,并在其下的山崖河谷上凿洞,插立竖木作横梁的支柱,然后在木梁上铺木板,形成凌空的道路,通行人马。有的栈道还在外侧设扶栏,在上面盖顶棚,如悬崖上的一层楼阁,因而栈道又被称为阁道。它依附悬崖峭壁,云缠雾绕;凌踞于急流湍河,十分险峻,历代将蜀道名之曰“飞阁”“云栈”,形容为“栈道连云”。千里蜀道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样,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勤劳的见证和智慧的象征。  蜀道又多关隘,可谓险上设险,画龙点睛。  成都是蜀道的终点(今仍有金牛、金牛区的地名),从成都北至汉中,有绵竹关、白马关、涪关、瓦口关、剑门关、白水关、葭萌关、天雄关、飞仙关、朝天关、阳平关、七盘关等。  首先是绵竹关(今黄许),地处川西平原的北部尽头,临近山区。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入川,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在蜀汉最后一道关口抵御邓艾军,双双战死。成都无险可守,蜀汉灭亡。  白马关,又名鹿头关。刘备取西北时,军师庞统与刘备换白马在攻关时被刘璋部将张任射死。今有庞统墓、祠和落凤坡,张飞点将台古迹;罗江附近还有张任墓,“孔明定计捉张任”的战场。  涪关,即涪城(绵阳),位于富乐山和大银山之间。刘备取西川,与刘璋涪城会。三国遗迹颇多:富乐山、富乐堂、蒋琬墓祠、营盘嘴(姜维屯兵之处)、旗堡梁(诸葛亮屯兵及操练水军之处,又称涪水诸葛营)、五里堆(张飞屯兵之处)、饮马渡(今双马大桥处),张飞饮马之处……  瓦口关,位于梓潼县城北5公里的古金牛道“陡去平来”送险亭下。张飞领兵至此,关前留有他的两道脚印。  剑门关,在剑阁县北。大剑山七十二峰在此中断,两峰对峙,形成天然狭窄隘口,远眺宛如城门。古道沿线有姜维墓、邓艾父子墓、武侯坡、武侯桥、“翠云廊”、张飞柏、张飞井、阿斗柏等。  葭萌关,以昭化城为关。费祎继蒋琬之后主持蜀汉朝政屯兵于此,设置府邸,被人刺杀后就地安葬;关外鸭浮村有关羽第三子关索之妻在此屯兵筑城,抗击魏将庞会而战死,有鲍三娘墓。  天雄关,位于昭化城外牛头山腰。有关羽庙,实为刘、关、张三人的合祀庙。  七盘关,位于广元北59公里。为古代秦、蜀交界处,金牛道穿关而过。现存“西秦第一关”岩刻,关门遗迹可辨。  朝天关,在广元北25公里朝天镇,古名朝天峡。有老虎嘴、“清风峡”、“明月峡”栈道,地势险要。  阳平关,位于勉县老城东关。诸葛亮北伐曾据守此关。  阴平道上还有白水关、江油关(南坝)。每道关隘都有三国蜀汉悲壮的故事和遗迹。

8. 明月峡古栈道有多长

  苍溪梨博园 白龙湖景区 川陕蜀道遗址 翠云廊 凤凰楼 鼓城山自然保护区 海灯武馆 鹤鸣山 皇泽寺 剑门关 剑门蜀道 觉苑寺 明月峡景区 牛头山 七里峡景区 千佛崖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天台山 阴平古道 昭化古城 昭化古镇  广元白龙湖景区  白龙湖位于青川县和广元市中区境内,距广元市区60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白龙湖是一个即将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宝珠寺电站大坝建成蓄水后,将形成水域面积达62平方公里的湖泊,库容量为26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545米。  白龙湖周山峦叠翠,湖区以阳平半岛为中心,分为各具特色的5个景区,其中湖心区面积14平方公里,水面开阔,湖水碧澄,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翠,山水相映成趣,景色壮观绮丽。此外,还有峡谷和溶洞景观,黄毛峡两岸奇峰突兀,赤壁摩天,飞瀑流泉,蔚为壮观,峡长2000多米。景区内有干龙洞等大小溶洞30余处,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景观丰富。白龙湖区是古代交通要冲,是秦汉时期入蜀古道,著名的金牛道、景谷道和阴平道交汇于此,为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许多古关、古道和文物古迹以及红军长征遗址等。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广元川陕蜀道遗址  栈道一又称阁道,栈阁。在广元市区北45公里朝天镇南北明月峡和清风峡中,濒嘉陵江东岸峭壁上。是古代川陕之间著名蜀道遗迹。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有不少描写,以唐李白的《蜀道难》最脍炙人口。栈道开凿始于先秦,《史记》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历代续有修葺。今阁道已废,岩壁上洞孔犹存。洞分上中下三层排列,中层孔洞用作插木桩,上铺木板以作行道,下层作支撑孔眼,上层用以搭篷蔽雨。每个洞孔约30厘米见方,深50厘米左右。远观栈道,宛若凌空廊阁,故又有云阁之称。  广元剑阁古蜀道(翠云廊)  古蜀道翠云廊,又称“皇柏”、“张飞柏”,是近万株苍翠的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位于四川省广元剑阁县境内,分布在300余里的古驿道上。虽经经千古沧桑,仍然生机盎然。是世界罕见的人工植造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世界奇观,蜀道灵魂。  翠云廊以剑阁县城为中心,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她像绿色巨龙,沿着起伏的山峦,跨越深涧沟壑,蜿蜒曲折,蟠环在剑阁古驿道上。她那雄伟的气势,翠绿的姿态,宏大的体魄,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讴歌,令古往今来的游人倾倒。清代诗人乔钵赞美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中。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阴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剑门路柏”的雅名。  广元凤凰楼  凤凰楼,坐落在广元城中的凤凰山上,高42米,楼阁14层,与凤凰山连成一个整体,远看形似一只凤凰回首。到夜间,楼阁上彩灯通明,又恰似一只闪闪发光的金凤凰。  凤凰楼始建于1988年,1989年建成,主体钢筋水泥浇注,头顶盖金黄色琉璃瓦,每层都有供游览观赏的撩望台四周装有铝合金茶色玻璃窗。她既有古人建筑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建筑富丽华贵的风格。南面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川北名园此第一”;下联云:“天府杰楼却无双”。北面门上的对联是原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所题,上联是:“川 门开”;下联是:“凤凰归来”。楼内每一层都有当今名人的书画作品。登楼观赏,广元全城历历在目,新城老城融为一体。滔滔嘉陵江,潺潺南河水像两条玉带从城中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玲珑别致,五彩缤纷,远处的群山,重峦叠嶂,似龙腾虎跃。古老的皇泽寺、千佛崖,撒播着古代文明,奔驰的列车与现代高科技企业又把现代文明广播人间,登临凤凰楼,无不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凤凰楼不愧为当今造型独特,宏伟壮观的天下名楼。  “凤凰楼”与唐代女皇武则天密切有关。据说,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时,一只凤凰绕房一周,然后向东山飞去。武则天的父亲(时为利州都督)当即便将东山更名为凤凰山。武则天14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因此凤凰楼只修了14层,而且凤头回望南方,象征武则天想念家乡。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武则天执掌朝政42年,故凤凰楼高42米。  凤凰楼虽建于当今,但它已成为广元的独特标记,很快就闻名遐迩,凡到广元的游客,无不以登楼观光为快事。凤凰山,现名“凤凰山公园”,因是武则天的出生之地,历代名人都到此游览。因此,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官宦名仕在这里辟建园林,明清时,这时就有“柏轩”、“相轩”、“会景亭”、“宝峰夜月”等景观,是一历史悠久的名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上更增添了许多新的景点,葱茏翠柏之中,隐藏着许多楼台亭阁,还有供人们游玩的歌舞场、游乐场。到凤凰山公园,登楼观景,游园取乐,是再好不过的地方了。  广元鼓城山自然保护区  鼓城山-七里峡景区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三大景区组成,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属米仓山系西段,为构造侵蚀、溶蚀中的地貌,最高点东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点关口垭河谷海拔880米。 鼓城景区以山景为主体,森林景观、野生动物、地下景观相辅相成;云景气景四时不同,绚丽多彩。鼓城山因山体似鼓而名,四周峭壁如垣,高达150-200以上,山顶宽广平缓,方圆2-3万平方米。主要景观有“云海天鼓”、大红岩“岩壁城堡”、中山包“天然风蚀园林”、塔坝河“花径通幽”、烂坝子野生动物出没地和卡门、大红岩“地下暗河迷宫”等。 七里峡景区以水景为主,峡谷、森林、流水浑然一体,形成了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风韵。这里河谷狭窄,谷中多梯坎断崖,河水天然纯净,清澈晶莹,石头五颜六色,与流水相辉映,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水景。主要景点有万卷峡、叠翠峡珠帘瀑布、珍珠滩、 “别一天”等。白龙宫景区河水翠蓝清澈,平静如镜;山势挺拔高耸,如剑如屏。有白龙宫、黑龙潭、铁佛寺等景点。 鼓城山-七里峡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广元鹤鸣山  鹤鸣山位于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陡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清代建筑的文峰塔矗立其顶,山脊苍松掩映,山间翠柏葱茏。以初唐重建的“重阳亭”为中心,把众多的文物古迹连成一线,历来为“登高览胜”之地。  鹤鸣山又名塔子山,位于川陕公路剑阁县城郊。相传古代常有飞鹤栖鸣于此,道教创始人张陵在此跨鹤仙去而得名。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这里是张陵开创五斗米教的发祥地,是道教胜地中的魁首,被称为“道国仙都”。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鹤鸣山山顶北端的文峰白塔,高21.7 米,六层八面。第一层外围塔柱上雕有蟠龙图案,塔心中央有一块 石,石上雕有太极八卦图案,是川北唯一与道教有关的砖石混建塔。山顶处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数10处,较有名的有道教造像石刻、《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和《大唐中兴颂》石刻,被公认为鹤鸣山石刻“三绝”。就是唐人留下的古代文化佳品。  现山上开辟了鹤鸣山公园,复建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亭、台、楼、阁,1962年在鹤鸣山垦荒造林出土的宋代道教祭祀用品有铜壶、铜瓶、铜醮斗等;还有宋代龙泉窟产的精品“莲瓣纹豆青瓷碗”,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鹤鸣山已成为川北一大名胜。  广元皇泽寺  位于广元市城西一公里的嘉陵江边乌龙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祀庙,寺庙诊山而建,环境幽静,建于北魏晚期。  初唐贞观年间,利州(今广元)都督武士彟曾在寺内开窟造像,其夫人扬氏在寺南之江潭乘舟游玩时感龙孕而生下武则天。则天称帝后,下诏赐寺并刻其真容,寺名“皇泽”,其真容为一石刻金妆像,表现的是武则天晚年时期的形象,至今还保持在寺内,全国唯一。  寺内的摩崖造像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52个窟龛,1200余尊造像,其中以中心柱窟、大佛窟等规模较大,造像精美,是国内同时期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  广元千佛崖  位于广元城北五公里处的嘉陵江东岸的川陕公路上,千佛崖临江而建,颇为壮观,川陕路从其下方通过,形成了江、路、山、佛的有机统一。  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 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碑文记载,全崖造像达"一万 七千有奇"。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 现仅存龛窟400 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 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 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 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 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 窟、清代藏佛洞等。 大云洞居于千佛崖中心位置,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 尊,左右两壁雕有148 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 据说该尊弥勒佛是武则天的化身像。  广元剑门关  剑门关在广元市南45公里处。此处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高入云霄,陡壁断处两山相峙如门,形势险要,是以得名。这里易守难攻 。三国时,蜀将姜维据守此关,魏国大将领十万精锐之师被阻挡在剑门关外,一筹莫展。关口岩壁间仍有"第一关"、"天下雄关"的碑。人们到此仍可远眺剑阁72峰的雄伟气势,想象当年关隘的险峻。新建的剑门关楼,雄踞关口,气势恢宏。附近山峦绵亘,植被葱笼,景色秀丽。  剑门关主峰大剑山,海拔1200米,山顶有建于宋代的古庙——梁山寺,沿途可饱览石门关、石笋峰、穿洞梁、仙女桥、舍生崖等景观。  广元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广元境内,南起梓潼石牛铺,北至广元七盘关,因1000年前诗仙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得以名扬天下。数百里古蜀道上,峰峦叠嶂,峭壁摩云,雄奇险峻,壮丽多姿,构成了川陕交通的一大屏障。如今,更以山高谷深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游客。  古代川北三条蜀道:金牛道、阴平道和米仓道,最重要的 牛道就是剑门蜀道。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  广元觉苑寺  觉苑寺,位于四川省剑阁县西武连镇,距县城43公里,前临西河,川陕公路从寺东北约里许的武侯坡半山腰上通过。  觉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名弘济寺,宋元丰年间赐名觉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毁,明代天顺初年(1457年),僧净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绘制《佛经》于大雄宝殿四壁,更名普济寺;清康熙初年(1662年),殿宇经维修后,复名觉苑寺。  广元明月峡栈道  明月峡栈道开凿年代为战国至宋代,最早的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国内专家称其为“与长城、运河相媲美的三大古代杰出建筑”。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就是对这一险要地势的真实写照。  古栈道遗址所在的明月峡,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栈道、宝成铁道、纤夫道、108国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中国道路交通的“活化石”。正是在这条先秦古栈道上,萧何整修栈道,诸葛亮六出祈山,唐明皇幸蜀,李白壮写《蜀道难》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先后上演,给古栈道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栈道遗址距朝天城区3公里,位于明月峡(又名朝天峡)东岸绝壁上,下临嘉陵江,是古金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栈道孔眼400多个,是遗存孔眼数量最多、分布最科学、保存最完好,最能代表古栈道风貌的古栈道遗址。  广元牛头山  在今四川广元市城北九十里的筹笔乡,为古蜀道重要驿站,因诸葛亮北上伐魏时曾驻此地运筹谋划而得名。  广元阴平古道  《三国志》记载:三国时,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则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邓艾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国。从此留下了阴平古道的历史遗迹。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都,即今甘肃文县的鸪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265公里。与《三国志》所记的七百里阴平道完全一致,因当时是以360步为一里。照此推算,今天的一华里约等于三国时的1.33里,正好相符。  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就只有必要的战争需要才用此道。明代将领付友德曾带兵走过此道,红军长征时,李先念曾副食红军走过此路,后来人民解放军青川时曾走过此道。阴平道上最险要的去处是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行,当年邓艾就是从这里裹毡而下,度守摩天岭直插江油关而灭蜀的。如今岭南已开辟了曲折小道,当地人叫“九倒拐”。  广元七里峡景区  位于广元市旺苍县北部鼓城乡境内,距县城63公里,由鼓城山、七里峡、白龙宫三大景区组成,面积100平方公里。这里属米仓山系西段,为构造侵蚀、溶蚀中的地貌,最高点东鼓城海拔2073米,最低点关口垭河谷海拔880米。  七里峡景区以水景为主,峡谷、森林、流水浑然一体,形成了绚丽多姿、清雅奇幽的独特风韵。这里河谷狭窄,谷中多梯坎断崖,河水天然纯净,清澈晶莹,石头五颜六色,与流水相辉映,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水景。主要景点有万卷 、叠翠峡珠帘瀑布、珍珠滩等。白龙宫景区河水翠蓝清澈,平静如镜;山势挺拔高耸,如剑如屏。有白龙宫、黑龙潭、铁佛寺等景点。  广元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岷山东北麓青川县境内,地处横断山脉北端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没有形成大面积的冰盖,所以很多古老物种得以保存下来。龙门山北段的高山峡谷区,最高峰海拔3837米,相对高差2400多米,地形复杂,峰峦重迭,切割剧烈,北缘的摩天岭海拔达3000米,至西北角大草坪一带,海拔达3837米,谷地一般海拔1500以下,1978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400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000公顷。  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较多。区内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保存完好,植被垂直带谱较为显著。据调查,区内有高等植物3100多种,珍贵树种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鹅掌楸、金钱槭、杜仲等十几种。植被呈典型的垂直分布。在海拔2200-32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和亚高山暗针叶林带,林深竹茂,是大熊猫适宜的栖息和繁殖地。  广元天台山  广元天台山位于四川省广元城西14公里处,地处龙门山与米仓山的交接地带,属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台山因群峰之中兀立出一巨大平台而得名,“天上的玉宇琼台”故曰“天台”,乃龙门山与米仓山交汇地之南麓,纵横26平方公里,一条南北如龙脊的山梁将之一分为二。东为前山,主峰天台,海拔1100米;西叫后山,主峰艮台,海拔1602米。  天台山山峰奇秀,流水优美。幽谷藏曲径,奇石生异花。重峦叠翠,万木峥嵘,天台之上更是生满古柏、苍松。因天台上曾现佛光金莲,故尔山中多佛寺、仙观。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游人如织。松涛夹林浪,柯声伴梵音。释道儒汇聚于一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红花白根青莲叶,三教原本是一家”,这在奇、幽、异、险、翠的天台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广元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的历史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先后叫过葭萌县、汉寿县、晋寿县、益昌县和昭化县。昭化县这一名字从北宋太祖开宝五年,即公元972一直叫到新中国建国之初,后来这里成为昭化区和镇也一直叫昭化。三国演义或三国志里称作葭萌的年代也有五百多年。  它是古驿道上的重要关隘,水陆交通方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千百年来许多重要的战争发生在这里,许多重要人物也曾留连于此。昭化古城还是川北战略要道,著名古城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的昭化古城旁还有“三国重镇”、“古葭萌关”的石碑在那里伫守。昭化在古代时还是一个重要驿站,专门为过往官员、公差提供车马、食宿等。三国时期,昭化古城更是名声大震,三国演义中曾多次提到昭化古城,多场战争也在此发生。张飞夜战马超,老 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败牛头山的故事,蜀国大将军病死昭化并葬于昭化等等都发生在这里。张飞夜战马超的战神坝、姜维固守的牛头山寨和姜维井至今还保存着历史的风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昭化品读“兴于葭萌,灭于剑门”三国蜀汉兴亡史总让人唏嘘慨叹……

9. 明月峡火烧栈道

一、秦岭四道

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是古代的两大天府之国,古人往返于长安与成都之间,需要跨越两座大山:秦岭和大巴山。其中第一步便是跨越秦岭抵达汉中,跨越秦岭只能走四条山间小道:故道,褒斜道,傥骆道, 午道。

故道,其大部分线路是顺嘉陵江河谷而行,秦时在此设立有故道县,因此得名故道。又因故道北边入山口在陈仓县境内,所以又名陈仓道。故道从陈仓(今宝鸡)出发先向西南出大散关抵达凤县,后在凤县沿河谷向西南至略阳,最后抵达汉中。故道路程最长,但也较为平坦,成为出入蜀地的主要道路之一。刘邦从汉中回到关中便是走的故道。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7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入蜀地汉中。后刘邦采取韩信的计策从陈仓道回到关中,并夺取关中与项羽争霸,这就是“暗度陈仓”的故事。后来唐玄宗入蜀也是走的故道。安史之乱爆发后,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入蜀避难。《旧唐书》记载:“辛丑,发扶风郡,是夕,次陈仓。壬寅,次散关……丙午,次河池郡。”从陈仓出发,到达大散关,到河池郡,而河池郡就是凤县。

(唐)李思训《明皇幸蜀图》

褒斜道,又名斜谷道,是一条沿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的两条河谷的通行道路。因其北入口在眉县境内的斜谷口,其南出口在汉中境内的褒谷,所以称为褒斜道。褒斜道多险谷陡崖,地势也较为险要,但路程较短。《华阳国志》记载:“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纣,蜀亦从行。《史记》:周贞王之十八年,秦厉公城南郑。此谷道之通久矣”,可见褒斜道的开辟时间很早。周幽王时期的褒姒出自褒国,褒国就在褒水河谷之中。

褒斜道栈道

褒斜道修有沿山的栈道,但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烧毁,多次重建。汉武帝时期从长安到蜀地,一般走故道,但故道路程太远,极不方便。于是张汤向汉武帝建议重修褒斜栈道,汉武帝采纳张汤的建议,“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

傥骆道,因其南入口位于汉中洋县境内的傥水河口,其北入口位于周至县境内的骆峪而得名。傥骆道山路距离最少,但也最险峻。傥骆道靠近秦岭主峰,途中需要翻越多座分水岭。傥骆道在三国时期全面疏通,成为重要的军事通道。三国时期,曹爽伐蜀(224年)和姜维伐魏(257年)两次大型战役,都是走的这条道路。

傥骆道栈道

唐朝傥骆道成为官道,是官员升迁调转、述职的主要道路。杜甫带领全家逃难去成都,就是走的傥骆道。杜甫在《三绝句》中写道:“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记述的就是行路的艰辛。

子午道,从长安南门出发,由南部的子午谷入山,翻越秦岭,经宁陕、洋县抵达汉中。古人将正北称为子,正南称为午,子午道从长安出发的一段为南北走向,所以称为子午道。子午道可以直通长安,所以常常被作为前往长安的快速通道。刘邦入汉中就是走的子午道,并烧毁子午栈道,迷惑项羽。后来子午道重新疏通,是到了西汉时期。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重新疏通子午道。《汉书》记载:“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

子午道栈道

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子午道,以险峻难行著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想带奇兵一万走子午道直达长安,拿下关中地区,最后没被诸葛亮采用而作罢。同时期还有魏国曹真伐蜀,走子午道,后因大雨连绵,栈道断绝而撤军。可见子午道确实不好走。

二、金牛道

翻过秦岭,抵达汉中,下一步便是突破大巴山,到达成都。有一条路可直达成都,那便是金牛道。

金牛道,南起成都,北止于广元七盘关,是直达成都的快速通道。金牛道 名石牛道,因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得名。故事是说秦惠文王时,命人刻五头石牛,把金子放在其尾巴下面,向蜀王说石牛能够产出金子,并想送给蜀王。蜀王于是派遣五位壮士开辟道路(故事出自《水经注》引来敏《本蜀论》)。据《华阳国志》记载,秦国张仪、司马错灭蜀的时候,走的便是这条金牛道。

明月峡栈道

金牛道上有一处险地,名为明月峡。古人想要连通金牛道,就必须想办法通过明月峡。据说明月峡因古人月夜过峡,可以看到江月辉映的景象而得名。又因唐玄宗曾来此避难,当地官员在此朝见,故又称朝天峡。明月峡是嘉陵江在秦巴山地之间切出的一条峡谷,十分险峻。但后来古蜀先民循水而行,随行就势,开山凿洞,插木成栈,沿嘉陵江筑成千里蜀道,使四川盆地能有对外交往的道路。明月峡被称为蜀道的咽喉,是连接南北,出川入川的唯一通道。

剑门关

在金牛道上,最险要的地方便是剑门关,剑门关也是由汉中入蜀的必经之路。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阁道,以通蜀汉,于此立于剑门关。”剑门关两侧大小剑山绵延数百里,陡峭的巨大山石,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在一道狭窄的裂缝中,剑门关就矗立在其中。李白诗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门关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在历史上从未被来犯者正面攻破。

三、其他蜀道

除了前面这五条道路之外,联通蜀地的道路还有几条小路。比如阴平道,这条路起于阴平郡,经甘肃陇南,翻越青川摩天岭,经阴平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三国末年邓艾灭蜀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小道。

阴平道

米仓道,起于汉中南郑,翻越大、小巴山,经过米仓山进入蜀地南江县境,最后到达巴中。因其过米仓山而得名。

荔枝道,又称洋巴道、间道。其因唐玄宗专为杨贵妃送荔枝开辟而得名。荔枝道自四川涪州可直通长安,途中经过西乡子午镇到子午道。杜牧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蹚古道,为茶马古道中的陕康藏茶马古道,又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是古代贩茶陕西茶商到西南边疆进行茶马互市的重要道路。在蜀地的一段又叫川藏茶马古道,其从茶产地雅安出发,经康定,向西到西藏拉萨,最后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等国,成为一条国际性的商路。

张骞像

张骞通西域,回国后向汉武帝说:“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汉武帝问原因,张骞用大夏国人的话回答:“大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同时张骞认为,大夏在大汉的西南处一万二千里,身毒国又在大夏的东南边几千里,身毒国有蜀地的物品,是因为其离蜀地不远。身毒国就是古代的印度地区。与西南地区接壤,其中可见西南丝绸之路在国际商贸中的作用。

文史君说:

李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看起来蜀道的确是很难,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横亘着秦岭、大巴山两座大山。陡峭的山崖,狭窄的山道,蜿蜒崎岖的山路,还有那时不时毁坏的栈道,都使进出蜀地的道路变的艰难,甚至是危险。但事实上蜀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蜀地先民在崇山峻岭之间开辟出了一条又一条的蜀道。或许因为地理因素,交通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是在先民们智慧与不懈的努力下,这些地理因素限制不了经济的往来,更限制不了文化的交流。蜀道难,但从来没难住人心。

10. 明月山栈道多 公里

宜春明月山索道2公里。

江西明月山·青云栈道·位于赣西中部宜春市中心城西南15公里处,旅游区面积104平方公里。景区由12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小山峰组成,主峰太平山海拔1735.6米。明月山还是佛教发源地之一。中国佛教禅宗的五大宗派之一沩仰宗就发源于此。

明月峡上古栈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罗倩

明月峡古栈道。钟卫东

四川广元朝天区,山清水秀,风清月明。

嘉陵江西陵峡东段便是明月峡,峡谷形如一钩弯月,夜晚过峡,月悬西山,江月辉映,蔚为壮观,故而得名。

峡中白浪汹涌,一泻千里。明月峡与朝天区北面的清风峡遥相呼应,形成“二峡夹一镇”的天堑式地理格局,素有“清风明月拱朝天”之美誉。

走进明月峡,与2300多年的历史撞了个满怀,猝不及防。历朝历代,多少人在这峡谷进进出出、来来往往。

那些关于爱恨、情仇、悲悯、战争、和平的故事,如水滴汇集成江流,或奔涌、或平静、或泛起涟漪,在历史与现实交错中时隐时现。

明月峡不长,两公里,却绝壁如削、嵯峨似剑。“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峡,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山岭戟空,谷深壑暗,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拓展这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费尽周折。明月峡偏偏又处于咽喉位置,是沟通南北的唯一通道。凌空接天,穿云破雾的明月峡先秦栈道也就应运而生了。

栈道搭建在江边的断崖绝壁之上,是金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蜀道的核心地段。它连接的是中国历史金戈铁马、平仄起伏的进程与朝代更迭,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无数次的修葺、补建,伴着锤敲錾凿的音韵,云栈延绵至今。现在,脚下这栈道是依古时技艺复建的,清幽复古、木香荡漾,呼应着过往的岁月。历史的气息从山体的石缝中渗出来,从一棵老树上生长出来,从江河的水滴里蒸发出来。

沿鸟道而上,在峻岭陡峰之顶,有一条平行于古栈驿道,建于南北朝唐朝时,被拓宽成六尺驿道,为取土石削高坡筑成的碥道。设有朝天关,南来北往,高高的关岭之上渐渐形成了一条繁华小街。茶楼驿馆、商店庙宇、民房兵营……应有尽有,称之为“北门天街”。

行至栈阁廊庑一角,一豁口下的乱石丛中,隐约出一条嶙峋纤夫小道,向嘉陵江边蜿蜒着。磐石上,纤绳摩擦出的长条形的凹槽依稀可辨。那些我们永远不知道姓甚名谁的纤夫,风里来雨里去,成年累月,汗浸盐渍,用肩胛骨紧咬纤绳……号子声声,响在耳畔。嘉陵号子在,嘉陵魂便在。

嘉陵江穿越千山万壑,一路浩浩汤汤,行至朝天,巍峨大山不断逼仄,以至于江面仅百米,蜿蜒湍急。后来,水路渐被取代,大巴口大桥的建成让摆渡过江也成为了历史。这嘉陵水道跻身于明月峡交通群落之中,化作了湿漉漉的星辰。

在明月峡的绝壁上,有一处状如老虎嘴的凹形恶道,人们称之为“老虎嘴”。20世纪30年代,开修川陕公路时试图绕过明月峡另寻他途,但都失败,不得不沿古栈道上方崖壁,用开山机凿出了一条凹槽式的道路通过峡谷。

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从来都是中国人的智慧,新的川陕高速公路从明月峡绕了过去,变得平坦、安全。“老虎嘴”不再有车子经过,原先的道路归于景区,铺就了石板,静默成明月峡中一块肃穆永生的活化石

忽地,一声长鸣,一列火车自对面半山腰的绝壁山崖中钻了出来,拖着悠长的尾音,又钻进另一道绝壁山崖的腹中。1958年,宝成铁路全线运营。这条路,是古今交通道路文化的接点,是幽幽苍山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融合与延展。古老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汇聚于此,完美交融。

嘉陵江那富有弹性的腰肢,只需随意一扭,便让栈道上指点江山的诗人,立马乱了分寸。古今如是。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打通蜀地的道路,明月峡栈道,伸手可触白云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打通通向蜀地的道路,硬是在这陡峭的山体中凿出六条古道。在观赏美景的同时,你不得不感叹古代人民的毅力和勇气。

漫步于栈道,发现春天的脚步慢慢靠近,苏醒的栈道宛如人间仙境,远远望去,烟若云霞,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推荐指数: ★★★★

地理位置:广元西陵峡

关键词:奇峰怪石、蜀道

特产:凉面娃娃鱼剑门豆腐

旅游资讯

老虎嘴难以拓宽,不能适应汽车时代的需要,新川陕公路改道从山上走,老虎嘴日渐清静。

自驾者从明月峡栈道出口下,一出来就是明月峡,前行即是老虎嘴,在朝天区可以看到新川陕公路。

火烧栈道是明月峡的一个景点。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火烧栈道一幕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人人都喜欢宁静,而都市里的生活却同这样的性情相违背,人们常常向往“看不见的风景”,可是又不知道它在哪里。其实,它不在别处,就在明月峡栈道。明月峡栈道是摄影家眼里的胜地,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过去,人们很少看到元阳梯田的照片,这里的美景存在了上千年也没有人能看到,本地人因劳作艰辛,亦不会把它作为美景来欣赏。因为这里交通不便,外地游客很难涉足。这个美景并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完全是当地哈尼族居民,特别是哈尼族妇女辛勤劳动的成果。

文人墨客们崇尚自然,于是取“清风清,明月明”之意,将朝天峡改名为明月峡。明月峡可称为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是连接南北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得天独厚。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打通蜀道,在这里留下了古今六条道路,所以人们又称这里为中国交通史博物馆,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的重要场所。

古朴的木质栈道两旁,是陡峭的山峰和幽深的江水,行走于此,有种穿越的感觉。

明月峡两岸的山岩多呈银白色,阳光和煦地照在上面,让人产生了一种慵懒的感觉。若是阴天,天空低沉,好似降落峡谷,俨然要把整个栈道吃进去一样,壮观威武。栈道两旁有青峰,远处有江水,美景交相辉映,整个峡江好像镀上了一层月光,如此朦胧,甚好。

明月峡是生产奇峰怪石的地方,这里有着形态各异的怪石:有山势嵯峨半插天的天柱峰,有宏丽幽深的黄颡洞,有茶圣陆羽称为“天下第四泉”的蛤蟆碚,有腾空飞架的仙人桥,有裁云剪雾的青峰“三把刀”。一块块横生的岩石,像一把把善于裁剪的剪刀,裁得一件件称心的衣服,穿在心里美滋滋的,让人的心思也跟着山体一起仙化了。再三审视,岩石好似空中老人,在奇山中让人平添沧桑之感。

明月峡全部的美在月色朦胧的夜晚才能领略,秋季里的明月峡是最美的,这个季节山间轻盈的烟霞,像一团柔软细腻的梦。而栈道在深秋会变成红黄的颜色,燃烧着,好像一片红色的火焰,醒目清神。岩石裸露的地方长着青苔,落日照射,竟是那么悠长。

必游景点

1.老虎嘴

老虎嘴与明月峡相隔数百米,位于广元北26千米。这里修建公路时在悬崖峭壁上故意留了一道缺口,穿越公路时,这个缺口就像一张张开的老虎嘴巴,所以叫做老虎嘴。车如果行到这里,给人一种非常危险的感觉。

2.雪溪溶洞

雪溪溶洞位于明月峡附近6千米处,因取陆游“雪溪巴山来”诗句而得名。洞中设有各种景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被誉为“地下仙宫”。洞中的每一块钟乳石,每一片岩壁,都是精美绝伦的天然雕塑。一进洞门,便是“雪溪龙宫”。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千万钟乳石像怒放的莲花从空中倒垂下来,悬挂在莲花潭上,碧潭金波粼粼,钟乳石晶莹明亮,五光十色,万紫千红,胜似瑶池仙境。

3.千佛崖

作为1961年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只是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有一半以上的造像被毁,如今幸存的龛窟有400多个、大小造像7000余躯。千佛崖临江而建,颇为壮观,川陕公路从其下方通过,形成了江、路、山、佛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