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古墓群

罗氏古墓群

罗氏古墓群:在罗家沟坟园现有墓葬100余座,民国以前的古墓有20余座,其中大型精美墓葬有6座,最高的一座罗显墓长约5米有余,高约4米,花鸟塑像雕刻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雕刻工艺上乘,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其余的几座古墓雕工也相当精细,石材考究,大多采用大理石石材,这在当时已相当难得,其中两座古墓有较为宽敞的拜祭台和能避风遮雨的“坟罩子“,可惜在破四旧时被毁。现今罗家沟坟园古柏森森,有29棵胸径0.8-1米的古柏完好保存。

济阳区近年考古成果展(一)唐代顾氏古墓群

2015年4月,济南考古研究所和济阳区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古墓进行抢救发掘,清理出唐代砖室穹窿顶墓葬两座,其中位于东侧的二号墓规模较大,并出土一盒墓志铭,为唐墓研究提供了又一重要资料。

唐代顾氏古墓群位于济阳区垛石镇前刘村西首,由两座墓葬组成,M1墓葬位于地表三米深位置,M2位于M1东约六七米处位置。从形制看,M2为该墓葬区内的主墓,M2包括墓道,前室,中室及后室。墓门后前室为长方型券顶,中室为圆型,后室为椭圆型券顶。中室内三分之二为高二十厘米棺床,棺木置于其上,墓葬发现时,棺材及尸骨均已腐朽,墓顶基本坍塌。

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墓主人为唐代临济(今济阳)县令顾忖。该墓是目前已知全国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年号的唐代砖雕穹窿顶前后双室墓。北大隋唐墓葬专家齐东方教授认为,该墓的发现对济阳历史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唐代墓葬考古意义重大,解决了我国隋唐至五代、宋金墓葬考古形制上的断代问题,具有“标尺性”的典型意义。

由于唐代顾氏古墓群早期人为破坏,出土文物数量较少,但是位于中室棺床前出土完整的一合墓志铭,非常有价值,志盖上可辨认楷书刻有“唐故顾府君墓志铭记”九大字。

顾忖墓志现藏于济阳区博物馆,分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皆为青灰色石灰岩材质。其中志石含大量白色花岗岩,近大理石。志盖和志石质地细腻,四周均有精美的线雕牡丹花卉图案。志盖,方形盝顶,长60cm,宽58cm,厚8cm,顶部四边浅线细刻有精美的牡丹缠枝图案;中部自左至右竖行三排书有九字:唐故顾府君墓志铭记;四周为斜刹面,因墓顶坍塌砸压,有明显裂纹两道。志石为正方形,边长60cm,石厚6.5cm,阴刻楷体铭文,横无行,竖有界格,行距2cm,字径1.8cm左右。志文计28行,满行36字,共904字,属较为少见的长篇,且叙理通达,用典丰富,文采斐然。

现将其试作考证,录呈予下:

唐故齐州临济县令吴郡顾府君墓志铭并序,广平潘不或撰,天水尹奥书。

夫道将兴废,木铎之要有时;命或推移,苍生之望恒在。公讳忖,字叔文,其先,吴郡人也。晋司徒荣之十七代孙。地称高族,门贯簪缨,累仁克家,乃有公矣。

曾祖皇常州长史,讳迪,郡称杰佐,令望清虚,能专政于同寮,善大义于庄易。列祖皇苏州刺史讳铣,甲科登第,位列专城,去惑慎知,清廉自守,高视云物,通利养人,举其广纲,提正纲目。显考皇大理司直兼侍御史,讳璘,钟鼎盛门,公侯懿绪,早从任择,约法得情,曾充杰室之宾,又作勋门之柱。公即侍御史之第三子也,夙姿挺秀,器局融明,琰组传芳,家承余庆,年始初冠,远播风猷。

礼部尚书守司空陇西李公讳师道,举俊搜贤,将依潜化,遂授公登州黄县尉,执法前典,推恩候。时退迹逍遥,养蒙自处,懿文与诗,敦学好礼,纳忠而柱石不转,交贤而风雨不衍。悠悠天海,高视于公,多才不骄而镇之以器,后行无择而通之以和。

时刑部尚书殷公讳宥(侑),节制河朔,统领东陲,搜贤让能,共理凋瘵,公乃应辟投章,扛颜机对,舒容安喻,运智休闲,展谢安九服之才,行鲁公三异之化。乃授公沧州东光、齐州章丘二县令。公唯恭让,私守恒廉,惠化潜流,清风凛冽,奸邪屏迹,门绝诤焉。岂知范云莱芜先朝名士,陶潜彭泽一世委人。

我仆射陇西李公,遞节惣我,统鉌金鼎,扶阳一举,陈木三军。乃更公临济令,按轡登途,下车而宰,望风变俗,钦德爱人,切倦久劳,植性休物。

何期皇天不佑,福消祸兴,气胜攻中,魂归上苍。以开成元年十月十日返真于临济县吴丘乡安固村私第,享年五十有四。于戱仕未充,德归何速乎?剑碎光茫,珠沉夜壑。

府君前娶博陵崔氏、临邑县令元则之女也,贵有门风,家传盛族,四德昭彰于诗,六行列于女史;后夫人清河崔氏、皇青州北海县尉澄之女也,勋石当朝,名公后胤,敬事君子,训成诸孤,叹罗怅风,悲芝兰绝,托彷徨失叙,垢面苫庐。

府君有二男一女,长子鸿翔,次子鸿渐,并明闲诗礼,尅绍义方。哀哀绝浆,血流苴杖。遗言未尽,择地安心,以开成二年正月廿一日殡于私第东南。原礼也,愁云徘徊,悲风惨惨,寒松变色,青山愀然。至弟宗文,夙敦诗书,尅谐恭俭,孝悌承颜。悲雁绪休,连叹幽冥,字托志求刊石,凭斯文焉。

铭曰:

天挺英才,百里之主,一趍佐寮,三登宰府,杰室栋梁,勋门金柱,剑没延津,珠藏合浦。其一也。

阀阅盛族,天降英公,诗书合义,礼乐为宗,德含朗徹,惠及高融,禀千寻之径节,定百炼之精铜。其二也。

淑性堂堂,德变风光,山河添翠,松萝益芳,妖风作孽,瑞气为祥,白玉一坠,天日忙忙。其三也。

生为神宰,没为时贤,山岳减秀,天地惨然,郁郁陇树,苍苍墓田,恐嘉声之斯隐,故沉石于九泉。其四也。

顾忖生于安史之乱以后,活动在唐中后期的山东、河北一带。据志文载,无论是割据一方、恶名昭著的大军阀李师道,还是治世能臣、史之良吏殷侑,都对他青眼有加,格外看重。从当时各方面都能接纳和欢迎的现状客观分析,顾忖应当是位颇具才干的人才。

唐代顾氏古墓群出土部分文物赏析:

以上文物图片实物在济阳博物馆展出,有兴趣的市民可到济阳博物馆参观欣赏。

唐代顾氏古墓群电视专题视频资料:

龙湖公园石氏古墓群的系列报道

龙湖公园石氏古墓群的系列报道

石普水

一、龙湖公园石氏古墓群的古墓的主人是谁?

之琮:(26)述幼子,字礼苍,号翰亭,监生,候选州吏目,加捐布政司理问,授儒林郎,诰封奉直大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有诰轴。生于清雍正乙卯五月二十九日亥时,卒于清嘉庆壬申五月十七日戌时,改葬邑小东关外五里庄长岭岗桂家枫罗屋,地形起山月,甲庚兼卯酉向,有碑。妣杨氏,国学生颖长女,例封安人,诰赠太宜人,生于清雍正辛亥八月二十七日寅时,卒于清嘉庆辛酉四月初十日巳时,葬湖北黄梅西乡考田镇茅栗尖,地形仰天螺,内酉山卯向,外庚甲兼酉卯。子四:铭功、葆真、纪常、葆元。以次子葆真承胞兄之璋为嗣。女三:长适监生张兴运子隆弼,旌表节孝建坊并建好善乐施坊,次适监生罗先淙,幼适监生郭辉。

铭功:(75)之琮长子,字慕超,号守斋,庠生,治书,晋赠武略佐骑尉。生于清乾隆丁丑正月十一日巳时,卒于清乾隆戊戌正月六日未时,葬桂家枫屋基内,居父翰亭公墓左,甲庚兼卯酉向,有墓。妣张氏,候选主簿怀瑾次女,晋赠安人,生于清乾隆戊寅四月一日亥时,卒于清乾隆甲辰四月二十六日巳时,葬新安庄发洪冲与效端公侧室蔡孺人合墓,居左,辛山乙向。子一,熠。立三弟纪常长子广业为嗣。

纪常:(77)之琮三子,字效端,号乐园,监生,候选盐大使,授修职郎,貤赠中议大夫翰林院检讨记闵御史加四级。生于清乾隆乙酉八月廿六日子时,卒于清乾隆癸丑六月初一日子时,改葬桂家枫罗屋基内,居父翰亭公墓右第一棺,内甲山庚向,外甲庚兼卯酉,石砌墓。妣余氏,太邑监生步云女,例封孺人,貤赠太淑人,生于清乾隆甲申三月二十五日亥时,卒于清乾隆丁未七月二十一日未时,葬长岭岗桂家枫树龙田内,地形侧水莲花,堆向子午兼癸丁,内壬山丙向。子二:广业、广誉。以长子广业承长兄铭功为嗣。副室蔡氏,生于清乾隆丁亥九月初二日辰时,卒于清乾隆甲寅五月初四日戌时,葬新安庄发洪冲,居墓超公妣张孺人墓右,辛山乙向。子四:东阁、文华、文名、異诞。俱幼殇,葬发洪冲坟山顶上,有碑。

长裀:绳竿次子(325),字孚中,名存庵,庠生,清同治甲子科举人,内阁中书加四级,诰封奉直大夫,晋赠中宪大夫法部审录司主政加四级,事迹见邑志文苑本传,生于清道光戊戌十二月二十一日酉时,卒于清同治壬申五月五日卯时,葬长岭岗居高祖翰亭公墓右第三棺,甲庚兼卯酉向。妣怀宁姜氏,四川广安州知州凤仪女,诰封宜人,晋封恭人,生于清道光戊戌十二月二十五日巳时,卒于清同治壬申七月十一日未时,葬响堂屋旧基址,居娣李恭人墓左,甲庚兼卯酉向。立胞弟长祐次子秉甲为嗣。副室方氏,貤封太宜人,生于清咸丰癸丑二月四日辰时,卒于清宣统辛亥正月二十七日卯时,葬高家屋,申山寅向,旌表节孝,癸卯十一月建牌坊于庵下屋。

罗山脚下的古墓群,神秘的明王陵

罗山东坡下,有一片面积30多平方公里、规模宏大的古墓群,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栴及其子孙的陵园,俗称“明王陵”或“明庆王墓”。

据史书记载,这里有明代皇帝亲封的庆靖王、庆康王、庆怀王、庆庄王、庆恭王、庆定王、庆端王、庆宪王等九世亲王和一位端和世子并庆藩分封的真宁王、安化王、宏农王、丰林王、寿阳王、延川王、华阴王等诸王的陵墓,以及嫔妃们的陪葬墓。

其中最早埋葬在这里的是庆靖王的正妃孙氏,于永乐八年(1410年)下葬,距今已600年。

据当地群众讲,早年留存在地面上的墓冢(当地人叫做“墓疙瘩”)有72座,但到了1984年6月同心县文物普查时,只剩下墓冢34座。

1988年1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这一明代王陵区列为自治区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

翻开明代的历史,庆王藩封宁夏是极为重要的一笔。

朱元璋以武功定天下。为了巩固朱明王朝的集权统治,他采取了分封制度,企图以朱姓治异性的办法来确保朱明天下的长治久安。

他先后分封了25个王,在全国各地镇守,以“藩辅帝室”。同时,他还明确规定,诸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的权力,甚至必要时还可领兵“靖难”。各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掌握一定的武装力量。

尤其是镇守北方诸王,有防御蒙古部入侵的职责,拥有很强的军事力量,如燕王朱棣、宁王朱权、庆王朱栴等。

朱栴,号凝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生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册封为庆王,诏都宁夏(今银川市)。但因宁夏“粮饷未敷,命庆王且驻庆阳北古韦州城”。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于韦州建庆王宫室。

翌年五月,朱栴由南京至韦州就国,统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

王府“置中护卫,官吏、印信如制”。有旗军5600名,校尉1120名,甲军50名,工匠360名。

庆王朱栴就国韦州9年,于明建文三年(1401年)“徙国宁夏”(今银川兴庆区),在南薰门内营建庆王府,周围3里,萧墙高1丈3尺。

府内建有王宫、东宫、西宫、承运殿、后殿等宫室殿堂及逸乐园、慎德轩、延宾馆、拥翠楼、八角亭等游乐场所。

在城南5里建皇华馆,“以为迎接诏书之所”。在城内新街西建天使馆,“以俟中贵人之赉敕旨来者,于此居住”。

朱栴还利用宁夏水利之便,陆续在宁夏城内外建造了多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风景游乐景观。并先后捐资修缮了韦州康济寺塔,重修了宁夏城内的承天寺和城南的真武堂等,做了许多公益事业。

另外,朱栴的儿子也分别被明成祖分封为庆王属下的真宁王、安化王、安塞王等,均在城内另外建有府第。

朱栴“天性英敏,问学博洽”,长诗文,工草书。其著述有《宁夏志》2卷、《文章类选》40卷、《凝真稿》18卷、《集句闺情》1卷及许多零散诗篇。“其草书清放驯雅,绝无俗碍,海内传重,视为拱璧”。

朱栴徙居宁夏后,对当时风光秀丽的韦州仍然一往情深。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十一月,他以宁夏“卑湿卤碱”,居住不适为由,“乞将王府迁回韦州,仁宗不允,只许其从便往来”。

朱栴只好于每年夏季炎热时,回到韦州避暑,并在韦州王府建有专门避暑的地宫。

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朱栴因受人谗言诬陷,请徙国他处以避之。英宗不许。遂郁郁不乐,于当年八月初三日病殁,谥曰“靖”,翌年五月十三日,庆靖王朱栴被葬于距宁夏城300多里之外的蠡山(今罗山)之原。陵园内“旧有宫殿”,设专人保护。

其后,朱栴的子孙及嫔妃们去世后,亦均葬于罗山之原,逐渐形成了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陵园区。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宪宗皇帝为使庆王墓免遭鞑靼蹂躏,命宁夏总兵派军士500人,常年守护庆王陵园。

但时过80年后的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16年)十一月,鞑靼吉能部2万余骑分头攻掠宁夏、铁柱泉(在今盐池县),南下固原,又循下马关而至罗山,“焚掠庆王陵园,全陕震动”。

不过,那次明王陵虽遭大规模焚掠,只是破坏了—些地面建筑,地下墓葬文物并未受损。

02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朱明王朝的统治。

明朝灭亡以后,罗山明王陵又经历了清朝民国两个时期。

其间,也有小股的盗墓贼频繁光顾。

但是,明王陵最严重的破坏是在建国后大破“四旧”的极“左”时期。

1967年,韦州公社周新庄大队农民以生产队用砖为名,将位于村西南的庆靖王朱栴墓拆毁。

宁夏博物馆闻讯后,立即派入前往调查并清理墓室。

但墓内随葬品早已被盗掘一空,博物馆只得到圹志一盒。

圹志盖上正中竖镌“大明庆靖王墓”6个大字,四周为云龙花纹。志文中记述了朱栴的生平简历及“令德孝恭、乐善循理”等优良德行。

该墓室系用经过蘸水磨光的青灰色大条砖砌筑,白灰勾缝,十分精细严密。

门向东开(头枕罗山,脚蹬青龙山),有前后两室,后室两侧又各有—配室。

全长约14米,宽约13米,高6米,券顶。墓门装有宽1.41米、高3.1米、厚0.17米的两块石门扇。各室之间原来也有门。整个墓室建筑非常坚固,宽敞而又宏伟

1971年(有人说是1983年,有误),任庄子大队农民又以用砖为名,将村西约一里处的一座明王陵拆毁。

该墓在地面上的馒头形土冢高10余米,直径约30米。围绕土冢有墙,东墙正中开门。

围墙内原有殿宇建筑,早已塌废。墓门亦朝东。

墓室规模比庆靖王墓更为宏大,由前、中、后及中室左右的配殿5个室连接而成。

券顶墓门原安设有木门扇,但被早期盗墓者拆毁。门枢安装的痕迹依然可辨。相连各室之间都有高大的券门,原来也装设木门扇,但均遭拆毁。

后殿(棺椁置放处)的后壁及左右两壁砌有神龛。后壁北侧距地面四五米处,有上、下两个早期盗洞,其中一个还透着—丝光亮。

墓室高约8米,长约25米,两配殿之间的距离约15米,全部用方砖铺地,顶为券顶。墓室内高大宽敞,置身其间,不异于“地下宫殿”。

其形制与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之墓)完全相同。

比起陕西乾陵已发掘开放的永泰公主墓来,规模要大得多;与贺兰山西夏王陵的土窑墓洞比起来,更是宏伟精致多了。

可惜的是,由于宁夏文物部门得讯较晚,连该墓的圹志也没有得到,没弄不清这座墓的主人是谁。但根据墓葬的形制分析,墓主属于朱后裔诸王中的一个,是可以肯定的。

除了上述两座明王陵遭大规模拆毁外,其他陵墓也有被盗掘的情况。

1983年6月,宁夏博物馆人员在任庄子村一农民家中发现了“庆靖王从妃汤氏墓志铭”。同一时期,又在韦州一农民家中发现了“明庆王朱邃圹志”。

从这两个发现至少可以证明,该陵墓均已被盗掘。其他陵墓被盗掘的情况如何,尚未可知。

据当地村民讲,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户村民父子3人掘墓挖砖,不幸被就地砸死2人,砸伤1人。无知的村民仅仅就是为了用几块砖便把命搭了进去,实在可怜

朱栴画像

自治区人民政府在1998年将罗山明王陵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笔者愚见,罗山明王陵真可以称之为“宁夏的明代博物馆”。

说实话,韦州具有丰富的而且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除了明王陵区以外,有闻名遐迩的罗山风景区,有罗山东坡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云青古寺,有始建于西夏的韦州古城,有西夏康济寺塔和喇嘛教塔,有“人间仙境”韦州温泉,还有拥有600年历史的同心清真大寺,都是在西北负有盛名的名胜风景。

如果再增建一些独特风情的旅游景点,那就更是美不胜收了。加上韦州交通方便,完全可以与灵武旅游区和中卫沙坡头旅游区连成一线。

文章选自《太阳山春秋太阳山历史地理文化

来源于口述宁夏

图片源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