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龛摩崖造像

南龛摩崖造像

南龛摩崖造像

巴中南龛古窟造像位于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南龛古窟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南龛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巴中曾荣获石窟之乡美名,它有东龛、南龛、北龛、西龛,尤以南龛最胜,规模宏大,雕嵌玲珑,栉比相连,巴中南龛古窟是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是古代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是巴州古文化的历史见证。

南龛古窟造像,始创于南北朝,随庙不断增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有造像一百三十七龛,二千余尊,有经幢十四座,造像碑十则,新建碑四则,严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题记五十条,诗文五十二首,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南龛造像以佛教为主的宗教艺术,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释迦佛”、“延古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弥陀佛”、“双首佛”、“延生佛”、“双背佛”、“观音菩萨”、“地音菩萨”、“如意轮观音”、“毗沙门天王”、“八部0神”等。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后的作品,少数是南北朝、宋代及近代作品。

巴中南龛古窟造像的特点是身躯健美,面容丰满,衣饰富丽,如107龛的卢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铁红加跃坐,头戴华玉的花冠,身着袒右肩袈裟,面容饱满,唇润卧丰,身躯健美,表情庄严肃穆,充分表现出令人皈依的艺术魅力;第116号龛在高2.7米、宽4.2米的龛窟内雕刻了93尊佛像,龛中的天王像,脚穿草鞋,别具一格,很富有当时川北坟特色;第53号龛和76号龛的一佛二弟和八部0神龛,布局严谨,雕刻精巧微妙。

巴中南龛古窟造像在人物特点上是相当分明的。菩萨像,体态优美,和谐生动;力士像,威风雄健有力;飞天像,形象优美,生动活泼,雕刻精巧,质威较强。这些造像多采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纹和缨络用流畅和明快的阴刻线条,刀法纯熟,洗练。不但表述了不同内容的佛传式“经变”故事,而且还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美学标准,社会生活面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巴中南龛坡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顶建有记载6550余名红四方面军将士简历、照片及5000余件手迹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山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由-亲笔题写馆名的川陕革0据地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和1800多万字的史料,再现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川历史悠久的摩崖造像,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

一个人文景点的发展是需要加强对其保护的,除了得到很多人的了解与让认可之后,很多人文风景区的管理和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更健全,只有发展出适合旅游景点方式,才能获得更多游客的美誉,才能提升其景点的人气和名气,最终提升一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水平,而这处人文景点也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持续提升它的管理水平,以及让更多游客感到它的社会欣赏性,这才会获得较多人的美誉,所以对其景点的表现能力而言,它也同样意义重大,这处人文景观就是其中典型,虽然有的游客还没来过这里,却依然能显得尤为关键。

广元千佛崖。这处古人文景观是四川历史悠久的摩崖造像,它始于北魏时期,前后历经了近1500年了,这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模样,而且由于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一些造像建筑容易被破坏,不过在历朝历代的社会表现中,它也得到了修复和重建,直至如今,它的观赏性和历史地位依然很高。

它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建在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本身就是给游客感觉是悬崖峭壁了,所以也能显示出其造像的难度之大,如今在被打造成AAAA级景区之后,它对外的人气和旅游知名度也就变得更高了,因此也备受游客的美誉,这也堪称是其中很关键的人文资源

从其典型的景观上看,它是以大佛洞、千佛洞和多宝佛龛等为代表,它们被刻画的栩栩如生,而且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它共计造像234尊,同时在其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所以其建筑规模很大,旅游意义非常突出的了,因此也成为四川很受欢迎和游客认可的一处人文代表性景观。

四川省中已有的景点一直以来都比较丰富,而且还伴随着当地城市不间断对其保护和管理之后,这处人文景点在全国各地的人气都很高,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这里游玩,所以在发展其旅游经济的时候,也成为当地城市比较关注的方向了,所以对其古建筑而言,它所具有的优势也会更大,而且还引起了很多游客的喜爱与称赞,所以对这处景点表现上看,它的潜力和文化价值也就更高的了,一直以来也很受肯定。

探访济南土屋摩崖石佛造像!两山垭口峭壁造型独特!这里风景很美

云南摸清44处石窟寺资源家底:石窟寺12处 摩崖造像32处

云南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近日完成,调查摸清了全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的“家底”共44处,包括新发现9处。

图为石钟寺

记者从云南省文物局获悉,2020年12月以来,云南各州市文物工作者经系统培训后开始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截至2021年3月底,云南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共计44处,包括新发现9处,分布于昆明昭通大理迪庆等11个州市。其中,石窟寺12处,摩崖造像32处。

图为石钟寺4号窟,华严三圣龛。

据悉,云南的石窟寺资源集中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地方性文化丰富、宗教文化多样的特征,为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为法华寺石窟寺罗汉崖局部。

据悉,此次专项调查是在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下,对云南全省石窟寺的基本情况、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旨在为下一步编制全省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提供参考,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石窟寺保护管理体系。

目前,《云南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报告》已通过省级验收,作为全国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报告一部分提交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记者 严勇 图片资料来源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吴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