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佛寺

洞佛寺

洞佛寺

洞佛寺,于1985年12月,被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行将失败之际,以曾广爱为首的200余名土匪四处抢劫,游击队解放德江后,继续为非作歹与人民为敌。1950年3月,解放军经过三天三夜激战,才全部歼灭了匪徒活捉了匪首曾广爱。1984年,德江县委、政府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在洞佛寺洞口崖壁上勒石铭记,以垂千古。洞佛寺洞陵园,总面积1500平方米,陵园内有五位剿匪英雄的坟墓。陵园后面是当年匪首曾广爱的居住地——洞佛寺山洞,山顶有青石纪念碑一个,高6.2米,宽1.98米,碑座为6面2级石台,正面阴刻“青山埋忠骨,英雄垂千古”,南面有剿匪简介。

佛珠洞附近景点 - 洞佛寺在哪儿

1. 洞佛寺在哪儿

宝珠洞

是北京八大处公园的第七处寺院,位于平坡山顶。

宝珠洞建于清乾四十六年(1782年),寺院内有正殿及两厢配殿,殿后有岩洞,深广约五米,内砾石胶结,砾石颗粒状若巨珠,故名“宝珠洞”。

宝珠洞是清代香界寺住持海岫和尚用十指枢去一粒粒砾石,天长地久慢慢形成的。

2. 洞林寺在哪

一是洞林湖可以划船,湖边休息打牌、烧烤。

二是洞林湖新天城售楼部附近可以游玩。

三是附近不远处有个洞林寺,好像是少林寺的下院,值得一看,不过正在整修,不知道目前怎么样了。路线:郑州市区出发,从中原西路往西走,到新田大道路口南拐,顺新田大道一直走即到。供参考

3. 洞天寺在哪里

泱泱世界,都市千万,唯我九江,气宇不凡。东襟鄱湖浩淼,西屏幕阜崇高,南倚匡庐飞峙,北枕长江滔滔。怀峦抱嶂,吞湖吐江,得尽山水之宠,独享造化之功。大江大湖,名山名城,集一身中华所独有;天地形胜,鬼斧神工,蟠赣北举世而无双。特在我有,奇在人无。四海之城,皆惊乎其异,五洲之宾,俱叹乎其绝。

  九江之厚,厚之于史。山背遗址,深藏新石器时代文明①,商周矿冶,闪耀青铜器灿烂光芒②。春秋战国,人称“吴头楚尾”,秦王一统,设郡始以定疆。高祖六年,灌婴筑城,自此以降,人兴气旺,由柴桑称江州,改浔阳为德化,名虽更而位益重,经数朝而久不衰。因有九派汇流通江达海之便,向为万商云集舟来楫往之区。著名口岸,七省通衢。三大茶市有其名,四大米市有其位。更倚控江扼湖之势,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多少金戈铁马,几许折戟沉沙。东吴水师,屯军布防,周瑜披甲,甘棠点将③。岳飞镇守,尽报国之忠。元璋鏖战,开大明基业。太平阵垒,血溅刀光剑影。租界内外,怒卷反殖声浪④。南昌起义第一枪,斯地策划;国共宣言齐抗日,斯地发表。一九四九,风雷激荡,东起江阴西至九江,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红旗指处阴霾扫,江城从此乾坤朗。

  九江之美,美在山水。庐山雄秀,中外闻名,奇峰雾海,天下独领,荣膺世界文化景观。鄱湖千里,碧波万顷,胸纳五河,大海气象,雄居中国第一大湖。湖口石钟耸立,江湖于此交汇,这边为长江滚滚金波,那边乃鄱湖茫茫银浪,泾渭分明,绵延数里,蔚为神州第一奇观。吴城候鸟王国,当属珍禽福地。最祥是白鹤飞临戏水,最壮为大雁引项高歌。万鸟云汇,不见首尾,誉之“华夏第二长城”⑤。柘林湖千岛浮翠楼阁飞丹,宛若蓬莱之仙境;修水河流韵溅诗仪态万千,尤如桂林之山水。洞有龙宫、狮子、涌泉、峨嵋,千奇百怪,别有“洞天”。寺有东林、真如、铁佛、能仁,暮鼓晨钟,声闻于世。耀邦陵前,松竹肃挺伟丈夫。岳母墓旁,花草陪伴不朽魂。四湖泛波⑥,李堤垂荫⑦。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与湖相拥,湖与城相亲。浔阳楼临江而立云霄九重,烟水亭湖中孤卧如幻如梦。锁江塔倾而不倒,号“江南比萨”。琵琶亭小巧玲珑,似“大唐丽人”。长江大桥横空出世南北飞架,历史名城平添雄伟壮丽风景。

  九江之胜,胜诸人文。灵山秀水,英才辈出,勋垂汗青,名扬千秋。刺史陶侃,文治武功;丞相万里,气节凌云⑧。陶渊明愤而挂冠,吟咏于田园,刷新一代文风。黄庭坚不拘一格,笔耕于闲室,开创“江西诗派”。李烈钧浩气

4. 石洞寺在哪里

皋兰是太平鼓故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县,有什川古梨园,风凰山脚下黄河之滨五百 亩垂约渔台,石洞寺,灵峰寺等。

5. 古佛洞寺庙

1.敦煌石窟

所属年代:北魏至元

敦煌石窟是甘肃地区一个非常有名的石窟,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处,石窟内有着缤彩纷呈的壁画和洞窟,还有2415尊泥质彩塑,该石窟是我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佛教艺术石窟。

2.麦积山石窟

所属年代:秦朝末年

麦积山石窟是甘肃地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的石窟,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境内,整座石窟的高度达到了142米,石窟内有着221座洞窟和10632身泥塑石雕,还有大型的壁画。

3.马蹄寺石窟

所属年代:晋朝

马蹄寺石窟是甘肃地区一个有着佛教重地的石窟,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公里的临松山中,石窟内有着各种寺庙和洞穴,还有着活灵活现的浮雕石塔林。

4.莫高窟

所属年代:北魏时期

莫高窟是甘肃地区有着世界文化遗产荣誉的石窟,是甘肃十大美景之一,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境内,它是世界上现在保存度最为完整的、且规模最大的一个石窟洞穴,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炳灵寺石窟

所属年代:西晋初年

炳灵寺石窟是甘肃地区一处非常受欢迎的石窟风景区,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的大寺沟村内,石窟内有着694个石雕造像,还有82个泥塑,以及长达900平方米的壁画。

6.天梯山石窟

所属年代:东晋

天梯山石窟是甘肃地区一处设置了专门陈列馆的石窟风景区,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的灯山村内,这座石窟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开凿的石窟之一,算的上是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作。

7.榆林石窟

所属年代:北魏至元

榆林石窟是甘肃地区一处经历过大规模兴建的石窟风景区,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瓜州县的城南70千米处,其中有着43窟石窟,还有无数精彩绝伦的彩绘佛和道图,有着很大的艺术价值。

8.北石窟寺

所属年代:北魏永平二年

北石窟寺是甘肃地区一处有着深厚历史价值的石窟风景区,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的西北覆锺山下,这座石窟的文物保存的程度比较完整,是世界石窟艺术的代表。

9.文殊山石窟

所属年代:北凉时期

文殊山石窟是甘肃地区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风景区,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祈丰镇的境内,该景区内有着许多寺院遗址,总体构成为千佛洞、万佛洞和后山古佛洞。

10.南石窟寺

所属年代:北魏永平三年

南石窟寺是甘肃地区一处有着历史文献记载的石窟风景区,这座石窟的位置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的温泉开发区蒋家村内,石窟的洞穴内完整的保留着大魏永平三年的题记。

6. 洞山寺在哪

老佛洞位于舜耕山之阳,洞山南麓半山腰间。

文献记载,明朝洪武之初,舜耕山老佛洞前便建有寺庙,寺与洞一体,宗教色彩浓厚。相传这老佛洞是高僧入据之所,深不可测。当年有僧人把一群鸭子赶入洞中,这群鸭子最终从上窑山的洞山寺山洞中走出,安然无恙。宗教有宗教的仪规,对于普通信众来说,由于心存礼敬,便把相关的仪规视为神圣,进而神秘。这老佛洞的相关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更加渲染了它的神秘。

7. 洞山禅寺在哪里

  隐山,又名龙山、龙王山,历为湘潭四大名山之一,海拔437米, 巍然屹立在湘潭县西南边陲之黄荆坪。

隐山名称的来由传闻不一:一说因 宋代文学家周敦颐曾在此隐居讲学而得名。一说六朝时,僧密师伯随洞山良价经此山,见浮菜随涧水出,乃共拔草溪行六七里,见一茅庵住有老僧。洞山良价拜老僧为师,并于夜半烧毁其庵,同入深山,居于白云精舍,遂号称隐山和尚或名龙山和尚。石壁有诗云:“三间茅屋从来往,一道神光万境间,莫把是非来辨我,平生穿凿不相干。”隐山之名即由此而来(上二说均见《湘潭县志》)。一说明代正德皇帝南游至此,见寺院庙宇堂皇,雕刻书法,楹联匾额,壁画条幅,琳琅满目,僧尼普渡,香火缭绕,施主朝拜,确有世外桃源意境,不禁拍手称绝,便即兴在观音殿前门题下“天下隐山”匾额。自此,隐山之名大显。  自宋至民国初,隐山成了州府官吏、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游览之地,《长沙府志》、《寰宇记》均有关于“天下隐山”的记载。隐山胜迹颇多,概括起来有一寺、一墓、两祠、两树、四池、八桥,远近驰名。  一寺即慈云禅寺,又叫龙王寺。寺原有僧田数百亩,寺宇近百间。全寺青砖砌墙,琉璃瓦盖,龙檐凤阁,花栏漆柱,浮雕彩绘,诗画于壁,华丽堂皇,十分壮观。寺前门楼有“天下隐山”两尺见方的白底黑字;戏楼匾为“皆大欢喜”;观音殿悬“慈航普渡”横额,两侧有楹联“大腹能容天下难容事;慈颜常笑世间可笑人”。这里曾有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盛极一时。“文革”后,禅寺已荡然无存。  一墓即北宋理学家、文学家胡安国(文定公)墓。墓始筑于南宋绍兴八年( 公元1138年)4月,有花岗岩栅栏包围,四周植有14棵松柏树。后几经毁修。1981年,胡氏后裔重修,题墓名为“始祖胡公文定老大人、胡母刘氏老孺人之墓,二世祖五峰公附墓”。墓长7米,宽9米,1986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祠、二树。一祠为濂溪祠。周敦颐,号濂溪,晚年隐居隐山讲学,曾于此写下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后人乃建濂溪祠以纪念。濂溪祠共三进,祠门联为“道承孔孟;学启程朱”。中栋为祖宗堂,悬有“学达性天”,“继往开来”等几块巨匾。祠前有一垂丝柏树,高十丈余,干粗一丈五。相距三丈处还有银杏树一棵,高八丈许,干粗近一丈。该两树相传为周敦颐亲手所植,至今仍雄伟挺拔,1986年被定为县级保护文物。另一祠是三贤祠,为纪念胡文定公父子及常来此的张南轩而立。  四池即莲花池、洗笔池、化砚池、雷池。传说是周敦颐植莲、洗笔、化墨之处。四池中现除莲花池尚存但已干涸外,余无遗迹可寻。  八桥即隐水桥、流叶桥、通箭桥、珂里桥、栗林桥、狮龙桥、神仙桥、龙王桥。八桥全为单孔青石拱桥,拱如弯月,朴实大方。桥旁均植有油子树,生长繁茂,过往行人可倚坐桥旁条石休息,暑热乘凉更佳。故人们又称“八桥”为“八景”。  如今,隐山脚下新建一了座储量1万多立方的石坝水库, 又栽植了翠绿的新林,苍松与山野交相辉映,好一幅“青山绿水,小桥人家”的乡村美景。

8. 罗家洞寺在什么地方

1、刘家峡水库推荐理由:黄河河水在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过峡谷向西流去2、罗家洞寺3、盐锅峡水库4、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5、关山森林公园6、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7、刘家峡大坝

9. 大佛洞在哪

北响堂山海拔891米,石窟位于矿区和村东,北鼓山西腰,现存石窟9座,大小佛像72尊,其中南、中、北三大窟为北齐王朝开凿。三窟中以位于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该窟进深11.8米,宽13米,高11.4米,置塔形柱三面开凿一大龛,正面龛内一佛两菩萨,正尊坐佛连座 高5米,佛背光浮雕塑火焰忍冬纹,七条火龙穿插期间,生动活泼。

塔柱上窟壁共凿26个列龛,列龛由弓形楣梁、垂幔、龛柱、覆钵等组成,雕刻细致,钵顶雕塑华丽的大型火焰宝珠,窟的整体部局,装饰,显示北齐时期的高超雕刻艺术。

10. 什么的佛洞

二郎山的整座山体算不上庞大,但也因其在有限的地域面积中错落地藏纳了100多座殿、庙、亭、阁等600年间修建、修葺的宗教、文化建筑,可谓移步换景,步步精彩。八仙洞、地藏洞、三身佛洞、浩然亭、二郎庙、诸神殿、三教殿、玉皇阁、娘娘庙等等,都是其中非常值得流连的建筑。

万佛洞揭秘,暗含了一座佛寺!(上)

作为一个游客,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了解将要去的地方,因为不了解,所以在游览的时候感觉很乏味,尤其是宗教景点,尤其是东方佛都万佛洞

初入万佛洞

首先,其实万佛洞是一个相当纯粹的地方,佛教+摩崖石刻,佛教讲求的是用心,摩崖石刻表达的是历史传统,结合二者,并沿着这样的线索走进万佛洞,游览就会很顺畅了。

站在万佛洞外,它看上去,只是两个普通的弧形洞穴,中间有一个巨大的石刻“佛”字。乐山,或者说东方佛都,所有景点都是如此,外面平凡无奇,但在重要的地方却不吝惜气力。然而,当第一步跨入万佛洞之后,才能发现,它在平淡之中创造的不凡之美。

随着逐渐深入,天光越来越暗,洞中橘色的灯光逐渐明亮,两旁的佛像也次第呈现在眼前。最开始能看到的是一些较小的浮雕,如镇守洞口,迎接来者的文殊普贤。两尊雕塑大小略和真人相当,说它们较小,也是相对于整个万佛洞而言。

文殊普贤像

文殊普贤整个脱胎于万佛洞的岩壁,在石头上,雕刻时刀劈斧凿时留下的印痕清清楚楚地展现了他们诞生的全过程。然而这些痕迹,却丝毫没有留在塑像身上,究其原因,雕刻家们细致入微的打磨修整,才是佛像线条流畅,表面丰满的理由。

万佛洞号称万佛,由此也可以想见,当年为修复凌云九峰,来自全国的雕刻家们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沿着石台阶往洞中再走两步,洞口已经只有微光透入,但这四号不影响洞中采光,橘色光线从万佛洞的更深处流泻而出,让进来的人知道,前方还有更大的空间。

洞中天王殿

当走入万佛洞中的“天王殿”时,方才知道,这洞中广有天地,四大天王分列两旁,各镇一方,每尊都有六七人高,方才知道洞口如真人般大小的菩萨浮雕,并不算什么。

细看四大天王像,可以发现背后是与岩壁相连的,原来四大天王所在处原是一整块巨石,艺术家们生生在石头中切出了四尊数丈高的石像。看来,当年为复原“凌云九峰”,这些人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耐心。

最考验耐心的,还是佛像身上的装饰,和面部表情的精细雕刻。四大天王身披重甲,甲胄上的每一块鳞片都清晰可见,而衣甲上的装饰,譬如天王肩上的吞兽,腰上的狮蛮带,都做了充分的还原。当年为雕凿四大天王,东方佛都曾专门考证了古代士兵的盔甲衣饰,目的就是最大程度还原“凌云九峰”。

多年过去了,现在走进四大天王,看见的不仅仅是四个威武的护法天王,也是凌云山抗元历史中的大宋将军

在天王们前方,则是一尊弥勒佛佛像,弥勒佛在佛教之中被尊为未来佛,总是笑脸迎人,不过在弥勒佛背后,确是另一番景象。

韦陀天王在佛教传统中,向来是与弥勒背对而立的。同样是一副将军模样,韦陀却又是另一种样子。若因为四大天王过于高大,而难以看不清甲胄的朋友,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位抗元宋军将领完整披挂的样子了。

石刻佛教殿堂

到这里,应该可以明白万佛洞中的格局,大约是在洞中布局出佛寺的形制,天王殿,万佛殿,大雄宝殿,药师堂等大殿。

寺庙一般布局

在一千多年前,凌云九峰毁于兵火,因为中国古代的寺庙多位木质建筑,而在复原凌云九峰的时候,前人做出了充分的考量,为避免将来这些历史遗迹在传承过程中,再次遭遇火劫,因而在山洞中开凿出佛殿。

万佛洞布局

对于洞窟而言,渗水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乐山大佛早在开凿之初,就已经用传统而有效的排水手段,将这些问题解决,东方佛都也借鉴了这些方法,将之应用在了万佛洞中,所以如今的万佛洞并不潮湿。前人为万佛洞所做出的这些努力,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凌云九峰传承到更远的未来。

作者:东方佛都

微信公众号:dffdfjq

新浪微博:乐山东方佛都景区

佛都QQ交流群:535224163

名寺 | 云居山真如禅寺:佛教曹洞宗发祥地

本文字数:3199

编者按:

真如禅寺,位于江西九江永修县西北云居山上,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10年),开山祖师为道容禅师。自古以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所称道。古人称其“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冠世绝境,天上云居”。今属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禅宗胜地真如禅寺,是全国汉传佛教三大丛林之一,为佛教曹洞宗发祥地。

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

来源:来自网络

农禅传家风

在云居山顶的莲花城内,有大片连绵不断的竹林,在竹林的深处,掩映着一座盛名的禅宗胜地真如寺。真如禅寺是国家重点开放寺庙,全国汉传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为佛教曹洞宗发祥地。唐代以来,香火缭绕,高僧辈出。白居易苏东坡、佛印等众多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诗作画,目前,仍保留着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及200多座中外历代高僧墓塔。

明月湖侧转过山口,山坡上有虚云老和尚舍利塔。虚云长老是近代著高僧,在高旻寺悟透禅关。曾在云南鸡足山广东南华禅寺、云门寺当住持,一九五三年被礼请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主持振兴禅宗,提倡持戒,实行农禅并举,禅净并重。虚云弟子众多,印度尼泊尔和东南亚及美洲大陆均有其门徒。

真如禅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10年)。开山祖师道容与名僧司马头陀同游云山,上山后,见这里地平如掌,率徒诛茅垦山,治基建寺,一时名声大振,从者如风。至唐僖宗中和三年,道膺禅师,上山担任主持,遂使真如禅寺闻名天下。道膺在云山头尾20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大力弘扬"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的禅风,授徒千有余人。克勤圆悟的《圆悟心要》、大慧宗杲的《宗杲尺牍》、《禅林宝训》及戒显禅师所著的《禅门锻炼说》等禅门重要经典,都出自云居。文人墨客中,如苏东坡、白居易、黄庭坚、秦少游、皮日休、晏殊、朱熹等都曾到云居山留下了很多的诗篇和文章。

真如禅寺自建寺以来,如法修持,农禅并重,成为一贯家风,有禅宗最胜道场之誉,为海内外佛子所倾慕。因其规矩严,农事忙,道风好,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树为全国三大样板寺庙之一。

真如禅寺禅修严格,僧众威仪整肃,僧修如法如律,坚持每日早晚功课,用餐过堂;晚饭后坐四支香,每月初一、十五布萨诵戒,以求禅戒并进。一贯坚持利用"三余"时间安排专修。平日,初发心者必到禅堂听开示,练腿子,参话头。冬天僧众向方丈和尚告过"生死假"后,放下万缘,端心正念,从早上4点到午夜12点,不出禅堂,专心参禅,以七七为期,志求取证。

虚云老和尚中兴云居道场时,已是百二老人,仍"努力刀锄耕耘。"他率领广大寺僧耕云锄雾,打地抛砖,参禅结七,讲经传戒,一派农禅景象,俨然百丈家风。云公曾写诗曰:"毗耶钵献当前供,田侣袈裟满郊墟。"

虚云百二高龄,身体日衰,他不顾年迈,仍抱病撰写《重建云居山真如禅寺事略》、《云居山志重修流通序》,命香港大居士岑学吕重修出版《云居山志》。弥留之际,对寺内各寮职事交待:"今问我最后语,只有'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1959年农历9月13日45分,虚云圆寂于云居茅棚内,一代高僧,溘然撒手西去。

如今,真如禅寺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诚大师主持下,经过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已有山林3600余亩,有水田140余亩,旱地近80亩。真如禅寺广大僧众禅修不忘农事,农事饱含禅意,农禅双举,劳作自给,令中外僧俗为之赞叹。

真如禅寺最具特色之处是它的农禅并重的寺风。据介绍,早在宋朝时,住持法如禅师就提倡,“披蓑侧立于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前”。可见,宋朝的真如寺就有农禅并重的传统了。明朝时,住持颛愚法师艰苦朴素,与众同劳,深受众僧爱戴。

真如禅寺大雄宝殿

来源:来自网络

真如传祖灯

一九五三年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以百余岁高龄来山兴废继绝,古刹重光,禅风再振。

一九五八年原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老和尚继主法席,发扬农禅并重之家风,道誉日隆,真如禅寺被誉为中国汉传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

二零零五年纯闻和尚再继方丈续尚宗风。除领众熏修,主张丛林四大佛事——上殿、过堂、坐香、出坡——为僧众修行之根本外,亦与进俱进,于真如禅寺赵州关外发起筹建云居山国际禅修院,方便海内外四众弟子禅修。

二零零八年,时值云居山开山建寺1200周年,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高僧大德云集,隆重举行了云居山建寺一千二百周年暨云居山国际禅修院奠基法会。

为弘扬佛法,广利群生,云居山真如禅寺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面向在家二众的禅修班。因缘聚会,自2013年起,禅修班改在真如禅寺的下院庆云寺举办。该班面向全国的男、女二众在家居士,以“方便禅七”的形式进行。由真如禅寺方丈纯闻大和尚主七,并携老参上座亲临护持,悉心开示。

参加活动的居士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既有以家庭为单位的结伴禅修,也有以同事、朋友为纽带的禅修者,从紧张的工作中抽身出来,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如雪窦多奇峭,禅似云居更妙明”一个妙字点出了祖师道场云居山的禅的特色,一个明字道出了禅宗祖庭云居山的禅的核心。云居山道风严谨,规矩甚严。从初来时的不懂规矩、初进禅堂的诚惶诚恐、熬腿子,到离开时的毕恭毕敬、五体投地,居士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用老居士的话讲,就是“没有多余的话,只管打坐;没有多余的事,只管听招呼;没有多余的想法,只管往道上会”。一天七支香,照规矩力行,居士们几乎没有时间胡思乱想,没有时间打闲差,“充壳子”,“行住坐卧”催着居士们用功,一天下来,着实有点累,但却是”人生非常难忘的经历。”每一位参加的居士心中,都已种下一棵“禅”的种子。

法缘难逢,今已逢。禅修班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却是无量劫以来积累的殊胜的缘分,每个人都非常珍惜。经历一次,二次,“三冬四夏”,或许有点体会。当欣然于体会,指翠竹点黄花,开口般若闭口祖意时,禅堂一句:“生姜长在树上”,又会让你蒙圈。云居山居士禅修班是体验禅与禅修的体验,净化心灵,长养慧命。

真如禅寺航拍图

来源:来自网络

池成月自来

将来,真如禅寺将依据规划分成内院、外院两部分。赵州关内保持全国最传统的宗风。因为只有传承,才能真正的发展。传承是佛法最根本的东西,不能丢。

赵州关外的外院则与时俱进,建立“云居山国际禅修院”。国际禅修院,是为了能让全世界的精英、各阶层的人士都能够在这里问道禅法、交流禅法;在这里学会禅修,安住身心,启迪内心的智慧,为构建和谐的心灵,构建和谐的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际禅修院按照“三个般若”的修学次第来规划禅修院的未来发展,争取将禅修院建成新的佛教圣地。三个般若依次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形成整个云居山的修行体系。

“文字般若”,即禅修院的佛教文化区,包括佛教文化研究中、禅宗历史博物馆、禅茶文化中心、塔林保护区等相关配套设施,以弘扬佛法、传播禅文化及提高大众佛学知识水平为宗旨。在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之中,如何安住身心,是我们社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观照般若”,以禅修院的禅堂为主,以放松身心、体悟禅修境界为宗旨,让大家建立一个心中的家园、心中的道场。让大家能够在这里安住身心,更好的启迪大众的智慧。“实相般若”,即以内院为核心,将保持现有的传统风貌,继承弘扬“农禅并重、冬参夏学”的优良宗风,以话头注参究为方法,以“彻见本有”为宗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既是僧众实证佛法的中心,更是信众的信仰寄托。

云居山有很好的环境、很好的老师、很好的宗风氛围,是一个非常好的道场。实相般若,是禅修院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既是实证,就要保持佛教的根本。只有有了实证的理念,才有资格指导外院的禅修。

从文字般若到观照般若让大家能够参与,每个人安住身心,开启智慧;到实证般若,则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内院与外院的结合相辅相成。

国际禅修院不仅是世界性的禅修中心,也是重要的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平台,对指导禅修、接引大众、弘扬佛法、传承中华文化、构建和谐世界,促进江西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际禅修院将是一派海众云集,禅风浩然,法喜充满的繁荣景象。云居山打造的‘世界禅都’将会以其特有的方式,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来源:大公佛教

本文由禅基地编辑组整理,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