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北地委旧址

鲁西北地委旧址

AAA级旅游景区

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纪念馆位于冠县清泉办事处南街村红旗路西。

其前身是冠县童文书馆,为清末民初建筑,座西朝东,均为硬山起脊青砖瓦房,抬梁式结构,门窗为格棱门窗。

1938年至1946年,先后为中共鲁西特委、中共鲁西北地委、中共冀鲁豫七地委、中共冀南一地委驻地,宋任穷、段君毅、赵健民、徐运北、杨易辰、许梦侠等多位国家和地方领导人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2004年至2009年,冠县县委、县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按民居原貌样式分两期对这里进行了修复和扩建。经过5年的精心策划和一期、二期修复扩建,整个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已经打造成为一项由17座古建筑、7个庭院、1个广场、1个办公区组成完整的文化旅游设施。一期工程2006年7月1日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开辟了中共冠县党史馆;二期工程2009年12月31日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开辟了冠县文化遗产馆。两个主题馆统一整合布展,设七个展区,通过图片、图表、文字说明与实物陈列、场景复原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冠县自41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至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光辉历史。

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纪念馆,现已成为中国革命老区项目、国家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党员教育活动基地、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德育基地、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作为聊城红色旅游的首选景点,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地址:冠县红旗南路路西

电话:0635-5262636

门票:免票

冠县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

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坐落在冠县县城南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先后是中共鲁西特委、鲁西北地委、冀鲁豫七地委、冀南一地委、冠县县委的所在地,成为血火岁月里指引人民抗敌御侮、浴血奋战的灯塔,引领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来源:冠县在线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哟↓↓↓

我校高一学子走进鲁西北地委旧址

9月15日上午7点,冠县实验高中2018级一百名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前往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参加国防日纪念活动。副校长胡卓显在出发前进行了讲话,希望同学们发扬革命前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并将其贯彻至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

一路上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仪式结束后,学生们参观了鲁西北地委旧址,进一步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取得新中国的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好好学习的信念,为冠县实验高中实现我们2018级高考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

供稿 | 张全

冠县疾控中心走进鲁西北地委旧址接受红色教育

为进一步倡导冠县疾控中心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学习老一辈革命先驱的奋斗历程,深入贯彻冠县卫计局党委《关于在冠县卫生计生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疾控中心于12月20日下午组织单位党员干部20余人,在冠县鲁西北地委旧址集中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

在参观活动结束后疾控中心杨乃庆主任表示,中心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朴素、扎实苦干精神,焕发出来强大的正能量,高标准地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冠县疾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西北地委旧址,座落在冠县县城南街老城区,为清末民初建筑,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鲁西北地区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迹。1938年至1946年,先后为中共冠县县委、鲁西特委、鲁西北地委、冀鲁豫七地委、冀南一地委驻地。

宋任穷、段君毅、赵健民、徐运北、杨易辰、许梦侠等多位国家和地方领导人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特别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至今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

在这块血火交织的大地上,刀光剑影、腥风血雨谱与了民主革命时期的不朽壮歌,在这片广阔而贫瘠的黄土故道,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凝铸了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前进的灿烂和辉煌。在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中,它像鲁西北的一座灯塔,指引着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几届党的地区委员会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责任编辑: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