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葆初故居

舒葆初故居

革命烈士舒葆初故居舒葆初,又名舒忠元,瓮安县平定营镇高梘坡人,1906年生。1923年师范毕业后,在梭罗、岩坑等小学任教。1925年弃教从戎,年仅19岁。曾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队汉阳支队宣传员、杭州警官学校总务科长等职。1931年,舒葆初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补习班,其间与同乡冷少农来往甚密,经冷多方观察、了解,舒葆初故居,舒葆初故居简介,舒葆初故居-黔南州瓮安县舒葆初故居旅游指南

初春游赏国父故居: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位于广东中山市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距中山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深圳香港相望。

中山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挂有三个机构名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在门口处领卡,免费进园。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的工作是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民俗文化,并以此保护和烘托孙中山及其故居的历史文化氛围。

正门中央,孙中山的思想核心“公为天下”竖立其中。

这里以前就是一个孙中山故居,后来不断扩建,现在园区分为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农业展示区三处。

孙中山纪念展示区包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以及孙中山在翠亨村的其他历史遗迹;翠亨民居展示区展示了翠亨村清末民初各阶层的民宅和生活状况,再现了孙中山出生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翠亨农业展示区展示水稻耕作、瓜果蔬菜种植、桑基鱼塘、家禽饲养、现代农业的无土栽培种植等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态。

园内一特殊风景线,两个非常亮丽的女安保人员。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有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组成。

这一幢红房子就是民国奠基人孙中山的故居,也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故居房间里面的陈设全部用玻璃隔开,可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吧。

外围就是翠亨村的旧村子,现在没有村民居住,改为翠亨民居展示区。

修旧如旧,按照以前的旧居还原。

古风倩影,另有一番韵味。

关于作者:猪唛

猪唛,旅行美食撰稿人、搜狐美食专家认证、搜狐旅游专家认证、今日头条旅游达人认证、今日头条美食达人认证、乐途灵感旅行家、同程旅游特约旅行家、途牛旅游大玩家、微博头条文章作者、大粤网高级旅游体验师、秒拍达人、去哪儿聪明旅行家、去哪儿网酒店试睡员...

微信公众号:猪唛食游记(fszhumai)

新浪微博:猪唛-色影迷途

本博图片为本人原创,媒体、网络使用请与本人联系并署名。

嘻嘻,是不是看得很心动,很想去玩啊,暖冬中的南粤可是很有吸引力的哦,除了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广东名园,美景+美人,你也想来一辑艳美的照片么?

观故居 忆初心 强信念--黄梅公安组织参观陈潭秋故居

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月15日上午,黄梅县公安局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民警到陈潭秋故居进行参观学习。

在陈潭秋铜像广场,全体民警瞻仰了陈潭秋烈士铜像,并向铜像敬献花篮,大家面对陈潭秋铜像脱帽鞠躬向烈士表达深切怀念。随后大家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广场,充分显示了每一名党员民警对党的赤诚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让现场所有人都深受感染。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全体民警先后参观了陈潭秋故居纪念馆、生平事迹展览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朴实的革命历史文物,大家重温了陈潭秋烈士的英雄事迹,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湖北地区早期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陈潭秋勤奋好学,追求真理,立志救国,不屈不挠,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奉献一切的品质与精神,打动着在场的每一名同志。

时代在变,但向革命先辈学习的精神始终不变,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民警们在参观结束后纷纷表示,要以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为指引,坚定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更大的工作热情和更高的工作标准扎实做好公安工作,为建设平安黄梅、法治黄梅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赵庆 余嘉琪

来源:黄梅公安

“初心”遇“故居”——走近闻一多

【我来讲党课】 “初心”遇“故居”——走近闻一多

岛城有故居,熠熠生光辉。市南区近期拍摄制作了【行走的党课·初心遇故居】系列党课。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徜徉在市南历史文化街区,沉浸在一段厚重的岁月光阴中,访故居,忆初心。让广大党员从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故事中汲取养分,凝聚向上向善正气。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让生命为时代而澎湃,为人民而奋进,为青岛而燃烧。

让我们跟随本期党课主讲人八大关街道太平角社区党员王竹琳,走近闻一多。

“初心”遇“故居”——走近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在迎澳门回归的晚会上,当稚嫩的童声唱起这首《七子之歌》时,人们不禁想起闻一多。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尽管曲折坎坷,却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一个核心——爱祖国、心向党、爱人民。

大家好,这里是行走的党课·初心遇故居主题节目,我是本期主讲人王竹琳。

红岛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有一条小路。路的两侧,高高的翠柏树冠相交成墨绿色的华盖。穿过小路右拐可见4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巍然耸立着一座4米多高的白色花岗岩雕像。雕像正面的基座上镌刻着“闻一多先生”几个大字。背后,便是闻一多先生在青岛任教时的居所“一多楼”。

闻一多的青少年时期,正值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热潮。面对帝国主义的蚕食肆虐,一片片国土沦为殖民地,他的心在哭泣、在流血,愤激的情感迸发出一首首“惊心动魄的爱国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在清华读书的闻一多积极投身于爱国运动。他用大红纸书写岳飞《满江红》词贴于学生食堂大门,表达了“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爱国情绪。

在青岛期间,从表面上看,闻一多已醉心于学术研究和教学,但他那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以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却丝毫没有改变。

1931年的某一天,青岛大学一个学生在海边游玩时,无故遭到日本人的殴打,中国警察不但不保护同胞的安全,反而为取悦日本人监押了这个无辜的学生,并打电话指责校方放纵学生。正在上课的闻一多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毅然挺身为学生鸣不平。他一面大声疾呼,一面找校长评理。在他的带动下,愤怒的学生们奋起斗争。在闻一多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警方被迫释放了关押的学生。通过这件事,一个爱国忧民、浩然正气的斗士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青大师生们的脑海里。

离开青岛以后,闻一多回到了离别十年的母校清华大学任教,正想大有作为时,抗日战争爆发了。国难当头,他开始一反过去的沉寂,要做一个“时代的鼓手”,成为一个擂鼓的诗人了。

1944年6月至7月间,闻一多参加了由华岗等人秘密组织的西南文化研究会。该会系中共联系高级知识分子的组织,华岗是共产党员。此后,闻一多与华岗多次长谈,对共产党的了解逐步加深。这一年的秋天,闻一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又被选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自此,闻一多从一个自由的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民主战士。

1946年7月11日晚,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遇害于昆明青云街口。闻一多非常悲愤,到《民主周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通电全国,向云南当局递交抗议书,组成“李公朴先生治丧委员会”,主持追悼、善后事宜。15日10时,面对捣乱的特务,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反动派的残暴和无耻,正告敌人“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就是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中国民主运动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会后,闻一多在回家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而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闻一多曾与好友吴晗相约:将来要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当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春,吴晗接到通知,他中共中央已经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吴晗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好友闻一多早已长眠地下,回想起解放前两人共同入党的约定,吴晗老先生心情复杂久久地不能平静。

闻一多由画家而诗人,由学者而斗士,从追求真美起步,到为美的理想献身,最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悲怆壮美、可歌可泣的生命史诗。他,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1995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在青岛百花苑内为20位曾经在青岛工作、生活的文化名人塑像。闻一多身着长衫,手握烟斗,俯首凝思的雕像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70多年了,但是他留在青岛的足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那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