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西路汉代遗存

钟山西路汉代遗存

位于钟山东路水城县人防办公室楼下,1999年11月修建该办公室时发现,同月发掘,出土铜釜、铜箭镞、陶罐、陶片、陶纺轮、磨制石斧、石镰等汉代器物,还出土熊、猪、鹿、狗、马、牛等动物骨骸。该遗存为一溶洞型灰坑,现保护完好。

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07—2013年周代遗存发掘简报

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07—2013年周代遗存发掘简报

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03期中国国家博物馆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运城文物保护研究所

内容提要:

自2007年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在周家庄遗址开展了连续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旨在探索龙山期遗存,为研究早期国家起源等问题提供实物资料。除获取大量龙山遗存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时期的遗迹与遗物,本文主要介绍2007—2013年在周家庄遗址发现的周代遗存。周代遗迹大都为居址堆积,包括房址、灰坑等;另有少量瓮棺葬。依时代不同,可将周代遗存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遗存的数量较少,仅见少量灰坑,另在一些地层中发现少量西周陶片。但西周遗存的内涵较丰富。据初步分析,可知其包含商、周两类因素,为探索商周关系等学术问题提供了资料;东周遗存的种类相对丰富,文化面貌也比较清楚,时代约当春战之交,属典型的晋文化遗存。

周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横水镇周家庄、崔村之间(图一),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2007年以来,在重点探索龙山期遗存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其他时代的遗迹与遗物。本文重点介绍2007-2013年间发现的周代遗存。周家庄遗址的西周遗存数量较少;东周遗存则在多个地点发现,数量相对丰富(图二)。下文分别予以介绍。

一 西周遗存

2012年春季,在周家庄新村附近布设探沟解剖大型环壕,于TG12内发现了西周时期的遗迹单位,即ITG12⑥和3个灰坑。2013年春季,在周家庄村北进行发掘,于ITG15的地层中发现了少量西周陶片。这里主要介绍2012年春季发现的西周遗存(图三)。

(一)地层堆积

以ITG12南壁为例(图四)。

①层: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厚0.13-0.3米,包含大量植物根茎,出土塑料袋、铁钉等物品,为现代耕土。

②、③层:分别为黄褐色与浅黄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分别厚0.1-0.27、0-0.45米,出土少量碎瓦块、青花瓷片及铁钉等,是近现代人类生活的堆积。

⑤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31米,出土少量陶片。

⑥层:浅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5米,出土少量陶片。

⑦层:黄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31米,出土少量陶片。

⑧层:灰黄色土,土质致密,层厚0-0.6米,出土少量陶片。

⑤、⑥、⑦、⑧层所见陶片的时代多为二里头或西周。

⑧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260、H261、H268。这三个灰坑均出土大量陶片,其中一些陶片的时代为西周时期,其他均属二里头时期。

⑨层:浅黄色土,土质较致密,分布于探沟东部,厚0-0.1米,不见出土物。⑨层下开口的遗迹有G6(龙山期大型环壕)。

(二)遗迹

共3处,均为圆形袋状平底坑。以H260、H261为例,简介如下。

H260开口于ITG12⑧层下,打破G6。口径2.5-2.8、自深2.6、底径3.25米(图五)。坑内堆积可分三层:①层为浅黄褐土,土质较疏松,夹杂少量碳粒,未见出土物;②层为浅红黄花色土,土质较疏松,夹杂少量料礓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等;③层为浅褐色土,土质较致密,夹杂少量料礓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豆等。

H261开口于ITG12⑧层下,打破G6及生土。口径约2.7、自深1.75、底径2.4米(图六)。灰坑内堆积可分两层:这两层分别为浅黄褐色土、黄褐色土,①层土质略疏松,夹杂木炭和料礓石;②层土质致密,包含料礓石。两层均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罐等。

(三)出土器物

出土器物均为陶器,兼有泥质、夹砂二类。多为灰陶,此外还有少量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素面次之,此外还有弦纹等;器类包括鬲、豆、罐等。

鬲均夹砂。据口沿差异,分二型:

A型 侈口,卷沿,沿面起隼,沿外侧素面,腹饰粗绳纹。标本H260③:1,灰陶,残高6.5厘米(图七:2);标本H260③:2,口径24、残高4.8厘米(图七:1)。

B型侈口,折沿,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交错绳纹。标本ITG12⑥:1,口径26、残高7.2厘米(图七:3)。

豆标本H261②:2,泥质红陶,弧盘,深腹,盘外侧有一道弦纹,粗柄。盘径18、残高6厘米(图七:4)。

罐 标本H261①:2,泥质灰陶,直口,圆唇,领较矮,沿外侧绳纹被抹,微鼓肩,腹饰绳纹。口径16、残高8.4厘米(图七:1)。

二 东周遗存

2007年,第一次在周家庄新村北地点发掘时,就发现了东周遗存。此后又于2011、2012年在此地点发掘过3次,均发现了数量较多的东周遗存。2009年春季,在周家庄村北发掘,也发现了一些东周遗存。此外,2012年解剖东部环壕时,发现了一些东周陶片。周家庄村附近的东周遗存以新村北地点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本文将这一地点的东周遗存做一简介。

(一)地层堆积

在这一区域近现代活动层和龙山层之间,存在一层较为连续的东周期堆积,遗迹类型除地层外,还有灰坑、房址、瓮棺葬等。以IT1107北壁为例(图八),介绍如下。

①层:浅褐色土,土质疏松,厚0.2-0.3米,包含少量青花瓷片、铁钉、塑料袋等物,是现代农耕土。

②层:浅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厚0.2-0.3米,出土少量青花瓷片、布纹瓦碎块等,是近现代人类活动堆积,本层下开口的遗迹有

H130(东周时期)等。

③层:浅灰褐色土,质地较疏松,厚0-0.3米,出土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罐等。从出土陶片来看,本层为东周时期人类活动的堆积。③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148、H151、M43等。

④层:深褐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7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折肩罐等。

⑤层:浅黄色土,土质疏松,层厚0-0.3米,出土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等。⑤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169、H186等。

⑥层:黄色土,质地疏松,层厚0-0.3米,无出土物。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199等。

(二)遗迹

东周遗迹包括灰坑、房址和瓮棺葬等。

1.灰坑

按照形制,分为圆形直壁坑、袋形坑、锅底形坑、长方形坑、不规则形坑等,分述如下。

(1)圆形直壁坑

开口线呈圆形或近圆形,坑壁较直,底径与口径同大或非常接近,有些较为规整,或为窖穴。以H133、H303为例介绍如下。

H133开口于IT1007③层下,打破IT1007④、⑤层及H198。口径1.85、自深1.75、底径1.9米(图九)。坑内堆积按土质、土色可分四层。其中①、③层为黄褐色土,②、④层分别为灰色与浅红褐色土。①、③、④层土质较致密,分别厚0.9-1、0.5-0.62、0.2-0.22米,出土物较少,①、③层仅见少量陶片,④层无出土物;②层土质疏松,厚0-0.1米,出土大量陶片和兽骨。各层出土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盆、豆、罐等。

H303开口于IT1508②层下,打破生土(图一〇)。口径1.35、自深0.7、底径1.30

H308坑内填土为浅褐色,质地较疏松,夹杂红烧土粒、料礓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盆、豆、罐等。

(2)袋形坑

灰坑开口线为圆形或近圆形,斜壁下扩,底径大于口径,多做窖穴使用。以H126、H308为例简介如下。

H126位于T1207西部偏南,开口于③层下,打破M38、H216,为一圆形袋状坑,口径约1.36、自深0.6、底径1.64米(图一一)。坑内填土可分五层,分别为青褐、浅灰、清灰、灰褐、浅灰色土,土质均较疏松,夹杂草木灰及碎小的烧土块,出土大量陶、石、骨器。

H308位于IT1508东北部,开口于IT1508③层下,打破H328及生土。灰坑口径1.7、自深2.1、底径2.75米(图一二)。坑内堆积为黄灰色土,土质较致密,夹杂草木灰、料礓石等,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盆等。

(3)锅底形坑

开口线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坑壁弧形内收,似锅底状。以H122、H266为例介绍如

H122位于IT1207中部,开口于IT1207②层下,打破③层、H216。H122开口线近圆形,壁面粗糙,未见加工痕迹,口径1.02-1.2、自深0.6米(图一三)。坑内填灰褐色土,质地疏松,夹杂大量红烧土、草木灰及木炭屑等,出土一些夹砂、泥质陶片,可辨器形有鬲、罐等。

H266位于ITG10中部偏西,开口于ITG10②层下,打破ITG10④层。该灰坑开口线平面近圆形,口径1.3-1.4、自深0.3米(图一四)。坑内填土为黄色,质较疏松,出土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等。

(4)长方形坑

灰坑开口线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直壁或微斜壁,坑底较平。以H8、H226为例介绍如下。

H8位于IT1408东南部,部分延伸入探方南壁,开口于②层下,打破H11、H48和W4。开口线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坑壁略直,东西长2.85、南北宽1.3、自深0.52米(图一五)。坑内填灰褐色土,较致密,夹杂料礓石,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豆、盆、罐等。

H226位于IT0808的西南部,开口于IT0808③层下,打破F30等单位。开口线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坑壁近直,底部不甚平整,南北长3.3、东西宽1.6米、深约0.3米(图一六)。坑内堆积为浅黄褐色土,质地疏松,夹杂料礓石颗粒、白灰片,出土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鬲、豆等。此外,该灰坑还出土一件石铲。

(5)不规则形坑

灰坑开口线不甚规则,有些体量较大,或与取土有关。以H312为例介绍如下。

H312位于IT1507中部偏北,开口于IT1507②层下,打破H313、M170,平面略呈不规则椭圆形,斜壁,其中西壁陡峭,东壁为缓坡,底不甚平。开口线东西最长3.4、南北最宽1.6、自深0.36米(图一七)。坑内填浅黄褐色土,质地疏松,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等。

2.房址

保存均较差。以F16、F18为例介绍如下。

F16位于IT1006西部,部分延伸入探方西壁,开口于IT1006③层下,被近代墓及W34打破,自身打破F21和H207。F16为地面(或浅穴)式房址,仅存部分地面。残存部分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残长2.8-3.5、东西残宽2.2-2.6米。经解剖,可知F16的地面是以料礓石为垫层,并于其上施一层厚约0.003米的白灰面。在房址之中的地面上存在一个灶面,其平面为正方形,经多次烧烤后形成坚硬的红烧土,并与地面连为一体(图一八)。

F18位于IT0907的南部,部分延伸入南壁,开口于IT0907②b层下,打破IT0907③层。F18为一浅穴式房址,保存状况较差,残存部分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6、南北宽约0.78米;壁较直,残深0.1-0.12米。房址为白灰地面,白灰层约厚0.003米(图一九)。房址内填土为灰褐色土,质地疏松,未见出土物。

3.瓮棺葬

以W34、W35为例介绍如下。

W34位于T1006西部,开口于③层下,打破H207、F16。平面呈椭圆形,壁近直,平底。开口线长0.96、宽0.56、自深0.75米。坑内放置以陶罐、陶鬲及陶盆残片组成的瓮棺,内葬儿童,骨架保存较好。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南(图二〇)。墓圹填灰褐色土,无出土物。

W35位于IT0906的中部略偏西南,开口于IT0906②b层下,打破IT0906③层,是一座带有墓圹的瓮棺葬。墓圹开口线为圆角长方形,坑壁略内收,底近平。长0.88、宽0.38、自深0.36、底长0.7、宽0.36米。瓮棺由陶鬲、罐的口沿、腹片扣合而成,内置儿童骨骸一具,保存较差,仅存破碎的头骨、椎骨、肋骨等,其他多处骨骼已腐朽不见。头向55°,仰身直肢(图二一)。圹内填褐色土,质地疏松。

(三)出土器物

1.陶器

兼有夹砂、泥质二类,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弦纹,素面等,部分泥质陶器上饰暗纹。器类方面,以鬲、盆、盘豆、盖豆、钵、高颈罐较为常见,另有壶、釜、甑等器型。

鬲共41件。均夹砂,沿较窄,微束颈,鼓肩,联裆,三实足,饰绳纹。依口、肩变化,分二式。

I式沿面微凹,斜唇稍厚,斜直颈,微耸肩。标本H133②:2,红褐陶,斜方唇,沿外侧绳纹被抹,肩及上腹部饰麦粒状斜行中绳纹,下腹部饰散乱的粗绳纹,口径25、残高17厘米(图二二:1)。

II式沿面下凹,方唇厚重,矮颈微斜,耸肩。标本H254:4,红褐陶,斜方唇,饰麦粒状斜行中绳纹,口径24、残高24.5厘米(图二二:3);标本H254:5,红褐陶,肩饰印痕较深的斜行中绳纹,口径28、残高8厘米(图二二:2)。

盆多为泥质灰陶,个别为夹砂灰陶,侈口,折沿,多深腹,平底,腹饰绳纹。依颈部差异,分二型。

A型共13件。无明显颈部。据口、肩变化,分二式:

I式宽沿,沿面中央略凹,颈部微有折角。标本H133②:9,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散乱的中绳纹,口径37、残高11.5厘米(图二二:5);标本H269:3方唇,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纹理清晰的细绳纹,口径42、高27、底径15厘米(图二二:13)。

II式沿略窄,沿面中央凹陷,沿腹交接处较顺滑。标本T1207③:3,斜方唇,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中绳纹,口径36、残高5厘米(图二二:8);标本T0906③:5,斜方唇,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印痕较浅的中绳纹,残高6厘米(图二二:7)。

B型共11件。束颈。数量较少,暂不分式。折沿,沿面多内凹,下腹收束略急。标本H133②:7,沿外侧绳纹被抹,上腹部饰印痕较深的斜行中绳纹,下腹部绳纹亦被抹,口径30、残高16厘米(图二二:11);标本H256:5,沿外侧绳纹被抹,上腹部饰印痕较浅的斜行中绳纹,下腹部绳纹被抹,口径40、残高12厘米(图二二:12);标本T0906③:7,沿外侧素面,腹饰斜行中绳纹,口径50、残高24厘米(图二二:10)。

釜共1件。夹砂灰褐陶,厚方唇,折沿,沿面微内凹,束颈,深腹,圜底,饰绳纹。标本W34:1,口径24、高35厘米(图二二:4)。

甑共2件。残存下腹及篦部。标本H308:3,夹砂红褐陶,陶胎较厚,腹饰印痕较浅的麦粒状粗绳纹,近底部绳纹被抹,残高11、底径18厘米(图二二:9);标本H8:1,泥质灰陶,下腹部素面,残高6、底径14厘米(图二二:6)。

盘豆泥质灰陶,依整体差异,分二型。

A型共41件。豆盘折角明显,豆柄细长,整体较高,圈足。据豆盘变化,分二式。I式 豆盘略深。标本H321:1,盘外侧有数周弦纹,口径14、残高4.2厘米(图二三:1);标本H126③:9,豆柄上有数周凸棱,口径13、残高15厘米(图二三:6);标本H133②:4,豆柄上有数周凸棱,口径12、高15.3、底径7厘米(图二三:5)。

II式 浅盘。标本H254:6,口径12、残高8.5厘米(图二三:3);标本H266:1,盘外侧轮制痕迹明显,口径11.2、残高2.8厘米(图二三:4)。

B型共5件。弧盘微折,豆柄多较短,整体略矮。据豆盘变化,分二式。

I式豆盘较深。标本H133②:3,器体磨光,口径13.5、高11.6、底径8.5厘米(图二三:7);标本H126③:8,口径14、高12.5、底径7厘米(图二三:12)。

II式 豆盘略浅。标本T1007③:3,器体似经磨光,口径12、残高3.8厘米(图二三:2)。

盖豆共11件。泥质灰陶,子母口,深腹,盖皆失落,盘外侧多饰瓦楞纹。分二式。I式口内敛,子母口较长。标本H256:7,盘内饰螺旋状暗纹,口径16、残高7.4厘米(图二三:13);标本H133②:5,盘内外侧均饰数周暗纹,口径16、残高7.2厘米(图二三:14)。

II式敛口,子母口略短。标本H254:7,盘内饰螺旋状暗纹,口径16、残高9.2厘米(图二三:11)。

钵共7件。泥质灰陶或灰黑陶,折沿,斜唇,多束颈,弧肩,鼓腹,平底。据口沿变化,分二式。

I式 沿面较短。标本H126③:6,束颈,腹饰凸弦纹,口径21、残高8厘米(图二三:15);标本H256:8,腹饰凸弦纹,口径40、残高20厘米(图二三:16)。

II式沿面更短。标本H303:1,束颈,腹底交接处转折圆缓,平底,素面,口径20、高13.5、底径10厘米(图二三:18);标本T1107③:5,微束颈,腹饰凸弦纹,素面,口径19、残高9厘米(图二三:17)。

高颈罐共4件。泥质灰陶,尖唇或尖圆唇向上凸起,沿外侧绳纹被抹,鼓肩,有些肩部饰弦纹,腹皆饰绳纹。标本H269:5,沿外侧似经磨光,肩饰旋断绳纹(图二三:8);标本H302:5,沿外侧素面,腹饰印痕较浅的斜行绳纹(图二三:9)。

壶共1件。泥质灰陶,宽折沿,沿外侧有一周凸起,高颈。沿外侧与颈部均磨光,颈部暗纹形似弦纹。标本H133②:6,沿面饰菱形暗纹,沿外侧素面,颈部饰多道弦纹,口径14、残高10厘米(图二三:10)。

板瓦共2件。夹砂灰陶,内侧可见清晰的泥条盘筑痕迹,饰斜行绳纹。标本H321:3,残长13、残宽9.5厘米(图二四:7);标本H302:7,残长15、残宽12厘米(图二四:8)。

筒瓦共1件。夹砂灰陶,泥条盘筑,饰麦粒状斜行绳纹。标本H256:6,残长8、残宽5厘米(图二四:9)。

陶支钉 共39件。泥质灰陶,锥状。标本H118:1,高3.8厘米(图二四:1);H118:4,高4厘米(图二四:2);标本H118:11,高4厘米(图二五:5)。

铜饰品共1件。标本T0907③:1,圆形,饰三个小孔,体径1.8厘米(图二五:6)。

3.石器

共发现10件,器型包括石镞、石斧、石镰、石凿和石铲等。

石镞 标本H308:1,圆锥状梃,前锋呈三棱椎形,长8.4、宽0.8、厚0.7厘米(图二五:8)。

石斧标本H317:1,长方体,双面刃,长13、宽6.2、厚4.4厘米(图二五:1);标本T0806③:1,背部已残,制作较粗糙,残长11.3、宽5.9、厚1厘米(图二五:2)。

石镰标本T1107③:2,整体经磨光,制作精细,镰背较宽厚,穿孔近器体中部,双面刃,长14.8、宽5.1、厚0.7厘米(图二五:9)。

石凿标本T1107③:1,器体呈长方形,经磨制,单面刃,长9.4、宽3.8、厚1厘米

(图二五:3)。

石铲标本T0906③:3,打制,制作粗糙,长16.3、宽6.7、厚1.8厘米(图二五:4)。

4.骨器

共发现2件,包括一件骨镞,另一件器型不可辨。

骨镞标本H321:4,锥形梃,前锋略呈三角形,长6厘米(图二五:7)。

5.蚌器

共9件,其中3件器型不可辨,余皆为蚌刀。

蚌刀共6件。标本H118:31,整体呈新月形,弧背,器物中部有一穿孔,单面刃已残,长12.1厘米(图二五:10);标本H304:1,整体呈长方形,弧背经磨制,穿孔近刃部,单面刃已残,长11.6厘米(图二五:11)。

三 结语

H260③:1与安阳小屯H71:4[1]、洛阳铸铜遗址H83:2[2]相似。从类型学角度看,H260③:1的时代应介于二者之间,为西周初年;H260②:2与曲村AⅡ式豆[3]近似,时代为西周早期;TG12⑥:1与曲村AaV式鬲[4]形制相似,时代为西周中、晚期之际。综上,可以推测周家庄遗址存在自初年至西周中、晚期的遗存。

目前所见的西周遗存分布于周家庄新村附近,西距横东、拱北遗址不足千米。周家庄西周遗址的存续时代与横东、拱北遗址也比较接近。已知横东、拱北遗址为横水墓地葬者生前的居址[5],其当与周家庄西周遗址关系密切,应同属倗氏一宗。

从出土陶器来看,周家庄西周早期遗存包含两种文化因素。其一是以商式鬲(A型)为代表的商文化因素,另一类则是以联裆鬲(B型)为代表的周文化因素。这说明西周早期附近存在至少两类族群,一是周人或与周人关系密切者,另一类则与商人有关。不同于周原、洛阳、琉璃河等地,晋西南地区西周时期的商文化因素发现较少,此次发现为研究这一地区的族群构成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东周遗存数量相对较多,也较为分散。其中两处堆积丰厚者,一处位于周家庄村北,另一处地处崔村南堡[6]。这两个地点距离较远,或分属不同的遗址。所见东周遗物均与侯马铸铜遗址等地所见春秋晚期及战国早期遗存的时代特征较为接近,当是这一时期的遗存。从文化面貌来看,周家庄遗址所见东周遗存属典型晋文化。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的发现说明该地存在较高等级的建筑。陶支钉等制陶工具则显示这一区域存在制陶手工业遗存。

发掘由戴向明领队,田伟测绘、摄影,王文武、吕赵力绘图,田伟、戴向明执笔。

西城村遗址文化遗存包括龙山文化、东周时期和宋代

1月11日,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局了解到,历时68天,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泰安文物考古研究所、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西城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结束。 本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出土小件文物50件,其中陶器20件,主要为豆、盂、罐、盆、纺轮等;石器10件,铁器6件,瓷器6件,铜器8件以及大量陶片。文化遗存年代包括龙山文化、东周时期和宋代。

发现一座春秋晚期小型陶窑

考古发掘和人员培训实现两促进两提升西城村遗址位于 泰安市泰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村东部,明堂路以西、谢过城街以北、汉明堂遗址以南。2020年3月-5月,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泰山国际颐养城工程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此处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队于2020年10月12日开始发掘,12月18日完工,历时68天。2020年12月20日,省文物局对考古工地组织验收,验收结论为优秀。 本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236个、沟7条、灶3座、窑1座、井1眼、房址1座。出土小件文物50件,其中陶器20件,主要为豆、盂、罐、盆、纺轮等;石器10件,铁器6件,瓷器6件,铜器8件以及大量陶片。文化遗存年代包括龙山文化、东周时期和宋代。

“本次还发现一座春秋晚期小型陶窑,圆形,直径55厘米,结构包括窑床、火眼、火门、火塘,如此小的陶窑在以往发掘中较为少见,为便于深入研究和展示,我们采取了套箱提取的方式运回室内保护。”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此次发掘, 基本厘清了遗址范围、文化内涵和保存状况,及其与汉明堂遗址的关系;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存,在泰山附近区域是第一次发掘;证明该遗址春秋时期为鲁文化、战国时期为齐文化,与文献记载这一带属齐、鲁两国交界区是相吻合的,其中战国时期大型窖穴较多,说明遗址规格较高。西城村遗址延续时间长,地理位置重要,对研究泰山区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为今后开展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提供了新资料。

考古发掘和人员培训实现两促进两提升

据悉,泰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新泰市博物馆宁阳县博物馆等10家单位的24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考古发掘与培训。

其间,相关部门邀请山东大学教授栾丰实、王青、王芬,省文物局、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专家为学员现场授课,包括田野考古理论,记录、辨识器物,考古勘探等内容。“经过2个多月发掘与培训,我们按时完成了遗址发掘任务,培养了考古队员的田野考古技术水平。”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为培养泰安地方文物干部和考古队伍,考古发掘期间还举办了田野考古专业技术培训班,并积极开展公众考古宣传活动,考古发掘成果丰富,考古发掘和人员培训实现两促进两提升。

本次考古发掘期间,相关部门还积极开展公众考古工作,制作宣传展板,向周边群众宣传考古学知识与考古工作成果,举办了2次公众考古活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泰山学院的120名师生到发掘现场参观学习。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机关第二党支部50多名党员干部到考古现场开展了“考古见初心,薪火永相传”主题党日活动,活动获“泰安市直机关工委优秀主题党日活动”称号。

“泰安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资源丰富。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挖掘研究弘扬传统文化,为我市文物事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作出更多新贡献。”该负责人表示。

山西运城最美的古城,保存唐代遗风,可惜知道的人很少

山西运城市境内,有一座新绛古城,这是千年古城,保存了唐代遗风,可惜知道的人很少。

运城下辖1区、10个县,2个县级市,与陕西河南两省隔黄河而相望,新绛县位于运城市的北部,境内有汾河、浍河两条主要河流,很多外地的朋友,对新绛县不熟悉,甚至都没听说过,其实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绛”曾为晋国都城,南北朝时期,北魏置东雍州,北周改为绛州。

为什么说保存了唐代遗风呢?

绛州古城跟我国其它地方的古城,还是有所区别,不同于一般的州县古城那种方城十字中轴对称的风格,而是采用因地制宜,“临川笼丘”的特色,说白了就是看地形而建,各类建筑穿插,错落有致,三关五坊,两门62巷,历经岁月洗礼,仍然保留了唐代的形制,属于是唐代古州城。

众所周知,山西省有平遥古城,那么新绛古城跟平遥古城对比,该如何评价呢?

平遥古城规模庞大,属于世界遗产,走进平遥古城,即有一种大型历史空间穿梭感,而新绛古城,从空间保存的遗迹上,其实并不完整,这也是为什么平遥古城能家喻户晓,而新绛古城却鲜为人知的一个主要原因。

新绛古城还有哪些名胜古迹呢?

作为历史古城,新绛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绛州三楼、绛州大堂绛守居园池、龙兴寺等等。

绛州三楼

所谓绛州三楼,其实就是钟楼、乐楼、鼓楼,在我国各地古城中较为常见的古代建筑,比如西安鼓楼就位于市中心,俨然成为了一道标志性景观,为城市增添了古色古香和无穷魅力!

绛州三楼,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在北,三楼并峙,钟鼓楼常见,乐楼原是舞台,估计是古代唱戏的地方,这三座古建大致在宋元明建造或重修,还是非常罕见珍贵的名胜古迹。

绛州大堂

作为唐代遗风的古城,绛州大堂就是最好的证明,绛州大堂始建于唐代,现在还有一些唐代遗存,正堂前有碎裂的“鱼儿跪堂石”,意思是鱼儿喝水各凭良心。绛州大堂面宽七间,一般州府衙门正堂规制是五间,这绛州大堂算是独例。

绛守居园池

这是一处始建于隋朝的州府园林,在全国来看,应该是绝无仅有的一处了。所谓绛守居园池,也就是绛州府的花园,这处园林景观,历经各朝修缮,基本上还是隋唐时期的风貌。

新绛,古称绛州,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遍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可惜鲜为人知,不知道你去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