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

AAA级旅游景区

架设在上海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的外白渡桥,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是上海市区最大的一座钢铁桥。桥有二孔,共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经多次改造,现载重为20吨。透过外白渡桥沉重的钢架结构,可以看到东方明珠的炫丽灯光,这座桥曾经是上海标志之一。

过去,苏州河近黄浦江的河口,一直靠摆渡过河。而且有好几个渡口,其中最靠河口的叫“外摆渡”。1856年,一个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在外摆渡的位置造了一座木桥,就叫“外摆渡桥”。这座桥对外国人免费,对中国人则要收费,结果引起上海人民的反对。1873年,工部局在上游方向离“外摆渡桥”几十米的地方也造了一座木桥,取名“公园桥”,供市民免费通行,所以市民又把它叫作“外白渡桥”。就在这一年,原来那座“外摆渡桥”卖给了工部局后,被拆了。1906年,为适应有轨电车的通行,工部局将“外白渡桥”拆掉建铁桥,并于1907年建成通车。

注意:外白渡桥已整体移至船厂进行大修,预计需1年时间。交通外滩观光隧道,公交20路(终点站在九江路外滩)42路、71路(终点站在延安东路外滩)、123、55等。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北苏州路111

用时参考

30分钟-1小时

交通

乘19、61、317路等公交车在吴淞路天潼路站下车后步行可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外白渡桥附近景点 上海外白渡桥

1. 上海外白渡桥

南京路步行街直走,走到头,外滩。

面对黄埔江往左走,1直走就到了。

车的话123,外滩下。


2. 上海外白渡桥建造时间

1、东方明珠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米。该建筑于1991年7月兴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担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地区覆盖半径80公里。东方明珠塔凭借其穿梭于三根直径9米的擎天立柱之中的高速电梯,以及悬空于立柱之间的世界首部360度全透明三轨观光电梯,让每一位游客充分领略现代技术带来的无限风光。 东方明珠电视塔共有3个360度的主要观光层,游客尽可在不同高度欣赏都市美景。

2、金茂大厦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心。来金茂大厦观光,最大亮点是站在88层观光大厅欣赏城市景色。观光厅内玻璃幕墙让视野开阔,可环望俯瞰城市风光,建议下午将近傍晚时去观景,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迷人的夕阳,而夜幕下的陆家嘴和外滩,在灯光渲染下相当漂亮。

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为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一栋摩天大楼,东临浦东新区腹地,西眺浦西及黄浦江,南向张杨路商业贸易区,北临陆家嘴中心绿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矗立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内,是中国第四高楼,形状类似开瓶器。登上100层观光厅,可以平视东方明珠尖顶。踩在悬空观光长廊上,透过脚下透明玻璃俯瞰浦江两岸风光,有如云中漫步。

4、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之巅118层观光厅是上海中心大厦的功能体验区,四周包裹着落地超大透明玻璃幕墙。在上海之巅360度全视角观光厅,近看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身居足下,远眺外滩、世博园区尽收眼底,一览苏州河与黄浦江蜿蜒同奔长江共入东海。


3. 上海外白渡桥情深深雨蒙蒙

那就是屋顶,可云爬到屋顶去追那个老鹰(猛儿)尓豪上去救她

可能就是你记错了。

看见你问这情深深雨蒙蒙,真是怀念,我小时候每年假期都播,我每回都看,还哭得稀里哗啦的


4. 上海外白渡桥是哪个国家造的

叫黄浦江,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黄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后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黄浦江全长约113公里,河宽300至770米。黄浦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的众多来水。“浦”是古吴语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黄浦江下游曾被称为黄歇浦和春申江,有说法认为是因为上海曾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黄浦两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黄浦江上已建成多条江底汽车隧道和大桥。黄浦江是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排洪排涝、渔业、旅游等价值的多功能河流。


5. 上海外白渡桥的故事

你知道上海“外白渡桥”名字的由来吗?它经过了怎么的历史呢?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外白渡桥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历史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濒临黄浦江,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风雨历史呢?

  现今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 。

  第一代桥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洋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洋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第二代桥

  造桥纯粹为牟利的威尔斯等人曾声称,上海道台特准许其专利,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国侨民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继之,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 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再后来,历史走到今天,这其中的“涵括”早已经不止是一座桥的名字。

  第三代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以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代替。筹建时曾有钢桥、木桥两种设计图纸与预算方案供工部局参考。两种桥梁宽度相同,设计要求都能承受一级城市桥梁通常能够承受的载重。其中,木桥使用寿命20年,造价8.3万两,每年维修费用按造价的4%计算为3320两。钢桥使用寿命50年,造价20万两,每年维修费按造价的0.35%计算为700两。工部局工程师兼测绘师查尔斯·梅恩认为虽然钢桥先期投资较大,但外白渡桥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铺设复线电车轨道,建造钢桥可以得到长久的好处。同时英商电车公司表示愿意为钢桥改建费用捐助3500英镑。通过对拟建中的钢桥、木桥不同造价及按照复利年利率6%计算50年后所获款项的比较,工部局选择了钢结构桥,并刊登广告征求新桥设计和承建招标书。在17份投标书中,最后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万英镑中标,并由英国达林顿市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制造钢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国监督加工制作。

  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桥宽60英尺(其中车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长171英尺,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工业革命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铁架桥梁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钢架桥梁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天津海河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


6. 上海外白渡桥图片

简介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又称外婆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 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


历史

第一代桥

外白渡桥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洋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洋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第二代桥

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再后来,历史走到今天,这其中的"涵括"早已经不止是一座桥的名字。

第三代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外白渡桥 代替。筹建时曾有钢桥、木桥两种设计图纸与预算方案供工部局参考。两种桥梁宽度相同,设计要求都能承受一级城市桥梁通常能够承受的载重。其中,木桥使用寿命20年,造价8.3万两,每年维修费用按造价的4%计算为3320两。钢桥使用寿命50年,造价20万两,每年维修费按造价的0.35%计算为700两。工部局工程师兼测绘师查尔斯·梅恩认为虽然钢桥先期投资较大,但外白渡桥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铺设复线电车轨道,建造钢桥可以得到长久的好处。同时英商电车公司表示愿意为钢桥改建费用捐助3500英镑。通过对拟建中的钢桥、木桥不同造价及按照复利年利率6%计算50年后所获款项的比较,工部局选择了钢结构桥,并刊登广告征求

外白渡桥新桥设计和承建招标书。在17份投标书中,最后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万英镑中标,并由英国达林顿市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制造钢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国监督加工制作。

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桥宽60英尺(其中车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长171英尺,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铁架桥梁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钢架桥梁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

城市象征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外白渡桥柱产业贯通一气。

1937年上海沦陷,当时中国人过桥都要毕恭毕敬地向在桥头站岗的日本兵鞠躬,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或罚跪,甚至被狗咬。而在桥的东南面,就是记载 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屈辱历史的黄浦公园。

研究上海历史的上海市档案馆馆员张姚俊告诉记者,直接发生在外白渡桥上的最大事件便是1915年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被刺案了。在上海市档案馆里可以找到的有关外白渡桥的照片中,有淞沪抗战期间大量难民从闸北潮水般向南通过外白渡桥的情景,也有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从外白渡桥进城的画面。

年逾百岁的外白渡桥默默承载着城市的荣辱,其交通功能已退居其次,如今的它乐当观景台,每天让中外游客架起相机,对着彼岸新楼拍照留念。在许多海外游子心中,外白渡桥的身影却已化成一缕抹不去的乡愁。


7. 上海外白渡桥属于哪个区

上海滩电视剧在上海黄浦区拍摄的主题景外白渡桥。


8. 上海外白渡桥的历史

苏州河,长江支流黄浦江支流吴淞江上海段俗称,民间一般认可的河段是:起于上海市区北新泾,至外白渡桥东侧汇入黄浦江。有时也泛指吴淞江全段。

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苏州河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是上海市简称的命名来源。


9. 上海外白渡桥简介

在外滩北端,位于苏州河上,靠近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口


10. 上海外白渡桥在哪个位置

上海在外滩跨越苏州河的一座铁桥,当时是德国人设计的,如今保存的还是非常好,是苏州河上的交通要道,对于桥梁设计者来说很有参考价值的。

矗立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也是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外白渡桥旁边的景点 上海外白渡桥

1. 上海外白渡桥

聂耳

万紫千红总是春

霓虹灯下的哨兵

日出(80年代 曹禺名剧改编 女主角方舒)

阮玲玉(香港 张曼玉)

人约黄昏

上海伦巴

苏州河

大灌篮

海上传奇

半生缘

夜上海


2. 上海外白渡桥旁边的建筑

外滩建筑群

地址:黄浦区中山东一路

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

国际饭店

地址:黄浦区南京西路170号

国际饭店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有“远东第一高楼”之称。平面布置成工字型,立面采取竖线条划分,前部15层以上逐层四面收进成阶梯状,造型高耸挺拔,是20年代美国摩天楼的翻版。1950年11月,为统一上海平面坐标系统,当时的上海市地政局对全市进行测量,测量以国际饭店楼顶中心旗杆为原点,由此确立了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系。

历史上的国际饭店是名流汇聚之所,宋美龄,张学良,陈纳德等都曾是常客。不少名流学者为饭店留下的诗,书,画作品,成为饭店的传世之宝。

徐家汇天主堂

地址:徐汇区蒲西路158号

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动土兴建,清光绪三十六年(1910年)9月大堂落成。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法国中世纪样式,高50米。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徐家汇天主堂标志性的玫瑰花窗更是美的惊人。

上海展览中心

地址: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

上海展览中心亦称为上海展览馆,承办了许多国内外重要的展览会。上海展览中心建成于1955年,原名“中苏友好大厦”,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之一,由前苏联建筑艺术家安德列耶夫设计,为古俄罗斯风格。大厦座北朝南,正南为大场,有大厦音乐喷泉。主楼矗立正中,上竖镏金钢塔,与主塔相辅辉映,金光灿烂。大厦内的装修相当精美,有大型的浮雕、美丽天穹和精致的吊灯及柱子等。

松江方塔园

地址:松江区松江中山东路235号

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园址原是唐宋时期古华亭的闹市中心,既是古代文人的会聚地,又是松江遗址的缩影,1978年以园内主景方塔为中心建起这座园林。以方塔为中心,四周组合古代建筑文物群。园林设有北、西、东3个园门。北部所见,石板路、石甬道、石壁,满眼尽是排列的石头。南面临塔可见一座明代照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砖刻建筑物。上面精雕细琢有走兽、树木、花卉和珍宝物等。

上海鲁迅纪念馆

地址:虹口区甜爱路200号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改建后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保留原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藏有文物、文献资料20余万件,地 一层为文化名人专库“朝华文库”、学术报告厅“树人堂”和专题展厅“奔流艺苑”等。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展厅。

东方明珠电视塔

地址: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号

上海的标志性文化景观之一,塔高约468米。塔内有太空舱、旋转餐厅、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等景观和设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东方明珠塔十一个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球体晶莹夺目,从蔚蓝的天空串联到如茵的草地,描绘出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如梦画卷。凭借其穿梭于三根直径9米的擎天立柱之中的高速电梯,以及悬空于立柱之间的世界首部360度全透明三轨观光电梯,让游客领略无限风光。

中共一大会址

地址:黄浦区兴业路76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原楼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基本陈列由“中共‘一大’会议室旧址陈列”和“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两部分组成。

佘山天文台

地址:松江区佘山镇西佘山地处西佘山之巅,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当年装备了“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

同济大学文远楼

地址:杨浦区赤峰路67号

这座淡灰色的老建筑,简洁典雅,平整无奇,但它却是入选《世界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的经典建筑。文远楼的设计深受新建筑学派(包豪斯)的影响,是包豪斯风格在中国唯一的一栋历史文化建筑,注重实用功能,手法简洁明快,讲求空间环境效果及形体的对比和谐,不追求古典形式构图及繁琐。一些老教授说,文远楼好就好在里面没有多余的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他自身存在的必要。

曹杨新村

曹杨新村始建于1951年,是解放后全中国兴建的第一个人民新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意义。整个社区住宅建筑总面积200余万平米,为上海市中心城区拥有10万余人口的大型居住社区。曹杨新村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商业服务网点遍布大街小巷,也是全市第一个全面绿化的新村,环境优美。作为全国首批外事接待单位,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百余个国家的首脑,政要和旅游团队。

金茂大厦

地址: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

竣工于1999年,曾经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大楼,楼高420.5米,大厦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您可以从观光厅内俯视金茂凯悦大酒店的中庭。中庭从第56层起到第88层止,高152米,28道环形灯廊,层层叠叠,流光溢彩,被人们称之为“时空隧道”、“世界奇观”。

南京西路建筑群

"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的西半部,跨黄浦、静安两区。古老的建筑群包含了上海展览中心、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华山饭店、金门饭店、静安寺等等一系列历史古建筑。现在的南京西路已然是上海繁华市中心区的“十字轴心”,梅泰恒顶级商圈“金三角”,引领着上海最顶尖奢侈品牌潮流。


3. 上海外白渡桥旁边的酒店

上海外滩是酒店吗?上海外滩是上海的黄浦江边上的旅游景点,外滩有很多高楼大厦,还有很多大饭店,东风饭店和平饭店都在上海的外滩,上海外滩是一个旅游景点, 挨着黄浦江边上,上海外滩是上海的一个地名,每个人到上海来旅游,肯定要到外滩去走一走,看看黄浦江的风景,还有东方明珠都在上海的外滩附近


4. 上海外白渡桥属于哪个区

上海新浦东区。

黄埔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的众多来水,有人认为黄浦江的水源于浙江安吉龙王山,但淀山湖以上的河流不能称之为黄浦江。黄浦江全长约113千米,河宽300-700米,终年不冻(除清朝时期,有过冰冻记录),是中国上海重要的水道。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它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   

黄浦江上源有3条,主要水源来自太湖和淀山湖。

闵行区(原上海县)境内,东岸流经浦江镇(原鲁汇、杜行、陈行3乡),北岸和西岸流经马桥镇、老闵行、吴泾镇、颛桥镇。全长近30公里,西自女儿泾口起,向东至闸港折北至近徐浦大桥出境。江阔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吨级船只,属一级航道。

  自女儿泾至闸港段称南黄浦,浦南为松江、奉贤县境,江北有一段为老闵行经开区境,江面宽300~450米,河底高程一10米左右;自闸港向北称东黄浦,江面宽至600~700米,河床也逐渐加深至一15米左右,过徐汇区龙华镇以后江面又收束到450米左右。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纳了上游太湖流域的众多来水,有人认为黄浦江的水源于浙江安吉龙王山,但淀山湖以上的河流不能称之为黄浦江。黄浦江全长约113千米,河宽300-700米,终年不冻(除清朝时期,有过冰冻记录),是中国上海重要的水道。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它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   黄浦江上源有3条,主要水源来自太湖和淀山湖。

闵行区(原上海县)境内,东岸流经浦江镇(原鲁汇、杜行、陈行3乡),北岸和西岸流经马桥镇、老闵行、吴泾镇、颛桥镇。全长近30公里,西自女儿泾口起,向东至闸港折北至近徐浦大桥出境。江阔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吨级船只,属一级航道。

 


5. 上海外白渡桥是哪个国家造的

如果你说的是西渡桥,应该是明代万历年间在上海松江泗泾镇上建起3座相似的大型3孔石拱桥,跨泗泾塘,把镇的南北两半部连成一体。其中西市桥原名武安桥,又称西渡桥。位于镇西部,跨泗泾塘。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如果是上面朋友讲的,到是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上海外滩北部的外白渡桥,另一个应当是在松江车墩影视基地的一座桥(仿照外白渡桥建的)。感觉如果是拍戏的话,最大的可能是车墩基地的桥。因为外白渡桥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按照上海目前的交通,估计不太会封闭起来让他们拍戏,不然上海虹口到黄埔的交通还不瘫痪了。


如果你要去玩的话,去外滩可以直接游览。


车墩基地是上海电影厂为拍摄30年代-40年代上海电视电影修建的基地,目前还在建设,是仿照上海民居、外滩、南京路等景点修建的。因此解决了实际景点与人工景点的冲突,即保证景点本身日常工作,也保证影视剧拍摄不受人员围观和现代化设施的影响。现在有不少电影电视里都能看到车墩的影子,比如:色戒、暗算、红粉、南昌起义以及诸多的反应30-50年代的影片。上次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红粉》的拍摄。


不过这里现在也是很多上海年轻人照结婚照的地方。除了门票贵以外,其他还可以。也许你也可以看到喜欢的影视 星。


6. 上海外白渡桥简介

外白渡桥一直往南走,过北京东路到南京东路,往西走就是了。


7. 上海外白渡桥在哪个位置

是上海大厦(英文名Broadway Hotel),1934年建成,初名百老汇大厦(与现英文名同),1951年更为现名“上海大厦”。

钢筋混凝土结构,美式,共22层,高78.33米。内部设施在当年即远赴盛名。


8. 上海外白渡桥图片

在外滩北端,位于苏州河上,靠近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口


9. 上海外白渡桥在哪个区

新上海滩里的那个桥是仿造的外白渡桥。新上海滩是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北松公路4915号的上海影视乐园内拍摄的。上海影视乐园包括全布景式的“南方街道”和实景式场地景“30年代南京路”、“上海里弄民居”。其中的“30年代南京路”就包括先施、永安、新新三大公司和石库门里弄、外白渡桥、马勒公寓、尖顶教堂间等历史景点。


10. 上海外白渡桥情深深雨蒙蒙

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依萍跳桥是在上海车墩影视城内的外白渡桥


11. 上海外白渡桥的历史

是上海外白渡桥。位于苏州河畔,距离上海著名景点外滩不是很远,它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如今的外摆渡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全长100多米,是一座汽车支线的桥梁,成为中国开放最早,文物众多的上海历史文化遗存。外白渡桥的唯一功能就是独坐苏州河畔,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见证上海的蒸蒸日上。


外白渡桥景点 上海外白渡桥

1. 上海外白渡桥

应该是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是中国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外白渡桥南起于南苏州路,北止北苏州路,整桥长104.24米,桥面为三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40千米/小时

外白渡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境内,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外白渡桥连接了黄浦区和虹口区,南起于中山东一路与南苏州路路口,北止于虹口区大名路与北苏州路路口

外白渡桥是一座简支钢桁架桥,同时也是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有两孔。

外白渡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桥支撑着上部下承式筒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2. 上海外白渡桥的历史

上海铁桥名为外白渡桥,建于1907年。这座桥最早是座木桥,是由英国洋行的人集资建造的。之后,工部局接管了这座桥,将木质桥改建成钢筋结构的桥,也就是如今的外白渡桥。

在外白渡桥是观看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的最佳地方。两条河道之间有座水闸,闸起两条河道分流,闸落或黄浦江水流入苏州河,或苏州河水注入黄浦江,这取决于潮涨潮落。

据说外白渡桥的寿命是100年,因此2008年这座桥100岁时被整体送到上海船厂进行了大修,一年后才回到原地,样貌也一点没变。

目前这座铁桥已经113岁了,按规定,还有30多年就会彻底退役。这座铁桥上见证了上海许多故事,发生了数不清的事,被列为优秀历史建筑。


3. 上海外白渡桥情深深雨蒙蒙

1、上海白渡桥,外白渡桥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

2、上海车墩影视乐园,上海影视乐园,又名车墩影视基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始建于1992年,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

3、上海黄浦中心医院,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定名为“黄浦区中心医院”。它由总部(四川中路109号)和黄浦区中心医院九江路中医门诊部(九江路150号)组成。

4、松江方塔公园,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全园占地面积182亩,园址原是唐宋时期古华亭的闹市中心,东有爱民街、西有三公街,既是古代文人的会聚地,又是松江遗址的缩影,园中的照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5、醉白池,醉白池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是上海的旅游胜地。从这座园林的前身算起,已有九百余年历史。公园面积七十六亩。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


4. 上海外白渡桥在哪个位置

上海在外滩跨越苏州河的一座铁桥,当时是德国人设计的,如今保存的还是非常好,是苏州河上的交通要道,对于桥梁设计者来说很有参考价值的。

矗立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外白渡桥, 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也是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