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鼓楼

榆林鼓楼

鼓楼。建于明成化九年。台基为陕北特色窑洞式建筑,四门洞开,洞顶由东西走向的四块大砖相连封顶。台基在内,楼建三层,二层上悬挂一面大鼓,遇准点辰侯,击鼓传时,城内军士闻鼓而早操,城内民众闻鼓而营商,洪钟之声撞击着骑街六楼的每一幢楼顶。

相传,鼓楼原为道观,民国初年驻四五修道之人,其中之一唤马玩龙,修-夫已到五六日方食一餐的道行,自觉不日将得道成仙。一日冬晨,楼前豆腐坊热气升腾,马道士误以为上界专来接他,奋身跳入“仙气”之中,当场命呼。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路2号(北大街交叉口),楼下免费,楼上不开放。

榆林鼓楼一店铺疑似发生爆炸,店面坍塌遍地玻璃渣…

4月13日上午8点左右,在榆阳区鼓楼附近一家店铺疑似发生爆炸,瞬间屋顶坍塌,店铺窗户玻璃破碎不堪,窗户门框被弹出数米远,周围停靠的车辆玻璃也被破碎物震碎。沿街数十米,遍地都是玻璃碎渣、泥土、碎纸屑等。

据周围住户说,当时就听到“嘣”的一声,家里的门窗都被震动。跑到街上看到时,遍地都是玻璃碎渣。正值上班上学高峰期,庆幸的没有人受伤。

目前,片区民警、消防已拉起警戒线,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畅游南京鼓楼建筑之林,感受鼓楼历史文脉!

你说,你喜欢鼓楼,喜欢建筑

你说,你最喜欢的,是鼓楼的老建筑。

你说你想听它们的故事,

你想知道这一座座楼宇

都有着怎样的历史

望祠念贤

鲁公祠

座落在广州路221号的颜鲁公祠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最初建这座祠堂是在唐元和年间,初名放生庵,系百姓为纪念颜真卿首倡置放生池一事所兴建。历经宋、元、明诸朝,代有修葺,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清同治年间,江宁知府涂宗瀛在放生庵旧址始建颜鲁公祠(颜真卿曾封鲁郡公)。历经风雨,祠宇倾圮,1991年按清代格局复加修缮。

现存颜鲁公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祠内有大殿、配殿、东西厢房等建筑2进12间,并存有古放生井一眼。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鼓楼区政府为之重建,被南京市定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向社会开放。

今日,抚池追昔,望祠念贤,尊重生命的呐喊者停留在此,不能不让来到此处的游人在心灵上感到震撼!

追忆古今

清凉寺

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踞于南京城西隅,以建有清凉寺得名,是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宫。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立石头城,作为江防要塞。相传诸葛亮金陵地形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这只虎踞江岸的“大虫”指的就是如今的清凉寺。

清凉寺在清凉山南麓山坳处,现仅存五开间平房一座,红墙黑瓦,四周植桂花与翠竹,门上书“清凉古寺”四字,房前围墙圆门上书“清凉别苑”。

弹指千年,昔日清凉寺的遗迹仍存,其中两座红墙黑瓦的建筑成了陶艺中心,供游人遣兴怡情。寺里寺外,环境幽雅,树木葱翠,不时会有小鸟掠空,啁啾鸣啭,令游客心旷神怡,聊发思古之幽情。

“天路”的回响

南京下关车站旧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人们对邮政局的认识大都是从寄信的邮筒、送心的邮递员开始的。

其实,在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以飞鸽、烽火、暗号、手语等方式传递信息,邮驿通信历史悠久,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程度。说到邮路就不能不提火车,说到南京的火车就必须要说南京下关车站,现称南京西站。

下关火车站俯瞰呈“U”字形,南北两翼为2层,西面主要入口设计成五孔13米高的大拱门作为入口通至大厅。大厅南侧设置行包房、售票处,还有检票口及辅助出入口各1个;北侧为贵宾、邮件用房以及出入口,各种流线布置合理互不干扰,内部有六座港湾式月台。

也许南京西站就像一处静静得港湾,默默得守候在那里,经历着百年风雨,见证着中国近现代铁路的历史变迁,延伸的“天路”激荡出邮政使者意味深长的回响。

绿色摇篮

江苏邮务管理局旧址

绿色是中国邮政的标志。说起南京邮政就一定会想到江苏邮务管理局旧址。

1918年,由于当时的邮务长为英国人李奇,所以,江苏邮务管理局新大楼便由时任邮局帮办、英国人睦兰主持建造。

大楼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共有房间128间,民国10年竣工,整个建筑体现出中西洋建筑特色和风格。

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学院周琦教授用“惊艳”来形容这座大楼的“精美”和“绮丽”,他说“整个建筑风格独特、线脚细腻、细部精致、建造质量优良,是南京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规模较大的西方古典式建筑代表,其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在整个南京也仅此一处。”

近三十年来,作为邮政、邮储和速递从业人员的培训基地,大马路62号被誉为邮政的“卢瑟摇篮”,从这里走出的绿衣使者就像一颗颗种子,遍布省内各地,他们犹如长江水,后浪推前浪,朝着中国梦、邮政梦奋进前行。

经过历史的长河,留在鼓楼的建筑,

颜鲁公祠、清凉寺、南京下关车站旧址、

江苏邮务管理局旧址都不过是凤毛麟角。

这些古建筑,或成线、或如珍珠般散

落在清凉山上、扬子江边、

明城墙下、主次道路旁,

与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楼相呼应。

他们延续着鼓楼的历史文脉,

为鼓楼增添浓厚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情怀,

让人目不暇给,心生感叹。

本文来源:畅游鼓楼,仅作分享交流之用,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一方水土 | 榆林老街:“六楼骑街天下名”

老街风貌。

记者 周明

榆林老街是榆林市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一条街,韵味深厚,格调别致。老街的现状与发展牵动着每一个榆林人的心。

榆林老街,形成于明成化年间。全长2公里的老街上,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由南至北纵列排开,形成独树一帜的“六楼骑街”历史风貌格局,使老街享有“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

榆林老街给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大街的古朴、二街的繁华、三街的宽阔。老街之美,不仅具有历史的况味,其本身也在讲述着现代城市的变迁;老街上保留的古建筑,也在向人们展示着这座老城的历史与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明确了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源头、过程、方法和出路,这些“硬核”措施也进一步激发了榆林保护和传承老街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市民在老街购买杂面。

讲述自己的历史文化故事

榆林老街位于榆林市东面,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据红山,是一条集杂货、餐饮、文化、旅游、古建筑为一体的历史老街。

走过凌霄塔,经镇远门进入榆林老街,人们最先看到的和踩着的就是青砖铺就的步行街。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行走其间,常能听到一种独具江南韵味的榆林小曲。在老街上,处处可见推车担担的、卖水果的、磨刀补锅的、休闲散步的人及说说笑笑上学路过的中小学生,还有好奇地观看着老街两旁建筑的外地游客。

榆林老街的每座城楼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它们将陕北人特有的文化性格融入其中,糅为一体,让历史和文化的沧桑与厚重在这座塞上古城中久久萦绕。

老街一景。

榆林老街上的78条巷道,每条都有一个别致、生动的名称,成为榆林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诠释着榆林巷道的诸多内涵,也传递出榆林古城独特的历史意蕴。榆林巷道形成的时间,多在明代嘉靖初年至清代乾隆末年,且每道巷子的名称都有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例如税房巷,清末民初逐渐成巷,因1917年在巷口设立税收机构而得名。

从小在老街长大,年近70岁的王珂对于老街有很深的感情,这里的一砖一瓦早已浸入他的血液。“老街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它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对于像我这样土生土长的老街人来说,老街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地方。”王珂坦言,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榆林老街仍保留着原来的面貌,在现代城市中显得独具一格。

老街两旁,阡陌街巷,通向旧时的四合院。这些四合院大都修建考究,造型各异的门楼、院墙、照壁上,都有青砖磨刻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四合院里居住的大多是榆林古城的居民。

漫步在榆林老街,你能真切感受到被老舍先生誉为“老榆林,小北京”的榆林古城遗韵。透过这条有着深厚岁月记忆的老街,可以细细品味塞上古城的沧桑历史。

老街里的四合院。这里居住的大多是本地人。

守望老街的手艺人

老街里的每一条巷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在巷子深处,有着一群和老街一样有历史的手艺人,他们靠着传统手艺在这里生活,用自己的双手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说起老街的杨氏银匠,在榆林当地可谓家喻户晓,杨家连续五辈人都是银匠。如今,这门手艺已经传给了孙辈杨伟慧。30多年来,杨伟慧在不到20平方米的老屋里一直坚持手工制作银器。

8月26日,记者在老街一条巷道内的四合院见到了杨伟慧。已年过50岁的杨伟慧还记得,早些年老街上的手艺人很多,有修鞋修表的,还有剪纸艺人和木雕艺人……“那时候老街非常红火,大家都有各自的铺子,来这里逛街的人也很多。”杨伟慧回忆道。

随着城市变迁,老街上的手艺人近年来慢慢少了。可在杨伟慧看来,留在老街的这些手艺人依然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就拿我们杨氏银匠来说,外人都称我们为榆林老街杨氏银匠,我们与老街早已捆绑在一起,手艺人离不开老街,从某种意义上讲,老街也离不开手艺人。”杨伟慧说。

杨伟慧的手艺不仅在榆林有名气,就连许多内蒙古的顾客也慕名而来。近些年,他把工作重心放在制作蒙古族头饰上。打造一件蒙古族头饰,常常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杨伟慧说,各种匠人里数银匠最难当,每个步骤都在考验银匠的手艺。制作蒙古族头饰把掐丝、錾刻等技艺全都融合在一起,最能看出匠人的水平了。

陕北剪纸代表人物曹宏霞在传习室内创作剪纸作品。

2002年,来自子洲县的拓占兰搬进老街,在这里一住就是近20年。凭借着做杂面的手艺,拓占兰在老街有了自己的营生和新的生活。“老街上生活的人大多上了年纪,对杂面也比较喜爱,这么多年他们都是我店里的老主顾。”在拓占兰看来,这么多年的相处,她与老街的邻里街坊已形成了一种默契。

同样在榆林赫赫有名的曹宏霞,是陕北剪纸的代表人物。这位陕北婆姨,用一把剪刀,让剪纸艺术走出了国门。9月2日,在位于老街的曹宏霞剪纸工作室内,曹宏霞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剪纸作品。

有一张作品让她颇为满意。当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来西安参观,曹宏霞在西安钟楼特意将她为米歇尔创作的肖像剪纸送给米歇尔,引来美国友人阵阵赞叹。

对于老街,曹宏霞感触良多:“我们这些手艺人早已与老街融为一体,在这里创作作品,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对保护和传承老街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地居民从老街城楼穿过。 本版照片均为 记者 周明摄

是技艺传习,更是文化传承

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一个城市由于有了几条老街,便会有一种自我的历史之厚重、经验之独有,以及一种丰富感和深切的乡恋……如果哪个城市还有条老街,那就是拥有一件传家宝!”

榆林老街正是如此。如何让老街手艺人的技艺得以传习?如何保护和传承这独有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也是老街人和当地政府部门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9年7月,党亚利担任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馆长,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和传承好榆林老街文化。据她介绍,老街上的许多手艺都已是非遗文化。为展现榆阳非遗文化魅力,促进非遗保护和传承,榆阳区委、区政府在榆阳区文化馆原址基础上改建了一处非遗保护中心,专门设置了非遗展示馆。

这两年,非遗展示馆内相继开设了剪纸、石雕、木雕、泥塑等陕北特有文化的传习室。目前,该馆内已经设有12间传习室。每天,这些手艺人都会抽出一定时间来到文化馆,在属于自己的传习室内创作。“我们将这些手艺人聚集在一起,给他们提供平台,不仅是要将这些手艺传习下去,同时也希望将榆林文化更好地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看到。”党亚利介绍,每个周末,文化馆都会举办非遗传习培训活动,旨在让更多愿意学习手艺的年轻人了解、喜欢,进而参与进来。

在非遗展示馆石雕传习室内,石雕艺人万军利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来这里参观和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只要对方愿意学习手艺,他都会认真教。曹宏霞同样有此感慨。在收徒上,曹宏霞没有过多规矩,只要是真正喜爱剪纸这门技艺的,她都会认真去教。

在党亚利看来,传习室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文化展示和交流,让人们在这里能够看到和领略榆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榆林、喜爱榆林,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

随着老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近些年,来老街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榆阳区新明楼街道还与旅行合作,在老街专门设置了游客驿站

“我们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讲述的不仅有老街的内容,还包括我们古城和整个榆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让更多人认识到榆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游客驿站负责人张靓告诉记者。

在老街,老榆林民俗博物馆也是了解榆林民间百姓生活的必到之地。“博物馆对榆林传统农耕、衣食住行、民间技艺、风俗习惯等进行了展示,反映了我们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老榆林民俗博物馆馆长宫桂春说,“这些文化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以文化为底蕴才能有更高质量的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