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墓

邓艾墓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初为司马懿掾属,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并著《济河论》,加以阐述。后为魏国镇西大将军,与蜀将姜维相拒。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同钟会分军灭蜀,后为钟会所诬,被杀。

中文名:邓艾墓

生卒年:公元197年至264年

地处:陕西蒲城县境内

分类:景点

邓丽君墓园被破坏 每年上万歌迷前往墓园

一代巨星邓丽君于1995年逝世后,邓家人整理其遗物,在台湾新北市金宝山墓园后兴建了纪念馆“筠园”以方便歌迷到此悼念。据了解,每年有上万的歌迷前来悼念。

台湾媒体近日报道,邓丽君粉丝会周姓秘书爆料称,一名歌迷从1999年开始,长期在邓丽君碑石上贴双面胶照片,导致碑石已失去原来的样子。今年8月,某位歌迷前往墓园悼念偶像时发现碑石上又贴有照片,十分愤怒,并将照片揭下。随后另一个歌迷在网络上发文称不满照片被撕,破坏碑石的“凶手”因此找到。据悉,墓园方也曾派人阻止歌迷贴照片,但效果不佳。

“就像是我们的亲人,你忍心看见他的墓园被破坏吗?”粉丝会周秘书痛心地说。邓丽君三哥邓长福称绝不允许破坏,近日已经派人了解情况,望歌迷都有公德心。

邓州闹市竟然保存一座大规模汉墓,有洞口可见青砖墓室....

温馨提示:领到的红包在 支付宝首页右上角卡包内存放。

邓州闹市区保存有两座古墓,一座大多数人都知道,是穰候魏冉的衣冠冢, 位于穰城路西侧,大公园的东南角。

另一座规模很大,却鲜有人知。我先找到了雷锋路南侧的陈湾村,询问了很多人,竟然都没有听说村中有汉墓。然后开始找十五小。在十五小旁边,遇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人说,古墓就在十五小对面,门面房的后面,以前解放邓县时,遭受过炮火的轰炸。

学校门前的道路,原来是邓州通向南阳的官马大道,现在已经改道。沿着马路向南走一小段,突然豁然开朗,周围高楼林立,这里却留下了一片空地。空地上,村民正在播种蔬菜,近三千年的汉墓就静默在空地东边的菜园里,掩映在茂盛的树木丛中。

古墓封土有八米高,底部方圆约二十多米。古墓南侧取土痕迹严重,封土夯筑而成,内含夹砂红。古墓东边有一很大的洞口,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青砖砌成的拱形墓室,墓室内西边,有一米高的砖券墓门,北侧有一耳室,典型的汉墓结构。

上世纪,文化局在墓室内出土有五铢钱,红色,灰色陶壶,陶仓等文物。此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却没有发现文保碑。

墓室的主人究竟是谁?

根据考证,此地位于古穰城的东北角。也就是说,在汉朝,做过大官的穰县人或者被封在穰县的王侯将相才有资格修建这样规格的墓冢。

整个东汉,只有郭丹和张温两人,在朝廷外,做过封疆大吏;在朝廷内,位居三公,做过大司徒,官居一品,相当于丞相。然而,张温名望太高,遭董卓嫉恨,诬陷他与袁术勾结,被斩杀于市。

只有郭丹,以八十九岁的高龄,在家寿终正寝。

提到郭丹,他可是东汉初年,少有大志,坚守气节,名闻天下的一代廉吏。郭丹七岁时,父亲去世,由后母照顾。他从小刻苦读书,博览经史。成年后,他欲至长安从师学习,经过函谷关,需要出钱买通行证,他看到百姓入关如此困难,便慨然道,如果我不能作为国家使者,乘坐公车,我就永远不出关。

王莽听说他博学多识,多次征召他做官,他托病不出,躲在边关。后来,他在南阳太守杜诗和大司马吴汉的推荐下,做过并州牧,为一方要员。回到朝廷后,官拜大司徒,为百官之长,他兢兢业业,廉直公正,死后以家无余产,名动海内。

大臣刘匡用孙叔敖的典故来讽喻汉明帝,明帝便派使臣到穰县访求郭丹的家属,并起用他的两个儿子到朝廷做官。

可惜陈湾古墓前的墓碑已遗失,

村中还流传有其他传说吗?

关注邓州优团视频号

有些事不关注你怎知晓

-END-

福利推荐

挖掘邓州精彩 服务百姓生活

甘肃一个24万人口小县,被四川省三面包围,邓艾由此灭蜀

甘肃一个24万人口小县,被四川省三面包围,邓艾由此灭蜀

公元263年,魏国兵分五路攻打蜀国,魏军主力在剑阁与姜维相持不下,在此情况下,邓艾率领魏军一支偏师出奇兵偷渡阴平道,顺利直扑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出城投降蜀国灭亡。

邓艾灭蜀的过程中,阴平是一个关键所在,那么阴平在什么地方呢?以成都为圆心来看的话,其位于剑门关以北,由此向南走数百里羊肠小道,即可绕过剑门关直抵成都,邓艾即由阴平出发实施奇袭,打了蜀国一个措手不及而灭蜀。

古阴平,即位于今天的文县境内。

文县位于甘肃省最南端,县境北邻舟曲县武都区,东与四川省青川县接壤,南与四川省平武县接壤,西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东、南、西三面被四川省包围。

阴平县

文县地域,西汉之前一直是少数民族居住地,西汉时于今境西北部设阴平道。 公元215年曹操设阴平郡,阴平道升为阴平县,阴平郡治阴平县。三国时期,阴平起初属于魏国统治区域,公元229年诸葛亮北伐时攻占了阴平,就此改属蜀国统治,公元263年邓艾从阴平出发实施突袭灭亡了蜀国。

西晋八王之乱后,阴平郡、阴平县名存实亡,自公元296年至公元580年近三百年间,今境均属氐人杨氏建立的割据政权——仇池国领地。北朝后期,西魏时复置阴平郡,同时设葭芦郡, 阴平郡治曲水县,葭芦郡治建昌县曲水县治所位于今境西北建昌县治所位于今境西南

文州

北周统治时期, 公元558年设文州,文州辖阴平郡、葭芦郡,文州设于建昌县。隋朝建立后,对全国的行政区划进行精简,公元583年阴平郡、葭芦郡同时被废除,曲水县、建昌县隶属于文州,建昌县于公元598年改名长松县,仍隶属于文州。

唐朝初年,文州移治曲水县,公元790年长松县并入曲水县,曲水县仍为文州治所,历唐、五代、北宋、南宋六百多年基本未变,南宋末年在于蒙古军队的交战中,公元1235年文州、曲水县同时被毁,元朝建立后于公元 1272年复置文州。

文县

公元1371年,明朝统一川蜀后,降文州为文县,县治设于今城址。清朝康熙年间陕西与甘肃分开后,文县被划归甘肃省,隶属于阶州。新中国成立后,文县先后隶属于甘肃省武都专区、天水专区、武都专区、武都地区、陇南地区,2004年改属地级陇南市管辖至今。

纵观文县的历史,大致经历了阴平—文州—文县的历史演变,今天的“文县”之名,始于北周所设文州,明朝初年文州降为文县,一直沿用至今。文县总面积4994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4.1万人,素有“陇上江南”之美誉。

文/汉风明骨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