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庙(池)遗址

九龙庙(池)遗址

九龙庙(池)遗址在石槽乡九龙村东北紧邻,距县城东南4公里。因有九穴同流,故名九龙泉,又名九龙池,也叫鹅鸭池。《大荔旧志稿》称:“县城南八里,沙苑九穴同流,同州所由得名也。”即指此池此泉。

唐懿宗咸通中(860~874)太守王龟建南溪亭,昭宗时(889~904)创建大王庙,乾宁中(894~898)节度使李瑭重修并建九龙庙,梁贞明三年(917),节度使程全晖扩建,庙址有池,池广5顷,有三池、八亭、桥梁林圃,胜绝一时。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修。民国即废。清康熙五年(1666),赵三骐所撰《卜葬亚媛墓记》碑,仍在县文管会保存。

摘记:金和暄题《九龙八景》

龙泉溥润年光久,亚媛流芬岁月长。

君子莲池思品格,桃苑仙人想衣裳。

丛沙细浪萦千顷,洛水回纹旋一方。

溪亭曙霭看隐约,蔬瓜春林试馨香。

景龙池·老母庙:唐代兴庆宫观鱼台遗址

西安兴庆公园的北侧,有一条叫“景龙池”的巷子,全长约510米,南接柿园路,北至长乐坊。据说,在景龙池北口西侧的路边,有一座唐代兴庆宫的观鱼台遗址。2019年9月5日清晨,我骑自行车,前往景龙池,看到了这处遗址——

在唐代的长安城中,这里位于隆庆坊内。相传,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此地有一口井,突然溢出水来。后来,雨水积涝,在隆庆坊的低洼处,形成大水池,池面数十顷,叫做“隆庆池”。

唐中宗景龙年间,这里得名“景龙池”。随后,相王李旦的五个儿子,被赐宅居住在隆庆坊,景龙池又被称为“五王子池”。相传,池中常有云气,黄龙出没其间,被人们视为奇观。

公元712年,李隆基称帝,其他四兄弟搬出隆庆坊。开元二年(714),李隆基开始在这里修建兴庆宫,景龙池成为兴庆宫内重要的水域,改称为“兴庆池”。

转眼之间,千年过去,曾经碧波荡漾的景龙池再也看不到了!如今,在“景龙池”巷子的两侧,都是百姓们居住的院子,只剩下一处面目全非的观鱼台遗址。

从景龙池的北口进入,有一小段平缓的坡路,右侧是一座青砖垒砌的山墙,顶部镶嵌着一块横置的匾额,上面写着:“明清老母庙(唐兴庆宫观鱼台遗址)”。

绕过这段山墙之后,南侧便是老母庙的大门,道路在它的前方拐了一个弯。据说,这里曾经有一座夯土台基,乃兴庆池边的观鱼台遗址。明清时期,这里供奉观音菩萨,所以被称为“老母庙”。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这里曾经是一座尼姑庵,供奉着一尊汉白玉观音像,现在收藏于碑林博物馆里。民国六年(1917),在此创办景龙小学;1964年,小学迁走以后,此地成为居民区,一直发展到今天。

跟周围的建筑相比,老母庙显得很破烂,木质的大门,即低矮,又狭窄。在门口两侧,摆放了一对圆形的石墩,表面雕刻着精美的瑞兽和祥云图案。

走进大门,里面很乱,看不到“庙”的样子,完全是“贫民窟”的景象。空间非常狭小,光线十分昏暗,居住在好几户人家,到处堆放着杂乱的生活物品。

目前,景龙池的老母庙不是任何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夯土台基是不是唐代兴庆宫的观鱼台遗址,还没有定论,存在着争议。但是,作为兴庆宫遗址范围内的重要历史遗迹,应该获得有效的保护……

金州龙王庙万人坑遗址陈列展开展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金州龙王庙万人坑遗址陈列展日前正式开展。

金州龙王庙万人坑遗址位于金州新区友谊街道兴民村小北山西部的周家沟(小地名)南坡,原名金州龙王庙万人坑阶级教育馆。该展馆是1970年至1971年,为纪念死难的中国劳工,揭露日本侵华罪行,金州各界出于义愤,在“万人坑”遗址上修建的。1993年3月10日,龙王庙万人坑作为近代帝国主义侵华遗迹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展陈以追本溯源的形式,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物,向公众展示历史上日本侵略者对金州地区的侵略,以及给中国无辜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向世人昭示日本侵华的野心和强盗行径。围绕侵华日军及汉奸在修建日本陆军693部队医院期间,四处骗抓、疯狂虐待中国劳工,致使8000多名劳工罹难,葬身荒野的滔天罪行,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市委常委、金普新区、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世坤出席开幕仪式并讲话。

记者韩顺兆

从“小南山遗址”,到“小南山文化”!这里保留着黑龙江九千年前的文化遗存!

全文共838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 。

一片叶子从嫩绿到焦黄,用颜色讲述了自己生命的轮转。一棵树,用积淀的年轮,叙说时光的轮回。我们常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有谁能见证一万年的长度呢?在小山里、在大江边,总有人能发现一万年前的历史印记。那里古朴、神秘,有待我们去探索。

在祖国边陲,乌苏里江边,饶河小南山遗址,李有骞博士、杨永才所长,两位的考古工作从不同观点的论证开始。

时任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所长 杨永才

现在咱们发掘这个面积1050平方米,现在咱们看到的是清理后的基岩面,下面这个坑就是古代人在基岩以下,凿出来的一个墓葬坑。

冬春季节,小南山披着银白色的外衣;暑伏前后,山上又换上了新绿。冰雪消融、草树生长,乌苏里江水北上奔涌,时光流转间,古老文明的神秘与质朴,也展现到了我们面前。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比如说这十个墓葬,修完了最后一个墓以后,觉得这个墓地被水侵害,完了才封的石。还有一种可能,又间隔了一段时间才封的石,那有可能,有可能给他太爷爷修旧坟的事呗。

怀着对古老文明的崇敬,我们再次走进这片山林。饶河小南山面朝乌苏里江,海拔106米,地平面高度只有60米,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随着山上墓葬集群被逐一发现,这个本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山,一下有了大名气。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重围,冲进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时隔近20年,我省境内考古项目再次荣登榜单。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长 赵永军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是我们考古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都有近千项的项目参加十大发现(评选),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是我们黑龙江考古,特别是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

遗址墓葬遗存物品涵盖了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三个时期的文化特征,跨度达一万五千年。省考古研究所在五年前就聚焦到了小南山,遗址的系统发掘,曾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但与全国每年上千件考古候选项目相比,小南山一直有待新的考古突破。直到去年,墓葬内大量精美玉玦的出土,才给小南山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之前)中国最早的玉器考古证据是在赤峰附近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那么小南山的发现,相当于把这个年代又往前提前了1000年,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又往北扩展了很远,差不多1000公里、2000公里的样子,这是我们之前没想到的。

玉文化,是我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玉璧、玉玦、玉环,遗址上大量制作精美玉器的出土,直接证明了9000年前乌苏里江流域的先民们,当时除了必需的衣食吃穿外,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追求。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这玉璧也很有特点,这也是在小南山出得最多,也是小南山最有特点的的一类器物,弧形的痕迹就是用绳子和沙子把它切割下来,留下来的特征。

李有骞是外来的专家,杨永才则是土生土长的饶河人,作为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两年前杨永才曾经和我们说,他一直有个心愿。

时任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所长 杨永才

专家也提出了适当的时机,提出小南山文化这个概念。

两年过去了,老杨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南山遗址的玉器是东亚地区目前系列用玉最早的一个证据,通过一些专家的论证,我们正式地把它命名为小南山文化,我们现在揭示的是它的墓葬。那么以后,还会揭示它的房址,揭示它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小南山遗址,到小南山文化,别看只有一词之差,这其中包含的是几代考古人千百个日夜的不断揭秘与探索。如今,它有了新目标,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迈进。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饶河县内还有很多重要的遗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越来越有名气嘛,这样也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地方,也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吧。

饶河小南山的故事只是个开头,还有很多细节我们还没有讲完。比如考古队员是如何发现这里的,根据什么就能判断地下埋藏的玉器是九千年,而不是七千年、八千年。墓葬中还有哪些新发现,还有哪些机构团体聚焦小南山,接下来我们还会为您继续讲述。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记 者:庄 熙、高 原

编 辑:付雨桐

主 编:黄夏博

审 核: 刘 兵

监 制:陈 鹏、王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