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潍河源国家传统村落景区

东莞潍河源国家传统村落景区

AA级旅游景区

东莞潍河源国家传统村落景区位于东莞镇赵家石河村,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国家级传统村落。村内建筑大量使用木块、石头等本地自然资源,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恰如其分地融为一体,风格自然古朴。村里随处可见石拱桥、石碾、石磨、石瓮、石槽、石桌、石凳等,刻满了时光的痕迹,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村内的村部、学堂、光荣之家等专题乡村记忆馆,收藏民俗物件600余件,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了活力。赵家石河村民风淳朴,传统民俗盛行,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入户体验潍河源特有风俗,品尝美味的农家饭,还可以体验生活农事活动,感受农村生活气息。

中国传统村落景区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有哪些

1. 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有哪些

长城 ,北京故宫 ,北京颐和园 ,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孔庙-孔林 ,武当山古建筑群 ,西藏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平遥古城 ,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 ,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山西云岗石窟,澳门历史城区

2. 中国历史文化古村落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一首《天净沙.秋思》为我们描述了中国古道的悲壮与苍凉,饱含着深沉的历史韵味。

编辑

古道,意为古旧的道路。《古道歇棚记》载:“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古道,如:箬岭古道、吴越古道、琅琊古道、太白古道、天字古道、上青古道、渚山古道、徽杭古道、金华山古道、萧关古道、鹞子尖古道、川盐古道、瓜州古道、阿干古道、关山古道、阳壶古道、云台古道、唐蕃古道、秦皇古道、剑门蜀道、阴平古道、瑞丽古道、银铜古道、商於古道、南陵古道、岐澳古道、乌孙古道、傥骆古道、黄金之路、克里雅古道等,其中以下面五个古道为代表。

一、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编辑

二、太白古道

  太白山古道风景区地处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北麓,因太白山而得名。李白、杜甫、韩愈、苏轼、于右任等历代名人都曾由此古道登临太白山,一览山川,畅抒胸怀,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从太白山古道登山口进入,沿途每隔十里一座庙宇,现在自下至上分别还留有下白云、上白云、大殿、骆驼树、斗母宫、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小文公、大文公等庙宇或遗址,具有浓厚的宗教和人文历史。

编辑

三、剑门蜀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是名句,让蜀道更加著名。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蜀道能与此三者齐名,可见它的雄壮。相传此古道为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剑门关峭壁如城墙,独路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前些年在古剑门关的遗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城关,成为它身后千年古道的一个崭新标志。

编辑

四、徐霞客古道

徐霞客古道”因《徐霞客游记》而名,途经宁海、天台、新昌三县,新昌段位于素有“东南眉目”之称的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沿途有班竹、会墅岭、天姥龙潭,清凉寺等古村古庙,是“霞客森林古道”的精华地段。

编辑

5、巴盐古道

巴盐古道起自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是古代巴盐销楚的重要通道之一。巴盐古道:(盐运大道)从唐宋开始,(之前无史料记载)逐步建成起于石柱西沱的“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主道由西界沱翻楠木垭(或刺竹垭)经过青龙场(或鱼池坝)、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或双河)到白羊塘翻七曜山至湖北利川汪营,再到利川、恩施和咸丰等地。全程数百公里。

3. 中国 名的古村落有哪些

1.上九山景区 AAAA

上九山景区

  上九山村位于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西南,始建于北宋初年,因村庄周围有大小山头九座,整个村庄分布在九座山头的西北方,西北在伏羲文化中为上位,故取名上九山。上九山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原生态古村落、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AAA级景……

2.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AAAA

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竹泉村旅游度假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景区以竹泉古村为依托,是一处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核心,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会议、度假、娱乐、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竹林、泉水、古村落的美景;您可以入住星级装修标准的生态民……

3.井塘古村建筑群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塘古村建筑群

  井塘古村建筑群位于青州市王府街道,年代为明、清。2015年6月23日,井塘古村建筑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秧歌古村景区 AAA

秧歌古村景区

  鼓子秧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起源位于孙集镇袁窦村、杨庙一带。坐落其中的秧歌古村,把鼓子秧歌从起源、发展,到兴盛的不同阶段,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带你领略厚重的秧歌文化,体验伞的大气、鼓的浑厚、棒的灵巧、花的优美、丑的诙谐。在秧歌古村,游客能看到诸如……

5.西纸坊·黄河古村 AAA

西纸坊·黄河古村

  西纸坊·黄河古村度假区,位于国家级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西纸坊村,距滨州市区约10公里。以田园、湿地为基础,集特色高台民宿和柴烧古窑,展现浓郁的鲁北乡村魅力和黄河古渡风情;还有传统工坊、亲子乐园、花田及黄河绿道,是一处碧水环绕又深具黄河文化底蕴的旅游度假宝……

6.招远徐家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 AA

招远徐家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

  徐家村位于烟台招远市张星镇,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占地120亩,户籍人口582人,常住人口465人,以汉族为主。徐家村是目前胶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各类型历史建筑最为齐全的古村落之一。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50%。村中东西胡同均与南北胡同相交,街……

7.孟格庄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 AA

孟格庄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

  孟格庄村位于烟台招远市辛庄镇,村域面积3平方公里,占地543亩,户籍人口655人,常住人口605人,以汉族为主。村产值较高的产业为养殖和种植。村落于元代由孟氏所建,明洪武年间刘姓迁入。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30%,主要为大书铺和二书铺清末民初时期修建的……

8.高家庄子古村落 AA

高家庄子古村落

  高家庄子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是由高家庄子村委投资1500万元开发建设, 于2013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自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万元。景区位于招远市辛庄镇,行政归属于招远市旅游局。高家庄子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是以品读历史、传承文化、民……

9.前城古村 AA

前城古村

  前城传统村落是2015年5月份入围的临沂市13个省级传统村落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和社会价值。2015年7月,桃墟镇专门邀请了山东鲁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传统村落进行了保护性规划设计。前城传统村落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村落建设为载体,与被当……

10.中坡地古村落城堡

中坡地古村落城堡

  古 悠悠的中坡地古村落城堡地处淄川区东南部丘陵地带的中坡地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东北2.5公里处,史载:该地初以地势低洼名孤坪洲,明初成村,官府将其改称朴地,同时依地形称坡地,清末与东西邻村同被定名为“坡地”,因位居其中,故称“中坡地村”。该村有现存……

4. 中国古村落文化特点

皖南古村落位于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江西婺源)境内,西递和宏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处古民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村落形态保存完好、风光秀美。村中自古尊儒术、重教化,文风昌盛,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现象,如程朱理学的封建伦理文化、聚族而居的宗法文化、村落建设中的风水文化、贾而好儒的徽商文化,因此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1999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市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 全国传统古村落

我国传统村落一般俗称古村落,也称为历史文化村落或历史村落。传统村落应是承载历史文化传统的较大聚落,或多个聚落群体形成的自然村落、村庄等。

既包括已申报命名国家、省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也包括有历史文化价值但尚未申报名村的古村落,还包括具有优美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自然村落。需要明确的是,历史文化名村是优秀的传统村落,但传统村落不一定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包括大量的历史村落和自然生态村落。

6. 中国特色古村落

在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共计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杭州市共有52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杭州市建德市17个,分别是寿昌镇石泉村、寿昌镇乌石村、大慈岩镇檀村村湖塘村、更楼街道于合村、杨村桥镇徐坑村百箩畈自然村、大洋镇建南村章家自然村、三都镇乌祥村、大慈岩镇里叶村、大慈岩镇双泉村、大慈岩镇三元村麻车岗自然村、大慈岩镇檀村村樟宅坞自然村、大慈岩镇大慈岩村大坞自然村、大同镇劳村村、大同镇上马村石郭源自然村、大慈岩镇李村村、大慈岩镇上吴方村、大慈岩镇新叶村。

杭州市·建德市

寿昌镇石泉村

石泉村位于寿昌山区东部,距寿昌镇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整个村庄群山环绕,生态环境非常好。村里有着一座经历数百年风雨历程的雍睦堂。祠堂很漂亮,为徽派古建筑,内有戏台一座,雕龙画凤,古色古香。一个古老的村庄,总会有自己的文化习俗,石泉村就有自己的清唱班。据原《寿昌县志》记载:“石泉的清唱班创建于1922年。”他们还创作了一个专门适宜边走边演奏的曲调,叫“路调十番锣鼓”。有时间,去石泉听一听吧!

寿昌镇乌石村

乌石村旧称乌冈村,为承传数块奇异巨石之美丽的传说而改名。据《建德市地名志》载:“相传很久以前有神仙搬石经过此地,不慎石头失落在水塘里,石色黑,称乌岗石。这条山源遂叫乌石源,村庄在乌石源出口处,故名。”乌石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为乌冈徐氏族人繁衍聚居之地。据建德《乌岗徐氏宗谱》记载: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徐嵩之子徐绍从兰溪西乡古塘迁居寿昌乌石村,为建德徐姓之始,已有1003年的历史。

大慈岩镇檀村村 塘村

湖塘村落位于大慈岩镇中部杨宕岩山脚,处于金衢盆地北缘地带,是丘陵向中低过渡的区域。村域范围大致呈圆形,东、南两面界于兰溪市火炉山水库,西围于金千铁路、檀新公路,北靠扬宕岩。村庄为多重丘陵所围,具有典型风水学地势宗所要求的要素。住户分布集中,是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村落胡姓始迁祖为北宋南迁中立有功勋的战将,宋朝偏安杭州后,因避奸权所害解甲归田,选择兰溪中河西与寿昌县接壤的有山有水之地。约在750年前由现村落北面的川塘山背下迁到现址。

更楼街道于合村

于合村位于 建德市更楼街道南端与寿昌接壤, 寿昌江、 320国道、 杭新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杭新景高速公路寿昌出口就位于于合行政村村口,距美丽的新安江仅1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其便捷,是一块“有山有水有良田”的宝地。于合行政村辖三个自然村包括老于合、新街、桐子源,整个行政区域8.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3亩,山林面积6728多亩。是建德市的小康村之一。

杨村桥镇徐坑村百箩畈自然村

百箩畈村是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杨村桥镇徐坑村下辖的自然村。走在路上,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据说村里以前主要村道上都是鹅卵石铺路,现在大多变成了水泥路,只有不多的几段还保留着鹅卵石的路面。村里有很多民居,还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一家家雕梁画栋韵味十足。

大洋镇建南村章家自然村

章家自然村,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洋镇建南村下辖村。章家自然村保存的古建筑挺多,最有名的要属章燮故居。该故居建于清嘉庆三年,传统传统砖木结构建筑,线条明快清晰。这里的琵琶也特别好吃,山遍野的枇杷林里,红红黄黄的枇杷挂满枝头,煞是好看。

三都镇乌祥村

在建德市三都富春江支流苔溪后源的源头,有一个建制村叫乌祥。由那里往东翻过截柘岭(亦名石柘岭),就是浦江县的地界。乌祥村的村民都会说浦江方言,村名的发音为“wushang”(乌伤)。相传,孝子颜乌负土葬父,有大群乌鸦衔土相助,乌鸦之口因此而受伤滴血。此为秦代所置乌伤(后改为义乌)县的得名。明末清初,一支王姓人从义乌县迁居此地,以祖居地“乌伤”名村,后雅化为乌祥。这里,走出了一位党和人民的“孝子”、革命烈士——蒋治。

大慈岩镇里叶村

里叶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周围知名景区、景点丰富,东南连接兰溪诸葛八卦村、西与龙游石窟毗邻,西北与市境内大慈岩景区相连。里叶村人勤劳创业,其先祖建造有里叶祠堂,宏伟壮观。祠建于明代末年,四合院,面 宽36.05米,进深48.92米。每至夏季,里叶村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家家户户采莲、剥莲、通莲(芯)、晒莲、卖莲。

大慈岩镇双泉村

双泉村由原泉山村和小泉村合并组建,位于建德市西南部,处于杭州、金华、衢州三地市的准交界处。近年来,双泉村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49100帮扶工程为契机,从村情实际出发,从新农村的总体规划入手,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对村庄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整治,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三年中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和杭州市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园林绿化村”、“杭州市生态村”、“杭州市卫生村”、“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农家乐示范点”等十余项荣誉称号。

大慈岩镇三元村麻车岗自然村

麻车岗自然村位于大慈岩镇镇区的中东部,东与 溪市相连,南与本镇檀村村相邻,北与李村接瓖,属于三元村,村庄离大慈岩镇区1公里,区域面积3.37平方公里,麻车岗座北朝南,是典型的风水宝地,过去有‘乌石朝山,邓宅水口,麻车岗来拢’的经典风水之说。该村庄形成的比较早,以‘东鲁世家’总厅为中心,格局始终未变,村中古建筑体量较大,明代信息较为突出。

大慈岩镇檀村村樟宅坞自然村

樟宅坞自然村位于檀村村东北面,该村以汪姓为主,始祖越国公汪华之孙立言公到宁波慈溪任职时途经此地,见此地山水甚好,山清水秀,于元代1312年迁居此地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村落传统建筑主要集中在敬承堂区块,与崇义堂族厅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建筑整体,其中敬承堂建筑质量优良,工艺独特,保存完好,格局特殊,门面砖雕精细别致,具有很高的工艺美学价值,内部传统木雕精细讲究,为建德市少见,为典型的清中期建筑。

大慈岩镇大慈岩村大坞自然村

大坞村是大慈岩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口有两座奇山,东面叫“狮山”,西面叫“象山”,好似大坞村的守护神,保佑着村子的风调雨顺、繁荣昌盛。大坞村建于宋朝景炎年间。以方氏为主,始祖青睐此风水宝地而身后安葬于此。公元1277年孤塘畈光泽公,号芝山。贤良孝顺,举家居住大坞守始祖墓,成大坞清派第一世祖,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大坞方氏系周旁邻地区望族之一。

大同镇劳村村

劳村村由劳村、劳三两个自然村组成,辖区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东与黄山头交界,南邻丰畈村,西与寻芳村毗邻,北至潘村平山自然村及皇家村。劳村村位于浙江省23省道,交通便利,全村有21个村民小组,854户农户(不包括居委会户),农业人口2730人,土地面积7417亩,其中耕地1872亩,林地4056亩,山地480亩,水面63亩,其他116亩,其余为园地。

大同镇上马村石郭源自然村

石郭源村里的人都姓徐,后来有少量客姓迁入。徐姓的祖先大约于清中叶从衢州高龙迁到这里定居,当时是三兄弟一起来到这里开山种地,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石郭源徐姓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一支,他们自行修有宗谱和宗祠,秉承耕读传家的家风,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繁衍生息。至于石郭源这个地名的由来,向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村后宝峰岩壁立千仞,形如城墙,故名石郭;另一种说法是:源里的沟沟壑壑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故名石谷,后衍为石郭。不管哪一种说法,反正石郭源总与石头相关。

大慈岩镇李村村

李村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南部,整个村被玉华山脉和大慈岩山脉环抱着,山上郁郁葱葱、层恋叠翠、村外小溪潺潺、景色宜人。该村为浙江省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现存有明清古民居建筑110多幢,此外还有白山殿、小武当庙及包括一本堂在内的十多座公共建筑,李村村乡土建筑群,2011年已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大慈岩镇上吴方村

村内保存有较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有165座明、清、民国的古建筑,建筑类型多,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祠堂建筑前大多建有水塘,其中保存较好的38座,包括庙、私塾、厅堂、民居等类型。祠堂建筑就有6座,分别为方正堂、衍庆堂、三乐堂、尚志堂、世美堂、许德堂。有迷宫建筑(俗称长弄堂),始建于明代,弄堂长47.5米,宽1米左右,九门槛、八八六十四道门,家家相同、户户相连村内核心区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

大慈岩镇新叶村

新叶古村已有800多年历史,明清建筑有200多幢 ,被国内文物专家推崇为乡土建筑保护的典范。走进古村,青山、田野、水牛、小溪、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各类山花盛开,一派田园风光。

什么是中国传统村落?

据了解,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列入传统村落的条件是?

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一般要具备以下特点:村落自然景观较好,建筑风貌基本完好,民俗民风传承得好。

入选了又有什么好处?

中国传统村落将获得国家的重点关注和重点栽培,如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金融扶持政策等。

7. 中国十大古村落分别是哪些

黄姚古镇

黄姚位于广西昭平县,距桂林200公里,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地处漓江下游,素有“诗境家园”之称。古镇方圆1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黄姚是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每一外景点都不需刻意寻找,沿着石板路慢慢走,也许在无意间你就可能会发现一些令你惊喜的东西。

丹巴藏寨

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旁,与道孚、康定县和阿坝州小金、金川县接壤,全县总全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一镇十四乡,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15个民族共5.7万余人。丹巴县是巴颜喀拉山脉、邛崃山脉等汇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牦牛河、大小金川河的发源或流径处素有“岩巅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称。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无边无际,当地藏民族把这种特征括为“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树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是一个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壮丽迷人的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

古村落图瓦村

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图瓦村居住有100多户,1400多人。图瓦人多居住在用松木搭建的塔形木屋中,这种建筑称作“木楞屋”,四壁均为原木垒砌,有天棚有地板,屋顶尖斜,以适应山区多雨雪的环境。

婺源古镇

江西省上饶地区辖县,江西最大产茶基地。位于赣东北乐安江上游,北邻安徽,东毗浙江。唐置县,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隶属徽州。1934年由安徽划入江西。县境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余为低丘、岗地。最高峰擂鼓尖在与安徽省交界处,海拔163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有利林木生长。全县林地占土地面积的49%,活立木蓄积量达820余万立方米。盛产松、杉、毛竹和茶叶、油茶、香菇等。茶叶产量常占全省的1/3,绿茶素称“婺绿”,与武宁县的“宁红”齐名。其他土特产有龙尾砚、婺墨等。

乌镇

乌镇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上的西栅老街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此外,还有修 真观戏台、双桥风情、梁苑胜迹、唐代银杏等众多景点,当地有:贺岁拜年、元宵走桥、清明踏青、立夏称人、端午吃粽、分龙彩雨、天贶晒虫、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九登高、冬至祀祖、腊月小更等习俗。

8. 中国古民居和古村落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在世界建筑史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中国的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较为鲜见。

1、内蒙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园形,古代称“穹庐”“毡帐”。蒙古包一般用柳条做骨架,外侧包羊毛毡,再在顶部中央设可支起的园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式园形住宅。

在柳条两侧涂料灰草泥代替毡子,即成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两个园形住宅之间,联以土墙,成为并列的3间房屋而演变成土房。

2、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石村丰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墙、高2-3米,称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顶,有的设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鲜艳的色彩,窗上装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

在广大牧区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帐房。帐顶是用牛毛织成的毡毯,四周用草泥块围成矮墙。碉房顺应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信仰喇嘛教、生活习惯及自卫防御的需要。

3、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

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4、上海民居

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外滩的马路一侧,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巍峨大厦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风采。同样,上海的近代住宅建筑也可谓洋洋大观、多姿多彩。

说到上海的民居,自然就想到石库门,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中国普通邮票第23组《中国民居》中的上海民居图案采用的就是石库门建筑。

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19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承重砖墙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故称“石库门”。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5、潮汕民居

潮式古民居,它源于中原古风,吸收了北派风格,结合地方的环境、天象,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四合院的改进型的下山虎式、四点金式、驷马拖车式等组合的村落。

它抗台风,防地震,形式美观而又坚固耐用。下山虎式是一种独家小院式,它适应中小型家庭。它是由大厅、两大房、两小房、天井、门楼仔等组成,一般有一口井,它是一套居住条件基本完备的小院落。

四点金式是由下山虎进化而来,规格比下山虎高,如下山虎中厅一般不超过十五瓦槽,房间不超过十瓦槽,四点金则都不小于此。除中轴线大厅、天井、门楼,大厅两侧有大房,大房前有过水(一般为灶间),天井两 边有对称两小厅,俗称东西厅仔或南北厅仔。

门楼两侧有两厢房,有侧门两个或四个通两花巷,如单花巷都俗称单片剑,两花巷为双片剑,主人多为人口较多或较殷实人家。

9. 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有哪些名字

1、达到国家级水平的传统村落数量有1万个左右。通过在各地调研,发现还有相当数量达到国家级水平的传统村落没有列入名录,我们预测达到国家级水平的传统村落数量有1万个左右。

2、各级传统村落总数在3万个左右。全国15个省已开展了省级传统村落的评选,建立了省级传统村落名录,未来所有的省级传统村落数量也有上万个左右。还有一些市县也开展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这些村落往往是一些相对零散、建筑品质一般、破坏比较严重,但是还保留着原来的肌理、还存留有一些传统文化,他们将来可能是我们最后的一道保护底线。综上,我们预测全国各级传统村落数量加起来还有3万个左右。

3、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民族特色村寨将达5000个左右。已经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652个,我们预测各级历史名镇近2000个左右,历史文化名村、民族村寨3000个左右。这些数量巨大的传统村落及历史村镇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项历史文化遗产

10. 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有哪些名称

1、兵马俑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博物馆位于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得观众惊叹不已,是一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发现。

  2、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3、拉萨布达拉宫

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整座宫殿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宫内收藏了无数珍宝,堪称一座艺术的殿堂。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

  4、长城

有2000多年历史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与智慧的结晶。

  5、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庙和孔林。山东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也是在这里诞生的。儒学至今影响着中国的思想,因此曲阜无疑就是诞生这一文化的“圣城”。

  曲阜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文化中都占有显著的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6、华清池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的华清池,又叫华清宫。南依骊山,北 渭水,以温泉汤池著称。这块风水宝地被历来统治者作为游宴享乐的行宫。

  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铸就了这座旅游风景名胜。而今皇室繁华不再,游人仍然可以在这里洗温泉澡,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7、三星堆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的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千年的历史的三星堆,出土了宝贵的文物,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8、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都江堰,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自然遗产。都江堰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9、西安碑林

  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该博物馆在孔庙旧址上扩建,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馆区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书法四部分组成,设七个陈列室、六条游廊和一个碑亭,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10、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从明洪武始建至今,城墙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寺坡山」传统村落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第二批传统古村落

坡山村是国家第二批传统古村落、洛阳市首批传统古村落,位于石井镇西南部。因其地理环境优越,毗邻国家5A级景区——龙潭大峡谷,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物质积淀,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寺坡山传统村落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由河南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1.2亿元。打造以传统文化为内容,传统美食为特色,民宿山居为体验,康养旅居为特点,集古民居参观、品传统美食、赏自然山水、体民宿休闲为一体的传统文化旅游区。

荷塘

△景观小品

△农家大锅台

度假区内新旧小院毗邻,在充满着岁月气息的石板路上走一走,地上的青苔印记记录了老村悠长的历史。改造后的王家大院、马家大院及村内的景观墙,一幅幅具有乡村味道的画面,都在向每一位游客展示着寺坡山人淳朴善良、乐观向上、共奔小康生活目标的愿望和理想。

△老屋咖啡

窑洞酒吧

△马家大院精品酒店

村子路边的墙上,镶嵌着一些古老的陶器和石器。展示区内,铡刀、犁耙、牛榫头、辘轳和井,这些渐行渐远的记忆,都是未来人们了解古村历史的有力证据和依据。

洛阳旅游,找洛阳天天旅行社,定房、定车、定票、定线路、定导游、定美食

河源传统村落探访② 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之一

开车驶入河源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发现村庄坐落在群山环抱、近乎圆形的盆地中,山峦如同翠绿清新的巨大屏风,大小交叉的河流溪水在谷底平地不绝流淌,道路阡陌纵横,广阔的田野和星罗棋布的屋舍将整个村庄衬托得无比安宁静谧。

中国传统村落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2019年荣膺“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 南方+ 蒋才虎 拍摄

仙坑村位于康禾镇的北部,北连康禾镇南山村、南接黎顺村,东邻叶潭镇,西接黄田镇,处在广东省康禾自然保护区内。

仙坑村四角楼及其周边场景。 南方+ 蒋才虎 拍摄

2019年由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系列活动中,仙坑村在284个美丽乡村中脱颖而出,获评“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同年,群丰村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仙坑村传统民居局部图之一。 南方+ 蒋才虎 拍摄

仙坑村是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小村庄,该村最出名的是现今仍保存有以八角楼、四角楼等为代表的20多幢清代客家方形围屋。

八角楼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占地3575平方米,由仙坑叶氏先祖叶本菘及其子叶景亭、叶霞廷耗资银圆万两,历时十余年建成,是仙坑村最古老的建筑。八角楼初建时为四角楼,太平天国时期,为应对匪患和日益严峻的治安环境,主体建筑外侧又用花岗岩石条砌筑了高10米、宽1.5米的高大石墙,石墙四角各建一个碉楼,八角楼因此得名。从远处看,八角楼就像一座牢固森严的城堡,是集客家特色和军事特色于一体的古建筑,现已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坑村传统民居局部图之二。 南方+ 蒋才虎 拍摄

冬日阳光洒在身上,格外温暖。八角楼和四角楼之间有个小广场。小广场上老两口翻晒着地上的稻米,孙子在追赶过来偷吃稻米的老母鸡。老人小孩怡然自乐。仙坑村百姓安居乐业,给传统古村落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

从八角楼出来,穿过小广场,就来到了四角楼。四角楼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排水系统完善;雕画精美,寓意丰富;设计眼光长远,生活细节考虑周到。从外观看,整幢建筑分为四幢(正座)、四杠(横屋),呈左右、上下对称的建筑风格。石楼前面有一口半圆形的池塘,与整幢屋构成一个大的椭圆形。四角楼是叶本菘之子叶景亭于清朝嘉庆年间建立,历时十余年,现被列为河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坑村传统民居局部图之三。 南方+ 蒋才虎 拍摄

企业的投资,让沉寂的仙坑村围屋再度活跃起来。仙坑村党总支书记叶锦堂告诉记者,自2018年8月以来,万科集团总共出资5000万元帮扶仙坑村。

万科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名专家反复调研、仔细勘查,出具了详细的修建方案——修缮省级文物八角楼,打造客家建筑体现区;修缮市级文物四角楼,打造客家生活体现区;复建登云书院,延续客家千年文脉;修建仙坑文化广场,打造党建、村史、村民公约景观;建设邻里多功能广场,增加村民公共文体活动空间等。万

科欲借助促进仙坑振兴,让仙坑村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打造美丽乡村的广东样本。

仙坑村传统民居局部图之四。 南方+ 蒋才虎 拍摄

叶锦堂说:“仙坑村还有一处很有名的古建筑——登云书院。”登云书院是清朝时期河源地区最知名书院之一,据记载,清代源城翰林院士江绍仪到仙坑游览时,曾留有“松涛四壁月三更,楼上银灯几点明。夜半忽闻天籁响,万山围住读书声”的优美诗篇。

康禾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客商开发民宿,形成了古代与现代、传统与时代融合的民宿建筑。深山处的酒坊民宿就是其中一家,酒坊民宿中有石条、石墩、瓦片、水车、酒壶,别致的设计风格将客家民居文化以及客家酒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户都有独立庭院,屋外古朴典雅、整洁幽静,屋内陈设齐全、简约现代,别具一番特色。

仙坑村传统民居局部图之五。 南方+ 蒋才虎 拍摄

仙坑村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错落有致,巧妙融合,百姓的生活、企业的投资使古建筑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传统的客家围屋早已一改“围”的初衷,许多围屋后裔走出大院,开办民宿;不少外来游客步入围屋,感受先人的智慧。传统的客家围屋再也“围”不住人喽!

【全媒体记者】蒋才虎 余佩

通讯员】黄赞福 杨坚 张哲 袁艺

【作者】 蒋才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