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长陵

汉高祖长陵

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长陵又名“长山”,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字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率沛县子弟三千抗秦,后称帝,建立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位“以布衣提三尺有天下”的皇帝。长陵的陵址选在咸阳原的最高点,即秦咸阳宫的旧址之上,远望就像是,汉高祖长陵,汉高祖长陵简介,汉高祖长陵-咸阳市渭城区汉高祖长陵旅游指南

汉高祖旅游景点 汉皇祖陵景区旅游

1. 汉皇祖陵景区旅游

丰县:又名凤城,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丰县历史悠久,有“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一说。境内著名的景点有汉皇祖陵、天师故里汉文化景区、渊子湖等,喜欢的不要错过了。

2. 汉陵王景区

汉阳陵是西汉时期汉景帝和王皇后的陵墓。

一九九O年,修建西安至咸阳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时,在路基下发现了四座汉代从葬坑。在对帝陵从葬区进行大规模考古钻探之后,又于一九九八年六月开始对新发现的汉阳陵帝陵东侧的部分从葬坑进行了试掘,先后从发掘的十一座从葬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陶塑动物、铜、铁、木漆器等珍贵文物。

  一九九九年九月,投资一千四百多万元人民币新建的汉阳陵考古陈列馆与帝陵发掘现场同时对外开放。

3. 汉皇祖陵园

1、果都大观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果都大观园,是大沙河镇投资200余万元兴建的一座集果园、花园、公园于一体的新型游乐中心,占地380亩,园内共有三大景观、四大景区和十小景点。

有宫保府、大观楼、民俗文化博物馆、汉代帝王馆、古丰城缩影、儿童乐园和凉亭、曲桥、曲廊、假山、喷泉及各种花卉盆景,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园林风格与现代设施有机结合起来,给人们休闲娱乐营造了一个舒适文雅的环境。200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2、万亩梨园。大沙河镇李寨万亩梨园始建于1958年,原为李寨乡果园,面积2000亩。株行距6×8米。主要品种为丰县白酥梨,授粉品种有鸭梨、黄梨、紫酥等品种。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东起大沙河镇姚庄村双庙,西至大沙河镇二坝村西陈庄,面积12000多亩。

3、三十里庙村为文化旅游景点。汉高祖刘邦出自丰县,他成为帝王之后的光环,为丰县编织了无数绚丽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今丰县王沟镇的三十里庙村及其村旁的白帝河即由来于此。

4、状元碑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状元碑园座落于丰县黄楼,由前花园,垂花门,碑亭和碑廊组成,为仿清古代建筑,庄重典雅、精致堂皇,造型优美,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景点。

5、凤鸣园(凤鸣塔)。凤鸣园位于古城河的东南角,占地90余亩。“凤鸣公园”是由明万历年间所建的一座“凤鸣宝塔”而得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但凤鸣园的凤吟阁传说中曾降落过凤凰,凤鸣园的秦池之水,也真的孕育出了刘邦这位真龙天子。

这些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均有记载。美丽的传说赋予了凤鸣园神秘的色彩,让人遐想无限。然而由于历代的兵燹水患,凤鸣园的原貌也早已荡然无存。

6、汉高祖庙为文化旅游景点。汉高祖庙位于现凤城宾馆院内。最早建在中阳坊,几经迁移,座落于文庙左侧。中阳坊高祖庙位于原县治东北角,由五代时刘知远修建,到唐代已开始损坏,人迹罕至。

7、丰县永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丰县永宁寺起自东汉,兴于皇家,为民间寺院之始。汉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只在京都及诸王府地设寺礼祀。

因丰县为汉室祖居,倍受帝王眷顾。汉明帝敕资在祖居地原址建起永宁寺。永宁寺寺院整齐壮观,肃穆庄严,仿宫殿建式,殿堂廊庑互为照应,间次形成“七堂伽蓝”,为一方名寺。

8、丰县文庙大成殿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位于丰县县城解放路西首北侧,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亦称孔庙,始建于唐代,明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迁建现址,占地十余亩,宫室近百间,建筑雄伟壮丽,为祭孔之地,历代多在此兴学育人,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9、汉皇祖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汉皇祖陵园丰县汉高祖刘邦的老家,被史家称为汉高故里,俗称汉皇故里,其位置在今丰城西北七公里处的丰单公路北侧赵庄镇金刘寨村,汉皇祖陵园,就座落在村西白银河旁,因这里是刘邦的出生之地和儿时生活的地方,又是汉文化的发祥地,故而此处古今扬名。

10、古丰城河。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不多、历史悠久、保留较完整的方形城河之一。它开挖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公元前209年刘邦起兵,曾踞护城河之险守城,与秦将泗水监平大战,击败秦军。

后因秦始皇破丰邑的所谓“风水”遭到部分毁损。后代人在此基础上开挖整修,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丰县古老历史的见证。

4. 汉皇陵在哪里

霸陵,汉文帝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即今霸桥区席王街办毛西村西,当地人称为“凤凰嘴”。   霸陵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东南57公里处,是两座位于汉长安城东南的西汉帝陵之一(另一座是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其他九座西汉帝陵,都在渭河北面的咸阳原上)。至于为何霸陵选址在此,据推测和汉初仍被遵循的“昭穆制度”有关。但从《史记》来看,霸陵选择依山而建,防盗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加以考虑的。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

5. 汉皇祖陵景区旅游路线

刘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丰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介于东经116°21′15″-116°52′03″,北纬34°24′25″-34°56′27″之间。

所以说丰县在长江以北,淮河流域,距长江400多公里。

刘邦时候称沛县,汉皇祖陵位于今江苏省丰县赵庄镇金刘砦村,是以汉高祖的曾祖父、刘姓大始祖刘清墓为中心扩展而成的。

6. 汉皇祖陵景区门票

解州关帝庙最近要门票预订。解州关帝庙景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家庙、常平关帝祖陵”三关文物旅游景区。景区荣获“山西十大旅游品牌单位”、“ 山西省十佳优秀旅游景区”、“中华旅游文化贡献单位”。

7. 汉皇祖陵景区简介

位于今江苏省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

汉祖陵是以汉高祖刘邦的曾祖父、刘姓大始祖刘清墓为中心扩展而成的一座陵园陈列馆。内有墓丘、墓碑祠庙、殿堂、二十四帝塑像等众多历史景物,是考察刘氏宗脉,弘扬两汉文化的最佳景点。现为当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皇祖陵,已成为海内外全天下刘姓寻根问祖的圣地。

8. 汉皇祖陵好玩吗

徐州:西游记宫、龟山汉墓、兵马俑、竹林寺、茱萸寺、大洞山、云龙湖、云龙山等;

新沂:骆马湖、马陵山、窑弯古镇等;

邳州:寨山摩崖石刻、梁王城遗址、九女墩、关帝庙等;

沛县:沛公园、汉之源景区、汉街、吕布射戟台、微山湖景区等;

丰县:刘寨汉皇祖陵景区、丰县古城河、宋楼张天师故里、大沙河、丰西斩蛇沟碑亭等;

睢宁:岠山、羊山、半戈山、凤凰山、.米芾司所等。

9. 黄帝陵旅

六七月份是去黄陵国家森林公园的最佳时间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开放时间:旺季4月—10月: 8:30—18:00 淡季11月—3月: 9:00—17:30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地点: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南川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它由紫峨寺、飞龙岭、轩辕养生谷三大景区组成,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风景绝佳,是适合带娃游玩的绝佳宝地。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门票价格:100元起

徐州汉高祖景点 徐州汉皇祖陵文化景区

1. 徐州汉皇祖陵文化景区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崇文尚武的徐州人,早已将武术融入城市体育基因之中。徐州是中华武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武术之乡”。境内有龟山、汉皇祖陵等景点。作为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徐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既有县级“全国武术之乡”称号,又有市级“全国武术之乡”称号的城市。

2. 徐州汉皇祖陵文化景区简介

1、台儿庄

八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京杭运河仅存的最后3公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是京杭运河最后一段活着的运河。

2、彭祖庙

彭祖庙,位于徐州市大彭镇内,庙院300平方米,正面是一座仿汉式三开大殿,高10米,供奉着彭祖泥塑像。此处原有明代所建彭祖庙及彭祖铁塑像等,均毁于文革。1992年村民集资在旧址重建。

3、徐州汉皇祖陵文化景区

徐州汉皇祖陵文化景区,建设主要分为“入口服务区”、“汉文化体验区”、“祖陵祭祀区”三大板块。空间序次上以“三条通廊”贯穿“四大广场”,将景区三大板块自然地结合,将建筑群落有序地串联。

4、泗水亭

泗水亭位于徐州市沛县,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就曾做过“泗水亭长”。泗水亭公园大门内侧飞檐下题写着“千古龙飞地”,这正是古沛的别称。除了汉高祖刘邦外,沛县人还会提到另一位开国皇帝,即明朝的朱元璋,朱元璋的祖籍也是沛县。

5、徐州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

徐州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徐州市主城区西北部,因与九里山组成“湖光山色”而得名,公园总面积250.62公顷,其中保育区与恢复区总面积为198.95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9.39%。

3. 徐州市汉文化景区

门票90元,地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市区东部。

4. 徐州汉文化景区楚王陵

以一号坑为例,兵马俑排列成密集的多路纵队,一律面向西方,立式俑高的达47- 48厘米,矮的达42- 43厘米,跪坐俑高25-28厘米

狮子山兵马陶俑1984年发现于江苏徐州狮子山西麓,共发现了四座兵马俑坑,已出土兵马俑2300余件,都是陶质,质地细腻,为西汉中期或偏早的作品。是继咸阳杨家湾汉俑、西安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以一号坑为例,兵马俑排列成密集的多路纵队,一律面向西方,立式俑高的达47- 48厘米,矮的达42- 43厘米,跪坐俑高25- 28厘米。按装备和姿态分为兵士俑、盔甲俑和跪坐俑。兵士俑身着长袍,盔甲俑穿戴盔甲,有的还背负箭壶,狮子山陶俑脸型上宽下窄,不留胡须,具有东夷人清秀的特征。步卒作持械状,手中所持亦多是象征性的兵器,神态肃穆,面相饱满,气势咄咄逼人,与西汉前期一般陶俑相似。狮子山陶俑身上的彩绘大多已脱落,从目前所见色彩保存较好的少数陶俑与杨家湾陶俑有相似之处,通体彩绘红、白等色,以红色为主,似更简练抽象,同时更注重面部表情的刻划,它是西汉重要的陶兵马俑雕塑艺术珍品之一。

5. 徐州汉皇祖陵文化景区图片

丰县:又名凤城,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丰县历史悠久,有“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一说。境内著名的景点有汉皇祖陵、天师故里汉文化景区、渊子湖等,喜欢的不要错过了。

6. 徐州汉王陵公园

全年全天免费开放。

长沙王陵公园又叫望月公园,坐落在长沙市河西荣银北路与咸家湖路交汇处,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 邻。

园内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墓群闻名遐尔,因而公园初建时得名王陵公园。公园占地18公顷,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丘陵为主。主干道为水泥路和山上游道。园内有树木约120种,计2万多株。公园建设以自然景色为主,辅以人工造园艺术,是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7. 徐州帝王陵

徐州古称彭城,具有4000多年的光辉历史,这里历来就是钟灵毓秀、藏龙卧虎之地。中华意经和养生学的鼻祖彭祖,汉代开国皇帝刘邦,人杰鬼雄项羽,一代文豪苏东坡,都在徐州留下了他们的痕迹。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以云龙山水、泉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风光怡人,美若西子,秀比江南,兼有北雄南秀之美。名胜古迹掩映其中,与之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这些国王的陵墓犹如地下宫殿般的华丽,国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国库的积蓄,尽都填充于墓室中。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

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性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是崖洞墓,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发生了变化,盛行的是汉画像石墓。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画像石雕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除汉墓、汉俑、汉画之外,徐州的两汉文物精品,在中国的两汉文化中也是独领风骚,引人嘱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位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 上这样说:“象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

徐州的工艺技术历史悠久,著名产品如柳琴、皮毛画、玉雕已赢得国内外声誉。徐州地方风味名菜历史悠久,如沛县狗肉,东坡回赠肉、八大锤清烧鱼丸、糖醋四孔鲤鱼、珍珠鸭子等传统名菜名扬海内外。

8. 徐州皇陵景点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长达30余年。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享殿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

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诸王群臣纷纷上表劝进,朱棣在象征性的推辞两次后,于己巳日,“谒孝陵”,虽然“唏嘘感慕,悲不能止”。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清代前期在满汉矛盾冲突之下,清代统治者处于政策的需要,也必须笼络广大汉民族以加强统治,受汉文化影响,对明陵实施保护政策。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全国局势未稳之际,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遣大学士冯铨,祭故明太祖及诸帝”。

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初,豫亲王多铎平定江南,本月中旬进驻南京城,二十七日就“谒明陵,命灵谷寺僧修理”。七月,又“遣内官正副二员,陵户四十名,守明陵”。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次南巡到达金陵,亲往孝陵拜祭。“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其谒陵态度之恭敬,礼数之尊崇,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下江南拜谒孝陵,题“治隆唐宋”碑于碑亭。

明清鼎革,明孝陵仍享有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康乾年间,康熙南巡,六次遣官拜祭,五次亲往谒陵;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至明孝陵“拈香奠酒”。且二人祭拜时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可谓优渥有加。被时人誉为“礼文隆渥,逾于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举”。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火几乎让明孝陵地表建筑毁于一旦,康熙手书御碑倒地破碎。

清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奉诏祭陵,着手修复明孝陵。当时,曾国藩派员勘估,明孝陵维修实际需 银20万两,但是清朝财政拮据,结果最后只用了740两银子做了一些小维修,“治隆唐宋”御碑被扶起粘合。原本人们可以从石碑左右二边绕过,而在1980年代以后,整个石碑左右都被水泥所固定,一直到屋顶;所以要先从御碑殿出来,才可以看到龟趺的后面。

清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和江宁府知府会衔于文武方门前竖立特别告示碑,用来告诫相关世界各国游客不要在此乱涂乱画。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并拟祭文。前排左三为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卫戍总督徐绍桢,左四为陆军总长黄兴,左五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左六为海军总长黄钟瑛,左七是教育总长蔡元培。

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起,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孝陵进行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证实,历史上没有一次能够盗掘成功。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

2003年7月,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周边的明功臣墓,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安徽、江苏等地,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陵寝建筑群,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具有完整的地上、地下建筑体系,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华美,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丧葬制度。

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2008年6月,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开工。

2009年2月,明孝陵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新馆外观采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白墙、灰瓦、雕花木门、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等典型元素的运用,使得整体建筑与周边明孝陵遗存的大金门、四方城等文化遗址和草木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与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谋而合。

2012年5月,四方城,即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修缮加顶工程开工。

2013年7月,四方城加顶保护工程完工。

9. 徐州汉皇祖陵文化景区介绍

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徐州地处南北方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历史上有11位徐州籍皇帝。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中国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徐州素有 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靠微山湖。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拼音:xúzhōu英文:Xuzhou/Hsuchow区号:0516邮编:221000牌照:苏C市花:紫薇市树:银杏人口:全市总人口916万,其中市区人口184万。面积:全市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63平方公里。城市名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金融生态环境50强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书法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行政区划行政区类型:地级市区划:云龙区 面积 118平方千米,人口 29万人。邮政编码221009。鼓楼区 面积 212平方千米,人口 38万人。邮政编码221005。九里区 面积 98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政编码221040。贾汪区 面积 690平方千米,人口 49万人。邮政编码221011。泉山区 面积 62平方千米,人口 43万人。邮政编码221006。邳州市 面积2088平方千米,人口161万人。邮政编码221300。市人民政府驻运河镇。新沂市 面积1571平方千米,人口 96万人。邮政编码221400。市人民政府驻新安镇。铜山县 面积1856平方千米,人口118万人。邮政编码221100。县人民政府驻铜山镇。睢宁县 面积1767平方千米,人口132万人。邮政编码221200。县人民政府驻睢城镇。沛 县 面积1349平方千米,人口115万人。邮政编码221600。县人民政府驻沛城镇。丰 县 面积1446平方千米,人口110万人。邮政编码221700。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自然地理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 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拨一般在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铜山县东北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徐 地处南北相交之处,历史上有英雄美人的传说。湖光山色,刚柔相济,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这里依山带水,岗岭四合,山围着城,城环着山,山水特色十分明显。故黄河穿城而过,大运河傍城而流。向来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素称“五省通衢” 。矿产资源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拥有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煤炭已探明储量达39亿吨以上,预测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且品位很高,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石膏年开采能力500万吨,为华东地区之首。境内有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所属的国有大型企业大屯煤电公司。徐州还是国家粮棉生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秸秆养畜示范区、林业科技开发试验示范区和五大蔬菜产区之一,是中国银杏之乡、苹果之乡,全国四大胶合板加工基地之一,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徐州历史徐州古称彭城,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时期,大彭氏国很强盛,曾为五霸之一。传说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徐国国都、楚国国都。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徐州又有“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誉。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东汉时,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1953年1月徐州市正式划归江苏省直辖徐州市现下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 区。2005年1月统计数据:面积11258.3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1037.7平方千米),人口916万(其中市辖区184万),辖5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4个县43个街道、114个镇,395个居委会、2280个村委会,其中市辖区共计43个街道、7个镇,268个居委会、156个村委会。两汉文化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其发迹之地。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经过四年多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在定陶行皇帝礼,初都洛阳,后徙长安。此时,强大的汉王朝与西方的古罗马帝国遥相响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两汉四百年间,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个彭城王,应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其实还不仅如此,东汉时期,在现在的徐州行政区域内还分封过一个下邳国,有四位下邳王嬗递。这些国王的陵墓犹如地下宫殿般的华丽,国王生前喜好的珍玩和国库的积蓄,尽都填充于墓室中。徐州汉墓中的王陵墓葬,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三绝”之一。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楚王陵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被誉为徐州文化三绝之一的狮子山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性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西汉时期徐州地区流行的是崖洞墓,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发生了变化,盛行的是汉画像石墓。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礼堂里的雕刻壁画。汉画像石雕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汉画像石同苏州园林、南京六朝陵墓石雕,并称为“江苏文物三宝”。除汉墓、汉俑、汉画之外,徐州的两汉文物精品,在中国的两汉文化中也是独领风骚,引人嘱目,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徐州两汉文化景观中还有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胜迹,诸如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王陵母墓等,每处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使人联想到的是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戏马台的高台秋风,可使你概见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雄风;歌风台的大风歌古碑,能让你领略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古绝唱;子房祠的晨钟暮鼓,会令你对“张良吹箫散楚兵”的传说浮想联翩。所有这些,又为徐州的两汉文化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一位历史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上这样说:“象徐州这样的城市,荟萃两汉文化如此丰盛的内容,在中国的历史名城中是绝无仅有的。”“两汉文化看徐州”名副其实历史名人古彭徐州,历史悠久,地杰人灵。龙飞之地,将相之乡。猛士如风,谋士如云;文人骚客,艺术大家。数不胜数;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彪炳史册。历代徐州籍的开国皇帝 就有数人之多。 除刘邦外,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唐烈祖李弁,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丶后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徐州籍的王侯将相更是层出不穷。刘姓诸侯王遍及汉朝各地,自不必细说。单就随刘邦征战功成丶裂土分封的异姓侯就有 20多人。如“五里三诸侯”的安国侯王陵、绛侯周勃、汝阴侯灌婴,萧何、曹参、昌、樊哙等。东汉末年,被誉为江东第一谋士的彭城人张昭。东晋骁将刘牢之,清初状元李蟠,清雍正重臣李卫……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徐州还哺育出一代代文人骚客、艺术大家。汉初彭城讽谏诗人韦孟,主持编写《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西汉经学家丶目录学家丶文学家刘向,和刘向的儿子刘歆,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南朝编著《世说新语》的刘义庆,写出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的盛唐刘知几,在徐州度过了23个春秋,自称是其故园的大诗人白居易,同是唐朝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的刘禹锡,堪称一代词宗南唐后主李煜。“苏门四学士”之一陈师道,清初文学评论家张竹坡,被誉为画坛“江北第一人”的清末画家李兰,被称为“诗书画”三绝艺术家的清末民初教育家钱食芝,被誉为“民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伯英,国画大师李可染,雕塑大师刘开渠。其他还有清史专家萧一山丶雕塑理论家王子云丶国画名家萧龙士丶人民音乐家马可丶“四小名旦”之一许翰英等等。徐州千百年来,无数风流人物,群星荟萃,实在难以尽述。 以下仅介几位:(1)、 彭祖徐州古称彭城,肇源于彭祖。彭祖是黄帝的后裔。他是著名的老寿星,活了八百岁。善于导引气功养生,饮食及房中术。因善于烹调,被称为我国的烹饪鼻祖,是名副其实的我国的第一位厨师。据说他因烹调雉羹(鸡汤),进奉给尧帝受封而建立起大彭氏国。(2)、 刘邦徐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的故乡,刘邦出生颇有神话色彩,传说汉高祖之母避雨于桥遏龙而孕,其受娠地龙雾桥就在今天丰县城东北的梁楼村。汉高祖儿时避乱迁到沛城以北三里左右的地方落户。故当地有“丰生沛养汉高祖”的说法。高祖十年,汉高祖亲征平叛而归,途经沛县故里,在沛宫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还挑选了一百二十名青少年,组成合唱团,以助酒兴。酒酣之时,汉高祖击筑高歌,自赋诗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儿童亦随之唱和。歌罢,高祖挥剑起舞,万分伤感。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高祖离沛后,沛人为显扬帝威,请金石良匠将《大风歌》摹刻上石,并筑百尺高台,立碑于台上。《大风歌》碑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书,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3)、 项羽与戏马台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 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公元前206年建都彭城,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在楚汉战争中,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戏马台,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项羽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历代在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头寺、三义庙、名宦祠、聚硅书院、耸翠山房、碑亭记等。(4)、 刘向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徐州沛县)人。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绝大部分已亡佚。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 列女传》等,今存。又有《五经通义》,亦佚。刘向整理了《战国策》。(5)、 张道陵张道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宗教首领、道教创始人、教主。本名陵。沛国丰(今属徐州)人。曾为江州令,后客居蜀中,学道于鹤鸣山中,作道书二十四篇,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聚徒传道。受其道者,出米五斗,其道称“五斗米道”,时人指其徒为“米贼”。卒后产衡、孙鲁等世世为教主,被后道家奉为“张天师”,其道又称“天师道”。(6)、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白居易在徐州生活23年之久,把徐州当作了第2故乡,流传下最早的作品是《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诗中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满怀着故乡情意。白居易留下不少与徐州有关的诗歌,如相和张仲素的三首《燕子楼诗》,《长相思二首》之一,《朱陈村》……(7)、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其诗现存800余首。诗与柳宗元齐名,称“刘柳”;与白居易齐名,称“刘白”。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其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以针砭时弊,抒写情怀。代表作如:《陋室铭》《秋词》…(8)、 李煜李煜(937-978) 名从嘉,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 降宋。宋太祖封为违命侯。后服宋太宗所赐牵机药而卒。史称为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千古词宗。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与其父李璟皆工诗词书画,其词善以白描抒情,情感真切,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神秀。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相见欢》等。(9)、 苏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苏洵的长子,苏辙的兄长,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曾任徐州太守,在徐州一年又十一月,为徐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也写下了许多描绘徐州风土人情的名篇佳作。黄楼,是900年前徐州知州苏轼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除黄楼外,徐州还留有许多与苏东坡有关的古迹和动人的传说,有同样是治水工程的云龙湖苏堤;东坡酒醉而卧,如今刻满诗词题赋的“东坡石床”;苏轼与云龙山隐士张山人共饮抒怀的放鹤亭;得名于苏轼《快哉此风赋》的快哉亭;黄河故道中的“显红岛”,传说是“苏姑娘舍身跳水,红妆现于黄水”而来(意思是:洪水即将淹没城池,千钧一发,富豪乡绅欲逃,老百姓跟着逃跑,有巫士说要祭祀海神,征女子一人,苏东坡在徐州的义妹便纵身跃入水中不见踪影,只留身上红绸漂于水面。水即时退去数尺。纪念之修岛寄托思念)。所有这些,无不寄托了徐州人民对苏东坡的敬爱和怀念之情。(10)、 乾隆乾隆执政六十年,共到徐州四次,都是南巡途中路过而逗留的。主要目的是“阅河”,即实地考察黄河水情和徐州的河防工程。乾隆行宫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山脚下,乾隆对行宫非常满意,亲自为行宫撰写了两副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乾隆行宫的建筑在清末以后,大多 因文革已毁,现存有大殿和东西配房各三楹坐落于云龙山脚下(徐州博物馆旁)。(11)、 李可染李可染(1907-1989),室名师牛堂,徐州市人。生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可染先生的山水画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12)、 马可马可(1918-1976)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江苏徐州人。一生写了二百多首(部)音乐作品,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中以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周子山》(与张鲁、刘炽合作)、《白毛女》(与瞿维、张鲁、向隅等合作)、《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流传最为广泛。旅游相关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作为汉文化发源地,每年10月初,徐州将举办汉文化国际旅游节。自古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九里山古战场,今有淮海战役新遗迹。而以云龙山水、泉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使徐州成为一个独具特色优秀的风景旅游胜地。【两汉文化看徐州】代表性景点/区:徐州汉文化景区(包括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龟山汉墓,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茅村汉画像石墓,徐州博物馆,徐州汉城,沛县汉城等。“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两汉400年间,徐州共有13位楚王、5位彭城王。城周围汉墓林立,已经出土发掘的汉墓有200多座,均是两汉的王侯、国戚的墓葬,丰富而宝贵的汉代文化遗产为中国国内所罕见。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1995年“狮子山楚王陵”的发掘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内出土的玉棺、金缕玉衣,为世上稀有珍品,令人叹为观止。汉文化遗址在这里也是处处皆是。西汉一代楚王刘交墓,龟山楚襄王刘注墓,卧牛山楚王刘纡墓,东洞山楚王刘延寿墓等,都是以山为陵,坡凿通道,建筑地下宫,形成了巨大的地下宫殿群。除丰县汉皇祖陵外,徐州还有张良圮桥受书处和子房山,项羽的戏马台、范增墓、刘邦的拔剑泉、泗水亭等,汉文化遗迹多不胜举。1)“三绝”之汉墓徐州汉代十八陵经考古的有北洞山第二代楚王墓、狮子山第三代楚王陵、驮蓝山第四(五)代楚王陵、龟山第六代楚王墓、东洞山第八代楚王陵、土山东汉彭城王陵等。徐州西汉楚王陵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洞山楚王陵、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楚王陵。以“精”“奇”“雄”各领风骚。北洞山楚王陵出土的220余件彩俑;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铁铠甲、玉棺、玉豹;小龟山楚王墓出土的水晶带钓、刘注银印、火山汉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2)“三绝”之汉兵马俑狮子山兵马俑,位于楚王陵西侧400米,是楚王陵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戊楚王陵的部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显示出丰富的内容: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 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十余种。3)“三绝”之汉画像石汉画像石是汉代(BC206-AD220年)人们刻划在墓室、祠堂上带有鲜明主题的装饰石刻画。它生动地描绘了汉代社会的典章、衣食住行、神话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依恋、死后的傺祀;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目前徐州地区出土汉画像石700余块,收藏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的画像石500余块。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占地1万平方米,收藏珍品汉画像石350余块,由当代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题写馆牌,于1989年10月1日建成开放。徐州汉画像石中的牛耕图、纺织图、九仕图、迎宾图、百戏图及八米长卷押囚图,堪称艺术珍品、镇馆之宝。

汉高祖刘邦斩蛇发生在河南这座山上,保存着“天下第一石室陵”

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历史研究所。

刘邦斩蛇起义,最后建立大汉王朝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汉高祖斩蛇的地点在哪里可能很多朋友就说不上来了。河南永城芒砀山,就是刘邦斩蛇的地方,在刘邦之前,我国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他就被埋葬于芒砀山。这里还发现了中国最大的汉墓群——汉梁王墓葬群。

芒砀山,古代称为砀山、仙女峰,位于河南永城芒山镇,和安徽江苏山东三省交界,共有大小山峰二十余座,主峰居中,海拔高度156.8米。芒砀山因刘邦斩蛇于此闻名于世,孔子还曾在此避雨,留下夫子崖、夫子山等遗迹,芒砀山古庙会延续千年,集山水、人文景观和民俗于一体,现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根据当地民间流传,芒砀山古时水量丰沛,周边为大泽,长期生存着大蛇,当地人称大蛇为“蟒”,这也为刘邦在芒砀山斩白蛇起义找到了关联,并且1980年在汉墓群中发现两条大蛇,更加印证了这一著名史实和典故,所以芒砀山又叫“蟒山”或“蟒砀山”,由于“蟒”字不祥,遂改称芒山或芒砀山。

刘邦早年任沛县泗水做亭长时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临潼骊山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许多劳工趁机脱逃。刘邦推算即使到达骊山,劳工也都逃光了,无法交差,于是在芒砀山泽前休息进食,晚上释放所有的劳工说,劳工中有十几位壮士见刘邦宽宏大度,豪爽义气,便追随了他,以后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

东平原绵延千里,芒砀山是唯一的善群,历史悠久,遗迹众多。丰富的秦汉文化遗存被誉为汉文化博物馆。保安山王陵景区、汉兴源景区、夫子山景区和陈胜园是芒砀山汉文化四大景区。其中,梁王墓群柿园汉墓出土的“四神云气图”被专家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妻子李王后陵墓,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

张飞寨,和三国有关的一处遗址,徐州之战,刘关张战败失散,张飞逃到芒砀山,他听说山上有座高祖庙,遂骑马上山朝拜汉高祖,祈求刘邦在天之灵保佑他的后代刘备不死。走进山门,他见庙院内有一棵不到碗口粗的银杏树,于是他把那匹战马拴在树上,迈开大步走进大殿。谁知那匹战马又渴又饿,看到青枝绿叶的小银杏树,一口把树头咬掉,津津有味地咀嚼起来。

张飞面对刘邦塑像双膝跪倒祷告一番之后走出大殿,来到院内,见自己的战马已把银杏树头吃下大半,张飞又气又急,拿起鞭子朝马腚上“叭叭叭”狠打了几下。马疼得直叫,咴咴的嘶鸣声在芒砀山回荡,后来这棵银杏树又发出了三枝新芽,长成了如今的参天大树,这就是“张飞的马一口咬出了魏、蜀、吴三国”的传说。

芒砀山著名景点还有:斩蛇碑、汉高祖庙、梁孝王寝园遗址、夫子崖、芒砀山文庙、陈胜墓、郭塔、砀郡遗址、三星道观旧址、文石塘、御龙泉、紫气岩、赤帝峰、鲁雨亭纪念馆鲁雨亭故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