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遗址

西坡遗址

西坡遗址位于灵宝黄帝铸鼎塬聚落遗址群,是一处仰韶时代庙底沟类型的大型文化遗址。

中文名:西坡遗址

所属年代:仰韶时代庙底沟类型

出土地点:河南灵宝黄帝铸鼎塬聚落

文物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级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首选

西安市区景点半坡遗址怎么样 西安半坡遗址公园在哪里

1. 西安半坡遗址公园在哪里

半坡人

距今时间: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黄河流域)

作物:大米(世界最早种植),鱼,肉,蔬菜

工具:磨制的石器,木制的耒耜(lei si )石刀,箭头,鱼钩,骨头制品,捕鱼工具

生活:饲养动物,半地穴式房子,彩陶, 会纺线,织布,制衣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则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因而对于这两种文化,尤其是居址选择作一对比研究,对于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规律是颇有裨益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于全国各地,大体说来,总是邻近于当地的河流或湖泊”,可以说是一条普遍规律,当然也适用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2. 半坡遗址公园介绍

半坡文化名词解释:约前5000-前4300年,仰韶文化发源于黄河中游,今陕西西安东滻河东岸半坡村。其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为代表。现发现40余座建筑遗址。据推测,这些或圆或方的建筑,可能是母系氏族成年妇女过配偶生活的住房,住房之间散置许多储藏窖穴。半坡类型的工具用石、骨、角、陶制成,有开垦耕地、砍劈用的石斧、石锛、石铲,收割禾穗的石刀、陶刀,加工谷物的石碾、石磨盘、石磨棒等。生产以农业为主,发现粟的遗存。主要家畜是猪、狗、鸡,黄牛可能也已家养。渔猎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出土许多石、骨镞和石网坠,还有些带倒钩的鱼叉、鱼钩以及石矛。


3.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半坡居民的房屋就叫半地穴式房屋,主要是集中在陕西西安半坡村,现在那边还是有遗址的,占地面积大概是有5平方米。 当然这种房子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而且建造也是非常创新的,在建房的时候主要就是会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者是圆形的穴坑,而在穴坑中间会设立一个立柱,然后会沿着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在内墙上面是会抹上草泥,最后会架设屋顶,地面整体是非常平整的,中间有一个坑,这个就可以用来烧煮食物,取暖或者是照明。垍頭條萊


4. 西安半坡村遗址

西安十大最值得去的景点

  1.秦始皇兵马俑

  2.华清池

  3.大唐芙蓉园

  4.陕西历史博物馆

  5.骊山风景名胜区

  6.太白山

  7.钟鼓楼

  8.西安城墙景区

  9.终南山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是国家5A级风景区,这个博物馆是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是中国较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之一,秦始皇兵马俑在1974-1976年间被发现,而这个博物馆则是在1979年开始对外开放。

  10.曲江海洋极地公园


5. 西安老牛坡遗址公园

狄寨镇鲍旗寨村薄太后陵亦属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俗称“薄姬冢”,占地110亩。

薄姬为刘邦妃、汉文帝刘恒生母。考古调查发现阙门、墙基和卵石路面遗迹。1975年在陵西北200米处发掘从葬坑20座,在国内首次发现以犀牛、大熊猫从葬;巩村乡前卫村1989—1990年发掘隋墓3座、唐墓28座,出土金、银、铜、陶器共1000多件; 1980年12月,在汤峪镇杨家沟村一处距地表2.5米处出土金银器窖藏89件,成为晚唐金银器标准器。白鹿原上的名镇——狄寨镇,史载北宋天圣年间名将狄青征西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称狄寨。狄寨镇周围各村多以当年狄青部将姓氏为名,沿用至今。白鹿原上和白鹿原下沿浐、灞两岸还有多处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文化 址。如米家崖遗址、长乐坡遗址、老牛坡遗址、孝义沟遗址、新寺遗址、东李遗址等。郭家滩墓群更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文物工作者屡获考古成果的重要地区。从1953年至1956年、1980年至1989年,这里陆续发掘各类墓葬2000余座,其中汉墓数百座,北周墓数座,隋唐墓1000多座,出土各类文物数十万件。


6.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在哪里

半坡遗址博物馆不用预约,免费开放,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半坡遗址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7. 西安半坡遗址公园图片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8. 西安半坡遗址值得去吗

半坡遗址,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半坡遗址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西安半坡博物馆周边规划

半坡博物馆。半坡遗址是6000年前世界上最发达的也是发达最早的农业聚集区,半坡最让人震撼的是我个人认为是它聚集区保存相当完整加上藏品丰富以及科技影像呈现、原始风貌复原,6000年前人类打鱼狩猎、采集水果、饲养家畜、制造工具以及农业生产劳作场面都能一一再现,6000千年人类居住的房子、公共建筑以及聚落布局也能一一看见。

它的特色在于新中国第一代的博物馆,它是西安乃至中国人类早期非常有代表非常值得骄傲的发现,像天下闻名的鱼纹盆,只有去半坡才明白在那个人生苦短,民生维艰的时代,半坡人依然活得那么有追求,在简陋拙朴中追求精致优雅,活泼生气,特别的了不起,特别的让人感动。


10. 西安半坡遗址公园在哪里建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11. 西安半坡遗址公园在哪里啊

西安市东郊半坡遗址,距今是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于1953年被发现。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先后对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发现有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座、窖 穴200多个,陶窖遗址6座,墓葬250多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1万件。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对半坡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961年3月4日,半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坡旧城遗址附近景点 半坡遗址在陕西的哪个市

1. 半坡遗址在陕西的哪个市

当时的房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的北方建筑模式——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多圆形,地穴有深有浅,以坑壁作墙基或墙壁;坑上搭架屋顶,顶上抹草泥土;有的四壁和屋室中间还立有木柱支撑屋顶。

一种是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干栏式建筑;一般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干栏式建筑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

2.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介绍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居住区有壕沟围绕,以防野兽侵害。房屋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圆形。居住区中央有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

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其中最著名的半坡出土单体鱼纹陶盆器纹是用人的脸和鱼的身体结合而成的人面鱼纹盆,赖以为生的鱼被看做氏族部落的保护神,人们栽种谷物,只有需要时才捕鱼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半坡文化属于黄河中游的原始文化,显示出北方地理环境的特色。

3. 半坡遗址在陕西省

半坡遗址博物馆不用预约,免费开放。

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半坡遗址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安旅游十大景点”之一,“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4. 半坡遗址在陕西省的哪个城市

半坡原始居民建造了半地穴房子,有一堵矮墙,地面下有浅坑。因为6000年前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

优点:1.因为生活在北方,房子就可以驱寒保暖。2.抵挡风雨。3.防御野兽。4.通风防潮。5.冬暖夏凉。

距今约5000~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居住区内有一座很大的长方形房屋,是氏族成员共同活动的场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居住区周围有用于防护的壕沟。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他们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最后架设屋顶。屋内,地面修整的十分平实,中间有一个坑,用来烧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觉的地方高于地面。

5. 陕西半坡遗址标志

兵马俑、大雁塔、黄帝陵、西安城墙、革命圣地延安、秦腔、碑林、秦岭、半坡遗址、羊肉炮馍

6. 半坡遗址在陕西省的什么市

1,元谋人遗址

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元谋人化石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后正 被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

遗址中还出土有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等早更新世动物化石,打石器及炭屑。元谋人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云南高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

3,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4,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

1954一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

5,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是中国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

7. 半坡遗址在哪个省

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前6000年。 半坡遗址,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浐河所属水系是黄河支流渭河支流灞河的支流。

8. 半坡遗址在西安哪个区

陕西省的蓝田县蓝田人遗址,包括陈家窝地点和公王岭地点两处,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它的旧石器遗址是迄今陕西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距今120万年以上。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半坡村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陕西省宜川县壶口镇龙王辿遗址,据初步的年代测定,其绝对年代应为距今2~1.5万年前后。

9. 半坡遗址在陕西的哪个市区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10. 陕西半坡遗址距今多 年

(1)之前有明代、元代、唐代说。20世纪70年代贵州威宁中水陶文的出土,首先将时间推进到唐代以前。(2)半坡说:距今6000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51个陶文符号能用古彝文释读,多数彝族学者和部分汉族学者持该观点。(3)万年说:湖南澧县彭头山等地出土的一些陶文符号也能用古彝文释读,最早提出者为刘志一教授(1991年)。至于何时起源,尚未有定论。所以时间上早于甲骨文应该问题不大。

11. 西安半坡遗址是什么文化

仰韶文化划分为4个时期、4个主要地区、8个类型。

  1、半坡类型 以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为代表 2、庙底沟类型 因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而得名 3、西王村类型 以山西芮城西王村遗址的上层为代表。4、秦王寨类型 或另称大河村类型 5、后冈类型 以安阳后冈遗址下层为代表 6、大司空村类型 因安阳大司空村遗址而得名 7、下王岗类型 以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早一、早二期遗存为代表 8、史家类型 以陕西渭南史家遗址为代表

老牛坡遗址是陕西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堪称商王朝的西部根据地

陕西,要知道商代老百姓的生存状态,老牛坡遗址是一个不能绕开的地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燎原行政村的袁家崖、许家寺、老牛坡、孝义沟等自然村,地处灞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其时间跨度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一千一百年),遗址以大型商文化遗存为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这个遗址,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西北大学结合田野考古教学实践,先后对老牛坡进行了六次发掘。

在前后多次发掘中,发现了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房屋基址、烧陶窑址、冶铜作坊遗址、灰坑和贵族墓葬、车马坑等。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青铜器、蚌器和卜骨等。

西北大学发掘的两处大型建筑遗址东西相距一百米左右。建筑基址在历史上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基址夯土地基厚约一米,分布着比较密集的夯窝,在建筑地基中还发现了石柱础和磉石。

其中,一号宫殿遗址长有三十五米,宽有十五米,发现了泥草墙皮,发掘出土了青铜残渣,陶范等等。

二号建筑基址长约二十三米、宽约十二米。基址上有7行3排21个石柱础,柱础间隔三米左右。

同时还发现了三处房屋建筑,有一个相对保存完好,其长度超过十一米,宽接近六米,地面用料浆石加固。推测可知,这应该是一座面阔四间、进深二间、面东两门、前有廊檐、两面坡式屋顶的中型房屋建筑。

老牛坡遗址发现两处商代冶铜遗址,有铜炼渣堆坑和铸铜陶范出土地点。铜炼渣堆积坑面积超过三十六平方米,发现罐、鬲等残片。出土二十多块铸铜陶范等等。

这次发掘共清理了六座制陶窑址。其中保存较好的陶窑为圆形竖穴式,有窑室、窑箅、火膛等。发现的时候,窑室内放置有整窑的烧坏陶器,能够辨识的十六件器物有鬲、罐、瓮等。

1986年,发掘了三十八座商代墓葬,有小型单人墓、小型殉人墓、中型殉人墓、中型殉人木椁墓,基本属于方形竖穴土坑墓,没有墓道,规模体量都不是很大。

发现一座车马坑,长接近四米、宽不到三米。坑内有一车两马。木质车身已经朽毁,这辆马车是陕西境内发现的第一辆完整的商代马车,具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

2010年,为了给西安到商洛高速公路建设排除隐患,保护好地下文物遗存,陕西省文物部门组织对老牛坡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接近六千平方米,发掘二十五座墓葬、一百二十九座灰坑、四座陶窑、八座房址、一座马坑等,出土玉、石、铜、陶、骨、蚌等文物六百多件。

这次发掘的灰坑以大中型为主,形状多样,有的是陶窑的加工区,有的是弃用的半地穴竖式房屋。小型陶窑呈现竖穴式,明显要比新石器时代的横穴陶窑实用高效。

二十多座墓葬,有四座夏代墓葬,十多座商代墓葬,其中五座商代墓葬有随葬品,出土罐、豆、鬲等陶器多件。埋葬方式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等,可以判断墓葬主人身份比较低下。

从发掘的房屋遗址来看,大多数属于半地穴式,有的留有小窑穴,有的还有踩踏面,柱洞等。在马坑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马骨架。在其它坑中发现了多个人头骨、卜骨和动物骨。在一条长约七十米的横沟中,还发现了十多件石壁,陶器等等。

老牛坡遗址商代文化时间跨度较大,夏代墓葬的发现说明了夏人活动范围的西延,商代遗存反映了商代晚期下层社会的生存状态。

夏商时代的风雨过去了,我们跳出史料堆,追寻他们的日常生活,虽然看不见曾经的烟火,但是隐藏在黄土里的老牛坡遗址,默默诉说着从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