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古栈道

子午古栈道

子午古栈道

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西乡到洋县,全长420公里。子午古栈道还称之为“荔枝道”。荔枝道是由川东涪陵经西乡至宁陕通往长安的通道。至今在紧邻西安的宁陕县广货街镇、江口镇等地方依稀可见先民们深凿于峭壁上的石窝。在这条古栈道旁边散落有摩崖石刻、唐兵-遗址、竹林八卦阵、铁板峰、石阵等十余处人文自然景观。

陕西宁陕几大旅游景点,子午古栈道险峻,石佛台值得一去!

宁陕江口烈士陵园

宁陕江口烈士陵园1946年6月,中原人民解放军突破-几十多万军队的层层包围,-将军所率领的三五九旅和干部达陕南时,-要我中原部队派出代表与其进行和谈;-将军应-胡宗南之邀,派出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西安谈判,途经宁陕县江口被驻守该地胡宗南部61师181团扣留杀害。为缅怀和悼念革命先烈,1984年在江口回族镇修了三烈士陵园,2001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子午古栈道

子午古栈道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西乡到洋县,全长420公里。子午古栈道还称之为“荔枝道”。荔枝道是由川东涪陵经西乡至宁陕通往长安的通道。至今在紧邻西安的宁陕县广货街镇、江口镇等地方依稀可见先民们深凿于峭壁上的石窝。在这条古栈道旁边散落有摩崖石刻、唐兵-遗址、竹林八卦阵、铁板峰、石阵等十余处人文自然景观。

旬阳坝溶洞群区

旬阳溶洞群区宁陕县旬阳坝溶洞群区位于秦岭南麓,距210国道7公里,面积56平方公里。现已探明的有十三个溶洞,分别是宝莲洞,白象洞风洞,伏龙洞三仙洞,苍龙洞,以及两处地洞和五处无名洞。群洞之中尤以宝莲洞,白象洞,三仙洞,苍龙洞出类拔萃,洞中藏娇。宝莲洞深500米,高约30米,规模壮观,洞厅多而宽阔,钟乳楼百态,形色繁多,成片的石花犹如海底的珊瑚,龙宫般的华丽,清流的泉水,朵朵石莲花,似人间仙境,可与瑶池相媲美;白象洞中,白象成群,石翁石猴神态各异。

宁陕旬河源头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旬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将对陕西省的湿地保护恢复、旬河水污染防治起到示范作用,能够显著改善安康市区、县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安康市的水生态安全保护,以及生态恢复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旬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还将进一步丰富安康旅游资源类型,扩大“知性之旅”空间,形成集赢湖湿地、新农村建设和安康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资源组合,将提高安康和各县的旅游资源品位,丰富旅游文化。

石佛台

石佛台当地老百姓俗称老-母台,位于210国道180公里处路旁,距县城8公里,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环境优美,地势险要,素有蓬莱仙境之称。石佛庙台主体建在外形似螺的巨石上,四周林木茂密,风景宜人,沿着蜿蜒小路登上此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石碑刻有“五步悬迹”四个大字。步入庙内,下层是文昌帝君,绕巨石周围的环形小路转至中层,形象各异的十八罗汉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近日,陕西安康石泉县中池镇“铁哥”陈柳先生进行防汛巡查时,在迎池河岸边的筷子铺水电站附近道旁,发现多处汉代子午古栈道遗迹。在池河岸边悬崖陡壁上许多石洞,还有木桩打进洞的遗迹出现。多年来,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确实存在有子午古道遗迹,但多年来辗转时有时现,这次因为“8·22”石泉出现罕见暴雨洪灾,筷子铺这一地段因遭遇水灾,雨水冲刷使这些古栈道遗迹再一次重见天日,同时也印证了诸多史志中所载在陕南石泉县境内有“子午古道筷子铺遗址遗迹”的这一史实的存在。另据石泉县文管部门反馈的信息表明:“子午古道筷子铺这些遗迹早在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被登记,此后在2008年再次普查时没有找到遗迹便作为“消失”予以登记了,而在2013年子午道专项调查时又被发现,当时就发现有两个栈桩,还有石碥道遗迹。”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子午古栈道遗迹“惊现”陕南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 悬空凿壁,奇迹之作重见天日

子午道是一条最古老、最有名的道路。古人以子为北,以午为南,故曰子午道。子午道全长421公里,途经长安宁陕、石泉入汉中。这条古栈道,是先民们在悬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道路。栈道是在峭壁上凿一个洞,在把木桩(或石桩)打进洞,然后在桩上铺上木头(或石条),成为人们行走的路。据文物普查考证,子午道基本呈南北走向,北口自长安子午镇入子午谷,进谷道,向西南越山入沣峪谷。沿沣峪河向南,经喂子坪、黑沟口、红岩子、千佛崖、鸡窝子秦岭主脉,经甘沟口与宁陕子午道连通。宁陕境内的子午道老路基本沿洵河和池河分布,向南经广货街、江口、沙坪、月河坪、鼓山墩、太山庙、龙王、铁炉坝,在经石泉的云川、后池、清石、中池、前池至池河镇马池街折向西北,进入汉江谷地。早在三千年前,当时的庸国,就是通过子午道于商周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约在公元前1027年,庸国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后来师俗、史密又根据周天子的命令或委托,联合南夷率师伐齐,并取得战争胜利,当时两国的信使和官员,经常来往于子午道上。

据了解,陕南石泉池河、中池、迎丰地段是沟通秦岭南北的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子午道南段驿站遗址(包括谭家湾遗址,郭家坝遗址,万家堡遗址)是陕西省政府确立古子午道历史重要保护区。子午道纵贯石泉县境,通衢川陕,襟带楚豫,自古以来车马商旅不绝,在漫长的岁月中使境内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留下不少的遗迹遗址。三国时魏将钟会兵出子午一举天蜀和盛唐时为杨贵妃飞骑千里送荔枝的古栈道遗迹犹在;清时构筑的老城城垣仍存;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城隍庙依然气势恢弘;在池河岸边的悬崖峭壁上巧夺天工的古石桥虽历沧桑而坚固如初;掩映于现代建筑中的明清民居独具特色。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先民们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的结晶。

据《史记》(汉高祖本纪),秦末汉初,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刘邦为汉王。“汉王之国,项王使率三万人从,楚与诸候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据考,“杜南”即长安县南,“蚀中”即子午道。当时,刘邦是从汉魏旧道,即东子午道入汉中,几万人(包括车马)行进在子午道上,那场面是极其壮观的,也可想到当时的子午道已非羊肠小道。到了西汉末,据《汉书?王莽传》,“元始五年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说明当时王莽还曾修筑过一次,自杜陵县直绝南山(今秦岭)至汉中。

三国时,子午道成为魏蜀交争的要道。太和四年七月,魏大司马曹真率大军从子午道进攻汉中,因大雨三十日不止,各处山洪暴发,道路阻绝未果。太和七年(227)三月,诸葛亮向刘禅 上书师表,决心北攻曹魏,臣相司马魏延建议亲率精兵出子午道直捣长安,与诸葛亮率主力出斜谷(眉县西南)相配合,夺取关中,诸葛亮未采纳他的意见。魏景四年(263),大举攻蜀时,镇西将军钟会率十二万大军,分从斜峪、骆峪、子午道直袭汉中,于征西将军邓艾配合,一举夺取成都,迫降刘禅。后来东晋五年(349),“桓温伐秦,命司马勋出子午道”,十年两次北伐,梁州刺史司马勋(戌西城,今安康),曾率军出子午道以策应对关中的进攻。

到了南北朝时,子午道又成为梁魏争战的要冲。梁将军王神念认为旧道缘山避水,桥梁百数多有损坏,乃别开新道,略向西移,基本上沿现在的西万公路通过。梁大宝三年(552)正月,西魏臣相宇文泰乘候景乱梁,派大将军王雄率军出子午道,夺取梁的上津(湖北旬阳郧西县西)、魏兴(今安康),东梁州(今安康)刺史李延哲兵败投降。

唐代,子午道仍然是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由于山高谷隘,地势险要,为确保长安都城的安全,子午道沿途设关建卡,自长安以南依次设有石羊关、夹岭关、高关、腰岭关、五谷关、饶峰关等关卡。尤其石羊关、峡岭关最为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向杨贵妃进贡荔枝,日夜兼程,三天到达长安,送往临潼骊山华清宫,就是取路子午道。唐代诗人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就是描写子午道送荔枝的情形。过去,人们总以为这荔枝是从东南沿海一带快马运来的。经对历史的考证,确认为荔枝是四川涪州(今涪陵县)进贡的,它取道西乡驿,途经子午道,三天可到达长安。所以,历史上又把子午道称为“荔枝路”。杜甫诗曰:“忆昔南州吏,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中,至今耆旧悲。”这首诗既阐述了子午道路长而险,又揭示皇宫荒淫无度的生活,为了取悦杨贵妃的欢心,劳命伤财,致使不少将士兵马死于荒野。

在宋代,传说杨门女将中的杨八姐曾领兵出子午道老路,宁陕境内的月河坪、太山庙、龙王、石泉县境内迎丰、中池等地的老百姓至今还传颂着杨八姐留下的遗迹“梳妆台”、“胭脂坝”、“金簪河”、“弓箭沟”、“盔甲崖”、“将军坟”等动人的传奇故事。

2014年12月26日,陕西考古工作者调查秦岭子午古栈道遗迹中,在秦岭再次发现子午千年古栈道遗迹,位于秦岭210国道沿线红树嘴的一条三十余米长,包括了四个不同时期开凿的栈道遗迹是子午古栈道的最新发现,且部分栈道遗迹面临破坏亟待保护。

在历史的长河中,子午道以它博大的胸怀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商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如今的子午道,已修成了宽畅平坦的210国道和关(宁陕关口)池(石泉池河)公路而且成为重要的国防道路,连接川陕的重要交通。在群山之中汽车轰鸣,日夜往来奔驰。俯瞰群山峡谷,时隐时现的曲折小径,绕过座座山崖,穿过朦胧云雾,直向重峦叠嶂中飘去,那就是子午道的身影。(卢剑利)

蒋公古道徒步攻略 子午古道徒步路线

1. 子午古道徒步路线

当然,我们是自行车穿越,如果你是自行车爱好者,也可以考虑。只是有一段需要推车,整体难度不大。

子午峪古称子午谷,是长安城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子午古道从这里由北向南,穿过秦岭,到达汉中,继而到达成都。 又名荔枝道,因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便命人整修了从四川涪陵到长安的道路。今天的子午古道,还有一部分遗存,大部分应该已经毁坏了。

从长安大道一路往南。到环山路,开始进山。大约4公里水泥路,到达金仙观。

2. 子午古道路线图

险峻,华山为首,太白山其次

貌美,太平、朱雀、翠华山、牛背梁

小众些的:少华山、五台山、嘉午台、终南山

不收门票的,秦岭72峪,呵呵,秋天去,很美的。祥峪、子午古道、秦楚古道、分水岭、神龙峡、青华山、光头山

西安有:华山、太白山、翠华山、骊山、九华山。

1、华山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

2、太白山

太白山,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中。

3、翠华山

翠华山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处秦岭北麓,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评为“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1993年被评为“省级名胜风景区”;1997年被评为“西安旅游十大景”;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

4、骊山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1302米,由东西绣岭组成,是秦岭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

5、九华山

九华山峰峦陡峭峻拔,山石千姿百态。今考山的南端相继高起了九峰,故名九华山。又有小西岳之美称。

3. 子午古道徒步穿越

景区目前正常开园。

子午峪旧称子午谷,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属于子午古道北口,由此往南可到汉中市西乡县的子午镇)。古时候这里是长安城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因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命人整修了这条由南向北,自巴蜀地区通往长安的子午古道,故而又被称作荔枝道。现在谷内还保留着古时的栈道、摩崖石刻等遗迹。

子午峪属于古代终南山中段,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历代都有高道隐居此地修道。唯存的玄都坛和金仙观也在上世纪60年代消失,如今的金仙观为现代重建。新的金仙观东面遥对小五台,东南是子午大道,西北被环山拥抱,山顶是玄都坛遗址,海拔约千米,有石阶和小道可攀,登高望远,可见西安城郭及周围的山景。

4. 北京古道徒步路线

北京幽州古道门票是30元一张。

幽州古道又称永定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一条重要的西北进京通道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现在的幽州古道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曾经的官道如今已经变十分幽静,甚至有的地方已经塌断,给人一丝苍凉的感觉。幽州古道是在崖壁上开凿的挂壁公路,仅容一车通行,遇汇车要提前鸣笛找合适地方避让错车。

5. 子午古道游记

古时候,连通陕川交通的只有一条栈道――它便是有名的子午道。子午道全长420.5公里。它北至西安城 南60公里处的“子口”,南至洋县县东80公里处的“午口”。途经石泉县境。这条栈道是古人在悬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一条小道。栈道先在峭壁上凿一个洞。再把木桩打进洞,然后在木桩上铺上木头,做成供人们行走的路。其实,这样的栈道,与其说是一条路,莫如说它是一条悬在空中的木桥。每当人们坐着轿车,行驶在饶丰、两河和兴坪时,只见窗外山谷中,有许许多多曲曲折折的小径,绕过座座青幽幽的山崖,穿过灰蒙蒙的云雾,向重峦叠嶂中飘去。历史告诉我们,这熟悉的山谷,曲折的小径,就是著名的子午古道

6. 子午峪徒步路线

;公交线路:环山旅游2号线,全程约20.3公里;

1、从电子正街步行约1.2公里,到达电子正街站;

2、乘坐环山旅游2号线,经过7站, 到达环山路口站;

3、步行约2.3公里,到达丰庆山庄;公交线路:环山旅游1号线,全程约21.2公里;1、从电子正街步行约1.2公里,到达电子正街站;2、乘坐环山旅游1号线,经过2站, 到达子午峪站;3、步行约2.7公里,到达丰庆山庄

7. 南黄古道徒步攻略

叶子已经黄了,非常漂亮,跟值得游玩。

位于天台与临海交界的黄南古道,隘口起于天台南屏乡,绵延15公里,翻过山头便是临海的黄坦乡。古道修建于1000多年前,至今保存完好,相传古时是天台通往临海较近的一条商道。

古道沿途遍植枫树,每到秋风起时,枫叶渐次变红,成为难得一见的美景。 其实,早在元代,这里的美景就受到文人墨客的热捧。当时的大学者曹文晦将此处的“南山秋色”列为天台十景之一。清朝乾隆皇帝曾特命钱维城绘制天台山十景图,并御笔题词。目前为止,黄南古道仍是浙江较好的红叶古道之一。

8. 子午古道一日游攻略

建议时长约4-5小时,北区以云雾山为核心,有鬼谷岭、两河子午银滩、童关旅游村、饶峰驿站等景区。

南区以汉江为轴线,有燕翔洞和中坝峡谷景区以及汉江三峡、后柳水乡、中坝作坊小镇、喜河风情街、雁山瀑布等景区。东区有池河金蚕小镇、鎏金铜蚕、子午古道地标文化。整个古城在旅游脱贫思路下刚刚开发成型,还是值得来看看的!

9. 子午古道徒步路线图片

子午峪爬山要门票,票价要八十八元一张。秦岭七十二峪之一

子午峪,一名子峪,一名子午谷,一名子午道,秦岭七十二峪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境内。峪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此地南达汉中,现在是长安区子午镇境内的一条沟,是长安城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也是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境内的一条河谷。

地处秦岭终南山段北麓,是道教圣地和韩国道教的发源地。汉代,子午峪被皇帝立为祭天祷祝之所,修建太古玄都坛(一名太元玄都坛),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祭天之所”。唐代,子午峪亦被称为“海东仙脉子午山”,子午古道从这里由北向南,穿过秦岭,到达汉中,继而到达成都。又名荔枝道,因杨贵妃爱吃荔枝,唐玄宗便命人整修了从四川涪陵到长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