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牛坝红七十四师司令部旧址

碗牛坝红七十四师司令部旧址

第二十二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建于1927年,占地面积341平方米,单体二层骑楼建筑,砖木结构。1929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红四军第三次攻克龙岩城后司令部设于此,军长朱德、参谋长朱云卿、军委书记刘安恭住二楼,一楼为军司令部参谋处、副官处、警卫班和传令班办公室。1929年6月25日,朱德在此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与毛泽东、陈毅等共同制定了红四军七月分兵计划,对开展军事斗争、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等作出重要决定。1930年龙岩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设于此,后为国民党福建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龙岩地区行署办公楼。198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旧址

该旧址原为龙岩市文化出版局办公楼,现为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等机构办公场所。

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中兴堂

中兴堂位于古田八甲村,建于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坐东朝西,客家围垅屋式建筑,面阔9间,进深6间,占地总面积1698平方米,建筑面积1186平方米。整座建筑共有大厅3个,小厅6个,天井9个,房间43间。

1929年12月初,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四军进驻古田,司令部与朱德军长等人的住房均设于此。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多次在中兴堂召开了红四军各级党代表联席会议、士兵代表会议、地方干部代表会议和妇女代表会议,研究和探讨了红四军与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战略,讨论了古田会议召开的时间、议程和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草案)》,为古田会议的顺利召开做好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红色印记 | 走进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来源:北方快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河北,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红色印记。

今日主笔特别策划《红色印记》,带您走进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邯郸涉县城西4公里的赤岸村,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就坐落在村中央,由下、上、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农家四合院和一个防空洞组成。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展开了创建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从1940年6月进驻涉县,到1945年12月离开,在涉县驻扎了6年之久。 战斗的间隙,部队没有忘记当地的群众,他们身体力行,关心、参与着赤岸村人的生活。他们的行动感染着淳朴的赤岸人,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流传着很多故事。

当年,亲眼目睹了将帅们与村里人交往的老人,都已经耄耋,而提起往事,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跟群众的关系,很好。军队早早起来,打扫院子、担水。那个时候妇女推碾子推磨,给妇女们抱小孩、给她们筛罗。给群众们种地。

城外面不是有一条渠嘛,这条渠通到河南的,那都是刘邓首长在这开的。当时老百姓说,这不是开渠,是开辟战场、挑战壕呢,村民误解了。首长们就给讲,我们是帮助生产的,最后还是引水上山。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后院,现存有刘伯承、邓小平、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的宿办室,还有人把后院叫做129家属院,邓小平的大女儿邓琳和二女儿邓楠就出生在这里。赖若愚宿办室窗下有一个磨得光溜溜的小石桌,据到此参观的原129师的老首长介绍说,当年邓小平晚上喜欢在这里品茶静坐,思考抗敌大事。

1945年10月,平汉战役前,刘伯承潜心研究、制定平汉作战方案,为了有一个更安静的环境,刘伯承迁出了司令部大院,住进了同村的武委会主任张义库的家里。

张义库长子张中林:跟我父亲商量之后就住到这了,就是这个房子,一住住了好几年。这儿僻静,研究平汉战役,得找个僻静地方,又得安全又得僻静的地方。有一次我听父亲说,有一次研究完平汉战役以后啊,首长们开会、商量事儿都在这开。

平汉战役胜利后,刘伯承离开了张义库的家。为了保留住这段珍贵的历史,多少年过去了,张家只把房子的外层进行了粉刷,其他一直保持原貌。现在,站在屋外往里看,穿越时光,你似乎依然能见到那个忙碌的身影。

在抗战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边区的腹心地、首府县,是华北抗战的战略要地,而司令部这三座农家四合院就是根据地的心脏。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大小战役、战斗3100多次,抗击歼灭了40多万日伪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部队从挺进太行时的9000多人发展壮大到30万正规军、40万地方部队,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

提醒 | 已有多人“被任职”!赶紧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