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川陕省红江县坝溪区(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南郑县碑坝镇坝溪村李子垭。

一九三三年初红四方面军在-的带领下,由鄂豫皖西征南下经汉中入川,解放了通,南,巴(通江,南江,巴中),旋即召开工农兵代表会议,成立了川陕革0据地和川陕苏维埃政府,全面领导工农杀土豪,分田地,二月红七十师王树声师长,张广才政委来碑坝建立了0红江县坝溪区和川陕省红江县坝溪区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设在坝溪武庙。苏维埃政府建立,对人民武装力量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使碑坝地区成立了川陕苏区的牢固大门。一段时间,县经济委员会(县财政局,工农银行)也设在了碑坝,并办起了工农纸场,铧场。大兴集市,制货币,发展工农业生产。当时,军民同心协力,在支援红军消灭四川军阀田颂饶,杨森,刘湘,邓西侯,刘存厚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坝溪区苏维埃政府初设在李子垭武庙,和坝溪乡苏在一起,后搬到碾子坪,又搬李子垭。

1934年12月底的一个夜晚,反动头目赵天俊,朱有守带着匪偷袭李子垭坝溪区苏维埃住地,5名红军伤病员和少共书记鲜奎模,朱仕秀,共74人惨遭杀害,区苏维埃政府所住武庙,三进三出百余间瓦房也被敌人烧毁。

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和红31军政委张广才,在这被烧毁的遗址上同苏区其他干群栽植枞树,青松,柏树74株,以示74位烈士革命精神挺拔不屈,坚贞向上。

该遗址于1981年3月被南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镇里的红色星火——探访蓝田县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

秦岭腹地有一处被称为“五龙捧首,三水浮舟”的人间福地,它就是被喻为“明清老街,红色古镇”的蓝田县葛牌镇。这个坐落在秦岭深处的偏远小镇,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时在这里创建革命政权及留下的英勇斗争事迹。

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徐海东等率领下突进葛牌镇,随后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

“夜已静,星儿近,红军进了葛牌镇”

沿着沪陕高速一路走来,从蓝田县葛牌出口驶出不远,过小桥流水,步蜿蜒村道,迎面便能看到一座刻着“葛牌古镇”的牌楼,向往来的人们昭示着葛牌镇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1934年冬,年味渐浓,葛牌镇街上来了几个年纪约十八九岁、边敲边唱的卖唱姑娘。原来,她们是红二十五军的女侦察员,化装到此是为了侦察地形和敌情。摸清了镇上的地形地貌和敌人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后,几人迅速离开。

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突进葛牌镇,仅半个小时战斗结束,红军就此扎营进行休整。秦岭深山的冬天,雪花飞舞,寒风凛冽,年轻的红军战士大多身着单衣、脚穿草鞋,但为了不打扰群众,没有一人要求进当地群众家里取暖,而是在街后空地或者老百姓的房檐下铺草宿营。第二天群众知道此事,编成歌谣称赞红军:“夜已静,星儿近,红军进了葛牌镇。打开背包就地睡,不声不响不扰民。”

“红二十五军尽管不是长征主力部队,但却是长征途中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队伍。”蓝田县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馆长耿宏刚表示,红二十五军是长征队伍中最年轻的一支部队。出征时,军长程子华29岁,政委吴焕先27岁,副军长徐海东33岁。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以尚显稚嫩的肩膀,毅然撑起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大旗。

“红军爱咱老百姓,百姓爱咱苏维埃”

红二十五军在葛牌镇期间,成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老百姓奔走相告,庆祝穷人有了自己的政府。据史料记载,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属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五星县(商、山、蓝、镇、柞)的一个区级政权组织,管辖的地区包括现在蓝田县的葛牌、草坪、玉川、蓝桥红门寺等8个乡级政权组织。全区面积有765.3平方公里,294个自然村,5万余人。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当天,就提出“五抗”口号,组织贫苦群众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随后,又发布了《关于商业政策问题》的布告,申明“苏维埃商业政策的原则是保证贸易自由,反对奸商,取缔一切苛捐杂税厘金关卡,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布告一经发布,激起千层浪。

红二十五军宣传组织发动广大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财,解决贫苦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打击垄断市场、哄抬物价的葛牌镇“逢元和”商号,对其他中小工商业户给予保护,支持其发展,从而稳定了葛牌镇的集市贸易,促进了商品流通;镇压了长期欺压群众的联保主任鲍学义、草坪乡勇山沟劣绅周文郁、瓦屋庄劣绅贾奎、葛牌镇民团团长郑效仁的帮凶王吉安等人;没收了“逢元和”商号粮食两万斤,没收梨园沟、金坪、铁索桥、七里店、瓦屋庄等地财主、大户的粮食、棉衣钱物等,分配给贫苦群众。这些举措,改善了群众生活,繁荣了当地市场,稳定了商业秩序,得到贫苦群众的衷心拥护。

“打土豪,斗老财,穷人个个笑开怀;红军爱咱老百姓,百姓爱咱苏维埃。”当地民众创作的反映当时伟大斗争的红色歌谣,至今流传……

“要跟红军走,要随苏维埃”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主力战略转移。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停止了工作。

从1935年2月至7月,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却成为这支英雄部队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被迫防御到主动出击、由迂回行进到发展壮大,翻开了红二十五军长征中闪光的一页。葛牌镇红色政权的创建,无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还是在红二十五军战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葛牌镇红色政权的积极影响和红二十五军在葛牌镇播下的红色种子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生根、长叶、开花、结果。“要跟红军走,要随苏维埃。”当时传唱的歌谣,充满了群众对红军的爱和不舍。

“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是在原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上仿原结构修建的纪念馆。”耿宏刚说,1997年,蓝田县委、县政府在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原址上修建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并保存了原有的仿古四合院建筑。纪念馆占地800平方米,展出资料照片400余幅。

铜火盆、松油灯、红军鞋,战士们作战用的大刀、步枪……纪念馆内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历史照片,向人们诉说着腥风血雨、壮怀激烈的战争年代中的故事。在这里,人们仿佛能嗅到战场的硝烟、听到冲锋的呐喊。

烽火岁月虽已渐行渐远,而葛牌镇大量的革命遗址、遗迹,让这片红色土地在和平年代仍闪烁着不朽的光芒。

(来源:人民网)

总监制:涂猛进|监 制: 杨华昌

责 编: 张韵晨|编 辑:雷 舸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回顾:

王志杰检查全区防汛工作

暴雨突袭涪陵引发多处险情,他们火速出击全力抢险!

注意!新一轮长江洪峰明天过境涪陵,水位将上涨约4米

又是一年暑运时,“小候鸟”踏上“迁徙”路…

苏维埃政府旧址,记录红色革命之路

7月21日 广东海洋大学红色记忆传承小组前往福建龙岩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第四天的社会实践学习

苏维埃政府旧址大门 红色记忆传承队队员 陈泓澄 摄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41号。

该址在古代汀州在不同朝代用途不一,宋代为汀州禁军署地,元代为汀州卫署址,明清两代辟为试院,故从上图门上可见“汀州院试”四字。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实行劳动问题》等一系列重要决议和宣言,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该址现在是长汀县博物馆

苏维埃政府旧址大堂外景 红色记忆传承队队长 王锐博 摄

走进博物馆,我们面对着便是“汀州试院旧址”,试院两侧分别是汀州客家博物馆和长汀革命历史陈列展览。该旧址位于汀州古城历史建筑的中轴线上,汀州古城建设向两边展开。

苏维埃政府旧址大堂 红色记忆传承队队长 王锐博 摄

正中的大厅是试院的大堂,两边复原的房屋就是原来考试的号房,大堂后面的房屋是学使和募客以及上面派来的监考人员住宿的场所。是古代汀州作为闽西八县文化中心的代表性建筑。

汀州客家博物馆 红色记忆传承队队长 王锐博 摄

面对正厅的左边就是汀州客家博物馆,展馆内展品数量繁多,有一组反映长汀传统文化的照片,如舞龙灯、踩船灯、采马灯、闹元宵民乐演奏、顶轿比赛、木偶、抬阁、九连环、百壶宴和花灯等。还展有被称长汀客家女三件宝的凉笠、围裙、布草鞋,以及犁、石磨、砻、洗脸架、供桌、各式竹编制品等客家人生产、生活代表性的用具实物。

共和国闽籍将军陈列馆红色记忆传承队 陈泓澄 摄

整个展览占地750多平方米,共分“长汀县红色区域的创建”;“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坚持斗争,红旗不倒”三个部分展览。

长汀县红色区域的创建展厅宝珠门 红色记忆传承队队员 王戈 摄

上图的宝珠门,是在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取得入闽第一仗——长岭寨战斗胜利。当天下午,红军队伍浩浩荡荡从宝珠门进入汀州古城,解放了长汀。

今天是十分充实的一天,红色记忆传承队的队员们不仅仅学习到了许多红色革命的历史,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等,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

探访山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旧址

如今,正在被修缮的旧址将于7月竣工。 强周元 摄

中新网吕梁6月5日电 (刘小红)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三交镇,历经沧桑岁月已残破。如今,正在被修缮的旧址将于7月竣工,成为当地又一处红色旅游打卡地。

1936年2月21日,红一军团占领三交镇。随后,周恩来、闫红彦等红军领导在此成立了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同时进行扩军工作,当地青壮年踊跃参军,不仅给新编三十军补充了百余名战士,还先后建起了三交、坪上、宋家垣等16个村党支部和农民协会。

同年3月中旬,三交镇再次被敌军占领,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告一段落。尽管其建立时间不长,但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领导广大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使广大民众看到了翻身求解放的希望,提高了革命觉悟,激发了革命热情。

据了解,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所在地三交镇三交村,依傍黄河,村内古店铺、古庙宇、古民居、古渡口、红色旧址密集,2012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同时,村内还有省级文保单位——刘志丹殉难处,以及红三十军军部、基本保存完整的400米明清古街等资源,也有黄河古渡码头、旅游码头等比较完整的黄河一日游旅游项目。

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三交村2016年聘请设计院,对当地2016年至2020年的发展做了系统规划与设计;投资65万元对三交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进行规划设计;筹资百余万元对“山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修缮保护;投资20万元对三交村古建筑群进行设计。

当前,该村基本形成赏黄河风景、采摘红枣,领略黄土文化、红色文化内涵的旅游体验线路,每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山西省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三交镇。 强周元 摄

近年来,三交村发挥自然资源、红色资源优势,以创建省级旅游示范村为着力点,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实施山村宾馆、农家乐经营发展等举措,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拥有1500余亩红枣林的三交村,依托土壤结构疏松、水汽分布均匀、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明显等优势发展红枣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凭借旅游、红枣、商贸等主导产业,三交村于2017年被评为省级旅游村,人均年纯收入已超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