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褒斜栈道

古褒斜栈道

古褒斜栈道

始建于周、秦年间的古褒斜栈道纵贯南北,蜿蜒百里,是人类早期交通史上的一条巨龙,加之陈仓、连云栈道遗迹星罗棋布,自古有“古栈道博物馆”之称,“火烧栈道”、“寒溪夜涨”、“萧何月下追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历史典故流传千古;青桥驿、马道驿、武关驿等古驿站和武休关、柴关岭等古关隘遗址遍布县境,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犹如颗颗璀璨明珠。

关于汉中褒斜古栈道的历史,你了解多少?

关于汉中褒斜古栈道历史,你了解多少?

原标题:《大汉王朝的传奇缔造——汉中市博物馆》第十一章:汉魏褒斜古栈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代中国西部的南北交通,阻于秦巴天险。先民们不避艰险,开辟了跨越天堑的几条道路。其中,褒斜道最负盛名。褒斜道纵贯秦岭,约三分之一路段为栈道,其修建规模之大,沿用时间之长,属全国诸栈道之冠,堪称经典之作。褒斜道南起汉中以北褒谷口,北至眉县斜谷口,全长235公里。由褒城入鸡头关,经青桥驿、马道、姜窝子、柳川、拓梨园、王家楞、白云太白、五里坡出斜峪关直至眉县。作为古代中国沟通中原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褒斜道推动了历史进程,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维系了黄河长江两大文明圈之间的联系。栈道的建设者以非凡的气度和壮阔的情怀,谱写了一曲古代中国人辟路通疆、开拓进取的宏伟诗篇。

武关驿栈道遗址(西汉—魏)

远古以来,人们沿山间河谷穿越山脉,沟通往来,世代步履,渐成道路。在跨越秦岭的诸道之中,褒斜道因取道褒水、斜水而得名。褒、斜二水同源于秦岭太白山,其间的分水岭在整个秦岭山脊中最为平缓,故为古人所利用。据载,早在远古时代,褒斜道就已成为通道,所谓“三皇乘祗车出谷口”,这里的谷口,指斜谷口。早在商周之前,先民们已迁徙往来于褒斜河谷,“武王伐纣,蜀亦从行”。蜀是周朝的盟军,为“西土八国”之一,蜀军进入中原,当从褒斜古道北行。西周时期“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国故址在今汉中市北褒谷口之平原,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故事流传至今。“五丁开道”的传说,反映了秦惠文王为攻伐蜀地,曾修筑过褒斜道之史实。秦昭襄王时,“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汉武帝曾征发数万人对褒斜栈道进行大规模修筑,使之成为当时连接关中与西南最重要的国道。汉明帝时再次修治,并开凿了世界上最早的通车隧道——石门,以后历朝累加整修,颇具规模。唐文宗时归融修筑山南西道驿路,即是褒斜道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线路改移,由此形成了后世所称的唐宋褒斜道,成为唐以后连接关中——汉中——巴蜀的主要驿道。元明清时期的连云栈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此时栈道多为山间土石碥道取代。民国时期,川陕公路亦循其路线而修筑。褒斜栈道工程之浩大,施工之艰难,设施之完备,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堪称壮举。

战国中晚期褒斜道渐被辟为栈道,栈道的建造方式是在水位的一定高度之上(一般高3~8米)凿壁孔安插横梁,再在河床岩石上凿柱孔安插立柱,以立柱承托横梁,梁柱间以榫卯结合,上铺木板,形成道路,宽度一般在3米以上。古人根据实地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褒斜栈道多种多样的建筑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制:

平梁立柱式——在峭壁上凿方孔,以木为梁,并在河底岩石上凿孔,立木柱以作横梁一端之支撑,再在横梁上铺木板成道。褒斜栈道多以这种方式建成,后人称“标准式”。

斜柱式——栈道离水面较高,不便在河床上立柱,则在悬崖上凿斜孔、安斜柱以支撑横梁。

多层平梁式——栈道安放木板的横梁一般为单层,在一些地方,亦见多层平梁,上下平梁间以立柱连接作为支撑。

千梁无柱式——在一些悬崖陡壁地段,栈道距河床太高难以竖立柱,又不便加斜柱支撑时,则修成仅安放横梁的栈道。有的地方还将木制的横梁改为石梁,称之为“石栈”。

依坡搭架式——在岩壁倾斜之处凿孔安柱,横梁一头架在立柱上,一头架在斜坡开出的石坎上。或在斜坡上多处竖立柱,在立柱上架横梁,上铺木板成路。

隧道式——在个别陡峭且距离较短的山嘴处,难以架设栈道,古人则开凿隧道,最典型的事例是石门隧道。

凹槽式——将小山嘴的岩石凿开,在凹槽中间开路。石门北侧附近的一个小山嘴处,就有凹槽式通道,两端与阁道连接。

石积式——栈道修建材料多为木作,有些地段亦用石料,即横梁为石条,上铺石板。《石门颂》有“造作石积,万世之基”之句,“石积”亦为栈道建筑类型之一。

石门,是褒斜道上的一段穿山隧道,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北约四十里的褒河(即褒斜栈道的南口处)。石门大体呈南北向,与褒谷河道平行。石门内壁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5米,南口高3.45米,宽4.2米;北口高3.75米,宽4.1米。隧道平均高度3.6米,平均宽度4.15米,长15.75米。在古代生产力及生产工具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劈山开路、架设栈道颇为艰难。面对坚硬的山崖,古人发明了“火烧水激法”(亦用醋),利用岩石热胀冷缩的特征,创造了开凿山路的一项重要技术。据清人的记载,石门似为火烧、水激或醋激后敲击而成。《褒谷古迹辑略》所载梁清宽书贾汉复《栈道歌》中就有“积薪一炬石为圻,锤凿既加如削腐”的诗句。这种开凿方法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是可信的,以石门的规模而论,它不单是人们徒步往来的通道。汉时一轨之宽相当于现在的1.5米,石门内平均约有4米宽,3.5米高,当时的车辆自然可在石门并行无阻。这样一个宏大的穿山通道,又出自1900年以前,在世界上可谓开山地通车隧道之先例。

汉代以来铁器的普遍使用,为褒斜栈道的开辟提供了凿崖利器。栈道的建设者在工程中运用了各种力学知识,并巧妙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栈道随形就势,廊亭结合,为防止人马坠崖与山石下落,在一些险要处还装有护栏和篷盖。唐宋之后,随着开山技能的提高,以砌石取代栈阁之法较为普遍,褒斜道的线路也逐渐地抬高,栈道逐渐演变为碥道。到明代,自鸡头关到臈鱼潭即今之姜窝子,就有5处栈阁被石路取代,如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县令张庚去编棚,砌以石,即去掉以葛藤、绳索编织的板状物以代木质的栈阁改为石砌。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主簿伍魁捐砌的20洞,直接以石质拱式的建筑物取代栈阁。这反映出褒斜道道路选线与技术的变革。

褒斜道上的孔雀台遗址

褒斜道作为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不仅有雄伟的栈阁,而且有完备的邮驿系统。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记载了汉代褒斜道的建筑设施,包括邮驿等。其文云:“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始作桥阁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八里,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文中所称“桥阁”指的就是栈阁,即插梁于山腹,上覆以板或阁而为之。“大桥五”指横跨褒水的桥梁和褒水支流两岸间的桥梁。“为道二百五十八里”指修治褒斜道的里程。褒斜道五百余里,此次修治主要是褒斜道的南段,约为全程一半。其中兴修的“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等建筑物共64所,这批建筑物都直接或间接与邮驿有关。邮亭驿站是古代传达军政命令、维系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设施,起源于周朝的邮传制度。秦汉以来,历朝政府在各主干道均有相关设置,大体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军政文书派使臣递交,邮件由邮人传送,乘用之马称驿骑,驿站为使臣官吏提供食宿并备有车马,驿传往来,必持凭证。这些邮驿具有多种功能,不仅为官方所用,亦供行旅往来便利。

褒斜道作为穿越秦岭的国家驿道,数千年来在南北沟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褒斜道的维护也备受国家和地方重视,历史上就有几次大的维修:

东汉永平九年(66) 开通古褒斜道汉中郡境内 258 公里

东汉建和二年(148) 修复古褒斜道汉中郡境内全段

东汉永寿元年(155) 修复古褒斜道汉中郡境内全段

三国魏景元四年(263) 修治古褒斜道全程

西晋泰始六年(270) 修治古褒斜道石门段

西晋太康元年(280) 修治古褒斜道及汉中境内地段

北魏永平二年(509) 重修古褒斜道全段

唐开成年间(836—840) 新修唐褒斜道散关至剑门

唐大中三年(849) 新开文川道作为褒斜道的支道

明嘉靖十一年(1532) 重修连云栈道樊河桥

清康熙三年(1664) 修治连云栈道全程

清道光十六年(1836) 地方集资修治古褒斜道留坝南河乡地段

咸丰元年(1851) 重修天心桥、修治连云栈道七盘山地段

来源:汉中市博物馆

收藏

举报

汉中褒河古栈道的门票多钱一张?

一、汉中褒河古栈道的门票多钱一张?

原价80元一张,有汉中身份证的40元一张票!

二、汉中市内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门票多少钱?

1、西汉高速——美丽的秦岭高速风景线

之所以将西汉高速做个详细介绍,是因为这条高速公路本身就是一条绝美的风景线;它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穿越秦岭通往巴山,一路领略着截然不同的地域风光,一条名副其实的山水高速公路。尤其3、4月份汉中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就在壮观的油菜花海中穿行,景色更加令人陶醉。因为高速全程风景优美,建议最好安排往返程中至少一次白天行车,可以好好欣赏沿途风光。沿途可在秦岭服务区或者宁陕服务区停车休息,还有洋县与城固之间的汉江观景停车区值得停留观景拍照。秦岭服务区的总长约300米的花岗岩巨型群塑“华夏龙脉”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文化内涵。

2、市内及附近景点

非自驾的游客可以考虑游览汉中市内及附近景点:比如古汉台、拜将台、武侯祠、褒河石门水库(古栈道遗址)、南郑县的“南湖”、“红寺湖”,城固县的“南沙湖”等,这些地方都有公共汽车到达,往返方便。

汉中博物馆

景点介绍:汉中博物馆也即汉中古汉台,曾是刘邦汉中封汉王时的行宫。汉中市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馆,被列为陕西省十大博物馆之一。园内古树繁茂、修竹参差、亭榭遥相,杂以碧池内繁盛的荷叶,有江南水乡之感。这里有被喻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的汉魏摩崖刻石,它弥补了史书的缺漏,校正了史书的讹传,堪称是一部重要的石刻文献。

交通:汉中市内乘坐1、21、23路公交车可达

门票:无(讲解费用:每批次50元;语音导览每次20元,如需接收器另加2元);

开放时间:夏季:上午8:00-下午18:00 冬季:上午8:30-下午17:30

拜将坛

景点介绍:拜将坛亦称拜将台,位于陕西汉中石城南门外。南环中路南侧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之地,也是刘邦重用人才而得天下的明证。据网友反映,里边其实没有多少东西可看,要不是对历史感兴趣就可以不必来这里了。

交通:5路公交车拜将坛站下

门票:20元(旺季)15元(淡季)

武侯墓

景点介绍:武侯墓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眠之地。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伐魏时,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按其遗命,归葬于定军山下。诸葛亮生前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官至丞相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千百年来人们称其墓地为武侯墓。

交通:勉县汽车站乘坐5路公交车,到武侯墓博物馆下车

门票:淡季:25元 旺季:30元

开放时间:8:00-17:00

褒斜道

景点介绍:南起汉中褒城,北至关中斜峪关的褒斜道是古代关中与汉中相连接的最主要的通道。褒斜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自汉末至五代,南北兵争,皆取道褒斜。楚汉相争,刘邦采韩信之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即指此;汉武帝时曾发数万人治褒斜水道,欲使通漕运,未成;三国时,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就是就是由此道出秦岭,分兵屯田于斜水。

交通:汉中市汉台区乘21路公共汽车终点站河东店站下车。102路公共汽车也能到达。到终点站河东店后,还有四公里才能到达石门,这四公里的路只能乘蹦蹦车了。

三、汉中古栈道门票

汉中石门栈道,票价80元

古栈道的汉中古栈道

一、古栈道的汉中古栈道

古代的蜀道中,90%的主体在汉中境内。主要有:

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长安县,叫子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全长 420公里。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贬到巴蜀地带做汉王,就是沿子午道返回汉中。途中他听张良的主意,烧了走后的栈道,以防止项羽南侵,又可使项羽不疑心刘邦北上。子午道的沿途有东汉发明造纸的蔡伦墓地和西汉出使西域使者张骞的墓地。

褒斜道,南口在汉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县的斜谷,通称褒斜谷全长470公里。栈道南端叫小石门,北端叫大石门,两个石门通长16.3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当时开凿山石不是用铁器或火药,而是原始的“火焚水激”法,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栈道。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雅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石门所在地因修水库,有17万方主要石刻移入汉中博物馆保存。

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关口。此道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全长250公里,绕山越岭,攀行其间,如腾云驾雾。

党骆道,北从西安周至开始,翻越秦岭,至汉中洋县。

陈仓道,北起宝鸡的陈仓,南到汉中勉县。

连云道,北从宝鸡凤县,南到汉中的褒城。

祁山道,北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

荔枝道,从汉中西乡县出发,翻巴山,到汉中镇巴县(定远厅),再到四川万源。

古栈道的汉中古栈道

二、西安八里村到西安万华山怎么坐车

到电视塔坐游9,或者坐215到长安汽车站,然后坐到滦镇的车

去万华山。最佳时间是四、五月和九、十月份。

从子午峪到万华山沿途留有找儿岭(枣儿岭)、见子河、搂子坪、喂子坪、离娘坪(黎元坪)、黑沟等相关地名,都与传说有关。

万华山穿越可分1日和2日,也可南线、北线单日游览。

目前,许多人热衷的另一条户外线路是小峪到柞水的穿越,这条线路上留存了许多文化遗迹。这里是汉朝子午古栈道的一个分支,古人在这里留下了不少遗迹。这里还是传说中姜子牙钓鱼的地方,一汪清潭,风景秀美。

最吸引人的可能还是有着“黑店”遗迹的黑店镇。“羚牛”说,进入镇子之前,两块巨石形成一个门似的关口,人称黑风口,黑风口里面就是黑店镇。两块巨石上有不少黑窟窿,据说以前有人路过此地时都要先以石敲击,探问有无危险后才从此通过。现在,镇子里边还有不少古代建筑的遗迹以及石碾、石磨等。据当地人介绍,他们这里以前就是许多“黑店”。

再往上走,到达分水岭附近,有一个火石庙。相传一个卖火石的人和一个卖火柴的人一同出发去陕南,到达分水岭时天突然变了,两人冻得直打哆嗦。卖火石的求卖火柴的,拿出一些火柴,火石一点就可取暖,卖火柴的不愿意,说还要拿去卖钱。结果两人一起冻死于分水岭。后来人们在此建了火石庙,以警示后人。

另外,这条道上还有一个被称为“贵妃池”的清潭。据说,当年杨贵妃打算亲自去南方摘荔枝,走到这里累了,便洗了个澡,于是留下了一池清水。

小峪到柞水最好用两天时间穿越,如果体力不好,最好不要尝试。

秦之桥穿越游杜姓祖先避难地:

秦之桥位于户县太平峪 西化羊峪以东,当地人称“天生桥”、“仙桥”,此桥为天然形成的大石桥,位于海拔2200多米的高山之巅,跨度30多米,高13米,号称“亚洲第一大石桥”。“羚牛”说,当地人经常会给游人讲一个关于这座“仙桥”的动人传说。据说在秦始皇时,杜家的四兄弟为躲避抓壮丁,经过艰难险阻来到山里,过起了田园生活。日子稍一安定,他们就想起了留在家里的老父亲,便偷偷下山接父亲上山。山路难走,父亲难以到达兄弟4人生活的山顶。几个儿子正在发愁时,一座天然石桥凭空跨于两山之间,父亲终于平安到达了儿子们的居所。这座桥是仙人们感动于杜家四兄弟的孝心而造出来的,因此,这里也称“遇仙桥 ”。

到秦之桥,以乌桑峪和黄柏峪穿越路线为最佳,此线全程长约二十公里,途经头道关瀑布、二道关瀑布、官洒坊、麻姑洞、南天门等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不同的文化和传说,只要你细细品味,回味无穷。

天子峪到抱龙峪探访唐太宗“出生地”:

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标志着中国最辉煌时代的君王,李世民的传说也吸引着很多人。据说,李世民就出生在天子峪,后来从抱龙峪将他抱出,因此,秦岭的两条峪分别取名为天子峪和抱龙峪。

在天子峪通往抱龙峪的途中,一道20多米长的瀑布极为壮观,瀑布下面水面清澈平和。据说当年李世民由此抱出的时候突然没有路了,便将李世民随水而漂,到达平缓之地而无损伤。也因此,当地人给该瀑布起名“神龙瀑”。

在这两条峪中,关于李世民的传说和遗迹还真不少,唐王寨就是一处。相传,李世民曾在此招兵买马,马蹄泉就是李世民的坐骑刨蹄而成。一汪清水形成饮马池,正是李世民和将士饮马之处。唐王寨东之山脊蜿蜒,数峰之巅,令人叹为观止。在唐王寨的下面,有一道险要的山梁,当地人称“二进攻”。据说当时隋军两次进攻李世民,都被这里的险要和唐军的英勇而挡住,后才成就中国最辉煌的大唐基业。

三、中国的栈道哪个省份最多中国的古栈道哪个省份最多

陕西,汉中古栈道。子午道,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党骆道,陈仓道,连云道,祁山道,荔枝道等。

浙江吧,著名的、最美的十几条,大大小小上百条基本覆盖全省,就拿杭州来说,下辖的诸多乡镇都差不多一山就有一条,只是出名与不出名、已建好和未规划的区别

四、有谁知道陕西境内有哪些古栈道吗?

先说华山最险之景--长空栈道:此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故当地人有“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在今渭南华县的华山上。

我们最熟悉的当属“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这里的“栈道”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南通汉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 由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组成。全长250公里,架于悬崖 绝壁和泥沼之地。“陈仓”是宝鸡的古名,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陈 仓古渡口。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谷关距陈仓古渡相距约70公里。韩信当年就是利用“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打败了章邯。

本来这些栈道是刘邦攻打汉中时候修的。汉中作为当时南北栈道的中转站,栈道分布广,形式多样,被称为“栈道之乡”,著名的如石门栈道上,斜谷口栈道(褒斜栈道)等。

后来诸葛亮出祁山,邓艾灭蜀都有修理、走过这些栈道。

秦岭古栈道,在秦岭途中,如果你去秦岭旅游的话,可以在半路见到,我就见到过 那里还有个石碑,写着:三国古栈道,所以应该是三国时期的,就在陕西杨陵朝南走那个入山口进去,走大概4个小时路程。当年,我们是走路登上秦岭的。花了一天半时间。

最基本的要知道:褒斜栈道

出现在三国故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具体修建年代已不可考

栈道主要存在于南方山岭,地形陷恶的地方

四川应该比较多一点

路顺着秦岭河边弯弯曲曲的延伸向远方,那些从石缝中绽出的不知名篙草不知已与她相伴了多少个春秋,昔日马帮的欢声笑语和疲惫曾经溢满这条小径,可如今,能与之朝夕相处的除了偶而路过的牧人就是数不尽的风霜雪雨了,而过去的马帮和过客早已成为记忆中那或明或暗的印记。那份荣耀与艰辛、那份憧憬与劳累也已被时光的齿轮碾得支离破碎,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缠绵和沉思。陡峭的山崖和湍急河水构成的险要,在我心中演绎成一曲曲、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吆喝声,其中蕴涵的力量透着先人踏过这块土地的信心和悲壮。

千年古道今何在

秦岭山间多悬崖绝壁,险峻陡峭。战国时秦昭襄王以范睢为相,开凿栈道,在悬崖绝壁间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联为栈阁,形成独特的山间栈道。二千多年前的这一杰出创举,是人类道路史上的一大奇迹。如今尚有迹可寻的栈道主要有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陈仓道、蓝武道等,均系古代自长安翻越秦岭、前往南方诸省的驿道。这几条艰险的古栈道,是一个早于万里长城的巨大土木工程,也是中国古代的国家级“高速公路”。与古长城相比,栈道的主要作用在于沟通。那么,这些古代的国家级高速公路,也是秦始皇为了管辖蜀地而开辟的吗?之前又是个什么样子呢?都已然湮没在历史尘烟中了,难以搞清。从现存资料看,早在传说时代的周武王伐纣时,就有来自南方的庸、蜀、羌、髦、微、陆、彭、濮等古国和古民族参战,这说明,早在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时代,秦岭已经不可阻挡兵马。至少到战国时,已有文献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褒斜、故道、傥骆、子午、荔枝、文川、金牛、米仓、阴平等十余条古栈道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并不很远的中华民国年间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公路、几十年前才有铁路之前,先民们的沟通主要就是靠着这几条古栈道。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喂子坪境内[西万公路45公里处的]黑沟口大桥沣峪河旁古栈道遗址子午道,又叫子午谷,北口在西安市长安区,叫子[午峪]口;南口在洋县,叫午口,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西乡到洋县,全长420公里。子午古栈道还称之为“荔枝道”。荔枝道是由川东涪陵经西乡至宁陕通往长安的通道。至今在紧邻西安的宁陕县广货街镇、江口镇等地方依稀可见先民们深凿于峭壁上的石窝。在这条古栈道旁边散落有摩崖石刻、唐兵马营遗址、竹林八卦阵、铁板峰、石阵等十余处人文自然景观。

今西安辖区内的秦岭古栈道上,仍有大量文物古迹遗存至今。据西安市文史馆专家介绍,骆谷道上遗迹主要分布在周至县关岭梁以北的西骆峪河谷段,八斗河、大蟒河、父子岭段、厚畛子一带黑河上游河谷段和都督门胥水上游段等处,多有栈道、栈孔、石栈、石砭路、栈桥等遗存;鼓轰潭附近的大蟒河两岸,分别有1米多高的石桩3个,似为架设索桥所设;大蟒河今公路桥旁河床两岸及河心巨石有桥柱孔遗迹数个。

位于秦岭深处的长安区喂子坪[西万路50多公里]境内河旁的古栈道遗迹

“秦岭古道旅游开发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现代公路交通是在古 驿路交通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事实上,目前穿越秦岭的多条公路及铁路与秦岭古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承袭关系。例如,今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县段和川陕公路的凤县至汉中段大致沿陈仓道修筑;今西万公路(西安至四川万源公路)大致沿子午道修筑;西(安)界(牌)公路大致沿蓝武道修筑;周(至)城(固)公路大致沿骆谷道修筑。目前,人们乘汽车翻越秦岭,就可以不时看到公路旁有古栈道的栈孔遗迹。今后的旅游开发,基本可以利用现有公路,一般不必再另辟线路,交通上的投入将很有限。

贯通秦岭的诸条古栈道中,有一条干脆就是因为这个名女人而改名,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这件事。荔枝道,原称间道,杨玉环嗜食荔枝,朝廷遂在四川涪陵建优质荔枝园,并修整四川涪陵至长安的道路,取道达州(今四川达县),从陕西西乡快马入子午谷,至长安不过三日,进呈贵妃的荔枝犹新鲜如初。杜甫曾对之叹曰:“百马死山谷,至今耆旧悲”。杜甫在傥骆道也写过一首诗:“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齿背时,回头却向秦云哭”,令人唏嘘。

陡峭的山崖和湍急河水构成的险要,在我心中演绎成一曲曲、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吆喝声,其中蕴涵的力量透着先人踏过这块土地的信心和悲壮。

那悬崖上那或大或小、或方或圆的石孔在时光的流失中早已失去了作用,但仍在向后人们诉说着那段曾经的辉煌和鲜为人知的那些历史,那些人与自然、自然与人历史关系。无声抚摩着古人支撑栈道的那些石孔,真不敢想象前人是用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在如此险峻的山崖开凿出这条曲折的小径,那些以车代步的现代人走在这条小径上面又会有怎样的想法?

如今,古栈道虽然已经失去她原有的功能,但那一路洒满铃声的马帮在晨曦中和夕阳里依然向我缓缓走来,走成记忆中一种莫明的悲壮

五、古汉台简写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古汉台简写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汉台简写导游词1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现在我首先领大家去参观刘邦在汉中的王府古汉台。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郡南郑”。刘邦不愿来汉中,萧何劝谦道:“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中。”刘邦从谋如流,便率军由子午道来到汉中任汉王一职。他来到汉中后,见到汉中如此温润的气候,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盛产鱼米,便利用此地休养生息,操练士卒,囤积粮食。此后,他又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出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采纳此计一举攻出散关,平定三秦,奠定了汉室帝业之基。刘邦为了纪念自己由汉中发迹,遂定国号为“汉”。同时,在汉中“置名材,立宫室”,修建了自己的行宫。

古汉台坐北朝南,由南向北逐级升高连升三级。历尽沧桑的汉台今天已经没有汉代的建筑了。北宋张少禹留下诗句“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可见在北宋时汉台曾一度荒芜过。到了南宋,汉台被开发为供官员办完工之后的休闲娱乐之处。今天汉台的风貌就继承了南宋以后的面貌。园内古树名木繁多,有珍贵的汉莲,百余年树龄的桂树,400年古老的皂角树。牡丹、凤尾竹、虞美 装点着汉台,使汉台这一处园林建筑以它的幽雅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人。

在汉台最高处矗立的望江楼就始建于南宋。它曾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它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到现在望江楼二楼榴联上依然写着“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

1958年在古汉台的基础上建成了我们的汉中市博物馆。它一个遗址性博物馆,又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共有7个陈列室。望江楼一楼是宋墓出土文物陈列室,二楼是清末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陈”的汉中书法家陈毅的书法陈列。东西华厅分别是革命史迹陈列和宗教造像陈列。桂阴堂作为临时陈列室用于一些专题陈列。博物馆最重要的一组陈列在汉台南院办它们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著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分为两个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和石门十三品陈列室。

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分为三个单元,分别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两山之间有7条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栈道南端石门隧洞膊。开凿和栈道因地制宜修建有7种不同的栈道形制;栈道沿途设官方设施的“邮亭驿置”,其中褒城驿被称为“天下第一驿”,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陈列了从褒谷石门隧洞内外凿迁下来的13方精品石刻,其中有被称做“陕南第一古石”的《部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它记载了汉明帝刘庄复通褒斜道开凿府门隧洞的事,从书法上说,它上承秦小篆下启古隶,不可多得。清人杨守敬评价为“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模拟。”《百门颂》刻凿于公元148年,记载了汉顺帝年间司隶校尉杨孟文向皇上上书奏请复通褒斜道的历史。书写者木意在于歌功颂德,不在于显扬书法,但他的书法被后世称为“汉隶之极作,学隶者必学之范本”。它与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汉中略阳的《甫阁颂》并称为“汉三颂”。还有几方描写褒谷风景的石刻,如《玉盆》,《衮雪》,《石虎》摩崖都是历代文人名士所留下的。其中以曹操的《衮雪》最为有名。《石门铭》记载了北魏褒斜道线路改道的历史,书法也极其珍贵。它由隶向楷过渡,被康有为美称为“不识人间烟火之仙品”。石门十三品是栈道兴废历史的记录,也是中国书法演变的实物标准,对中外书坛影响十分深远。

古汉台简写导游词2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古朴素有西北小凯南之美誉的的汉中参观游览,我是此次陪伴大家的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刘军波,大家可以叫我小刘或者刘导,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简师傅,简师傅虽然姓简,但是他的驾驶技术却是很不简单的。接下来的两天将由我带领大家畅游汉中的名山秀水,希望汉中的好山好水能给大家带来好心情,希望大家在汉中能玩的开心吃的安心住得舒心,并预祝我们此次的汉中之旅能顺利结束,谢谢大家!

汉中城内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就是这座占地14000平方米、台垣高耸气势恢宏俨如城垒的古汉台了。相传古汉台建于公元206年,刘邦建国之初汉中太守田叔在此为刘邦建造的行宫。

据《史记记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违背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盟约而立刘邦为汉中王。为了麻痹项羽,刘邦入汉中时烧掉了走过的栈道。进入汉中后,他采纳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一方面训练军马,一方面储备粮草。与此同时,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北越秦岭占领关中,继而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王朝。汉中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汉朝的发祥地。刘邦在汉中的时间虽短,但遗留下来来的古迹却很多,古汉台就是 中的一处。

古汉台最早叫汉台,又名七星台,坐北朝南,最高的台地高达7米,为人工移土夯成。自汉以来,这里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的游乐场所。历代都有修葺现耸立于东北隅的天汉楼就是望江楼的初称。明国七年,望江楼经道尹主持重建并正式命名,此后再无更易。我国古代都有在名胜处临江建楼的传统。一般统称为望江楼。也有冠以雅号的如黄鹤楼、滕王阁等。登之可以饱览山水,陶冶性灵激发诗性。但古汉台的望江楼却与众不同。此楼远离汉江数里之遥,为何会谓之望江楼呢?原来汉台地势高,加之古汉台高七米,望江楼正是利用这一高台优势。古时汉江水源丰沛,航运繁忙,等此楼可清晰饱览碧波东流白帆点缀的如画美景,汉水东去三千里,秦地南来第一楼这里两局诗充分表达了汉太望江楼在陕南名胜古迹中的重要地位。而今,望江楼以其别致的造型巍峨的风姿成为了汉中的标志性建筑。

望江楼的南面为明朝所建的归荫堂。现有古汉桂数珠,每逢中秋时节香气四溢,成为汉中寻香访桂的佳处。桂荫堂的命名和桂树有关,意在汉中的官员和文人学士都会受到汉桂的庇护。

汉中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西南之间的必经之地,在中国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栈道之乡”。首相我们先把这个栈字分开来看,左边是个木字旁,右边是浅水的浅字去掉三点水,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占到在当年是沿河道修建的,而且材料是木头。我们古人充分利用了当时的自然条件,足以见得我们古人是多么的的聪明了。

坑下来就让我们看这个电子沙盘,这是以汉中为中心的秦巴交通分布图,关于栈道的整体布局,有南三北四之说,北四指的就是沟通关中和汉中翻越秦岭的四条道路,又叫北栈或者秦栈,由西向东分别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子午道,又叫子午口,北口在西安的长安区叫子口,南口在汉中西乡县叫午口,刘邦当年来汉中时走的就是这条路,他边走边烧,最后子午道被烧毁了,迷惑了项羽,刘邦来到汉中后拜韩信为大将,养精蓄锐,声东击西,最后取道陈仓道打到了关中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的由来。子午道与今天的西汉高速的走向大致相一致。傥骆道是依傥水和骆水而取名的,傥水向北流到渭河,最后流到黄河,落水向南流到汉江,最后流入长江。傥骆道与现在西安到汉中的飞机的航线基本上是一致的。褒斜道,南口在汉中的褒谷口,北口在宝鸡眉县的斜谷关,长约235公里。陈仓道,北口在宝鸡市的陈仓,南口在勉县。南三指的就是从汉中到四川的这三条道路,又叫南栈或者蜀栈。是古代川陕的交通线。李白曾经感叹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这几条路是多么的崎岖。这三条道路自西向东分别为金牛道,金牛道上曾经发生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场骗局: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秦惠文王在秦岭深山踏青狩猎,偶遇蜀王。两国国君相见,出于礼貌,秦王就将随身携带的价值连城的玉佩赠给了蜀王。蜀王非常高兴,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也用布帕包了一块礼物送给了秦王,双方礼貌道别,乘兴而归。

中国人一向内敛含蓄,收到礼物之后一般是不会当面打开的,于是秦王回家之后打开一看,里面包的竟然是黄土。秦王气的破口大骂:蜀王竟如此的贪财!众大臣看见这种情况都一起恭贺到: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秦王问:有什么可喜可贺的?大臣们说:黄土代表国土,蜀王将自己的国土回赠给大王,还有什么比您的玉佩更值钱呢?秦王心里 想,也是啊!于是问道:接下来如何?于是谋士给他出谋划策。过了几天秦国放出消息说:大秦宝物甚多,尤以石牛为最,它每日不吃不喝,但能日日粪金,天天拉黄金。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和秦国的美女都想送给蜀王。这个消息传到了蜀王的耳朵里,蜀王高兴得睡不着觉,天上掉馅饼,不要白不要,当即下令蔬果五员大将亲帅蜀国大军迅速打通了蜀国通往汉中的道路以便迎取秦王相赠的礼物。因为迎取的主要宝物就是金牛,于是这条蜀道就叫做金牛道。金牛道开通之后,秦王如约将宝物绫罗绸缎和秦国美女送给了蜀王,蜀王乐的笑不拢嘴。但他没想到的是,他刚回去几天,秦国的大军就浩浩荡荡的从他开通的金牛道打了回去,蜀王没有任何准备措手不及,蜀国就此灭忙,从此蜀国也纳入了秦国的版图。

中间的就是米仓道,因为翻阅米仓山而得名,东边的那条就是荔枝道了,说起荔枝大家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了杨贵妃,不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条道路就是玄宗李隆基为爱妃杨贵妃修建的道路。据野史记载,当年了李隆基很喜欢杨贵妃,想娶她为妻,但杨贵妃说:嫁给你可以,但是你必须满足我吃荔枝的心愿,李隆基说这有何难,于是下令立即修建栈道,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巴蜀的新鲜荔枝送往华清宫,也就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别墅。这就是荔枝道的由来。

关于栈道的情况我就介绍的这里,下面我们就去领略一下著名的汉魏十三品的风光。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著名的汉魏十三品了,这些石刻都是当年从褒斜栈道石门摩崖石刻中凿迁到这里的,是汉魏石刻中最有名的是三通石刻了,1983年专门建成了专题陈列室加以保护。大家来看这通《开通褒斜道》,简称《大开通》。号称陕南第一名石,刻成于东汉永平九年,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它全面的记载了开通褒斜栈道的历史经过。它的书法劲直硬瘦,是我国书法史上由小篆向隶书过渡的重要标本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书法价值。

再看这通《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简称《石门颂》。从题目我们不难看出“故”就是去世的意思,“司隶校尉”是一个官名,,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杨君”是对杨孟文的尊称,“颂”是对他生平事迹的颂扬。这通摩崖被称为汉隶之极品,与略阳的《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它详细的介绍了杨孟文上书请求修复褒斜栈道的经过,成为研究汉中古代交通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了,它的书法劲道,刻在不平的石面上,显得尤为圆浑,有种古拙自然的意趣,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国之瑰宝。大家都知道商务印书馆曾经出版过《辞海》,而其书名辞海二字就是取自于此,《汉中日报》的汉中二字也是取自于此。

大家再看这通《衮雪》摩崖,相传为魏王曹操所写。据史料记载,曹操当年两次来到汉中第一次是曹操为了征讨木斗米教教主张鲁而来汉中,第二次适当曹操得知自己的爱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斩而定军山面临失守时率军来汉中。由于当时曹操和刘备的兵力悬殊不大,于是相持了两个月之后没有结果曹操边退回到了长安。当他亲临汉中时,在褒谷口看到水浪激石如白雪翻滚非常的漂亮,目睹此情此景之后于是欣然写下了衮雪二字。大家看这衮字,一撇一拉犹如翻滚的浪花,一点有如即将落水的水珠,极富动感。而雪字安静祥和。一动一静更体现了曹操书法的独到。后来有人问曹操“这个衮字为啥没有三点水呢”曹操笑着回答道“江中之水甚多,何 须画蛇添足”。其实这只是古人的一种税法而已,我们都知道,古代汉字的书法是激昂就堆成的,他只不过是一个通假字而已罢了。但这足以见得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了。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的讲解就到此为止,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自行参观,谢谢大家

六、秦岭古栈道的修建受哪些因素影响

《史记》载:“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古代没有盾构机,在山上挖隧道是极难的,所以穿越秦岭的古道中隧道极少。像著名的石门古隧道(褒斜道褒河岸壁),只有16米左右就修了3年多。很多栈道是顺河谷、山谷而修,凿石壁孔支撑起木质栈道。遇到战事紧,可以烧毁栈道以御敌军。所以除了淼厥萍柘盏囊蛩赝猓挂悸堑骄伦饔谩G亓牍诺懒倒刂泻蜕履现涟褪瘢┰角亓胍涣教焓遣恍械模局谢嵊墟湔疽怨┬菹O裰淖游绲溃诿挥泄非埃由履系轿靼残猩痰奶舴颍咦弑咝ǔR吡欤焉履系奶夭说焦刂校侔压刂泻玫亩飨厣履希俳司梅⒄埂

七、古代人如果要出蜀,他可以走哪几条路?

古代出入四川有10条道路:bai

1、金牛du道

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古代川zhi陕的交通干线,此道川dao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金牛道的开辟时间或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名源于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所以也被称为石牛道,又称南线道或蜀栈。全长约600公里。

金牛道从成都出发,经德阳罗江县、绵阳梓潼县,至广元剑阁县,过剑门关至昭化,渡嘉陵江,经广元朝天区往东北方向至陕西宁强县,再经勉县到达汉中。

2、子午道

子午道从今西安市开始向正南,沿子午谷入山后不久,即转入淬水河谷,溯谷而上,翻越秦岭,稍折西南,经洵河上游,南过腰竹岭,顺池河到汉江北岸的池河镇附近,又陡转西北,大致沿汉江北岸,经石泉县,绕黄金峡西到洋县,再西到汉中。

子午道的得名,是因为子午谷和长安南行的一段道路都为南北方向―――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子午道的历史比荔枝道要早,有研究认为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开通。

子午道最早见诸文字始于刘邦。公元前207年,汉高祖刘邦于“鸿门宴”后,被迫由霸上去南郑就汉王位时,走的即是子午道。

3、连云道

连云道从陕西宝鸡向南,到达凤县凤州镇后折向东南,越柴关岭进入汉中留坝县,再经勉县到达汉中。全长约235公里。

云道颇为取巧,北段借用故道(陈仓道)的一部分,南段则沿用褒斜道的路段。这样它既排除了褒斜道的途程险峡,又避免了故道的回曲绕折,既利用了故道的缓冲开阔,又利用了褒斜道的捷足先登。因而,自北魏新开凿此道以后,连云道上一直是畅通无阻。

直至1935年前,连云道一直是川陕官道。当时的过往行旅、客商、成群结队的骆驼队、上百的马帮,来来往往,一片热闹景象。1936年,川陕(宝汉)公路通车,连云道便废弃了。

4、祁山道

祁山道从甘肃天水出发,翻越祁山,经陇南市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到达汉中市略阳县。全长约300公里。

祁山道往北进入草原,向南则连接金牛道进入四川,祁山道便成为一条沟通川蜀与西方的丝绸之路,在汉代十分繁荣。

唐代之后丝路中断,祁山道的地位随之下降。不过,茶马贸易开始活跃,这里成为茶马古道青藏线“唐蕃古道”的一部分。这一直持续到清代乾隆年间“边茶贸易”代替了“茶马互市”,祁山道也渐渐淹没在茫茫史迹中。

5、荔枝道

根据史籍的记载,荔枝道的 基本路线:

自涪陵(妃子园)―垫江―梁平―大竹―达县―宣汉(大成乡瓦窑坝折入三桥、隘口、马渡)―平昌县(岩口乡、马鞍乡)―万源市(鹰背乡、庙垭乡名扬、秦河乡三官场、玉带乡、魏家乡)

―通江县(龙凤乡、洪口乡、澌波乡)―再入万源市(竹峪乡、虹桥乡)―镇巴县―西乡县子午镇,最后进入子午道,到达西安,全程1000多公里。

荔枝道的前身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间道。这条古道从万源经镇巴至西乡,有记载称,诸葛亮入蜀后曾屯兵万源,据险防御曹兵,刘备取汉中时,也有“大兵发葭萌,照烈由广元、宁羌,正道入,张恒侯从定远、西乡间道而进”的记载。荔枝道正是在这条古道路线的基础上开辟出来的。

6、陈仓道

陈仓道因道路北端入山处为秦汉时的陈仓县而得名。因其北段要翻越秦岭正脊大散岭,古代在岭上设置过一座大散关,又被称为散关道。又因它的大部分线路是顺嘉陵江上游河谷而行,秦时设置故道县,又名故道。楚汉时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的就是此。

它从今宝鸡东面的陈仓顺嘉陵江河谷向西南至凤县。凤县至略阳须跨过嘉陵江,由于谷深水险,要绕行位于甘肃两当、徽县之间的青泥岭,再折向东南,经略阳、勉县到达汉中。

7、褒斜道

褒斜道是中国古代横跨秦岭天险,由关中入蜀,为时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条道路。

从眉县斜峪关沿石头河上行至嘴头(太白县城),越秦岭分水岭,顺红岩河谷,经白云镇河王家楞,至留坝县江口镇,又沿着褒河下行经武关驿、马道驿至褒城达汉中的道路,全长380公里。

8、傥骆道

傥骆道也称骆谷道,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骆水,入骆谷,称骆谷道;而汉中去长安,自洋州道兴县(今洋县)向北要先越傥水、入傥谷,故又称傥骆道。

从周至骆峪口沿骆峪、经厚畛子,越兴隆岭,沿酉水河经华阳至洋县,全程425公里。这条路线主要用于军事活动。正始二年(244年),魏将曹爽曾出骆峪伐蜀。

甘露二年(257年),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唐代,傥骆道曾一度繁荣,成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沿途馆驿多达11处。建安四年(783年)德宗避乱南郑,广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傥骆。

9、米仓道

米仓道因为翻越米仓山而得名。从汉中往南,沿冷水河谷而上,越米仓山,然后顺嘉陵江支流之一的南江河谷南下巴中,沿巴河,渠江,在合川转嘉陵江而抵达重庆。

米仓道全长250公里,绕山越岭,攀行其间,如腾云驾雾。

10、武关道

武关道由丹江河谷西北行越秦岭,转灞河河谷到长安;沿丹江河谷东南行,可到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

唐中叶以后,开凿了由蓝天至内乡(河南内乡县)长约350公里的一条新道,武关也改移到了的丹凤县之南了。 秦岭中入川的道路,最有名的是故道和褒斜道,在唐代以前历代都很繁盛,给陕南地区,特别是汉中盆地、商丹盆地和嘉陵江谷地的土地开拓和经济发展带来便利。

傥骆道和子午道虽然都在一定时期有过繁盛的景象,但都不比故道和褒斜道来得繁华。丹霸道南通湘鄂粤桂,与四川关系不大,并有洛宛道取代它通往中原,所以也只盛行了一段时期。宋元以后,秦岭中川陕交通都趋向于故道和褒斜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道

16 评论 分享 举报

冰箱里的可乐8

关注

古代出入四川有211310条道路:

一、金牛道:5261

开通时间:4102战国中期(公元前316年前后)

全长1653:约600公里

路线: 都出发,经德阳罗江县、绵阳梓潼县,至广元剑阁县,过剑门关至昭化,渡嘉陵江,经广元朝天区往东北方向至陕西宁强县,再经勉县到达汉中。

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此道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二、子午道:

路线:西安―子午镇―宁陕―洋县―汉中

它从今西安市开始向正南,沿子午谷入山后不久,即转入淬水河谷,溯谷而上,翻越秦岭,稍折西南,经洵河上游,南过腰竹岭,顺池河到汉江北岸的池河镇附近,又陡转西北,大致沿汉江北岸,经石泉县,绕黄金峡西到洋县,再西到汉中。

三、连云道:

开通时间 北魏(公元507年)

全长:约235公里

路线:从陕西宝鸡向南,到达凤县凤州镇后折向东南,越柴关岭进入汉中留坝县,再经勉县到达汉中。

云道颇为取巧,北段借用故道(陈仓道)的一部分,南段则沿用褒斜道的路段。这样它既排除了褒斜道的途程险峡,又避免了故道的回曲绕折,既利用了故道的缓冲开阔,又利用了褒斜道的捷足先登。因而,自北魏新开凿此道以后,连云道上一直是畅通无阻。

四、祁山道:

开通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全长:约300公里

路线:从甘肃天水出发,翻越祁山,经陇南市礼县、西和县、成县、徽县,到达汉中市略阳县。

祁山道因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而闻名。那诸葛亮为何这么喜欢走祁山道呢?他无非是爱这里平坦易行。地势平坦才好排兵布阵,才是生来谨慎的卧龙先生的战场。

五、荔枝道:

路线:西乡―镇巴―万源―通江―万源―大竹―梁平―垫江―涪陵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以诗人的笔法描绘出为博杨贵妃一笑,不远千里为其送荔枝之事,也让一条路因此而天下扬名。

据《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记载: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为满足宠妃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颁旨在涪州建优质荔枝园,修整涪州到长安的道路,从涪州置专驿,换人换马不换物,接力快速传送。

六、陈仓道:

路线:宝鸡(陈仓)―凤县―青泥岭―略阳―勉县―汉中

陈仓道因道路北端入山处为秦汉时的陈仓县而得名。因其北段要翻越秦岭正脊大散岭,古代在岭上设置过一座大散关,又被称为散关道。又因它的大部分线路是顺嘉陵江上游河谷而行,秦时设置故道县,又名故道。楚汉时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的就是此。

七、褒斜道:

路线:眉县―太白―留坝―汉中

褒斜道是中国古代横跨秦岭天险,由关中入蜀,为时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条道路。

八、傥骆道:

路线:周至―华阳镇―老县城―洋县―城固―汉中

傥骆道也称骆谷道,从长安去汉中,自周至向西南要先越骆水,入骆谷,称骆谷道;而汉中去长安,自洋州道兴县(今洋县)向北要先越傥水、入傥谷,故又称傥骆道。

《通典》载:“汉中去长安,取傥骆道,凡652里”,是当时从长安通往汉中的三条古栈道(另两条为子午道,褒斜道)中最近的一条。全面疏通于三国时期。

九、米仓道:

路线:汉中―南江―巴中―渠县―合川―重庆

米仓道因为翻越米仓山而得名。从汉中往南,沿冷水河谷而上,越米仓山,然后顺嘉陵江支流之一的南江河谷南下巴中,沿巴河,渠江,在合川转嘉陵江而抵达重庆。 [2] 米仓道全长2 50公里,绕山越岭,攀行其间,如腾云驾雾。

十、武关道:

路线:由丹江河谷西北行越秦岭,转灞河河谷到长安;沿丹江河谷东南行,可到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

但人如果要出四川,他可以走两条路,一个是沿着长江坐船出去转,再一个就是有间隔去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