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北海子塔

永昌北海子塔

北海子塔位于永昌县城北武当山南的金川河南岸石台地上。又名金川寺塔、双河楼塔。楼阁式实心砖塔,八角七级,通高25米。1-3级交错开门,至顶端寇以圆锥形铁刹。塔基层东、西壁题有“定西戍”、“光东阁”砖雕匾额。

景点特色:塔角装有琉璃兽头及风铃,层层置单檐,以砖叠涩衬挑出

2019年10月7日,北海子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永昌北海子故事多……

百年古杨

来到永昌北海子公园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棵古老苍劲的白杨,直径3米左右,高达20多米,相传是明清两朝北海子景区大兴佛事、广建寺观庙宇的鼎盛时期,由金川寺尼姑所植。在杨树后面立有一碑,上面讲述了关于百年古杨的传奇故事。

清朝同治年间,浙江巡抚杨昌浚因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被革职闲居,陕西总督左宗棠爱其才干招到麾下命其将功折罪。某夏,杨昌浚因公来到永昌,闲暇时来到北海子,不料两棵杨树在见他来后,霎时间树叶全部变黄,令杨昌浚惊愕不已,想起那桩冤案更是悔恨万分,于是对两棵杨树深深忏悔自己的罪过。谁知两株白杨勃然复苏,枝叶又重新变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从此,永昌百姓便将两棵朝天杨左边这棵称为杨乃武,右边这棵称为小白菜。

北海子塔

位于北海子公园内,也叫金川寺塔,明代永乐十四年修,属北海子古建群内重要的标志性“佛塔”。该塔形制为七级六角实心砖塔,通高33米。塔南,为金川寺(唐代建);塔北,有木楼一座,立于石崖峭壁之上,因面向金川河,故名观河楼,寺和楼均于1936年被毁。1988年绕塔建起石质塔台,四周架设金属栏杆,以代观河楼。登台北武当如屏,金水似带,秀林成云,烟波若织,情景无限。故人曰:“望河楼上望河洲,山自清清水自流,十里烟波浑似画,少他人棹采莲舟。”该塔于198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河西走廊佛教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五佛殿

位于北海子公园内,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嘉庆、中华民国时期重修,系著名的佛教大殿。大殿东西长10米,南北长8米,座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歇山顶,砖木结构,施翘单昂斗拱式建筑,有木廓,墙面施粉彩绘,内塑“五佛”。曾在1981年落架维修。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昌县北海子公园内一大景观,对研究佛教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2004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 子

位于北海子公园中心,永昌古八景之一的“柳池漾月”就指此处。海子是蒙古语,指有水的地方,或称湖,所以“北海子”就是北面的湖泊。海子周围被亭亭玉立的丝柳和高大苍劲的古杨合围,犹如捧出一面镜子,海子中心则建有两座精美的仿古亭,像是浮在水面的画舫。海子水深两米,清冽碧透,波光粼粼。每当朝阳初升或夕阳斜照的时候,湖面上金光闪闪,彩霞片片;风平浪静时,湖周围的亭阁、寺塔、细柳、古杨和蓝天白云,倒映湖中,虚幻缥缈,别有一番景致。

药王洞

位于北海子公园内,建于清代,是为纪念药师孙思邈而建。相传神医孙思邈一次给唐王李亨的小妾医病时出了差错,怕被问罪所以逃到边陲河西走廊的金川大寺,在这里隐姓埋名,研究医术佛典。一日,他偶然依靠精湛的医术救下了一位老妇人并谢绝了重金报酬,于是孙思邈治病如神且仁医为民的佳话传遍金川大寺周围,前来就医者络绎不绝。

又一日,孙思邈在水云山游转时一条巨龙挡住了去路,巨龙头上生了个大脓包,看上去非常痛苦。他赶忙取出银针刺破脓包,又给伤口上敷上药膏,一会儿脓包便消失了。突然那龙说话了:“孙思邈,你医德高尚,出头的日子不远了。”说罢便飞向金川河心,顿时河水清澈,香气四溢,使得后来水云山的野草都变香了,人们传说这是金川河的龙王变化的。又过数月,孙思邈被朝廷派来的人请回长安了。

人们为了纪念神医孙思邈,便在他经常研究医道的水云山下挖了一个山洞取名药王洞,里面供奉着他的塑像。洞里常年香火不断,民众常来这里祈祷求福。

马踏泉

关于马踏泉,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北宋时期,杨家将杨满堂率领大军西征,行军至此,正值大旱之年,北海子水系干涸。杨家军疲惫不堪,口渴难耐,正在绝望之际,忽然杨满堂的坐骑嘶鸣数声,用铁蹄不断刨地。顷刻间,地下突然涌出一股清泉,水质清醇甘冽。杨满堂正渴燥难忍,急忙下马,掬水猛喝。顿时浑身大汗淋漓,只觉身轻体健,伤寒病未药而愈。

后人为纪念杨将军西征,称此泉为“马踏泉”。民国初期在泉周围砌了六角石沿,四十年代筑了伞形茅亭并题联“近看水中珠,玉润珠圆真活泼;闲邀廊外月,湖光月色共清凉”于柱上。1985年新建一座重檐六角亭,名“马踏泉亭”。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永昌百姓会在北海子举行庙会,人们都来这里饮用马踏泉水,以消除疾病。还有的人将马踏泉的水带回家中,供老人烹茶煎药。经科研单位测定,马踏泉水水质纯净,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上乘的天然矿泉水。清代有诗这样描述:爱看烹茶鹤避烟,汲者需汲马踏泉。马踏泉水水甘冽,不是雨前未许煎。

神泉

相传清康熙年间,有一位姓万的道士游走全国,后到永昌北武当山居住数十年,患有重病,四处寻医不能医治,即将困死在北武当山。一天,他突然想起这里有一个蛤蟆泉,泉内有水,他很想喝一口解解渴。于是从山上爬下,不顾水脏,一口气喝了个痛快。顿时感觉浑身舒服,也有了精神。从此,他每天来到此泉喝水,并且用泉水煎药。过了一年,他病情好转,就到永昌县城讲他病好的缘由,引起了诸多患者的兴趣,后来许多患有疑难杂症的患者都取此泉的水解药治病。到乾隆31年,时任永昌知县的白仲麟得知这一消息后,到处宣传此泉,并取名曰“万神泉”。到嘉庆(1796-1820)年间,永昌来了一名姓潘的陕西商人,在永昌开了一个商号为“永庆堂”的药店,常用万神泉的水为患者煎药治病。这家药店久经不衰,祖祖辈辈连续开了153年。

普济寺

普济寺位于县城东2公里处的东山头。初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重修于上世纪80年代,寺内常住僧、尼数人。近几年院内东侧新修一座观音殿,常有佛家居士往来。东山头环境优雅,普济寺佛缘广深。寺前有清泉长流,寺后有绿树掩映,是出家人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关注

艺术家眼中的永昌北海子

9月19日,县文联组织我县广大文艺爱好者举行“赏北海美景·展艺术风采——艺术家眼中的北海子”采风活动。

活动中,文艺爱好者们文思泉涌,他们有的挥毫泼墨,笔尖恣意洒脱,“物华天实”“心旷神怡”等笔酣墨饱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有的静坐一隅,现场写生,用细致的笔触,画出公园一角人来人往的和谐与热闹。采风团或驻足北海湿地公园、或漫步武当花海、或穿梭在武当山间……感受着永昌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文艺爱好者们纷纷表示,要通过更多的笔墨创作反映具有新活力的永昌之美,让外界更直观地了解永昌经济、社会、文化和人文精神。

记者:张 珊

来源:盛世永昌

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树木吐纳清新、河流水质清澈,乔灌木郁郁葱葱、错落有序,绿头鸭、白骨顶鸡畅游水中...... 自上世纪90 年代开始,持续坚持近30 年,累计投资近3 亿多元,历经一系列改造、恢复、提升举措的永昌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据了解,公园现有各类植物174 种、动物116 种。其中,国家Ⅰ 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有黑鹳(2020 年监测到6 只)、白尾海雕(2020 年监测到2 只),国家Ⅱ 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尾鹞、大天鹅、白琵鹭、雕鸮等。

北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永昌县城北侧,由北海子湿地金川河和金川峡水库三部分组成,主要规划有建设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总面积918.2 公顷。近年来,永昌县委、县政府按照“ 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 的原则,对北海子湿地进行科学保护与恢复。

2012 至2015 年,永昌县委、县政府先后筹资2.8 亿元,实施了征地搬迁、退耕还湖、退耕还湿等项目,将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周围360 多户农户全部迁入县城安置,将农户宅基地及各类经营场所2000 多亩土地全部征用于湿地保护。新增湿地面积1300 多亩,其中恢复水域500 多亩,恢复植被800 多亩,湿地率由2015 年的76.3% 增长到86% ,增长近10% 。

2015 年,北海子湿地公园被国家林草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1600 多万元,实施了湿地恢复、围栏封育、泉眼修复、河道疏浚、定界立标、智能防火、科研监测等湿地资源保护项目。

2020 年,经过改造提升的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换上了崭新的“ 容颜” ,不仅原来的戏台、游泳池被改造成绿化林带和荷花池,公园的空间布局也更加合理,成为集“ 生态绿化区、体育健身区、儿童游乐区、文化体验区” 为一体的休闲娱乐与文化特色兼顾的绿色生态空间。依托北海子湿地丰厚的文化资源,建成了以湿地之梦、湿地之源、湿地之脉、湿地之髓、湿地之魂、民众之爱、保护之举、历史之记为主要内容的湿地文化长廊,记述北海子湿地的形成缘由、历史变化、独特资源和保护举措,使其成为宣传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人文历史的景观窗口。

如今的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珍稀野生保护动物频繁现身,昔日围垦造田、过度放牧现象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

文:记者 韩淇

图片来源:永昌神秘骊靬景区管理处

转自:金昌日报

点赞,送自己一朵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