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建于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9月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2005年11月经中共张掖市委批复,更为现名。该馆以红西路军西征为背景,着重反映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于1937年8月1日接受中共驻甘肃代表谢觉哉和红军联络处处长彭加伦的委托,以甘凉肃抗敌后援会主任的公开身份,以重开福音堂医院为掩护,在张掖开展营救红西路军流落失散将士。在半年多时间里,不畏艰难、千方百计、救治伤员并营救红军300多名。最终被国民党新二军驻张掖三百旅旅长韩起功秘密杀害在其司令部后花园内的感人事迹。同时,陈列展出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珍贵历史图片、实物、图表、沙盘、雕塑等。
该馆占地面积8532平方米,馆舍面积6668平方米米,固定资产1500万元,职工30人,展厅面积2850平方米,固定展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甘州史》、《张掖红色革命史》,辅助展出《弘扬民族精神》、《甘肃精神》等。收藏相关图片、电文、手稿1200余幅,实物400余件。开馆至今接待游客、观众185万人次,先后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红西路军将帅子女150余次,接待央视八套、军事栏目组、凤凰卫视、四川卫视、甘肃电视总台、张掖电视台、甘州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记者和专题拍摄人员30余次。经过历次修缮和改扩建,现已初步形成了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中共党史教育、美学教育于一体,融陈列展出、培训、收藏、研究、宣传为一炉的多功能的基地。是全国首批免费开放的爱国教育示范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国防教育基地、全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全市禁毒教育基地、全省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市双拥共建先进单位。
该馆坐向西东,大门朝东正对解放巷。大门左侧是两间警务室,右侧是洁白的汉白玉标识牌,上面镌刻着鲜红的炳森隶书体“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八个大字。大门前由九级台阶,拾阶而上进入北院纪念园。正对大门矗立着一座卧式纪念碑,基座为红色花岗岩贴面,碑身为白色钢挂汉白玉。纪念碑前为长方形花坛,栽植松柏,象征烈士精神长青不老。纪念碑正面是王定烈将军亲笔题写的“先烈英灵,浩气长存”八个红色行书大字。碑的背面镌刻着全国著名词赋作家张佩荣先生撰写的红西路军赋,该赋1310字,句句妙语,饱含深情,感天动地,字字珠玑、引经据典、文采飞扬。纪念碑长12.28米,寓意红五军军长董振堂率领的五军于1936年12月28日从山丹进入甘州,碑高2.18米,寓意过河西征的21800名红西路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丰碑。
绕过纪念碑,在中轴线中点是无名烈士景观公墓,该墓为下沉式半地下室建筑,地下墓室安放着该馆从甘州区东教场和长沙门万人坑里清理出来的西路军烈士遗骨。公墓基座为正六边形,外接圆直径9.9米,寓意烈士英灵永久安眠于甘州大地。墓室上方的汉白玉围栏上雕有梅兰竹菊,周围地面上南、北两侧各有4块镂雕的梅兰竹菊方块大理石。墓室周围栽植松柏和迎春花,寓意烈士凌寒高洁幽香馥郁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梅兰品格。墓室上方中央树立的是一尊“浴血祁连”主题群雕,群雕中9名红西路军将士手握钢枪、大刀、长矛、手榴弹、石块奋勇杀敌。他们凝视远方、神态庄重、同仇敌忾、团结协作,表现了红军不畏强敌、战斗到底、赴汤蹈火、血沃甘州的悲壮场面。
墓室后面是高金城烈士铜雕像和生平事迹浮雕墙。半身铜像为青铜材质,通高3.3米,寓意烈士顶天立地,精神 天地共存。铜像刻画了烈士的柔肠侠骨和大义凛然,座西向东,遥望延安,红心向党。铜像后面是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浮雕墙,浮雕基座高52厘米,寓意烈士终年52岁;墙长18.86米,寓意生于1886年;浮雕高1.938米,寓意烈士于1938年遇难。浮雕内容分八个板块:敏慧好学,志存高远;行医济世,乐善好施;支援北伐,救治伤员;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临危不惧,不负重托;倾心竭力,营救红军;身陷魔窟,慷慨赴死;精神不死,丰碑永存。整个底座长21.8米,寓意烈士生前心系红军。浮雕墙左右两侧,是两座对称的六角垂檐碑亭;左侧碑亭里矗立着高金城先生的妻子牟玉光携子女于1951年为其立的纪念碑(原碑为省级文物,现存于大佛寺,破坏严重,此碑为复制),右侧是甘州区人民政府于2007年清明节为其勒石刻立。碑文彰显其伟大而不凡的一生。
最西面为将帅碑林,碑林前是仿古碑廊,长62.4米,共37间,为明清建筑风格。歇山顶式,上挂青灰色瓦。廊柱、廊梁上均为彩绘并配有缅怀革命烈士、彰显英雄业绩的楹联。横额和松柏梅兰,凭栏瞻仰,长廊逶迤,典雅庄重。石碑采用壁挂式镶嵌于墙壁上。每幅石碑高1.4米,宽0.8米,内容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军队将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为纪念烈士题写的诗章颂词。
纪念园北侧,是仿建的福音堂医院旧址。坐落在甘州区北水桥街的福音堂医院旧址,始建于1921年,因年久失修,破坏严重,周边均为新建的居民楼,无法利用。为发挥革命历史文物的作用,2009年经市、区党委政府同意,对原建筑物按1:1.5的比例进行仿建,建筑面积996平方米。外观为青砖帖面,二层全框架结构,为中西合璧式建筑。内部房间布局结构从实用角度考虑,全部为大开间,共有4个展厅。拟展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图片和当年营救红军的场景复原,并展出《张掖红色革命史》图片。
纪念园南侧东段是纪念馆办公活动用房,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共76间房屋。内设机构由:党政办、计财室、理论研究室、陈展策划室、接待部、宣教室、后勤保障部、安保部。纪念园南侧西段是9间花架栏,花架栏两边全部是木制板凳,两侧均为花坛,内植松柏、国槐、榆叶梅、迎春花等草灌木。盛夏时节,榆柳满院、影槐扑地。绿荫蔽日,郁郁葱葱,可供参观者休闲纳凉,赏景揽胜。在这幽静之地,游客们可以俯察万物,遐思古今,纵览美景。
穿过花架栏进入南院,映入眼帘的便是始建于1998年的红西路军纪念馆大楼,也是该馆的主体建筑。该楼全框架现代建筑,外观似碉堡,有枪杆、炮眼。直插苍穹的枪杆上是纪念馆标识牌,金黄色铜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该纪念馆大楼为半地下室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每层700平方米,地下一层为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甘州史展厅;一层2/3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展厅,1/3为贵宾接待室和电教室,三层为书画展厅。
这里展现了75年前,红西路军血战河西写下悲壮征程的历史画卷,见证了高金城烈士冒死营救红军的英雄事迹。融景生情,睹物思人,对亭缅怀,刻骨铭心。
这里,能勾起您对75年前红军长征那段艰苦卓绝历史的沉思;这里,能激发您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正义和良知;这里,能体会到我们共和国建立的来之不易;这里,您将会感受到今天祖国的强大和人民生活的无比幸福!
欢迎您!朋友!我们会用热情好客的笑脸,诚挚周到的服务,让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并让您度过一段温馨、休闲、愉快的时光!
90秒,带你了解张掖市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高金城烈士纪念馆)
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习近平
二零一九年八月二十日
张掖市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高金城烈士纪念馆)陈列展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甘州历史展”、“高金城生平事迹展”、“共和国荣光人物图片展”等展览;收藏展出116件套重要革命文物;园林式的馆内环境为游客提供了肃穆、静谧、舒适的游览体验。作为省内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吸引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参观学习,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和智慧。
编辑 | 陈娟
审核 | 孙鹏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红动陇原100年丨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纪念为营救西路军将士而献身的民主爱国人士
纪念为营救西路军将士而献身的民主爱国人士
张掖日报记者 陈海
七一前夕,张掖市甘州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迎来新的参观高峰,一批批党员干部来到这里,通过奏唱国歌、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参观主题展览、聆听红色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参加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庆祝建党百年华诞,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这里丰富的图片史料、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的幻影成像、仿真的旧址微缩等多种展示手段,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提供丰富的载体。如今,这里已成为了张掖市红色教育的“新地标”。“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到纪念馆瞻仰缅怀烈士的人很多,至目前接待量已达8万多人。” 张掖市甘州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馆长吴兴梅介绍。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96年,2000年9月正式启用。目前,纪念馆已发展成为首批全国免费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国防教育基地等,发挥着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国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作用,年均接待量约12万人次。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内景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征为背景,着重反映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先生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在张掖救治伤员、营救红西路军流落失散战士200多人,最终被国民党马步芳部300旅旅长韩起功秘密杀害的感人事迹。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内景
走进纪念馆,细读一段段史料,细看一幅幅图片,红西路军血战河西的悲壮征程和高金城烈士冒死营救红军的英雄事迹跃然眼前:1937年8月,正当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时候,一位笃信基督教的爱国志士,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委托,深入国民党马步芳军队血腥统治的甘州(今张掖市),在被俘红军临时党支部的配合下,采取各种方法营救被俘和流散的西路军干部、战士。在200多名红军得救、临时党支部的同志安全撤离后,他仍坚持斗争,最后光荣牺牲,谱写了我党统战史上的一曲壮歌,他就是闻名陇原的高金城烈士。
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内景
高金城,又名高固亭,河南省襄城县麦岭乡高庄村人,1886年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秉性忠厚侠义。少时在乡间福音堂做勤杂工而入基督教。一次打扫英籍传教士赵立民房间,拾到一块金币,随即归还,受赵赏识。自此赵每日教他学英语。13岁时被赵带至县基督教内地会学堂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毕业又被保送开封英国人金存仁等办的教会医院勤工俭学,5年后取得正式毕业证书,旋即回到家乡行医、布道。以后应友人邀请,来到兰州白塔山下英国人开办的勃德恩医院,成为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和传教士,肩挑担子遍游河西走廊。从1917年起,他先后在甘州、肃州(今酒泉市)创办福音堂医院,把布道和医病结合为一体,广交社会各阶层人士,并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医务人员。他对劳苦大众感情尤深,常常分文不收,对远乡求医的农民管吃管住,尽其所能为民行善。在甘州龙渠他曾动员农民修建数里长的水渠,龙渠从此得名。农民感激他,送他一块“济世救人”匾额,他在甘、凉、肃三州人民中深受爱戴。
高金城烈士雕塑
1922年,高金城应邀参加基督教在上海的代表聚会,返途路经开封时,被留在当年学习过的医院帮助工作。此时,冯玉祥部队正与河南督军赵祺发生战争,冯部一些伤兵住进这个医院。在此期间,高金城与来院看望伤兵的冯玉祥将军相识。冯见他医术高明,邀请他担任部队临时伤兵医院院长。战事结束后,高金城又重返甘州继续行医布道。
1927年,省政府任高金城为平凉后方医院院长。同年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北伐,路经平凉与高金城相遇,冯玉祥让高金城随军东征,他欣然同意,为支持北伐战争,他把在甘州多年积蓄的药品、器械全部捐献给国民联军。到了河南,国民联军在陕州镇守使署成立了后方医院,高金城被委任为院长,并开始接受伤员。一年后到了郑州,医院改称第二集团军后方医院,统管西安、洛阳等地伤兵医院,高金城仍任院长并兼孤儿院院长。这期间,高金城结识了吉鸿昌、浦化人、余心清、吴波等人,他们的斗争经历,对高金城的政治倾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蒋冯阎大战后,冯玉祥出国考察,高金城也离开军队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潜心钻研医术。1932年他参加了协和医院组织的战地医疗队,奔赴上海支援十九路军抗战。
从上海回到协和医院不久,高金城又到一家药房任经理。这一时期,他的思想处于急剧变化阶段。国难当头,中国向何处去?自己又作何选择?从亲身经历中,他悟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他住的东单东裱褙胡同66号成了地下党员经常来往和开会的地方,曾屡遭搜查。
1933年10月高金城不幸丧偶。国家的忧患和个人的不幸困扰着他,于是他决心再远涉西北。这年冬天,他将三个幼子寄养在香山慈幼院,回到阔别多年的兰州,在友人帮助下,高金城租赁了齐鲁会馆办起福陇医院。他思想开放,医术精湛,为人慷慨大度,很快博得各界赞誉。
1934年,协和医院护士长牟玉光,因敬仰高金城的为人,迢迢数千里从北京来到兰州同他结为夫妻。不久,开办了牟玉光助产事务所,夫妇共同造福甘肃人民。
1936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在河西走廊遭到马步芳、马步青等近10万骑兵和地方民团的围追堵截。在冬装、弹药、粮食奇缺的极端困难条件下,西路军以两万之师同马家军队沿祁连山激战4个多月,最后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无数被俘红军惨遭屠杀或监禁、有的被编入“补充团”做苦役、有的潜伏在祁连山中、有的流落四乡。
1937年5月,党中央决定在兰州建立红军办事处(后改称八路军办事处),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就地组织力量营救西路军失散人员。年过半百的高金城被委以重任,并由红军老团长蔡光波协助。
高金城和蔡光波沿着祁连山麓步行,一路风餐露宿来到甘州。高金城当年在这一带名声颇大,十多年来他的反帝爱国活动亦广为人们所闻,三州上下普遍敬重他,信任他。按照既定计划,高金城首先开展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他以甘凉肃抗敌后援会主任身份,广交各界,宴请地方官员和土绅。他在各种场合说明来意,动员各族各界积极参加抗日,声明要重开福音堂医院,接受抗日战士伤病员住院治疗。
随后,高金城以修复福音堂、重开医院为名,向国民党马步芳部300旅旅长韩起功索要被其军队据为伤兵医院的福音堂。迫于形势,韩起功不得不下令把伤兵医院迁至附近的文昌庙内。当年高金城在这里培养的徒弟张明新、陈大伟、卢合林等都自动关闭了各自开办的诊所、药铺,回到福音堂医院做医护工作。高金城把自己回甘州来的秘密任务告诉了他们,让他们配合寻找流散红军。具有革命斗争传统的红军被俘人员,并没有被血腥屠杀吓到,他们秘密串联,多方接头,组织临时地下党组织,等待时机回党中央身边。以红军连长刘德胜为书记的临时支部,就是其中的一个。刘德胜由于关节炎和左脚枪伤感染,经批准被送到伤兵医院治疗。他利用仅有的一点自由,拄着双拐到处寻找自己的同志,秘密建立起临时党支部,后来又与被俘后编在敌人剧团的王定国及在敌参谋部当勤务兵的武杰等人接上关系。他们分头与散落各处的红军战士取得联系,陆续建立起临时支部或小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时刻准备进行新的战斗。
福音堂医院的开诊,也是高金城营救西路军被俘、流散人员的开始。
几经波折后,高金城与刘德胜建立信任关系,刘德胜向高金城和蔡光波汇报了甘州临时党组织的分布和活动情况,并提出营救被俘红军的计划。高、蔡转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对西路军失散人员的关怀及红军办事处营救被俘红军的意见。
高金城以医院缺少护理人员为由,先后向韩起功要回被俘女红军王定国、徐世淑、苟正英、廖春芳等,以福音堂医院为据点,在临时党支部密切配合下,全面展开了营救红军的工作。
福音堂医院在“慈善为本”的掩护下,专设20张病床,收容红军伤病员,医院后门专供被收容的红军出入。经过治疗,很多红军伤病员被高金城安全送到了兰州红军办事处。
高金城还费尽周折寻找红西路军政委陈昌浩,得知陈昌浩已渡河东去,他及时写信告知红军办事处转报中央。除此之外,高金城还搞清了张琴秋关押在青海西宁,黄鹄显等关押在凉州,刘瑞龙等关押在甘州,一一向中央作了报告。
这期间,高金城想方设法营救隐藏在民乐县孙家庄南山一带的红军干部,找到了西路军野战医院院长丁世芳等一批红军干部,秘密发展的王泽喜、潘发生等数名共产党员,他们都由高金城设法转送到兰州,最后到了延安。
刘德胜也与狱中的西路军干部刘瑞龙、魏传统、董光益等取得联系,并将高金城营救被俘红军的消息告诉了他们。刘瑞龙当即将他们8名红军干部名单交给了刘德胜,并写了“我们身体都很好,请家里放心”的字条。名单和字条经高金城秘密转寄办事处转报了党中央。
1938年9月初,刘瑞龙等被压送往青海,高金城带领临时支部几名同志送去绑腿、碗筷、鞋子、仁丹、急救水等。由于高金城提前报告,党中央及时向国民党当局交涉,刘瑞龙等免于迫害于9月22日到达兰州红军办事处,不几日便安全返回延安。
在营救红军的同时,高金城还配制了一些冻伤膏,派人走街串巷寻找冻伤的红军,散发给他们,并购置了许多布匹,让人赶做了一批衣服,发给收容的红军。另外,高金城还节衣缩食办起一所孤儿院,收容流落街头的红军后代。
红军流散人员一批批“失踪”,引起了敌人的怀疑。临时支部决定分批撤离。刘德胜走时,高金城把他打扮成商人模样,还带上高金城的名片和购买药的介绍信。刘德胜问高金城:“对党有什么要说的?”高金城沉思良久,郑重地说:“我坚信共产党一定能够胜利,到了延安,请转告中央,我要求参加中国共产党!”
高金城送走治愈红军后,继续开展营救工作。而此时,甘州城里风声已紧,进出邮件受检查,汽车站不售票,一些要道设了哨卡,特务四处活动。面对危险局势,高金城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继续想方设法营救红军。1938年春节前夕,又有19名在饥寒中难以继续隐蔽的伤病员,从祁连山中来到甘州城附近。高金城得知后,不顾一切地将他们收容到福音堂医院治疗,但被敌人发现。
1938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四)凌晨4时,韩起功派人将高金城带到司令部,要他交出共产党名单,并交待放走了多少共党分子。高金城临危不惧,高声颂扬共产党爱国爱民抗日救国的民族英雄。嗜杀成性的韩起功令人将高金城头部蒙上布罩,秘密押送到补充营部,灭绝人性地先断四肢,然后活埋在大衙门的后花园里。
1938年3月,红军办事处相关人员向党中央报告了高金城牺牲的经过。
1949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张掖,一野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和二军政委王恩茂专程探望了烈士的遗孀牟玉光。
195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民政厅追认高金城为革命烈士。
1952年2月3日,中共甘肃省委在张掖召开纪念高金城遇难14周年大会,颂扬高金城的丰功伟绩。
高金城那高大的形象犹如巍峨的祁连山,永存人间。
来源:张掖日报
编辑:徐筱哲
责编:马丰友 闫婷婷
关注金昌日报
扫描下载
今日金昌APP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张掖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提升陈展开展仪式举行
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
铭
记
历
史
开
创
未
来
6月12日,张掖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改造提升陈展开展并举行开展仪式。
当日,高金城烈士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甘州历史展”和“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展”两个展厅陈展改造提升后面向公众开放。市区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烈士代表及群众到场参观了展览。
为了弘扬红西路军征战河西,在炮火硝烟、刀光血影中谱写的壮丽诗篇,真实的还原和展示先辈们为了理想不屈奋斗并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对《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甘州》和《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两个主题展区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
经过改造提升后,高金城烈士纪念馆基本陈列陈展面积达2800平方米,展出图片800余幅,文物展品116件(套),艺术品16件,大型景观及多媒体展示16组。
图文:何多鸿
编辑:小 文
寻访红色记忆
致敬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