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墩子烽火台

二墩子烽火台

二墩子烽火台位于寺滩乡,时代为明代。2009年7月6日,二墩子烽火台列入景泰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30米内。建设控制地带:四周,100米内,二墩子烽火台,二墩子烽火台简介,二墩子烽火台-白银市景泰县二墩子烽火台旅游指南

徒步探秘糜不老墩烽火台

糜不老墩烽火台兰州近郊最古老的烽火台之一。因为所处位置高远,人迹罕至,海拔又高,种了糜子也成熟不了,故称糜不老墩。乘着周末,先乘车进入皋兰县什川镇景区,之后从什川沿黄河北岸行十余公里来到接官亭古村落。徒步正式开始。如同电影《血战钢锯岭》一样,我们选择了从石山悬崖上山,征服近4公里的高山。

看到了接官亭。

接官亭古人种植的古梨树

深山里人们种植的林木

接官亭村的石坎。

古老村落里的田地。

巨石横陈。

陡峭的山沟。

石山陡坡。

步入土梁小道。

糜不老墩守墩人(士兵)居住的窑洞

远望糜不老墩烽火台。

走了四个小时,磨破了鞋底,多次摔倒爬起,终于爬上顶峰。看到了糜不老墩烽火台。墩上有墩是这个烽火台的特点,石碑记录着它的历史

墩台上的洞。

年久失修,烽火台下的厚厚土墙已经坍塌。

最高的墩。

群山四望,辽远无极,暮色苍茫。糜不老墩下的山野,有古人开荒种地的遗迹

荒草萋萋。

一次探奇寻古之旅,一次身体极限的挑战。近年来,爬了不少兰州附近的高山。糜不老墩应该是最高的一座山。古人在此据高远望,点狼烟报军情。今天,这里已成为一处绝佳的旅游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探险者的目光。

《永靖文物》——墩疙瘩2号烽火台遗址

永靖文物

墩疙瘩2号烽火台遗址

墩疙瘩2号烽火台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堡子传村南面的墩疙瘩山顶上,与堡子川村相望。烽火台为四棱实心台体,自上而下有收分,残高5米,平面呈长方形,为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4米,周围有障墙。遗址东西长约35米,南北宽25米多,1987年由临夏州文物普查队首次调查发现。根据明嘉靖本《河州志》记载,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为加强河州防御体系,在遗道沿线和黄河沿岸修筑堡子的同时,也修筑了许多报警的烽火台,每处有5名官兵常守作为堡子的延伸军事建筑。据此分析,该烽火台修建于明代,对研究明代在河州的军事防御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墩疙瘩2号烽火台鸟瞰图

墩疙瘩2号烽火台全景

~ THE END ~

来源:《永靖文物》

图片:永靖县博物馆

编辑:王晔梓

审核:陈 刚

明代清水河大边线烽火台、边墩的历史名称考

(边墙壕1号烽火台,旧称宁边墩)

(边墙壕2号烽火台,旧称崖头墩)

(小庙子五道岇烽火台,旧称窑子头墩)

明初,蒙古各部那时还远在鄂尔多斯高原阴山的以北,明朝最初的防线也在大小黑河(今呼市地区)以北。明正统(1436∽1449年)之后,蒙古军大举南下,占据土默川平原,明朝防线也大踏步向内收缩。当时的大同镇防区西起丫角山(今县境口子上村)东至阳和(今阳高县)全长640多里,是“川原平衍,无山设险”,易攻难守之地,因此,明朝从一开始就对大同防区非常重视,先后设置了十个卫所(城)加强防御。十卫分别是镇虏卫、天成卫、阳和卫、高山卫、大同左卫、大同右卫、威远卫、平虏卫、云川卫和玉林卫。

大清一统后,长城失去军事意义,那些史籍记载有明确称谓的关、卫、所、堡等,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荒芜,还有一些被新朝暂时利用了但也改换了名称。还有无数的分布于长城线上的附属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名称也慢慢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近年曾有多位长城学者对清水河境内这段大边长城作了补充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特别对大边线上分布的烽火墩台、边堡已消失的历史名称作了初步考证。包头市杨建林、北京市洪峰二位专家对清水河大边踏勘多次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洪峰曾四次实地踏查,笔者有幸随同,在实践中学到不少真知。

为什么说是补充调查呢?

2OO9年国家文物局、国家测绘总局首次公布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数据成果。清水河县明代大边长城全长4万余米,沿线分布烽火台29座,边堡1座。显然这组调查数据补充调查之后证明是不完善的,它遗漏了县境大边西南路一组烽燧线,即五道峁村起经东土城、西土城、西台子、城广墕、松树墕、后塔尔梁、毛台子、前柴家岭、莱不浪湾至土山子止。

杨建林、洪峰等人不仅对遗漏的烽台边堡进行补充调查,还对这些烽火墩台和边堡的历史名称也作了一番考证。

烽火台边堡的历史名称与现代名称(由东向西,未考证者不列入)

一、西南路烽燧线及边堡:

1、后窑子堡,旧称大西沟墩;

2、后窑子1号烽火台,旧称中平山墩;2号烽火台,旧称西平山墩;

3、孔读林烽火台,旧称小青山墩;

4、两犋牛烽火台,旧称坟岭墩;

5、魏四窑1号、2号烽火台,旧称塞儿岭墩;4号烽火台,旧称三山墩;

6、后阳坡烽火台,旧称暖会墩;

7、高家山1号烽火台,旧称路口墩;2号烽火台,旧称双山墩;

8、边墙壕1号烽火台,旧称宁边墩;2号烽火台,旧称崖头墩;崖头墩下之河(今清水河)曾称“宁边河”。

9、五道岇烽火台,旧称窑子头墩;

10、东土城烽火台,旧称广宁墩;边堡旧称广宁堡;

11、西土城烽火台,旧称哨马营墩;边堡旧称哨马营堡;

12、西台子烽火台,旧称永安墩;

13、城广墕烽火台,旧称长宁墩;

14、松树墕烽火台,旧称白塔儿墩;,

15、后塔尔梁烽火台,旧称黑塔墩;

16、毛台子烽火台,旧称独树儿墩;

17、前柴家岭1号、2号烽火台,旧称平胡墩;

18、菜不浪湾1号、2号烽火台,旧称大青山墩;

19、单台子烽火台,旧称永宁墩;

20、土山子烽火台,旧称新建墩。

二、南路烽燧线(包含中路韭菜庄乡境内)

1、杨家窑2号烽火台,旧称石皮岭墩;3号4号烽火台,旧称高店墩;

2、大双墩烽火台,旧称草川店墩;

3、韭菜庄1号、2号烽火台,旧称石灰站墩;

4、十七沟烽火台,旧称双碾儿墩;

5、四台子(即今四王墓)1号2号烽火台,旧称独树儿墩;

6、三台子烽火台,旧称大辛墩;

7、二台子烽火台,旧称黄草梁墩;

8、大台子烽火台,旧称石咀儿墩;

9、下红台子烽火台,旧称隘口墩;

10、正胡梁4号、5号烽火台,旧称小口子墩。

大边最初以烟墩形式出现,建于视野平阔的较高地势,后来依托烟墩增筑了墙体,所以大边的土墙也建在山脊之上,这是区别二边的一个特点。清水河西南路大边土墙在五道峁山梁上是时断时续,若不留意还很难辨识。墙体到城广墕村便彻底找不到了。《三关志》对此未建大边以及防御作用记载曰:“大边……无墙,而有藩篱。旧筑广宁、哨马营二堡…”。这种“藩篱”在《三关志.偏头关图》中称为“大边柞子”。也就是这段防御除了依靠烟墩城堡外,主要借助紫金山(西土城附近)的险峻山脊,“因险制塞”,在河谷隘口,平缓之地树立一些像栅栏之类的防御设施。

上述杨建林、洪峰等对清水河大边线上墩台、边堡历史名称的初步考证,是否成立,仍需进一步深入考查研究。

(四台子即四王墓村,旧称独树儿墩)

(西台子烽火台,旧称永安墩)

(柴家岭烽火台,旧称平胡墩)

(菜不浪湾烽火台,旧称大青山墩)

作者简介

刘建国,文物工作者。喜好弄点碎史之类的"豆腐干"。编过县志,也做过文学编辑。只图做事,不谙名禄。钻研方向文史。

(来源:活力清水河,文/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