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坪遗址

上坪遗址

上川岛花碗坪-大洲湾遗址

大洲湾遗址位于上川岛大洲村委会大洲湾,即上川岛西北部新地村前的海滩,它还有个美丽的名字—“花碗坪”遗址,是明代外销瓷遗址,因沙滩遍布带花瓷片而得名,由于长时间海外贸易而自然形成的瓷器残片堆积。2004年1月,台山市博物馆在这发现了明代瓷残片堆积区,从中采集到残片标本300多件。遗址范围从方济各·沙勿略(第一个随海上丝绸之路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墓园南侧海岸开始,延伸到朱家庄村外海岸的北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50米。

据考证明朝正德9年至嘉靖36年期间的景德镇的民窑产品。明朝当时对外是实行海禁政策,葡萄牙商队曾一度航行至上川岛并在此开始走私贸易。上川岛成了澳门开埠之前葡萄牙人进行贸易活动的一个重点据点,而此处遗址让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及明代对外政策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2014年11月,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现其文化堆积层的密集区分布在紧靠海岸东西10米范围的狭长地带内。从此次考古勘探及历年调查采集获得的标本看,瓷片种类有红绿彩瓷、青花瓷、青花红绿彩瓷、白釉瓷等。器形以盘碗等日用器为主,有少量的琢器如小罐、梅瓶。纹饰题材丰富多彩,包括历史神话人物、小说故事人物、飞龙、凤凰狮子戏球、花鸟等,青花绘画流畅挥洒,红绿彩映衬绚丽夺目。款式众多,见“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造”、“正德年造”等年号款、吉祥语款、窑坊款,以及十字架形款。瓷器产地多样化,有景德镇、潮洲窑、福建窑等,大多数是景德镇民窑产品。瓷器销往东南亚、中东、东非等地区。

台山市博物馆介绍,与之完全对应的实物多见于今土耳其托普卡普皇宫,在马六甲沉船中也有发现。“花碗坪”瓷片,证明中葡在明代正德年间已在上川岛建立稳定贸易关系。它是广东省境内目前发现唯一位于海岛的明代对外贸易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该遗址目前在国内尚属少见,其丰富的内容对研究明代中期建立的中西海上陶瓷之路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花碗坪遗留的青花瓷片,是中葡在明代正德年间已在上川岛建立稳定贸易关系最直接最原始的证据。

所在海域海丝文化遗存丰富

“位于上川岛西北部的T amào,是一个著名的港口,中外商人云集于此,投资贸易以从中获利。商船停泊在埋葬着方济各·沙勿略的那个山的山脚下。当季风结束时,一切交易都告停止,账目结清,港口空空荡荡,岛上杳无人迹,直到下一个季风期商人们再次到来。”台山市博物馆介绍,据文献记载,自1513年葡萄牙人欧维士首次到达上川岛以后,大洲湾遗址就成为葡萄牙人贸易的集散地,直至1557年葡萄牙人正式入居澳门。而《上川镇志》记载:“正德八年(1513年)六月,葡人抵达上川,拦劫过往船只,抢掠沿海村庄。”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抵达上川岛的方济各·沙勿略,其信札也有所记载:“多亏我主的慈悲、怜悯,迪奥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的大船及所有乘客安全无恙地来到了上川港。在此我们遇到了许多其他商人的船只。许多商人从广州城赶来此地与葡萄牙人交易……大船离开上川港前往满剌加时……因为从广州不断有船至此港。”

台山市博物馆介绍,上川岛位于古代东西洋航海路线之要冲,是古代番舶往来中国南海海域的必经之地。文献记载经过上川岛附近的航海路线有六条至九条之多。上川岛是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之前的前哨站,也是欧洲人介入东亚与东南亚贸易圈的桥头堡,十六世纪早期的欧洲航海地图中称上川岛为贸易之岛。上川岛作为中西方交往的重要地点,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史料和文化遗存。除了花碗坪遗址、方济各·沙勿略的相关遗迹遗物,还有位于上川岛石笋村口的“葡王柱”,1513年葡萄牙人欧维士登陆上川岛时所立航海标志。

大家都在关注特色川岛旅游

上川岛旅游网 www.cdaaaa.com

新郑边的老山坪聚落遗址, 7 处聚落单元,分布在 5 座山头上

位于禹州新郑交界的老山坪是具茨山最东面的一座山峰,这里存留着一处含近 530多所房屋、约 2000 余间石质房基、能同时容纳 2000~3000 人居住的完整聚落遗址。虽然在近代的地方志书上没有任何关于此聚落的记载,但有关专家认为,这疑似古军事城堡的遗存可能是中原地区迄今所能找到的最早聚落原型。

老山坪聚落遗址共由 7 处聚落单元组成,分布在 5 座临近的山头之上。中间的单元尺度较大,占据了附近最高、最平、最开阔的地利条件,其余 6 处单元的规模稍小,围绕中心聚落分布,7 组单元构成了具强烈内聚感的向心格局。相比中心单元而言,其他单元的房屋在形态、尺度、间距等方面基本一致,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心单元和外围单元之间、以及整座遗址的外围,各有一道石砌城墙:紧紧围绕中心单元的内墙将其与外部单元分开,外墙则将 5 座山头的 6 组单元串连为一个封闭的区域。

老山坪聚落遗址位于平均海拔765m的山顶,除有一条小道通往山下外,其余 3 面皆为悬崖,表现出极强的防御意识。尽管老山坪聚落的“择高”是否与祭祀、敬天等原始崇拜存在关联还有待商榷,但“近水”之举却能够得到很好的证明。位于山顶的老山坪聚落看似“反常”于“近水”的规律,但实际上,防洪与取水的矛盾却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据上世纪末最后搬下山的几户村民说,他们虽不知道山顶废弃石头房子(老山坪聚落遗址)的来历,但可以肯定的是,山上的土地非常适合耕种,仅一季的烧耕就足够为他们提供全年之用的良田;此外,山间众多的泉眼和上世纪 60 年代山上种植水稻的迹象,以及考古学家杨肇清考证出的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就曾发现深达 15m 水井的考古结论,都再次印证中原地区早期聚落选址规律的客观性。

在“京”、“都”、“国”、“邑”、“京师”、“京辇”、“京城”、“京华”、“京阙”、“京畿”等表示都城的古汉字(或词)中,“國”、“京”二字的间架结构形象地展示出了作为一处地域文明中心所应有的严谨防御特性。以安全性来对老山坪聚落进行审视,其防御体系之严密远超同期的其他中原聚落。

首先,两道石砌城墙将聚落内部空间划分为对应不同功能的区划格局:内部核心区-中部生活区-外围防御区,此等严谨的布局秩序颇似后世成熟都城规划(如明、清北京城)中“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的序列层级。虽然具茨山附近还有如新郑轩辕丘、新密古城寨轩辕丘、“夏启之宫”新砦遗址、“夏都”登封阳城、“大禹之都”禹州等几处尚未最终确定的“都城”遗址,但老山坪聚落类于“城”、“都”规格的空间体系已经引起了考古界的巨大争议,不乏有学者推断其应为三皇五帝时期的某处都城遗址。

其次,按《新郑县志》的记载:“四月,荥阳人张俭在阳翟北 40 里大隗山聚众,准备与西魏元保矩联合起兵。东魏派武卫将军高元盛讨伐平定”;另据山中居住的村民证实:直至近代,老山坪还曾多次被当做财主、乡绅们躲避匪患、战乱之用的避难所。这正说明老山坪聚落的确具有不俗的防御能力。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关注,咱们下一篇文章见!

临夏市文物保护单位线上展览--第8期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坪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坪遗址

王坪遗址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枹罕镇王坪村,北依红水河,南临江牌村后山头,西至窑洞山,东至红水河沟口,东西长约30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60万平方米,遗址所处距河床高百米。该遗址于1976年3月由临夏州文物普查队首次发现,同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10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州文物普查队又进行了复查,2006年8月8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咀头前沿曾发现陶罐一件,泥质橙黄,通体饰黑彩,旋涡纹;在上坪曾征集到几件陶壶、陶罐,泥质橙黄陶,饰黑红彩,纹饰主要有鋸齿纹、旋纹、网格纹;在上坪民居周围的山坡、崖边发现白灰居住面及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的陶器残片。依此初步判断该遗址主要以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齐家文化为主,还有少量的辛店文化。在第三次调查中没有采集到任何标本和发现任何遗迹,根据原有资料分析该遗址分布范围大,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自然环境: 王坪遗址所在的王坪村位于大夏河北岸的三级台地上,坪高百米左右,是临夏市海拔最高的一个行政村。这里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6.8度,年平均降水量501.7毫米、蒸发量1298.9毫米,年均无霜期为152天。粮食作物以冬小麦、玉米为主,植物以柳、榆树为主。土壤类型有黄绵土、垆土。

人文环境: 王坪遗址西抵临夏县新集镇窑洞山,北面隔红水河与临夏县红台乡相望,南面500米有兰郎公路,西南上坪村,东北有中庄、尕庄村,一条村际公路直达遗址中心区。

(图文:谢海龙 编辑:何倩

审核:马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