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军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点军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AA级旅游景区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于2011年9月30日开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五龙村五龙河街,占地30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馆展实物收藏品达2万余件;图文史料1万余件,其中包括了逾200万字的100余卷《家庭档案》及近60万字的《袁裕校家志》。馆展内容涵盖了袁裕校家庭自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100余年历史;又上溯至该家庭始祖从河南迁徙到兴山定居的1461年,时间跨度500年。

宜昌是楚文化发源地,文化历史厚重深沉。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作为中国首个平民家庭博物馆,收藏了袁家4代自清末到新中国百年来的生活生产实物和非物质的家庭文化遗产,并整理出家庭档案,编撰成《袁裕校家志》,记录了百余年来宜昌的变化发展,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档案,填补了中国方志史上家庭志书的空白,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且印证了历史和时代的进步,该馆的建成是宜昌文化事业创新发展美丽画卷的又一道亮丽风景。[1]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成为爱国传统教育基地和宜昌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地标。各种基地也在博物馆纷纷挂牌。“国防教育基地”、“省情市情教育基地”、“湖北省家庭档案馆示范基地”、 “宜昌市知识产权保护单位”、“教学实习基地”等都在博物馆的门口树立了牌子。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与慈善是一生的事业

“我是靠着别人的奶水才得以存活,靠着党的教育才能有今天,我很感恩。雷锋是我从小敬仰的楷模,我要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回报社会。”袁裕校说。

湖北宜昌夷陵长江大桥南岸,有一家特殊的博物馆

馆内的3万余件藏品没有一件是“国家宝藏”,却记录着一个普通中国家庭自清末到新中国的百年变迁,每一件器物上,都留存着生活与爱的温度。

这里是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博物馆馆主袁裕校被誉为中国百年家庭史料收藏第一人。可贵的是他不仅热衷于文化收藏,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本土文化产业振兴、发展,更积极投身公益慈善,坚持行善23年。

生命由善而始

袁裕校出生于湖北省兴山县风邑坪村,出生时母亲难产,他曾因“假死”被抱到山坡掩埋,一名过路的老中医发现他有微弱的脉搏,才被抱回得以存活。

袁裕校懂事之后,母亲和他讲起这件事,并教导他:“上天有好生之德,如若成器,定要从善。”

从此,“善”字在袁裕校的心中扎下了根。

或许因为出生之初遭遇了一番传奇,袁裕校的人生也从此不凡——从农民农村金融明星;从公务员到实业家;从摄影爱好者到家庭博物馆馆主……袁裕校的经历堪比小说男主角。

1977年,15岁的袁裕校高中毕业回乡务农,3年后父亲退休,袁裕校顶班到中国农业银行兴山县支行黄粮营业所当会计。1987年调到农行兴山县支行存款股,为了开展业务,袁裕校想出一个金点子——开展学生零用钱储蓄,一时间,这项储蓄业务在兴山县办得轰轰烈烈。

第二年,湖北省农行专门给袁裕校下达一个“带帽读书”的指标,到中南财经大学银行行长班脱产学习。毕业后,他被调到省农行宜昌干训部任主任,后调任兴山县移民委副主任、兴山县驻武汉办事处主任。

正当袁裕校在仕途上走得顺风顺水时,他却执意选择下海经商。当时,中国市场经济春潮澎湃,下海浪潮涌起,1995年袁裕校到三峡坝区开发房地产项目,一下赚了200多万元。

淘到“第一桶金”的他,没有继续“向钱看”,而是选择弃商从文,将主要精力转向了自己的爱好——摄影。1996年至2003年,袁裕校拍摄三峡工程建设各类照片达万余幅,这其中有很多珍贵的历史镜头。他自费出版了《三峡之光》、《印象宜昌》等摄影集,在夷陵广场、武汉洪山体育馆举办了个人摄影展。

1995年,袁裕校推开了公益慈善的大门。

兴山县黄家山小学建于70年代初,当时共有学生24人,教师1人,只开设了1-3年级。就是这样一所地处高山、条件艰难的乡村小学,由于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遭遇了又一重击——长期失修加山体滑坡,房子出现裂口,被定为一级危房,学生们没地方住也不能上学。袁裕校得知情况后,步行三十余里来到学校了解实情,当场就地帮助规划、选址、设计,并捐资2万元兴建了一所预制板结构的校舍。

1995年8月,一栋150平米的新校舍落成。

教学条件改善后,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师教学的信心更足了,学校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上升,在市、省两级“普九”验收时,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均达100%。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将学校改名为裕校小学。

23年行善路

从1995开始,袁裕校的慈善道路未曾有一刻停息。

2008年,兴山县高桥乡癌症病人陈孝志无钱住院治疗。袁裕校得知后,费尽周折,找到了宜昌市慈善协会帮助陈孝志争取了治病资金5000元,解决了陈孝志家庭的燃眉之急。

2010年春节前,袁裕校从媒体上得知襄樊市谷城县石花镇黄家营村6组残疾老大娘郑明会生活困难,他从宜昌赶赴黄家营村看望郑大娘,拉着郑大娘的手,像儿子一样嘘寒问暖,并拿出1万元现金改善郑大娘的生活,让郑大娘过了一个温暖而富足的春节。

23年来,袁裕校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钱款和物资扶贫帮困——为贫困山区学生捐助资金、图书、学习用品,积极参与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募捐以及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历年捐赠累计总额达35.7万元 ,志愿服务累计时间400天。与此同时,他还发动身边的朋友资助孤儿学生、贫困学生,累计捐款20多万元。

“我是靠着别人的奶水才得以存活,靠着党的教育才能有今天,我很感恩。雷锋是我从小敬仰的楷模,我要像雷锋那样,助人为乐,回报社会。”袁裕校说。

2010年6月,袁裕校当选宜昌市政协第四、 五届委员,他的慈善行为也进一步升级。

他先后捐资农民牲畜饮水工程,建桥修路,造福一方,为兴山县南阳镇“南天公路”、点军区联棚乡泉水溪村“泉水桥”、远安县苟家垭镇秦家村饮水等项目捐助资金,并且不留捐助记载。

身为市政协委员,袁裕校为反映民生民情而四处奔走,积极上交提案,踊跃建言献策。他撰写的《关于长期关注三峡库区移民的提案》由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解决了部分移民的实际困难。

湖北省劳动模范、荆楚楷模、宜昌十大民选新闻人物……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落在袁裕校的肩头,对此,袁裕校看得很重,也看得很轻。

重,是因为荣誉代表着社会的认可和肩负的责任;轻,是因为对于袁裕校而言,他不过是在做好生活中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小事。

用家庭博物馆记录爱的温度

“我这一生到死就是两件事,一是我的公益家庭博物馆;二是慈善。”让担任着宜昌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的袁裕校看得与慈善一样重的,是家庭博物馆。

上世纪20年代,大字不识一个的袁家祖父到县城看布告,被人讥讽为“睁眼瞎”。祖父回家后下定决心,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孙成为文化人,并记录下这个奋斗过程,使后人铭记。从此,袁家人都遵循一个独特的祖训:凡用过的东西不准扔掉,留着保存家族的历史。因为“家规”执行近百年,家里积累下来3万多件藏品。

当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袁裕校一家不得不移民搬迁。“几辈人留下的遗产,怎么办?”他租用了10多个仓库,才让这些“宝贝”有了安身之处,一年租金高达20万多元。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在地方志办工作的朋友,无意中提起自己家收藏的这些东西。朋友说,这些收藏品现在已难得一见,鼓励他创建一个博物馆。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一手打造的。”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建立实属不易——白天寻找场地,晚上整合资料,经过一番考察,袁裕校在点军区红光社区附近寻租到一所旧学校,作为博物馆的场地。为节约成本减少开支,他既当老板又当泥瓦匠,克服重重困难,分期修建完善馆内外设施。

2010年10月,袁裕校独自在馆内悬挂走马灯,墙角不平,他站立不稳摔倒在地,晕了过去,被人送到医院一检查,折断了两根肋骨,刚住院没几天,他就呆不住了,又绑着纱布回来布展,结果再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又断了两根肋骨,这次他在医院整整躺了两个月才回家……

2011年9月30日,历时三年建成的“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正式开馆。

馆中藏品一共有三万余件。放置的两万多件实物中,有家具、衣物、日用品、粮票布票、杂志报纸、家庭生产器具、墓碑等,大到雕花床,小到绣花针;留存的一万多件文字资料中,有公粮契约、购物清单等,件件记录着普通人家的生活琐事。

从目不识丁的第一代,到“澳洲海归”的第四代,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用一个家庭的百年历史展示了我国近现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展品,成为百年间民生民俗变迁的缩影,印证了历史和时代的进步。

因此,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家庭档案示范点”、“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昌市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2015年1月15日,第七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袁裕校荣获“年度杰出人物”。

“办博物馆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想赚钱我就不会办博物馆。”袁裕校始终坚持博物馆公益为先,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役军人、残障人士参观免票;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票,对未成年人免票。他还担任义务辅导员,免费为中小学生授课,传递爱国、感恩的正能量

如今56岁的袁裕校已经辞去工作,专心投入到家庭博物馆整理工作之中,他整理出100余卷的《家庭档案》及近60万字的《袁裕校家志》,填补了中国方志史上家庭志书的空白。他说:“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家,繁衍在祖国的大地上,国,深藏在每一个小家庭的心窝里。我用这种方式,去爱生活、爱社会、爱祖国。”

人物简介

袁裕校,生于1962年。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馆馆长、宜昌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在建立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同时,他积极热心参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2011年以来,分别获得中国第四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第六届杰出团队奖和第七届年度杰出人物、湖北省劳动模范、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2016年4月,袁裕校获评“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好人。

本文首发于《湖北慈善家》2018年第2期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不可错过的文化生活空间——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因为一个空间,爱上一座城

宜昌首届百家文化生活空间

空间风采展示,精彩由你见证

请参加报名的空间,抓紧将资料提交齐全

我们将精选优质空间进行平台展示

全民投票即将开启

400万+宜昌人 文化消费的首选之地

不可错过的 百家文化生活空间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于2011年9月30日正式开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夷陵长江大桥东。场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4500㎡。家庭博物馆陈展了袁裕校家庭4代自清末到新中国百余年来的生活、生产实物和非物质家庭文化遗产,实物藏品2万余件,图文史料1万余件。陈展以“滴水见沧海”的独特思维和视角,生动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老百姓家庭的不同形态,再现了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轨迹,体现了百年来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家庭博物馆被授予了“宜昌市知识产权保护单位”“三峡文化研究基地”“省情市情教育基地”“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昌市国防教育基地”“宜昌市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基地”等40多个挂牌基地。

袁氏祖训

苦言能益,苦味能养

苦钱能久,苦工能恒

近30年来,袁裕校经过对家庭史料的搜集整理,建成了中国袁裕校家庭(移民、档案)博物馆,馆藏品达2万余件,记录了袁家4代自清末到新中国百年来的生活生产实物和非物质的家庭文化遗产,被收藏界称为中国百年家庭史料收藏第一人。

  馆藏的两万多件实物中,有家具、衣物、日用品、粮票布票、杂志报纸、家庭生产器具、墓碑等;大的有雕花床,小的有绣花针。

收藏的16毫米、35毫米电影放映机及电影拷贝

袁裕校伯父、叔叔曾为军人

袁裕校特意收藏的军装、装备等

  袁裕校祖孙三代历经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在父辈的熏陶下,袁裕校从小养成了收藏的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袁裕校收藏了近2万余件图片、文字史料、实物,还编纂完成了百万余字的《家志档案》和近六十万字的《袁裕校家志》。

  家庭博物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家风家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正能量不遗余力,奋发有为,成为家庭文化建设、青少年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先进典型。博物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赞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纷纷对家庭博物馆给予专访与报道。家庭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开展课外教育、亲子体验、社会实践、户外拓展、自然科考的绝佳场所。

我们的传家宝 一座穿越家庭历史的博物馆

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地址:宜昌市点军区五龙村武龙河10号

电话:0717-6675111

···

-The End-

···

资料提供丨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文章编辑丨宜昌文化消费

裕孝家庭博物馆在夷陵正式开馆迎宾

本网讯(记者谭明龙 毕仁科 通讯员重庆)6月5日,馆区总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裕孝家庭博物馆夷陵区河心公园正式开馆迎宾。夷陵区领导王玺玮、黄光学、覃万桥、温欣艳、王敬东出席开馆仪式。

夷陵区委书记王玺玮在开馆仪式上讲话。他说,裕孝家庭博物馆是民间收藏与展览的代表性文化产业,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以一个家庭的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轨迹,馆里的每一个展陈、每一个故事都体现了爱国爱党、爱岗敬业、家庭孝道、崇礼尚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为彰显夷陵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软实力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王玺玮强调,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要化风成俗,培养人们爱国守法、尊礼向善,凝聚各方力量,为建设“富美夷陵”凝聚人心;要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干劲和心态,提早布局谋划,充分利用文化载体和文化符号,串珠成线,延续夷陵文脉;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积极调动民间文化爱好者的积极性,广纳雅言、广聚贤士,共创夷陵文化大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馆仪式上,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光学和裕孝家庭博物馆馆长袁裕校共同为裕孝家庭博物馆揭牌。

简短的开馆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裕孝家庭博物馆。裕孝家庭博物馆以“百年记忆·见微知著”的社会教育理念,将家中四代人收藏的20000多件(套)历史资料及藏品作为展品,展厅内设百年民生、薪火相传、家训家风、家博愿景四个主题展厅和“袁裕校家庭收藏”特色专题展,记录了一个平民家庭生活的变迁,生动再现了清末至今百余年夷陵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据了解,裕孝家庭博物馆将以开馆为契机,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宜昌文化旅游的特色项目和家文化的创新示范窗口。

当天,参加活动的领导还到绿山墙英文图书公司调研了文创产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