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闹遗址

然闹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然闹遗址位于迭部县电尕镇然闹村东200米的白龙江二级台地上,面积约50万平方米。属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

1985年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出土有彩陶罐、彩陶瓶、石器等。陶器分为红陶、彩陶和灰陶。其中,红陶又分为泥质和夹砂两种,纹饰有垂幛纹、鸟眼纹、圈点纹、燕尾纹、鸟羽纹、带状纹和网格纹等。彩陶施内外彩。

遗址出土彩陶的器型、质地和彩绘花纹图案,与庙底沟类型、大地湾类型、马家窑类型同时期文物有其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是马家窑文化中的一个新类型。另有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刻划纹,器形有高领罐、鼓腹折肩罐、盆、壶等。遗址范围内还有唐叠州城址及烽火台。

然闹遗址是甘肃南部地区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保存较好,内涵丰富,面积大,既有居址,又有墓葬,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以及演变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鞍山闹市中这个奇怪的大土堆,竟然是3500年前的遗址!

人类有依水而居的习惯,3500年前,在现如今的秀山,就有这样一个古村落建在水边。而今,众多马鞍山人选择来这里环湖安居。到过马鞍山市博物馆的人,都会走过一块玻璃,下面有一个遗址的缩小版本,在灯光的照射下,一个村落跃然而出,这就是五担岗遗址

五担岗遗址位于马鞍山霍里镇丰收村,秀山新区西侧,是一处台形村落遗址,面积近十万平方米,由五个绵延相连的台墩组成,台墩高于地面7米至8米,遗址平面呈椭圆形,村落里有多个功能区,遗址中部旅游大道穿过。遗址北部东部、东南均为低矮丘陵,周围水网交错,河流纵横。

五担岗遗址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文化遗址,不仅面积大,文化堆积也较为丰富,有明显的“湖熟”文化风格和典型南方气质,与当时的中原、江淮文化不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500年前,这里的手工业、农业捕鱼业就十分发达。

发现可能是现代瓷器“鼻祖”的原始瓷

现在被高楼大厦包围的五担岗遗址,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地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的。

2002年初,为配合马濮路改造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出土遗物300余件,有石器、陶器、铜器、原始瓷器和少量骨器等,主要器型有陶鬲、陶鼎、陶豆、陶罐、陶盆、陶甄、陶钵、陶拍、陶纺轮、陶网坠,石锛、石刀、石凿,青铜剑、青铜凿、青铜刀、青铜箭头,原始瓷碗、原始瓷豆等。

这次发掘一个重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不少西周时期的“原始瓷”,专家介绍说,这可能就是现代瓷器的“鼻祖”。由于当时烧制的不是高岭土,胚胎看起来有点粗糙,但这至少说明瓷器时代历史的久远。

同时,此次发掘出来陶器以灰黑为主,有明显的梯格纹,专家判断古遗址有明显的“湖熟”文化风格。据介绍,当时“湖熟文化”只在南京镇江几个地方延伸,范围很小,这是我省首次发现该文化的代表。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500年前,这里的手工业、农业、捕鱼业就十分发达,是中国大地上的中心城市之一。

周代水井还原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

2009年,为配合旅游大道建设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古专业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3800平方米。

共清理遗迹单位177个,其中包括灰坑123个、灰沟33条、墓葬14座、灶3个、窑1个、水井1口、房址2处,出土并修复各类文物共400件。

此次发掘的一个重大成果是发现了周代水井,相同规模、相同类型的水井在国内前所未见。

水井开口直径约在13米至14米左右,底径约1.2米,均近圆形。水井除上部稍有破坏外,其它保存均非常完整。水井中心为近圆形的石圈,最初直径约95厘米,往下直径逐渐变大,到井深8米时竖井直径达1.2米左右,然后往下又逐渐变小至85厘米直至底部。水井外缘东南壁有一排纵向的脚窝,应为当时修筑时攀援所致。

在这口古井100多米处就是当年的护城河,这里的先民为什么好好的河水不用,非要花大力气挖井取水呢?专家介绍说,因为当年长江中下游的居民长期被血吸虫病困扰,为了预防血吸虫病,他们不得已而为之。

水井外圈填土中发现耒、木、铜镞、兽骨等文化遗物。井内也发现丰富的文化遗物,以陶器为主。

水井出土的文化遗物,宛如一部生动的百科全书,将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如实展现于世人面前。

水井出土的陶器分期明显,为以后对于这一聚落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发展序列。特别是部分陶器非常精美,如高领罐、印纹硬陶器,这说明当时陶器的烧制已达到很高水平。出土的部分印纹硬陶表面施青釉,特别是原始瓷器胎质非常细腻、胎体坚硬、吸水率低、施釉均匀,证明当时马鞍山先民原始瓷的烧制工艺已经很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水井内13.3米深处出土了3件卜骨,如实反映了中原文化江南的渗透情况。

为马鞍山地区商周文化研究提供了标尺

2017年1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马鞍山市文物局、马鞍山市博物馆共同编写的《马鞍山五担岗》发掘报告正式出版发行。

该报告从遗址发掘到完成编纂历时7年,通过地层堆积,出土原始瓷豆、碗、小罐,夹砂、泥质陶鬲、鼎、簋等器物的典型特征将早期文化遗存分为四期,为今后马鞍山地区商周文化研究提供了标尺。

2017年3月7日,马鞍山市召开五担岗遗址暨皖东南先秦考古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名考古专家学者齐聚参加研讨会。学者们就江东地区先秦文化、“湖熟文化”历史、五担岗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向与会学者做学术报告并接受提问。

对于古遗址的保护,考古界更多倾向于保留原址原风貌,认为这是对文物最大的保护。

所以,当我们再从五担岗遗址边经过的时候,你也许只是认为这是闹市中一个奇怪的大土堆,一个没有开发的处女地。其实,历史已经被这普普通通的泥土掩埋。人们只能通过博物馆的展示,才能知晓历史实实在在的痕迹。

审核:陈峰

青龙寺遗址公园-青龙寺遗址公园自然人文

青龙寺的遗址公园

1、从1973年青龙寺遗址的挖掘到2012年乐游原遗址公园一期的建成,乐游原青龙寺已经成为集遗址、寺庙、公园、博物馆、茶社等于一体的历史文化景区。

2、遗址公园:从1973年青龙寺遗址的挖掘到2012年乐游原遗址公园一期的建成,乐游原青龙寺已经成为集遗址、寺庙、公园、博物馆、茶社等于一体的历史文化景区。

3、青龙寺遗址公园位于陕西西安市城南铁炉庙村北的乐游原上,从大雁塔向东北方向5公里即可到达。公园以青龙寺为其核心,是西安市继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慈恩寺遗址公园又一大城市亮点。

西安哪里有腊梅2019西安腊梅观赏地点+交通

1、环城公园:古老的城墙与盛开的腊梅相互呼应,空气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暗香,将古城装点得古雅朴素,漫步公园的林中小道,循香而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兴庆公园 公园位于城墙外东南角的咸宁路上,因建在唐代兴庆宫遗址上而得名,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公园内栽种了300多株腊梅,每到腊月,一眼望去,如同一片金色的花海。

3、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2到3月迎春、绿梅、腊梅扮靓早春,3到5月杏花、海棠、樱花等清雅高洁,几十个品种、各种色彩妆点各处,让大明宫的春日显得格外的烂漫。

4、腊梅花开在冬季,但更佳观赏时间一般是在1月份左右。可以提前关注西安各大植物园的之一消息,到季了他们应该会发送观赏腊梅的消息。西安腊梅可以去兴庆宫公园西门、环城公园城墙下或者环城路边的公园观赏。

5、西安梅花园在,西安市新城区环城东路西安城墙(环城东路)内。公园位于城墙外东南角的咸宁路上,因建在唐代兴庆宫遗址上而得名,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

西安青龙寺要门票吗

西安青龙寺门票信息:不需要门票 西安青龙寺免费门票怎么领取 凭个人有效证件(身份证、驾驶证、学生证、老年证、军官证等)均可免费领取参观门票,一人一证一票制,当天有效。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铁炉庙村北1号 门票价格:免费,但需要提前预约!且每日接待人数不超过更大承载量75%。

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会前往西安青龙寺去赏花,今年肯定也不是不例外的,青龙寺的樱花大概是在三月中旬就开始盛开了,在四月上中旬左右就可以去赏花了。青龙寺樱花开花时间预计3月中旬至4月初。

陕西有哪些名胜古迹

骊山海拔1302米,老母殿、老君殿、烽火台、兵谏亭、石瓮寺、遇仙桥等景点星罗棋布,“骊山晚照”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旅游名胜有西岳华山、西安碑林、大雁塔、西安城墙、半坡村遗址、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博物馆、临潼骊山风景区、黄帝陵、昭陵、乾陵、法门等。

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

这个身处襄阳闹市的古遗址,正逐渐被遗忘

襄阳 ·【震华门

按计划,今年从立春开始,结合中国古代节令的24节气,我们将用图文的形式,对咱们襄阳现存的历史文化遗迹,有选择性地以个人的视角展现其当下的实际现状。这将是一个系列性的记录。第一篇,当仁不让地首推了襄樊二城的母亲河汉江,那么,接下来,便是上岸,进城。

雄踞汉水中游的襄阳古城,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美誉。那是自楚国立北津戍始,便建起的城池,最长时襄阳古城墙有7322米,人们进出古城通道,先后建有阳春西城文昌、临汉、拱宸、震华等六座城门。遗憾的是,其中有三座城门早就湮灭于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到如今遗下的只有临汉门、拱辰门和震华门。

就在明朝开国初年,朝廷颁旨维修襄阳古城,将汉水南岸北移,为了加强整个城墙的防御能力,把城池又向东北扩展,因此,增设始建了震华门。据史料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此城门"于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修之(襄阳城)",由当时的镇城大将邓愈负责修筑,以拱卫襄阳东北安防。

如今,历时六百五十余年的震华门伫立在襄阳汉江一桥的桥南处,又别称长门。这里现存的一处长门遗址原本为震华门的屯兵城,即瓮城,目前因为各种原因,长期被杂树灌木藤蔓覆盖而难得现其真容,久而久之,几已被市民忽略淡忘。

但每每乘车或步行路过此处时,眺望那沉默中依旧不乏威武气势的震华门层楼,总会勾起无限遐想,总想近一些更近一些地走进这座历史长门。

丙申年春节过后,于正月初六下午,带着各种好奇,我们初探了襄阳长门遗址。在狂风呼啸中,推开了早就消弥于无形的长门瓮城大门,那鹤唳的风声,犹如枯朽的城门发出沉闷的吱哑之声,那苍茫的天色,仿佛古老的青砖保持沉默的沧桑之色,这种倔强的遗存,该是对现实怎样一种不甘心的抗争……

嗟叹中,不由自主地心生痛惜,进而更生畏惧:今天拍下我们的所见,下次再见时,是否只能在我们的图文中去寻找这些曾经的真实所在?!

这样想着,不顾寒风凛冽,我们上上下下绕着长门瓮城遗址转了几圈,去抚摸,去叩击那些依旧坚硬的墙砖,试图仰视并聆听那些夯土中尘封的往事。我庆幸,我有这么一段午后时光,还可以在这些有形的历史旁边,沉缅我的怀想。

我想知道更多的关于长门的点点滴滴。

刚好,在这里我们遇到了陈师傅,他是武汉铁路局襄阳工务段派驻襄阳汉江公铁两用大桥,负责长期驻守巡查桥梁安全的。据他讲,1970年铁路大桥开通时,长门遗址就成了武警部队护桥中队营房的一部分,除了部队官兵,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出,也就不能轻易靠近长门遗址了。多年来,很少有人会想到这里。即使那些生活、训练、守护在这里的官兵,也鲜有人会提及这些遗迹。2015年底,这处营区因部队全体撤离而被全部拆除,后政府重新规划改造了长门遗址公园,使得这处原来荒草丛生,无人问津的地块,被修整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区域,那已废弃却依旧高耸伫立在原地的水塔,以及水塔旁那堆孤零零被残砖包裹的黄土包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直到这时,人们才得以再次走近这里,并惊喜地发现一些被人们遗忘已久的风景

陈师傅提及,就在年前,有两个曾经朝夕相处在长门遗址营房的士兵,休假时重回这里探访,才知道他们呆了两年多的地方,居然还有一段古城墙遗址不曾被他们发现过。

现已现身的这段古城墙,实地察看是呈垮塌状斜着立于地面,顺着这面斜坡的一旁还有十多块城墙砖散落。本市一些考古专家根据这些砖块的形状,大小,厚薄等,推断应为明城墙。根据城墙夯土里,裹着大量小块城砖,专家又推测出可能当时邓愈建这段城墙时,原址上已有宋元城墙,所以,修筑时,直接借助了原有的宋元城墙,给予扩宽加高。

还有相关史料记载,这里曾发生过不少的战事,如咸丰六年,红巾军首领王喜派兵从这里过闸攻城,连战四天,以失败告终。震华门券门拥有“48步不见天”的美誉,在全国也是较为罕见的。这些足以想象此门在当年的雄姿与战略地位。

然而,当年有多显赫,如今便有多寂寥。我们在现场看到,虽然长门遗址公园在遗址之外的部分已然修葺一新,一段新的沿江大道正在铺设之中,但在公园与大道之间的古城墙遗址,却依旧破败不堪地荒废在一些建筑物的残垣断壁之中。一块2001年立下的石碑,上面篆刻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襄阳城墙遗址"等文字简介,提醒着"该段城墙属震华门(长门)瓮城一段遗址。始建于春秋时期,后因战争屡战屡废,现存城墙属明清时期所建,城墙结构为内夯土外城砖,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段身处闹市的古遗址,即使"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正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还有那新翻修过,一眼望去依旧巍峨的与古瓮城遗址相呼应的震华门内部,也实际被一家房地产商,一家石雕加工厂所占用。对此,是该去理解文保现状的诸多无奈呢,还是该痛惜祖先留下的物质财富,一旦消失掉就将是永远消失不再的结局?

深深记得襄阳铁路工务段陈师傅的一席话。他说,襄阳有好多类似这样,几乎数不清的古迹啊,要是都能被好好保存好好利用下来,那我们现在的襄阳也会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陈师付与我们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他刚刚又去古城墙遗址处转了转,指着正好有火车通过的铁路大桥,陈师傅很温和地说,还好人们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越来越提高了,要是这座大桥放到现在来建的话,上面的领导一定会考虑更科学的方法,避开将这段城墙挖断毁坏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也是残酷的。无论怎样,作为襄阳的一分子,我们与陈师傅一样,对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充满了依恋与热爱。

寒风一直萧瑟,向晚的气温也更加走低。回望襄阳古城东北角,屹立于汉江边上的震华门,还有那黄土裸露,青砖残缺的长门遗址,我们暂时离去,但我们的祝福,不已!

愿风雨震华门,未来安好!

图一 ▲: 探访震华门遗址时偶遇陈师傅。与他聊着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土地及土地上已经不多的遗存,那一刻,我愿意想象着这些有声的话语,正是我们与长门遗址那无声的沉默之间,一种隔空的交流,通过风,带去……

图二 ▲: 这是两年前一个晴好天气的傍晚,拍摄夕阳下的震华门全景。汉江水清澈如蓝,平静如镜,打震华门的层楼下静静流过。铁路桥上的钢铁支架,在暖黄的阳光照射下,倒映在夯实厚重的城墙上,梦幻般有了些浪漫的色彩。而远处高耸的水塔下,那护桥部队的营房也历历在目。

图三 ▲: 城墙根下,老树斜枝桠。层楼上,震华门红墙青瓦,风吹玉振鸟惊吓,少年踏轻骑,疾驰翩然若跨马!

图四▲: 看着历史与现代在这池水中完美的倒影,不由得又想到那句绝美的古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也应该是一幅新的和谐画面。

图五 ▲: 这是快门按下时那一刻的实景,真心祝福也是我此时的实情:愿风雨震华门未来安好!

同样,大武汉周边游也希望我们能够爱惜身边的古遗址,不要遗忘它们!

每天推荐武汉周边游资讯·攻略·游记

快乐·自由·说走就走

本文由小鱼游签约作者简白授权转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投稿邮箱:qq@dwhzby.com

小鱼游:

别忘了远行的脚步,也别忘了周边的风景

点击“阅读原文”这才是湖北的3月份,千万别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