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裕神道碑

王仁裕神道碑

王仁裕神道碑位于礼县石桥乡斩龙村。墓已毁,神道碑且存,并出土墓志铭一方。

中文名:王仁裕神道碑

高:三·O五米

宽:一·一四米

厚:O·四米

地理位置: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石桥乡斩龙村

十三陵总神道旅游攻略 十三陵神道碑

1. 十三陵神道碑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

明孝陵是南京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陵垣周长达22.5公里。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决定,将明孝陵与北京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朱元璋的陵墓花了十七年时间建成。现存的仅为陵园最后部分。其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神道上立有石兽、石人,陵园 的宜城有遂逍可登其顶,顶的正中有石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门内四方城有朱棣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明孝陵布局宏雄,规制严谨,陵神道开了弯而且长的先例并影响了明清两代,现存下马坊、碑亭、石兽、望柱、翁仲石人、“ 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宝城等古迹,纵深2.62公里, 当年围绕的红墙22.5公里现存遗迹,尚可窥见皇家陵园的气势规模和我国古代建筑雕刻艺术的高度

2. 十三陵神道碑图片

这些放置在帝王陵寝神道上的石人石兽叫“石像生”,又称“翁仲”,是皇帝仪卫的缩影,说的通俗点,就是皇帝死后的仪仗队,要知道皇帝们都是“视死如视生”,活着排场很大,有声势浩大的仪仗队,死了,做了鬼皇帝,同样也需要这些,于是,就用这些石人石兽来代替.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应为我是朱元璋。

3. 十三陵神道图片

清东陵、清西陵是清代皇家陵园,十三陵是明代皇家陵园。

明十三陵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位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风水师认为这里是:“龙穴砂水、四象俱全、风水胜境、绝佳吉壤。”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余脉昌瑞山南麓,清代帝王在选勘陵址时,以风水学理论为依据,追求“乾坤聚秀、阴阳汇合、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清东陵东侧青龙盘卧、西侧白虎雄踞、靠山是昌瑞山、朝山如持笏朝揖、案山圆巧端正、水口山形如阙门。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一片丘陵地,周围群峦叠嶂,风景极佳。东有2300多年前的燕下都故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南有东流的易水河。雍正皇帝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4. 十三陵神道两边的石像

遵化的清东陵和北京的十三陵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布局最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而北京的十三陵是明成祖之后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它属于一个陵墓区,并且它共用一个神道,所以大家称它为十三陵。

十三陵里面没有皇后陵,并且妃子们的陵墓也不会依靠帝陵左右而建。而清东陵是帝王和后妃陵墓建在一起的,由于北京的十三陵是13位皇帝的陵墓,所以它的建筑规模大于清东陵,最后十三陵门前有三路一孔拱桥,而清东陵是三路三孔拱桥。

清东陵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 ,它的选址极其富有神秘色彩,据说本来是明朝皇帝选的风水宝地,后来被大清朝所抢,风水宝地被抢,才导致大明王朝被灭亡。1976年唐山大地震,唐山境内的房屋全部倒塌,伤亡惨重,而清东陵却毫发无伤。除此之外,清东陵 谜点很多,每一个景点都有它背后的故事,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悬念。

北京十三陵的谜点也很多,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叫十三陵,是因为有明朝的13位皇帝埋葬于此,但据历史记载,明朝总共有十六位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葬于南京的明孝陵,他的儿子朱允文不知所踪,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但是历史上无从考究。最后一位朱祁珏被英宗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其余的十三位都葬在了天寿山。

5. 十三陵神道碑文

十三陵更大些。清东陵占地面积80平方公里,十三陵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

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清东陵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明十三陵建于1409~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扩展资料

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在古建维修工作中,由于严格遵守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于已经毁掉的建筑物,除因保护工作的需要,按原形制复建了部分看护用房外,大部分只做了遗址保护;对于神路,则实施了原状保护,只在神路两侧修筑了辅路,以防车辆碾轧,从而保持了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6. 十三陵神路碑文

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自永乐7年即1409年6月20日修建“长陵”始,到清顺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时间长达200余年。按陵墓建造的先后顺序,其陵墓名称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在整个陵区中一共埋葬着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贵妃和数十名殉葬宫人。陵区内还建有妃子墓7座、太监墓1座和行宫、园囿等附属建筑,全部陵区面积达4000公顷。专家学者认定,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7. 十三陵神功圣德碑

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按陵墓建造的先后顺序,其陵墓名称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明朝皇帝中,除了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钰,其他人的陵寝都在这里。

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中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明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明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专家学者认定,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一、长陵

以“长”命名,可寓“久远”“长久”之意,其陵名寓意吉祥长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所以,也称为“长陵”。

二、献陵

献陵的“献”字,除了“享献”之意外,还可释作“圣”,《谥法》:“聪明睿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可见,“献”含褒扬含义。

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就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长陵的旁边,目前封闭没有开放。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侧墁碎石为散水,十分俭朴。其朝向为南偏西200,占地仅4.2万平方米左右。

三、景陵

景陵的“景”字,寓意“大”及“光明”之意,此外还有“仰”、“慕”等含义。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南向东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建单空石桥一座。陵宫朝向为南偏西55o,占地约2.5万平方米。宝城因地势修成前方后圆的修长形状。前面的二进方院和后面的宝城连成一体。中轴线上依次修建祾恩门、祾恩殿、三座门、棂星门、石供案、方城、明楼等建筑。

四、裕陵

裕陵的“裕”字,可指衣物丰饶,又指行宽政而使百姓安宁。

明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五月,陵寝玄宫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

五、茂陵

茂陵的“茂”字,有“丰盛”、“美好”之意。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六、泰陵

泰陵的“泰”字,意为“平安”和“安定”。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弘治十八年六月五日,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太监李兴、新宁伯谭佑、工部左侍郎李鐩提督工程,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历时四月,玄宫落成,于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将孝宗葬入陵内。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

七、康陵

康陵的“康”字,有“安”、“乐”“昌盛”之意。

《谥法》:“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明康陵 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

八、永陵

永陵的“永”字,寓“遐”、“远”意。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肃皇帝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永陵大约经过7-11年的经营,永陵营建大体告成。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其制“壮大,甃石之缜密精工,长陵规画之心思不及也”。外罗城之内,左列神厨,右列神库各五间,还仿照深宫永巷之制,建有东西长街。

九、昭陵

昭陵的“昭”字,意谓“明”、“光”。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 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这里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载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十、定陵

定陵的“定”字,寓“安”、“静”之意。

《谥法》:“纯行不差,安民法古曰定。”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十一、庆陵

庆陵的“庆”字,寓“善”、“福”之谓,又指“道大行也”。

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年号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庆陵的地下玄宫“后、中、前殿”,有“重门相隔”。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地面建筑完工。其陵园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单空石桥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遗作,亭内竖碑,螭首龟跌,无字。

十二、德陵

德陵的“德”字,为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又,“感恩曰德”。《谥法》:“绥柔士民,谏争之威,执义扬善曰德”。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熹宗“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造”。他曾操斧斤锯凿,自制小楼阁,“雕镂精绝,即巧工亦莫能及”。干得高兴时,甚至解衣裸体,随地盘坐。他“不爱成器,不惜天物”,随意拆改,以供片时之乐。

十三、思陵

思陵的“思”是清朝定的。由于清统治者在政治上有怀柔汉满两族关系的需要,用乾隆帝的话说就是“仇复前朝”,即为前朝统治者复仇。

思陵约建于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

8. 十三陵神道石牌坊

十三陵神道7千米长, 起点是石牌坊,中经大红门,神功对德碑,石像生,龙凤门,过五孔桥,七孔桥。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占地面积四十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寝建筑群,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 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辖区内自然景观幽美,文物古迹荟萃。

1957年明十三陵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明十三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一个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十三陵 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

道教第一护法神——王灵官

道教第一护法神——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道教有五百灵官的说法,王灵官是五百灵官之首,称号为“都天大灵官”。在明代也是一位著名的雷神、火神,降魔之神,司掌收瘟摄毒,享受国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

灵官地位

许多道家宫观的第一大殿中,镇守道观山门的一般都是这位王灵官。

紫霄宫龙虎殿王灵官

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也是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第一护法神将王灵宫。

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以表达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

记载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

《神仙传》记载

王灵官原名王恶,湘阴浮梁之庙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被萨天师,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并金鞭,准其跟随萨真人,察有过错,即可报复前仇。十二年间,王恶以慧眼观察无遗,竟无过错可归咎于萨真人。后至闽中,拜萨真人为师,誓佐行持。萨真人乃以“善”易其名,改王恶为王善,并且奏告天庭,录为雷部三五火车雷公。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

十多年后的一天,萨真人来到龙兴府,正在江边洗手时,水中突然冒出一员神将,方脸膛,黄袍金甲,左手持火轮,右手执钢鞭,对真人曰:“吾乃先天大将火车灵官王,久执灵霄殿,奉玉帝之命庙食湘阴,以惩四方恶业。自真人焚吾庙后,私随十二年,今见真人功行已高,将供职天庭,愿为部将,奉行法旨。”

《新搜神记》及《通俗编》记载

王灵官本名王善。宋徽宗时人,曾从萨守坚真人受道符之法,为林灵素的再传弟子。道教有五百灵官之称。五百灵官中有四大护法灵官,又称四显灵官。明永乐年间,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时,加封王灵官为“先天大将火车王灵官”、“玉枢火府天将”及“隆恩真君”。

西游记中的王灵官

不要小看此尊,在西游记原著中王灵官曾经跟孙悟空打成平手,原著中写道:

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

他见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

好杀: 赤胆忠良名誉大,

欺天诳上声名坏。

一低一好幸相持,

豪杰英雄同赌赛。

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

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那大圣全无一毫惧色,使一条如意棒,左遮右挡,后驾前迎。

在整部西游记中,王灵官的正式出场只有这么一幕,然而逼格十足,酣畅淋漓,俨然关键时刻稳定天庭局势的超级英雄。

故事传说

明朝永乐年间,杭州有个名叫周思德的道土,因为会使王灵官元帅的法术,名声显赫于京师。

据《新搜神记·神考》记载:“王灵宫”条记“周思德”行“灵官法,知祸福先,文皇帝(朱棣)数试之,无爽”。以至“招弭除,神鬼示鬼,逆时雨,远疾”,无所不能。

于是永乐皇帝为王灵官在禁城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里面雕塑二十六天将,以王灵宫为首。

不久,永乐皇帝便得到了一个世传的灵官藤像,藤像份量很轻,永乐皇帝将其放入寝宫,“崇礼朝夕,如对宾客”。

永乐帝雄武有大略,征战一生。每次出战,都要带上灵官藤像,作为军中的保护神。第五次出征漠北,打到金川河时,忽然藤像重得抬不动了。

永乐帝祷告,答曰:“上帝有界,止此也。”不久,永乐帝果然病重,不能前行,最终病死在返京途中。

宣德年间明宣宗将天师庙改为火德观,并封萨真人为“崇恩真君”,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并加封为“玉枢火府天将”,又在现内建崇恩殿、隆恩殿。

成化年间,明宪宗改观为宫,称之为显灵宫,四季为二神更换饱眼,三年一小焚化,十年一大焚化,复换新饱服,珠玉锦绣,所费不惜。每年的万寿圣节(皇帝生日)、正旦、冬至及二真君示显之日,派遣官员前往致祭。

影响

明、清以来,全国各地建立了许许多多的灵官庙,很多道教宫观还专门修建了灵宫殿,塑了形象不尽相同的灵宫像。

其中最有名的造像是北京白云观天津娘娘宫武汉长春观、苏州玄妙现以及武当山元和观中的灵宫。

南岩石殿的五百灵官

北武当山中,还有“五百灵官”之说,在天乙真庆宫(又叫南岩石殿内),环列着五百尊铜铸饰金的灵官像,各高尽尺许,神态各异。

据《太和山志·圣迹》记载:净乐国王太子(即后来的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时,国王思念太子,令大臣率五百众,至南岩“传启王命,部众忽僵仆不能举,同声告曰:‘愿从太子学道。于是俱隐山中,太子成仙后,五百众皆登仙道。后来遂造五百灵宫像供祭。

此外,由于王灵官曾被封为“玉枢火府天将”,人们又把他看成是火神,所以有的灵官像就是一副火神的模样,火神庙中也供奉着灵官。

总之,王灵官为道门第一护法大神,负责镇守道教宫观山门和保佑道俗安宁

图文来源网络

公众号:道微草堂

欢迎关注我们

北宋王朝宫殿里的神秘之碑

历史上各个统治王朝更替时大都刀光舞动剑影四射,血流成河,尸堆如山。只有赵匡胤在开创北宋王朝时黄袍加身搞了个“和平演变”,从人家孤儿寡母手中顺手牵羊兵不血刃得了一个江山。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宋承周祚,开启了大宋三百年江山基业。

得到容易守起来就困难。为此,北宋王朝一建立,宋太祖赵匡胤就在皇宫一处密室立了一块神秘之碑,让他身后的继位者恪守碑文的约束。这块碑上的碑文左右了宋王朝的政治方向。陆游《避暑漫抄》记载:“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勑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太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虽腹心大臣亦不知也。靖康之变,兵人入庙,悉取礼乐祭祀诸法物而去,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陆游的这段话表述了这样一段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开创宋朝之后第三年,秘密镌刻了一通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一个秘密夹室,这个碑叫誓碑,用销金丝麻盖着,门锁闭的十分严。每当四时八节的祭祀和新皇帝登基时,都由一个不识字的宦官拿钥匙将夹室的门打开,新皇帝进去焚香、跪拜、默诵碑文。群臣和侍从都不知道碑文的内容,历代皇帝都严守这个秘密,就是他们最信得过的心腹大臣也不知道。

等到北宋末年,靖康战乱爆发,金军攻破开封城掠走朝廷诸多器物,所有的门都被打开了,人们才看到了这通神秘之碑。碑身高七八尺,宽四尺余,上面刻有誓词三行:第一条是柴氏家人不管有多大的罪行,都不能处以死刑。第二条则是优厚文人士大夫,不得对其进行杀戮。第三条只是强调前两条之必须遵守,否则会遭到老天报应。等到建炎年间,曹勋从金国回到南宋,捎回来太上皇的嘱托,祖宗的誓碑在太庙,恐怕当今皇上不知道。

另据《宋史·曹勋传》载,靖康末(1126),北宋为金所灭,武义大夫曹勋随徽宗被金人虏往北迁,被扣留在金国的日子里,宋徽宗嘱托曹勋日后若有可能回南方,要向宋高宗转达关于誓碑的事情。曹勋后来得以见到高宗,他对高宗上奏说:“太上皇(宋徽宗)让臣回来后转告陛下:皇太祖(宋太祖)有誓约,藏在太庙,立誓不杀大臣、言官。违背这个誓约将是不祥之兆。历代皇帝都是按照这一誓约执行的,已经经历七代相袭,从来没有改变。每次想起来靖康年中,诛罚的太重了。现在的祸端,虽然不是因此造成的,但一定要明白,因而要谨慎戒备。”

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也载有这样的话:“徽宗又言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宋论》中在说这件事时却有另一种说法:“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这段记载与陆游所说不同在是第三点上。

两段记载誓碑第一条,都先说了宋太祖赵匡胤对自己从孤儿寡母手中夺了天下,取而代之总有些理亏的愧疚之情。何况柴荣对他恩重如山、情同兄弟。于是赵匡胤就立了誓碑,立下祖训。夺了人家天下,而能优厚其子孙,也算他宽缓不苛,感恩回报。

王铚《默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为这件事提供了佐证: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回师进入汴京皇宫时,六宫迎拜,赵匡胤看见有两个儿童,就问是谁的儿子。回答说是周世宗子二子,纪王和蕲王。当时,范质、赵普、潘美都在一旁,赵匡胤问他们怎么处理。赵普等回答说:“应该除去,以免后患。”惟潘美在后以手抠掐殿柱,低头不语。艺祖曰:“你认为不可吗?”潘美回答说:“臣岂敢以为不可。我与陛下曾同为周世宗之臣,劝陛下杀之,是负世宗;劝陛下不杀,陛下必定怀疑我。” 赵匡胤点头赞许,说:“我接人之位,再要杀人之子,我不忍心。”太祖当即将世宗子其一判给潘美为养子,后不再过问。

誓碑其二是讲大宋天子就是让臣子说得再没面子,也不能杀了人家。这也使得有宋一代的文人得以成为真正的文人。赵匡胤是行伍出身,他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感知武将掌管兵权对其主子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因而他对武人深怀戒心。他认为武人往往是战乱的祸首,要想天下太平安定,就不能让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权力。这是宋王朝高调重文轻武的根本因素。

赵匡胤在一次设宴招待群臣时,原后周臣子翰林学士王著,喝醉了酒思念故主,当众大哭起来。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太祖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搀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说王著当众大哭,思念周世宗,应当严惩。太祖说:“他喝醉了。在世宗时,我和他同朝为臣,熟悉他的脾气。他一个书生,哭哭故主,可以理解。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让他去吧。”这件事也反映出赵匡胤的襟怀大度。

整个北宋基本上不杀士大夫、言官,营造出一种很适合文人生活的氛围。与历史上其他著名的王朝相比,那些文人士大夫再怎么让皇帝过不去,也不担心性命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宋初的文化发展很快,在文坛上出现了一些像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这样的文坛领军人物。其中的苏轼由于深陷“乌台诗案”,在一片要他老命的呼声中,苏轼虽坐牢而保住了自己的“老头皮”,正是得益于这一政策。

北宋末年,陈公辅上奏说:“在汉朝,大臣一人有罪,则会遭到满门抄斩。本朝祖宗恩泽极厚,还没有过杀戮大臣,最多就是将其贬谪流放岭南罢了。”对于“不杀大臣和言官”这条誓言,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曾由衷地赞叹道:“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据《范仲淹年谱》。

誓碑第三,按陆游记载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而王夫之说法是“不加农田之赋。”我是倾向王夫之这一说法的。如果按陆游的说法去理解,太祖立的誓约第三条无任何意义。

宋太祖开国后以法治国,实行澄清吏治,减轻徭役,兴修水利,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二百多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那里,可就没有赵匡胤气度了。他的《皇明祖训》中充满血腥的味道:“今吾朝罢丞相,设五部六府,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大明律》更是杀气腾腾:“在朝官员,交结朋友,紊乱朝政者,皆斩。交结近侍官员,符同奏启,或上书言大臣德政者,皆斩。”

两相比较,还是赵匡胤的“誓约”温和的多,文明的多。正是在赵匡胤影响下,北宋王朝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上文治盛世的顶峰;北宋王朝可以说是君主专制史上的最开明的一个王朝;“太祖誓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应不朽的誓言。文人、士大夫生在北宋何其幸也!